『壹』 普通話為什麼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1955年,我國召開了「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會上通過了普通話的定義,那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該標准從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對普通話的標准做出了明確的定義。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普通話既是規范化的漢民族共同語,全國通用,語音就要有一定的標准,要以一個地方的現實存在著的語音為標准音,絕不是什麼人為地虛構的東西;更不能把幾種方音糅雜在一起,勉強地合成一種既非此又非彼的東西。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是漢語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多少年來,北京語音的標准音地位,早已被大多數人公認了。
北京語音音系的形成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以元代周德清所編《中原音韻》為證(時間約在公元1324年前後),這本書如實地記錄了當時的歌曲(北曲)所用的音韻。現在看來,大致與今天的北京音系相合。這本書稱為元、明作曲家用韻、用字的依據。作者「自序」中說:「欲作樂府,必正言語;欲正言語,必宗中原之音。……韻共寫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語。」其中以中原(北京)之音為正宗,「能通天下之語」,都是值得注意的,這就說明了北京語音在那時已經取得北京標准音的地位。
北京這個地方,大約1000年來,遼、金、元、明、清各朝都在這里作過京都,一直是政治文化中心。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北方有過不少的大戰爭和民族遷徒,北京語音和北方各地語音不可避免的相互影響。北京因其大城市的地位,人口頻繁地流動,自然也吸取了不少地方語音,因而在北京語言中是有其代表性的。
明、清以來有所謂「官話」——北京音的北方話,隨著當時的政治力量傳布到各地,在全國漢族當中立下根基。「五四」運動以後,有所謂「國語統一運動」,後期的「國語」「國音」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大約幾十年以來的話劇、電影、曲藝、廣播等,早就採用了北京語音。北京語音既然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喜歡聽,喜歡說,聽得懂,說得出,於是自然地取得了作為普通話的語音標準的資格。
推廣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普通話,並不是要求每個人都能說得像北京人一樣,北京語音是一個標准,這是大家努力學習的方向,應當根據不同對象,提出不同要求,逐步提高。推廣普通話,並不是要消滅方言。方言不應該。也不能夠用不為的方法消滅,只能在漢語的發展中逐漸變化。同時,普通話也在吸收別的方言。推廣普通話是消除方言隔閡,使各方言區的人除了會說方言之外,還要學會說普通話,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另外,還要說明,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是就其整個語音體系來說,並不包括北京的一些土語、土音。有些土音是特殊的「音變」,比方詞語中過度的「弱化」音節(聽起來含糊不清),隨著一些土詞而發生的讀音變化,至今保留在一些老北京人口中,這卻不是我們所要採用的,推廣的。凡瑣細的語音區別,不成規律的聲音變化習慣,只能給北京一個地方服務,並不能用做普通話的標准音,作為標准音的北京語音,一定是經過甄別卻取,淘汰了蕪雜的東西,這才可以作為標准,讓全國人民學習。
『貳』 「普通話」為什麼以北京語言為標准音
收藏推薦 最早提出「普通話」這個名詞的是清朝末年「切音字運動」的積機分子朱文熊。他在一九0六年寫了一本《江蘇新字母》,把漢語分成三類,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話。他還註明,普通話是「各省通用之話」。當時人們又稱普通話為「藍青官話」。從元明清以來,北京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C,各地赴京應考、做官、經商的人很多,他們學會了普通話,但多少來有地方口音,人們便用「藍青」比喻它(意指不純粹)。開始這種話只在官場上使用,所以稱「官話」。後來會說官話的人越來越多,再稱官話就不合適了,所以民國初年又小國語」。一九三一年省秋白曾反對「國語」一詞,並對「普通話」做了比較科學的解釋。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專家的反復論證,使「普通話」成了有嚴格定義的學術名詞(即「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人(本文共計1頁) 如何獲取本文>>
『叄』 為什麼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
您好,領學網解答。因為北京是元、明、清800年皇宮的所在地,當時有一種各地官員都會說的官話。到雍正王朝,雍正因不懂廣東話,把廣東官員上供的荔枝「有」核兒聽成了「無」核兒,導致咬著吃荔枝咯著了牙口,因此推行官話,要求做官的要會說官話。不會官話的不能做官。現在的普通話是在官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普通版遂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肆』 普通話為什麼要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普通話就是北京話嗎
因為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前後歷時八百多年。由於經濟政治的集中,北京話的影響逐漸增大,地位日益重要。
一方面,北京話作為官方的通用語言傳播到全國各地,成為「官話」,「官話」也就逐漸成了各方言區之間共同使用的「共同語」;另一方面,以北方話為基礎的白話文學作品,特別是元明以來的戲曲,也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話的影響。
這樣,北京話就為漢民族共同語的標准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了清朝末年,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漢民族共同語實際上已經形成。
新中國的普通話以北京官話語音(區別於北京胡同話)為基礎音,加以部分修正(主要是吸收灤平話的特點如直接、清晰、明確)。
以灤平話為主要標准——灤平話是北京官話(熱河省承德方言為東北方言的一支)的推行區、記錄區,小小區別於北京胡同話。
(4)普通話為什麼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擴展閱讀:
一、推行來源
明代初期定都南京,南京官話被推崇,以南京官話為官方語言,金陵雅音(以《洪武正韻》為規范)以古中原雅言正統嫡傳的身份被確立為中國漢語的標准音。
朱棣奪取建文帝的帝位,遷都北平(改為京師,稱北京),以南京人為主、從全國各地遷徙數十萬貴族、富戶、民眾。以南京官話為主要基礎影響元大都語音,經歷明朝整個時代的過程,北京官話(異於北京胡同音)初步形成。
二、灤平采音特徵
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准音的主要採集地(一些語詞當地極少使用則在其它地方采音)。
1953年當時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派出的語言專家,他們在為制定中國通用語言規范進行取音考察,在灤平的金溝屯鎮、巴克什營鎮、火斗山鄉三地進行了語音採集。
作為全國規范,普通話需要音節口型順暢,聲調簡明,易於分辨,甚至要求語速適中,氣流連貫,韻味充足,適於廣播、演講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適合作為推向全國的公共用語。從後來普通話的規范來看,灤平日常的語言非常符合這些標准。
灤平話音準分明,字正腔圓,語調比當時的北京話要「硬」一些,顯得直接、清晰、明確,尤其是沒有北京胡同音那種兒化、省字、尾音等發音習慣,易於學習推廣。
1955年10月,「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召開,將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定為「普通話」。
『伍』 普通話語音為什麼要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因為北京是元、明、清800年皇宮的所在地,當時有一種各地官員都會說的官話。到雍正王朝,雍正因不懂廣東話,把廣東官員上供的荔枝「有」核兒聽成了「無」核兒,導致咬著吃荔枝咯著了牙口,因此推行官話,要求做官的要會說官話。不會官話的不能做官。現在的普通話是在官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普通版遂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推薦給你一篇文章補補漢語普通話發展的歷史吧
《話說推普》欄目
[話題三] 中國古代的漢民族共同語
作者:袁鍾瑞
「您這大題目不是《話說推普》嗎?怎麼說了半天方言,還沒說到普通話呀?」
是啊,該說說普通話了。可是,因為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所以在說普通話之前,我還想跟大家聊聊古代的漢民族共同語。
我們的民族共同語經歷了從雅言、通語、天下通語到官話、國語、普通話的漫長歷程。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大國,而且有記載的方言分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而且相當嚴重了。當時中原地區管「虎」就叫「虎」,可是地處長江中游的楚國卻叫「於菟(讀作wūtú)」。《孟子》里說:「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也。」大意是說,有個楚國官員想讓他的兒子學會齊國話,請一位齊國人教兒子學齊國話,可是周圍的楚國人都說楚國話,實際上是干擾他兒子的學習,雖然每天都嚴厲地督促他兒子努力學習齊國話,卻總是達不到目的。而吧他兒子送到齊國的庄岳住了幾年,就學會齊國話了,這時再每天嚴厲督促他學楚國話,卻又學不會了。孟子用這個例子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不以認得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卻從這里了解了早在孟子那個時代,方言分歧已經是很嚴重了,而且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學習語言必須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春秋戰國時期與方言同時並存著天下共同語,叫做「雅言」。這也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事。你想啊,當時天下百家爭鳴,論辯和游說十分盛行,法家、名家、墨家、儒家、道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各派人物周遊天下鼓吹自家學說,能說別人不懂的家鄉話嗎?只能說天下各國都聽得懂的雅言。蘇秦、張儀奔走七國宣傳合縱連橫也必須說雅言。記載孔子言行的《論語》里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是說孔子在誦讀《詩經》、《尚書》和主持典禮的時候,都是說雅言而不是說自己的家鄉話魯國方言。孔子有來自天下各國的「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可以推想孔子在講台上一定是說雅言而不是說魯國話。早在春秋時期就已成集的《詩經》,收集的是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的詩歌305篇。如果我們注意到這些詩歌來自如今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湖北各地,大多數來自民間創作,本來應該反映出各地方言語音的差異,但經過文人(例如孔子)的修訂和刪改,在押韻方面已經很成熟,說明《詩經》是用當時的共同語雅言定稿的。
著名語言學家林燾先生在《普通話和北京話》一文里告訴我們,從周朝到秦朝,王室每年秋天都要派官員到全國各地去搜集地方歌謠和方言,集中保存在朝廷的「密室」(檔案室)里,可見當時的統治者是十分重視方言的,可惜這些寶貴的資料在秦末戰亂時全部散失了。西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揚雄見到一些殘存的資料,就以這些資料位基礎,向全國各地來長安的人作廣泛的方言調查,用27年的時間編成了《方言》,這本書記載了大量的方言詞語,並且一一加以解釋。全書的第一條是:「黨、曉、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曉;齊宋之間謂之哲。」用「知」來解釋楚國的「黨、曉」和齊、宋之間的「哲」,說明「知」是天下大家都懂得的詞,是共同語,而「黨、曉、哲」則是方言。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當時必是各地方言與天下共同語並存,《方言》也確實多次使用「通語」、「凡語」這些詞。這些都能證明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共同語與方言並存。
當然,古代的共同語(雅言、通語)跟今天的共同語(普通話)還不能說完全是一回事。我們說的不同,並不是說雅言、通語和普通話的語音、詞彙、語法有差異,古代的共同語跟今天的共同語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當然有巨大的差異;我們所說的不同,是說古代的共同語並沒有像今天的普通話一樣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有明確的規范標准,只是大家能夠聽懂即可,而且古代的共同語只為數很少的士大夫階級服務,只在王室宮廷和讀書人的書齋以及一些商賈圈子裡流通,跟今天的普通話通行全國各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人民生活服務,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漢代以後至宋代,雖然沒有指代共同語的一個名詞,但是共同語是一直存在和應用的。今天我們用普通話誦讀唐詩宋詞,覺得大多數作品在音韻上都是很美的,只是少部分作品好像押韻不太嚴格,有的平仄有點問題,是不是唐宋的詩人們不太注意詩詞格律呢?其實不是。因為古代至現代,語音變化很大,例如古代的入聲字在今天的普通話里都分別派入陰陽上去四聲了,聲母、韻母都有不小的變化。唐宋詩人們用的是他們那個時代的音韻,而且不管原作者的籍貫是哪裡,他們在音韻格律上倒是高度一致,因此我們也能斷定唐宋時期仍然存在著一種能跨越方言障礙的天下通語。事實上,從魏晉六朝歷經隋唐南北朝到宋朝,雖然沒有出現新的類似「通語、凡語」這樣的共同語的新名稱,但是產生了大量供寫作詩詞韻文使用的韻書,比較著名的有魏·李登的《聲類》、晉·呂靜的《韻集》、梁·沈約的《四聲譜》、隋·陸法言的《切韻》、唐·孫愐的《唐韻》、宋·陳彭年等人的《廣韻》、丘雍等人的《韻略》等等。韻書的作用是正音,以何為正?當然是通行天下的共同語,決不會是一方之言。
漢代以前的共同語有「雅言、通語、凡語」之稱,明清以後的共同語有「官話」之稱,而這中間自魏晉六朝至唐宋之間卻沒有對共同語的稱呼,我想這原因是,漢代以前(具體說是漢武帝之前),天下一直處於從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過渡的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的狀態之中,社會盛行「合縱、連橫」、周遊列國游說辯論、聚天下才子論道講學,而且人才靠的是自由競爭,因而口才之學繁盛發展,孔子、老子、晏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許行、孫武子、孫臏、藺相如、毛遂、曹劌等等,無一不是口若懸河的演說家。《孟子》、《戰國策》、《史記》等典籍都記錄了不少論辯的精彩場面。然而漢代以後,大一統的封建制度日趨牢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日益發達,人們的橫向交往越來越少,人才的選拔也越來越不重視口才(從舉孝廉、九品中正制的舉薦到索性以一篇八股文定終身),共同語的社會需求相對減少,共同語的社會影響自然漸趨縮小,以致縮小到沒有一個固定的稱呼。到了明清時代,資本主義萌芽開始萌動,城市、商業、戲劇、小說乃至對外貿易都日益繁榮,甚至西方殖民主義者或者炮艦相見,或者教會傳教,西方科學漸漸東來,我國社會對於民族共同語的需求再次上升,民族共同語終於又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有了一個「官話」的稱呼。
古代共同語的語音、詞彙、語法雖無明確的標准和規范,但一定是以當時的統治中心的方言為基礎的。自商周直到北宋,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中游的長安、洛陽一帶,因此雅言、通語應該是以長安、洛陽方言為基礎,或者說大體是當時的長安話、洛陽話。到了北宋、南宋以及同時代的遼、金,天下的政治、文化中心東移,而元、明、清以來的800多年間北京一直是首都,所以中古以後的共同語,有了較大的變化。普通話就是元代以後的共同語發展而來的結果。
元代定都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規定學校教學要使用以大都語音為標準的天下通語。元代盛行雜劇和散曲,這是兩種接近口頭語言的新的文學形式。著名的雜劇作家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都是大都人,他們的作品《竇娥冤》、《漢宮秋》、《西廂記》等反映出當時大都話的面貌。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是根據元雜劇的用韻編寫的,書中歸納的語音(聲母、韻母、聲調)系統已經相當接近今天的北京話。中原,原指長安、洛陽一帶,這時的中原已經擴大到以大都為中心的廣大北方地區了。
明清兩代的共同語稱作「官話」。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擔心讀書人「拘於方言,無以達於上下」(使用方言不利於上下級溝通的意思),命人編纂《洪武正韻》並頒行天下,這是官定的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語音標准。「官話」的名稱出現在明代中葉。「官話」可以解釋成官員在官場上說的話,也可以理解成是大眾公用的話,因為「官」有時也當「公共」講,如圍棋中雙方均未佔領的地盤叫「官」,因而有「收官、官子」之說,舊時稱「公路」為「官道」,稱「公共廁所」為「官茅房」。「官話」名稱的出現標志著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早期形式初步形成。當然,官話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和統一的規范,只要是不說家鄉話,改說官場里通行的話就算是說官話。由於官場上通行官話,所以文人墨客也願意學說官話,以會說官話為時尚。「官話」甚至都有了個mandarin的外國名字(據說因為滿清官員都說官話,所以mandarin是「滿大人」的音譯)。外國人稱官話為mandarin,葡萄牙傳教士稱滿清官員為「滿大人」,於是連「滿大人」說的官話也叫「滿大人」,mandarin就是這么來的。
電視劇《雍正皇帝》有這么一個情節:廣東一潮州籍的巡撫向皇帝進貢荔枝,太監把剝開外皮的荔枝果遞給皇上,皇上手持荔枝肉問巡撫:「有核兒(húr)沒有?」巡撫答:「wú。」皇上把荔枝肉擱進嘴裡,一咬,荔枝核兒硌得牙生疼。皇上大怒:「朕問你有沒有核兒,你怎麼說『無』?」巡撫嚇得夠戧,說不出話。旁有懂得潮州話的人趕緊解釋說:「皇上,這潮州話就是把『有』叫做wú,咱們的『無』呢,他們叫做móu。」皇上雖然生氣,但由此聯想到官員不會說官話太耽誤事,於是下旨要求廣東、福建的官員要說官話。電視劇字幕告訴觀眾這是歷史上第一個推廣普通話的官方文件。
頒布命令要求廣東福建的官員說官話,這是史實。雍正六年八月甲申日(公元1728年9月9日),雍正在招待朝廷官員的宴席上,專門對官員要說官話一事發出訓諭。訓諭說:官員每每異地任職,不講官話而用方音,結果是「官民上下語言不通」,老百姓「不能明白官長之意」,「胥吏從中代為傳述」,「添飾假借,百弊叢生」,「事理之貽誤者多矣」。因此他要求各級官員在執行公務的場合(如陳奏、宣讀、審斷等)必須使用官話,不得「仍前習為鄉音」。他還責成方言障礙特別嚴重的廣東、福建兩省的督撫「轉飭所屬各府、州、縣有司及教官,遍為傳示,多方教導,務期語言明白」。雍正皇帝是個明白人,他也注意到,語言問題固然重大,但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於是他又指示說「語言自幼習成,驟難改易,必徐加訓導,庶幾歷久可通」。
雍正這篇上諭的正文有355字,對官員為什麼要掌握官話、什麼場合應該使用官話、怎樣才能學會官話等問題闡述得相當到位。如此明確地要求「公務員」必須把共同語作為公務用語,這在歷代皇帝中的確是第一人。在這片上諭發布之後,朝廷決定在廣東、福建兩省各地設立「正音書院」、「正音蒙館」(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培訓班),向讀書求官者進行官話培訓。當時甚至還有「舉人生員貢生不諳官話者不準送試」的規定。由於福建比廣東的方言阻隔更加嚴重,所以福建在這方面做得比廣東更認真,因此今天普通話在福建的流通程度高於廣東,與此大概不無關系。
在雍正之後的乾隆年間問世的《紅樓夢》可以看作是當時官話的範本。如果你覺得讀《紅樓夢》在語言上沒有多大障礙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紅樓夢》的語言就是200多年前的普通話,或者說是普通話的前身。
上文摘自 中國語言文字網—語文博物館: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63/2008_3_10/1_63_3389_0_1205124588359.html
謝謝採納為滿意答案。
『陸』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指的是什麼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指的是北京化的語音系統。普通話是現代標准漢語的另一個稱呼,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通用語。
在1955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期間,將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正式定為「普通話」,並同時確定了它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語規范化而努力》的社論,文中提到:「新中國的共同語,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普通話」。
(6)普通話為什麼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四條 公民有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國家為公民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供條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推廣普通話和推行規范漢字。
第十九條 凡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說普通話的能力。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和影視話劇演員、教師、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應當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標准;對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普通話等級標準的,分別情況進行培訓。
『柒』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指的是
語音方面,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基準,而不是「以京音為主、也兼顧其他方音」,語音標準是就整體而言,並非北京話每個音都是規范和標准。
國語、普通話、華語三大系統內部還存在「標准口音」和「非標准口音」的區別。從這個角度上說,漢語標准語構成了漢語的一種大類「方言」。
即使是標准,三地也有區別,如「消息」一詞。大陸「息」讀輕聲,台灣讀二聲,新馬同台灣(如同「休息」的「息」字讀音,音同「席」)。
(7)普通話為什麼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擴展閱讀:
普通話的特點:
1、音節結構簡單,聲音響亮。
普通話中,一個音節最多隻有4個音素,其中,發音響亮的母音占優勢,是一般音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一個音節內可以連續出現幾個母音(最多三個),如「壞(huài)」,而且普通話音節中沒有復輔音,即沒有像英語「lightning(閃電)」、俄語「Встреча(遇見)」那樣幾個輔音連在一起的現象。
2、音節界限分明,節律感強。
漢語的音節一般都是由聲母、韻母、聲調三部分組成,聲母在前,韻母緊隨其後,再帶一個貫穿整個音節的聲調,便有了鮮明的音節界限。
從音素分析的角度觀察,輔音和母音互相間隔而有規律地出現,給人周而復始的感覺,因而極便於切分音節。
3、聲調抑揚頓挫,富有表達性。
普通話聲調變化高低分明,高、揚、轉、降區分明顯,能夠較強的表達一個人的情感。現代標准漢語的發音基本沿襲了北京話的語音系統,但各地標准略有差異。
對漢語而言,單音節(單字)發音可分為聲母、介音(韻頭)、韻腹、韻尾、聲調五個要素,而韻頭、韻腹、韻尾又被合成稱為「韻母」;超音節(詞句)發音還存在連續變調等要素。直音和反切都是古代給漢字注音的方法。
『捌』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 )為語言規范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玖』 為什麼普通話用的是北京口音是因為北京是首都嗎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是因為:
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前後歷時八百多年。由於經濟政治的集中,北京話的影響逐漸增大,地位日益重要。一方面,北京話作為官方的通用語言傳播到全國各地,成為「官話」,「官話」也就逐漸成了各方言區之間共同使用的「共同語」;
另一方面,以北方話為基礎的白話文學作品,特別是元明以來的戲曲,也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話的影響。這樣,北京話就為漢民族共同語的標准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了清朝末年,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漢民族共同語實際上已經形成。
新中國的普通話以北方話語音為基礎音,加以部分修正(主要是吸收灤平話的特點如直接、清晰、明確)。以灤平話為主要標准——灤平是北方話的推行區、記錄區。
(9)普通話為什麼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擴展閱讀:
普通話和北京口音的普通話區別:
一、指代不同
1、普通話:是現代標准漢語的另一個稱呼,是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漢民族通用語。
2、北京話:北京腔調的官話是在北京話和北方話的基礎上發展的,是官話的一個分支,雖名稱中有「北京」二字,但並非北京話。更准確的說北京官話是熱河地區的方言
二、發展不同
1、普通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體為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
2、北京話:主要分布於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內蒙古赤峰市,遼寧省朝陽市、葫蘆島市建昌縣、阜新市部分地區。北京官話可分為京師片、懷承片、朝峰片、石克片四片,使用人口約1500萬。三聲四調,古入聲派入平、上、去且相對均勻。
『拾』 統一語音為什麼要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通俗易懂並且好聽,還要加上東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