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什麼地方有孫敬修的銅像

北京什麼地方有孫敬修的銅像

發布時間: 2023-05-21 07:36:05

㈠ 北京的名勝古跡有什麼

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
北京的名勝古跡很多,下面我給你簡單的列一下

北京市旅遊景點列表

[國家級AAAA景點]

天壇公園 明十三陵

頤和園 北京海洋館

八達嶺長城 北海-景山公園

中華民族園 中國科學技術館

北京動物園 北京植物園

北京市等級景點:

北京香山公園 北京世界公園

北京房山雲居寺 北京八大處公園

北京石景山樂園 陶然亭公園

北京慕田峪長城 雁棲湖旅遊區

九龍游樂園 居庸關長城風景區

石花洞風景區 北京紅螺寺旅遊度假區

北京玉淵潭公園 北京纖腔湖景水上樂園

北京青龍峽景區 北京韓村河旅遊景村

西山大覺寺 海定區鳳凰嶺自然風景區

房山青龍湖水上樂園 密雲桃源仙谷風景名勝區

房山區銀狐洞風景區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懷

鷲峰森林公園 海淀區百望山森林公園

松山森林旅遊區 柔幽穀神潭自然風景區

宋慶齡故居 延慶康西草原

房山仙棲洞景區 懷柔生存島旅遊基地

北京鄉村高爾夫俱樂部 春暉溫泉度假村

古崖居風景名勝旅遊中心 恭王府花園

八達嶺殘長城自然風景區 雲蒙山森林公園

密雲雲岫谷游獵自然風景區 徐悲鴻紀念館

門頭溝靈山自然風景區 門頭溝百花山自然風景區

門頭溝珍珠湖風景區 門頭溝小龍門風景區

密雲白龍潭自然風景區 密雲清涼谷自然風肆皮景區

懷柔百泉山自然風景區 平谷老象峰旅遊景區

北京蓮花池公園 豐台萬方亭公園

豐台鷹山森林公園 中國印刷博物館

北京石京龍滑雪場 懷柔響水湖自然風景區

懷柔神堂峪自然風景區 平谷湖洞水自然風景區

石景山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石景山希望公園

北京國子監 北京大葆台漢墓

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中國蜜蜂博物館

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將軍坨風景區

門頭溝爨底下村景區 門頭溝龍門澗風景區

北京雲峰山自然風景區 昌平虎峪自然風景區

昌平堆臼峪自然風景區
北京的名勝古跡有什麼
天安門 故宮 天壇

頤和園 圓明園 毛主席紀念堂

長城 國子監 南鑼鼓巷 鍾鼓樓 等
北京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北京的名勝古跡太多了,就大概說說吧!

1、大俗的:故宮、頤和園、八達嶺長城、十三陵、天安門、北海、天壇

2、和寺廟相關的:雍和宮、八大處、法源寺、天寧寺塔、八里庄塔、銀山塔林、東岳廟、歷代帝王廟、白塔寺、牛街禮拜寺、花市 *** 寺、五塔寺、崇效寺藏經閣、香山碧雲寺、法海寺、廣濟寺、白雲觀

3、皇家相關的:先農壇、地壇、日壇、月壇、社稷壇、太廟、孔廟、國子監、圓明園遺址、香山、景泰陵、景山

4、城牆城門相關的:正陽門城門及箭樓、德勝門箭樓、東南角樓、崇文門明城牆遺址、西便門八瞪眼箭樓

5、名人故居:魯迅故居、譚嗣同故居、李大釗故居、齊白石故居、張恨水故居、李鴻章故居、老舍故居、梅蘭芳故居、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

6、清代王府:恭王府、禮王府、鄭王府、醇王府、孚王府

7、老教堂:西什庫教堂、王府井八面槽教堂、西直門教堂、宣武門教堂

8、老石橋:蘆溝橋、後門橋、高粱橋、銀錠橋

9、老胡同:磚塔胡同、三廟街、老牆根街(這是三條最老的胡同,有近1000年的歷史)

10、明清會館:湖廣會館、全浙會館、番禺會館、中山會館

11、長城:司馬台長城、金山嶺長城、黃花城長城、大榛峪長城、白嶺關長城、黃松峪長城、居庸關長城、慕田峪長城、箭扣長城、三峪長城

12、古城、古村落:沙河鞏華城、門頭溝爨底下村、沿河城、岔道城
北京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布時間:2006-12-12 22:42:48

北京風景名勝古跡

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保護區

【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保護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北京城西北,地跨昌平和延慶兩縣,東至花果山,南至龍山,西至關溝,北至大嶺溝,總面積280餘平方公里。這里山青水秀,是聞名已久的古跡旅遊區,八達嶺長城、居庸關和十三陵分別坐落在本區的西北和東南。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極為雄偉的防禦建築工程,八達嶺是萬里長城的重要隘口--居庸關的外口。八達嶺山勢險峻,長城依山而築,居高臨下,工程浩大,氣勢雄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十三陵是明代13個皇帝毀雹衫的陵墓所在地,陵墓群的建設集中完整,在中國歷代皇陵中無一能與之相比,而且是全國唯一保護完好而未被盜過的陵墓群。其中定陵是全國唯一正式發掘的皇陵,出土文物保護完好,具有很高的歷史和科學價值,它們大多尚未開發利用,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居庸關雲台、銀山塔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詹天佑銅像及墓,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虎峪古城、岔道城、石佛寺石佛、石佛洞、天險石刻、分界碑。風景名勝區地處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地,自然景觀優美,有經大自然巧雕而成的碓臼谷、虎峪、溝崖等自然奇觀,同時又有十三陵水庫、德勝口水庫等人工湖泊形成的風景區,而且交通便捷,距離市區較近,是條件優越的京郊風景游覽區。

白龍潭龍泉寺

【白龍潭龍泉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城東北密雲縣龍潭山下。白龍潭古稱石盆谷,又叫龍潭溝,是京東有名的風景區。潭側巨石有康有為的摩崖刻石"飛聖境則靈潭"。龍泉寺始建年代待考,清與民國時重修。寺兩進院,有山門、大佛殿、後殿及東西配殿。寺內有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賦游龍潭的詩碑,有清乾隆、嘉慶皇帝的御筆碑及李鴻章、袁世凱為修建龍潭的記事碑等。1986年,白龍潭風景區被評為北京市16個風景名勝區之一。?

香山公園

【靜宜園(香山公園)】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城西北海淀區香山。佔地160公頃。為"三山五園"之一,是清代著名皇家園林。遼代宣宗葬此稱永安陵,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三月建香山寺,後章宗建會景樓,元、明時略有增建。清康熙十六年(1677)始建行宮,乾隆在"舊行宮之基"增建28景,這是靜宜園的鼎盛時期。1860年、1900年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兩次焚毀,辛亥革命後辟為公園。1949年3月25日 *** 中央進駐香山。1949年後進行大規模整修並開放為香山公園。園內景點數以百計,較著名的有:香山寺遺址,尚存有珍貴碑石;雙清別墅;宗鏡大昭之廟,俗稱昭廟,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為迎接六世班禪而建,廟後有八角七級樓閣式琉璃塔,高40米,為塔中珍品;見心齋,為嘉慶年間建的具有江南風格的園林建築;"西山晴雪"碑,"西山晴雪"為"燕京八景"之一(金時稱"西山積雪",後改"霽雪");紅葉區(原二十八景稱絢秋林),是北京最著名的秋賞紅葉之處;鬼見愁,主峰俗名,海拔578米。

圓明園遺址

【圓明園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市區西北部海淀區清華西路北側,是中國清代大型皇家御園遺址。佔地340多公頃,其中水面約120公頃。為"三山五園"之一,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始建,初為雍親王的賜園,雍正即位後進行擴建。乾隆即位後,這是圓明園的鼎盛時期。嘉慶、道光時......
北京有多少名勝古跡
如故宮、天壇、頤和園、八達嶺長城、中華世紀壇等等,北京的許多名勝古跡,其中一些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明清故宮、頤和園、天壇、明代長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等.
北京的名勝古跡有什麼?
故宮、長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天壇、頤和園、明十三陵、什剎海、圓明園、蘆溝橋、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金山嶺長城、居庸關長城、箭扣長城、恭王府花園、北京大學、胡同、北京動物園、北京植物園、潘家園古董市場、古觀象台、德勝門、正陽門、景山、香山、鍾樓、鼓樓。冰糖葫蘆:從800年前的宋代流傳至今的美食北京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在歷史上曾為五代都城,在從金朝起的8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宏偉壯麗的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我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城市。其中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這里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築宏偉壯觀,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天壇以其布局合理、構築精妙而揚名中外,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寶貴遺產。頤和園是北京著名的旅遊景點圓明園是我國最有名的皇家園林,園中山青水綠,在中外園林史上享有盛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被譽為「萬園之園」。明十三陵是北京最大的皇家陵寢墓群,內有明代13個皇帝的陵墓,尤其是現代發掘的明定陵,規模浩大,極為壯觀。廟宇北京的宗教寺廟遍布京城,現存著名的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台寺、雲居寺、八大處等。道教的白雲觀等。 *** 教的北京牛街禮拜寺等。藏傳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宮等,天主教西什庫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等。基督教的缸瓦市教堂、崇文門教堂等。燕京八景燕京八景指北京舊時的八個景觀,包括薊門煙樹(西土城)、盧溝曉月(盧溝橋)、金台夕照(金台路)、瓊島春蔭(北海公園)、居庸疊翠(八達嶺)、太液秋風( *** )、玉泉趵突(玉泉山)和西山晴雪(香山、八大處)。北京地區八景的說法最早見金代古籍《 明昌遺事》,此後歷代方誌包括《 宛署雜記》(明)、《 宸垣志略》(清)等對燕京八景均有提及,早期的燕京八景與之後的燕京八景略有出入,至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親自主持修訂了燕京八景的說法並下旨建造御書燕京八景碑,燕京八景的景觀和描述才固定下來。京劇京劇是地道的中國國粹,深受京城老百姓的喜愛,走在北京的街頭,經常可以聽到路邊傳來抑揚頓挫的京戲段子。京劇的源頭還要追溯到幾種古老的地方戲劇,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三慶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後進京獻藝,獲得空前成功。徽班常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於是,一種以徽調「二黃」和漢調「西皮」為主,兼收崑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戲精華的新劇種誕生了,這就是京劇。在200年的發展歷程中,京劇在唱詞、念白及字韻上越來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樂器,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特色,終於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京劇集歌唱、舞蹈、武打、音樂、美術、文學於一體,與西方歌劇有類似之處,所以被西方人稱為「peking opera」。除京劇外,北京還有雙簧、 相聲、評書、京韻大鼓等,樣樣堪稱國粹。胡同胡同是最具北京特色的民居之一,最早起源於元朝,「胡同」一詞在蒙古語中是「小街巷」的意思。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數目達到7000餘條,每條都有一段掌故傳說。胡同的名稱五花八門,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場、商品命名,如金魚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語命名,如悶葫蘆罐胡同等。經調查,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三廟街,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最長的胡同就是東西交民巷,全長6.5里;最短的胡同,長不過十幾米;最窄的胡同要數前門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同,寬僅0.7米;而位於東城區的南鑼鼓巷,......
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和美麗的景物?
你好,北京的名勝古跡和美麗景物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天安門、故宮、長城、八大處、十三陵、鳥巢、水立方、頤和園、圓明園等地。
北京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北京市旅遊景點列表

[國家級AAAA景點]

天壇公園 明十三陵

頤和園 北京海洋館

八達嶺長城 北海-景山公園

中華民族園 中國科學技術館

北京動物園 北京植物園

北京市等級景點:

北京香山公園 北京世界公園

北京房山雲居寺 北京八大處公園

北京石景山樂園 陶然亭公園

北京慕田峪長城 雁棲湖旅遊區穿

九龍游樂園 居庸關長城風景區

石花洞風景區 北京紅螺寺旅遊度假區

北京玉淵潭公園 北京湖景水上樂園

北京青龍峽景區 北京韓村河旅遊景村

西山大覺寺 海定區鳳凰嶺自然風景區

房山青龍湖水上樂園 密雲桃源仙谷風景名勝區

房山區銀狐洞風景區 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懷

鷲峰森林公園 海淀區百望山森林公園

松山森林旅遊區 柔幽穀神潭自然風景區

宋慶齡故居 延慶康西草原

房山仙棲洞景區 懷柔生存島旅遊基地

北京鄉村高爾夫俱樂部 春暉溫泉度假村

古崖居風景名勝旅遊中心 恭王府花園

八達嶺殘長城自然風景區 雲蒙山森林公園

密雲雲岫谷游獵自然風景區 徐悲鴻紀念館

門頭溝靈山自然風景區 門頭溝百花山自然風景區

門頭溝珍珠湖風景區 門頭溝小龍門風景區

密雲白龍潭自然風景區 密雲清涼谷自然風景區

懷柔百泉山自然風景區 平谷老象峰旅遊景區

北京蓮花池公園 豐台萬方亭公園

豐台鷹山森林公園 中國印刷博物館

北京石京龍滑雪場 懷柔響水湖自然風景區

懷柔神堂峪自然風景區 平谷湖洞水自然風景區

石景山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石景山希望公園

北京國子監 北京大葆台漢墓

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

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 中國蜜蜂博物館

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將軍坨風景區

門頭溝爨底下村景區 門頭溝龍門澗風景區

北京雲峰山自然風景區 昌平虎峪自然風景區

昌平堆臼峪自然風景區
北京名勝古跡北京有哪些世界之最名勝古跡
北京名勝古跡——萬里長城

北京有什麼名勝古跡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名族侵略而修建的,是古代重要的軍事系統工程。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萬里長城的主要景觀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山海關、嘉峪關、虎山長城、九門口長城等。

北京名勝古跡——故宮

北京名勝古跡——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位於北京的市中心,面積高達72萬平方米,故宮的整個建築群,造型別致,玲瓏剔透,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故宮的主要景觀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儲秀宮、養心殿、御花園。

北京名勝古跡——天壇

北京名勝古跡——天壇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家祭天、祈五穀豐登的場所,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天壇主要景觀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門。

北京名勝古跡——頤和園

北京名勝古跡——頤和園

頤和園是中國明清時期皇家園林,位於北京市的西郊,距離主城區有15公里的距離。乾隆十五年,乾隆帝為了孝順其母孝聖皇後改建了清漪園,形成了清華園至香山一帶長達20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四年重建作為皇家的消夏避暑之地,並改稱「頤和園」。頤和園主要景觀有:仁壽殿、樂壽堂、玉瀾堂、萬壽山、昆明湖、東宮門、佛香閣、智慧海、文昌閣等。

北京名勝古跡——北海公園

北京名勝古跡——北海公園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景山的西側,北海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北海公園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的皇家園林之一,1925年正式對外開放。北海公園主要景觀有:小西天、九龍壁、靜心齋、永安橋、永安寺、團城、承光殿、玉瓮等。

北京名勝古跡——明十三陵

北京名勝古跡——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於昌平區的天壽山麓,總面積約有120多平方公里,自永樂七年至崇禎入葬,期間230多年,先後共修建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後、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明十三陵主要景觀: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北京名勝古跡——香山

北京名勝古跡——香山

香山公園始建於金代,位於北京西北郊區,香山主峰為香爐峰(又稱鬼見愁),園內文物古跡眾多,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園林。香山內具有山川、名泉、古樹、紅葉,是避暑勝地、同時也是北京天然的氧吧。深秋時節的香山層林盡然,是京城最濃的秋色。香山主要景觀:孫中山紀念堂、知松園、瓔珞巖、眼鏡湖、勤政殿、香山寺。

北京名勝古跡——景山公園

北京名勝古跡——景山公園

景山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景山前街,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的神武門隔街相望,是明清兩代的御園,景山公園坐落在明清時期北京城的中軸線上,曾是北京城的制高點,站在景山公園上可以飽覽整個北京城。景山公園主要景觀:景山、園門、綺望樓、峰亭、崇禎自縊處、壽皇殿等。

北京名勝古跡——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北京名勝古跡——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考古學家們在周口點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多個屍體的頭蓋骨、下顎骨、牙齒等化石,同時還發現的大量的石器、骨器、角器與用火遺跡。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主要景觀:猿人洞。...
北京的主要建築或名勝古跡有哪些
名勝古跡:當然是故宮當首,頤和園、圓明園、八大處、長城、十三陵、等等.

主要建築:就更多了,奧體公園里全是,國貿、中關村、CBD、新中央電視台大樓、國家大劇院……

北京什麼地方有財神廟

北京財神廟有兩個,心誠則靈:

1、五顯財神廟

五顯財神廟始建於明朝,位於蓮花池附近,俗稱為五哥廟,供奉了五位結拜兄弟。春節時到五顯財神廟祈福借元寶是很多老北京人的重要活動。
五顯財神廟廟會從年初二開始,人們紛紛趕到財神廟去燒頭柱香,企盼來年發財進寶。敬香結束後,還要從財神廟里請一些寫「福」、「壽」字樣的紅絨花和剪金紙花、金元寶等回家,這也就是把「福」請回家了。

2、黃瓦財神廟

黃瓦財神廟,位於北京的北鑼鼓巷南口東側。現僅存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財神廟為道教廟宇,財神有文武之分,文為比干,武為趙公明。

㈢ 中國都是哪些地方有孫中山的雕像

孫中山在國內的銅像你知道都在哪裡嗎?

中山公園原名叫龍山公園,總體佔地2791.5畝,2011年改名為中山公園。那麼為什麼要改名為中山公園呢?因為在公園里有一座孫中山銅像。這座銅像是非常有意義的,201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繼承祖父遺志,發揚偉大中山精神,為實現祖國統一凝聚力量,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向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捐贈100座孫中山銅像。

中山公園巧借龍山自然地形,挖湖制水,填土塑山,構建園林小品,依託中國古典園林建造方式,採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造園手法,處處精雕細刻,是一個充滿情趣、富有高雅品味的綜合性生態公園。

㈣ 孫敬修的童心依舊

西班牙一位記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他是世界上受到崇拜人數最多的人。」
現在三四十歲以上的人都不會忘記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小喇叭」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會常常聽到孫敬修爺爺繪聲繪色講訴的各種故事,也跟著他學會了好多的童謠和兒歌,這些故事和歌謠使我們明白了什麼是真、善、美。這位著名的兒童教育家,用講故事的形式,獨創了兒童啟蒙教育的方法。現在,他的名字已經不再被人們經常提起。但他講的故事已經存入了今天的成年人遙遠的童年記憶中。
1931年,沈陽九一八事洞穗變後,中國到處都籠罩在戰爭的陰影里。日本軍隊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當時北平市的一所小學校里。那年秋天的一個上午,北平市匯文一小的全校師生在大操場上集合。學生們把平時當成寶貝的日本玩具和學慣用品狠狠地扔進操場中央的大火堆里。30分鍾後,日貨全部被火燒光。這個十分鄭重的儀式是由學校的教導主任孫敬修發起的。不久,孫敬修又給學生們編了幾首抗日歌曲。其中有一首是把日寇比作蒼蠅的《滅蠅歌》。
這是一本匯文一小1930年的校刊。當年30歲的孫敬修是匯文一小的第一任初級部主任。上任之初,這位教導主任總共只管一個老師和不足60個學生。那時候,孫敬修往往是剛上完這個班的圖畫課,又匆匆走進另一個教室彈起風琴教學生們唱歌。在老教師的眼裡,這個年輕人和學生們在一起多少像個「人來瘋」。但他們又不得不佩服:孫敬修上課,學生們就是沒有一個搗亂的嫌顫猛。特別是到禮拜六的晚上,學生們更是著了魔似地往學校大禮堂跑,家也不回了,就等著孫老師來。
這是北京的亞斯里基督教堂。1910年,9歲的孫敬修在這里接受洗禮。父親孫長清到非洲挖了三年的金汞,回國後不久就病逝了。從記事起,孫敬修就一直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母親宿玉恆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為了供養孩子,她做過教堂的佈道員和三等護士。這個要強的女人,從來沒在兒子面前流露過半點兒生活的艱辛。工作之餘,她還常常給兒子講些有趣的小故事。
十五歲那年,孫敬修考入了北平盧溝橋附近的京兆師范。這是一所官辦的學校,管吃管住還不用交學費。孫敬修在這里學習國文、算術、英文、心理學和管理法。其中有一門課程叫修身,就是教人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1921年,20歲的孫敬修從京兆師范畢業,成了一名小學教員。一年後,他開始在美國的教會開辦的匯文私立第一小學任教,一干就是35年。
1932年的一天,匯文一小接到了一個北平市教育局發來的通知,通知上說,北平廣播電台邀請匯文一小的同學們到電台去做節目。那天,孫敬修親自帶著學生去了電台。這天中午,這個《狼來了》的故事通過廣播在北平市上空傳播開了,此時的孫敬修完全無法想像,已經有多少人聽到了他的聲音,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那天,成了他一生中一個全新的起點。
對於今天的人來說,收聽廣播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然而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中國,聽廣播還是個新名詞。美國人在20年代末才有了廣播電台,1931年它就傳到了中國。當時,北平市除了北平廣播電台,還有好幾家私營電台。白天教書,下了課跑電台,晚上還常常餓著肚子給闊人家的孩子做家教,這,就是孫敬修每天的生活。孫敬修曾前前後後出過3本唱歌集,但狡猾的出版商卻沒有付過他一分錢的稿酬。這是他當年發表在報紙上的連環簡筆畫《鐵絲姑娘》。內戰時期的北平對各小學教師實行裁員減薪,孫敬修的薪水只剩下原來的一半兒了。此時,他的第五個孩子剛剛出生芹橋,家庭的負擔越來越重了。
這張收音機寫生是孫敬修親筆畫的。畫上的這台收音機曾是他家最珍貴的寶貝,當時,他花掉了幾乎所有的積蓄買下了這台收音機,就是為了能讓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聽聽他每天在電台講的故事。
孫敬修的妻子叫陳淑田,19歲那年,她嫁給了孫敬修,對這個清瘦、溫和,當小學教員的丈夫她是很滿意的。每天,丈夫奔走在電台和學校之間,她就在家裡照顧孩子和老人。在幾個孩子里,孫敬修最喜歡二女兒——愛來。9歲的時候,愛來不幸因生病夭折了。這個重大的打擊讓孫敬修從此對上帝失去了信心。
小聽眾寄來照片,孫敬修把它們剪貼在一起裝訂成冊,並在照片旁邊註上文字,他說,這是孫敬修的小朋友,他們都是將來的偉人。
45年抗戰勝利後孫敬修仍在北平廣播電台廣播,同時還參與出版兒童期刊(32開本);這個時期孫敬修為小朋友播講的故事和教唱的兒歌不少都充滿了對當時社會時弊的不滿和對少年兒童的憐愛,如重新填詞的歌曲「好大的西北風」......。
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統一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我國的兒童節也正式改為「六一國際兒童節」。
1956年6月1日,北京市少年宮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大會。這年秋天,孫敬修接到了北京市教育局的調令,開始在少年宮專職講故事。這里是北京崇文門外幸福大街的幸福樓,也是孫敬修解放後居住時間最長的家。但他卻在這里度過了一生中最不幸福的十年。
采訪張勝利:「他說我走到樓下,碰到幾個孩子想摸摸頭,他們都跑開了,我講了一輩子故事,怎麼就成了反革命了?」
采訪曹燦:「他說,曹燦啊,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在話筒前講著,講著…….」
1966年8月24日,孫敬修在自家樓下寫了張大字報,題目是「更名啟事」,他改掉了自己用了65年的名字。
他在當天的日記中鄭重地寫道:「經電台同志們同意,我改名為「孫滅修」,已在派出所登記。」那段封閉而冷漠的歲月幾乎使孫敬修絕望。只有老伴兒始終是他的精神支柱。1977年冬天,他的精神支柱也垮了——與他相伴了55年的妻子陳淑田也病逝了……
孫敬修常說,我是個小蠟頭兒,它燒了八十多年了,已經沒有多大亮了,但是我要用這點兒光去照亮兒童們的心。
1990年3月5日,89歲的孫敬修與世長辭。在北京香山腳下的萬安公墓,他有了一個新家。在這個家裡,陪伴他的除了老伴兒,還有一條孩子們送給他的紅領巾。

㈤ 北京有什麼名勝古跡的地方

北京名勝古跡有故宮、頤和園、八達嶺長城、圓明園、明喚局十三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盧溝橋等。

北京(Beijing),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截至2020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根擾伏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893095人。北京地處中國北部、華北平原北部,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也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緩鏈攜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穿過崇山峻嶺,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匯入渤海。北京的氣候為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



㈥ 北京二環有什麼景點

北京二環景點有:天壇、天安胡姿族門、孫中山紀念堂、陶然亭、南鑼鼓巷等。北京二環路是北京市第一條環城快速公路,二環路於1992年9月建成通車,是中國第一條全封閉、全立交、沒有紅綠燈的城市快速環路。

一、天壇

天壇,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褲弊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冊散祈年門等。

自2019年1月1日起,天壇的門票收入由稅務部門負責徵收。

二、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中心,地處東城區東長安街,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中國國家博物館,西至人民大會堂,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曾被評為「北京十六景」之一。天安門廣場記載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是舉行重大慶典、盛大集會和外事迎賓的神聖重地,這里是中國最重要的活動舉辦地和集會場所。

三、孫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中山紀念堂於1929年1月動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鑄的高5米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1963年對紀念堂進行了大規模翻修,屋頂全部採用藍色琉璃瓦,在6萬多平方米的公園四周增建了鐵柵欄,在園內栽種了很多樹木、花卉。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築,外形庄嚴宏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設計師巧妙運用了建築力學的結構原理,採用鋼架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跨度達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東省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㈦ 北京紅葉最佳觀賞地方有哪些

秋季是賞紅葉的最佳時期,其實在國內賞紅葉的地區也挺少的了,我們都知道北京可以看紅葉,那麼北京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紅葉呢,每到入秋,在北京的小夥伴就會有這樣的疑問,大多都知道香山紅葉節,也知道香山紅葉節的擁擠,想去看看秋天的紅葉但不知道去哪裡好。

賞紅葉是深秋的一大樂事,隨著陣陣秋風,秋意顯得格外濃郁,放眼望去,北京郊外一片紅葉爛漫,迎來了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從現在起都是賞紅葉的好時機,下面就將秋季北京看紅葉最好的地方給您一一數來。

北京紅葉最佳觀賞地方

坡峰嶺

坡峰嶺生長著大片的黃櫨,一到秋天滿山紅葉,層林盡染,景色十分迷人,堪比香山,更重要的是這里人少,景色便更加好了。坡峰嶺紅葉觀光景區總面積約2000畝,蒼青翠綠中坐落著民國大總統曹錕的別墅,山腳下的黃山店村是首都文明村,農家小院古樸優雅,仿若世外桃源

喇叭溝原始森林公園

喇叭溝原始森林公園地處北京最北端,距城區約160公里,公園面積11171.5公頃,其中林地面積9492.75公頃。原始次生林7萬畝,森林覆蓋率居北京市之首,保存著北京地區面積最大的,蒙古櫟林、白樺林、山場林等天然林,區內分布的多種動物和植物種群,形成了典型的森林生態系統,因喇叭溝門位於北京最北部,這里也是北京最早的賞紅葉的地方

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

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紅葉嶺景區面積近千畝,毗鄰長城,位於中華第一鐵路和詹天佑紀念銅像南側山嶺上,9月底到11月初期間,是觀賞殘長城紅葉的最佳時節,十月中上旬可以觀賞到首都的第一抹紅,搶先領略到一葉知秋的季節氣息;十月中下旬整個山林流光溢彩,如紅色海洋的美景;十一月上旬紅孫襲透的山林隨蕭瑟秋風而日顯凋零,景區內最後一抹紅標志著秋去冬來

香山紅葉

香山,亦稱靜宜園,全園面積160公頃,因山中巨石形如香爐而得名,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園,香山紅葉文化節每年10月中旬舉辦,以「香山紅葉」為主題,每年的紅葉節都吸引著無數遊客觀賞

慕田峪長城

慕田峪位於懷柔區西北20公里處,是北京市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景區層巒疊嶂,風光秀美,山上植有山杏、火炬等28萬余株彩葉樹種,彩葉區覆蓋整個慕田峪,秋季的長城與濃妝的大山相映成趣,如詩如畫,令人流連忘返

雲蒙山風景區

可供遊人觀賞的紅葉面積達兩萬三千餘畝,主要觀賞樹種有五角楓、黃櫨、火炬等,白龍潭風景名勝區紅葉面積五千畝,古北口司馬台風景名勝區一萬余畝紅葉可供遊人觀賞,預計到十月二十日將陸續泛紅,頌凱告進入最佳觀賞期

北京紅葉什麼時候去最好看

紅葉在進入秋天後,顏色就一點點變紅,紅的像火焰一般,霜降後還會呈現深紫紅色。北京的秋天一般是9月開始,香山紅葉觀賞期可以從9月下旬起,一直持續到11月中旬後。

秋意纏綿,寒意漸駐,可謂是冬季來臨前最美好的一段出遊季節。當全國各地漸次迎來最舒適的氣候,一抹或深或淺、或明或暗的嫣紅色,也悄悄點染著蒼穹下的野明茫茫山河。稍縱即逝的賞紅季節,或遠或近,無論如何,都應該專程去賞紅,哪怕只是一次。

㈧ 孫敬修的介紹

孫敬修(1901~1990),北京人,中國著名桐凱兒童教育家、講故事專家。1921年畢業於京兆師范學校。曾任北京匯文第一小學教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北京市少年宮輔導員。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獲「全國熱愛兒童榮譽獎」。孫敬修長期悉心鑽研兒童心理及兒童語言,在學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給兒童少年講了幾十年故事,被孩子們稱作衡輪襪「故事爺爺」。著有《咐激怎樣給孩子講故事》、《故事爺爺講的故事》,出版有《孫敬修演講故事大全》等。

㈨ 有關孫敬修的資料

孫敬修,1901-1990,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講故事專家。北京人。1921年畢業於京兆師范學校。曾任北京匯文第一小學教師。建國後,任北京市少年宮輔導員。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獲全國熱愛兒童榮譽獎。長期悉心鑽研兒童心理及兒童語言,在學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給兒童少年講故事,被孩子們稱作「故事爺爺」。著有《怎樣給孩子枯螞講故事》、《故事爺爺講的故事》,有《孫敬修演講故事大全》等。

目錄

基本資料
主要著作
職業生涯
人生經歷
童心依舊----小朋友們的老朋友
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姓名:孫敬修孫敬修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01-1990年 籍貫:北京 兒童教育家孫敬修。這位著名的兒童教育家,終生把給孩子們講故事作為自己的事業,看成是一門藝術,一門科學。他講的故事生動有趣,聲情並茂,影響了幾代青少年。
編輯本段主要著作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故事爺爺講的故事》,有《孫敬修演講故事大全》等。
編輯本段職業生涯
孫敬修,1901-1990,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講故事專家。北京人。1921年畢業於京兆師范學校。曾任北京匯文第一小學教師。建國後,任北京市少年宮輔導員。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獲全國熱愛兒童榮譽獎。長期悉心鑽研兒童心理及兒童語言,在學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給兒童少孫敬修
年講故事,被孩子們稱作「故事爺爺」。著有《怎樣給孩子講故事》、《故事爺爺講的故事》,有《孫敬修演講故事大全》等。 一個世紀以前,孫敬修出生在北京一個貧苦家庭。從20多歲起,他便以一個普通小學教師的身份,開始探索兒童教育事業。他那通俗淺顯、自然親切、形象生動、愛憎分明的語言,以鮮明的民族化、大眾化色彩,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兒童。他那親切、和藹、感人的聲音,伴著孩子們的成長,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可尊敬的良師益友。經他用聲音塑造的那一個栩栩如生的故事人物形象,永久的駐在孩子們的心間,使他們懂得了什麼是真善美和丑與惡。在千千萬萬的孩子們心目中,孫敬修是永遠不老的「故事爺爺」。 孫敬修一生講了上萬個故事。除自己創作之外,他還廣泛借鑒古今中外民間故事的優秀素材,按照兒童好奇的心理特點.縮寫了大量趣味橫生的故事,孩子們從這些故事中得到樂趣.也明白了如何做雹敗畢一個高尚正直的人。由孫敬修播講的系列兒童故事《西遊記》,曾深受幾代孩子們的喜愛,也是在孫敬修播講的兒童系列故事中,最有代表性的系列故事之一,具有永久的欣賞價值和珍藏價值。他終生把給孩子們講故事作為自己的事業,看成是一門藝術,一門科學。他講的故事生動有趣,聲情並茂,影響了幾代青少年。
編輯本段人生經歷
1931年秋天。在北平市匯文第一小學的操場上,燒起了一堆熊熊的大火。火是學校的教導主任孫敬修點起來的。為了抵制日貨,各班同學,把日本生產的玩具和學慣用品上交到學校,三十分鍾後,日貨被大火燒光了。 盡管,後來的那場日本侵華戰爭此時還沒有真正開始,但是沈陽的「九.一八」事變,使戰爭的陰影越來越重地籠罩著北平。
孫敬修此時是匯文一小的音樂老師,他寫了幾首「抵制日貨,消滅日寇」的歌,教給學生們唱。其中有一首叫做《滅蠅歌》,他用蒼蠅暗喻日寇,滅蠅實際上就是消滅日寇的意思。 現在的匯文一小的改名叫做「丁香小學」,1956年它成為一所公立的寄宿制小學。 匯文一小的原來的全稱叫做「北平特別市私立第一小學」,它是一所美國教會1840年在北京開辦的私立小學。 從匯文一小1930年的一本校刊上可以看到,當年初級部的教導主任正是30歲的孫敬修。 1932年的一天,孫敬修老師接到了一個北平市教育局發來的通知,通知說北平廣播電台邀請匯文一小的同學到電台去參加演唱。演播那天,孫敬修親自帶著學生,去了電台。 那天中午,孫敬修講的那個故事已經通過廣播,在諾大的北平市上空傳播開來,此時的他完全無法想像,已經有多少人聽到了他的聲音。更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今天成了他這一生中一個重要的起點。 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收聽廣播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然而,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中源芹國。聽廣播,還是一個新名詞,美國人在二十年代末才開始有了廣播電台,1931年他就傳到了中國,但當時收音機只是少部分人生活中的奢侈品。 孫敬修的妻子叫陳淑田,19歲那一年她嫁給孫敬修,對這個能為人師表的丈夫,她是十分滿意的,那時他們已有4個孩子,每天丈夫奔走於電台和學校之間,她便在家裡照顧孩子和老人。但是,丈夫夜以繼日的兼職工作,還是不能維持家用。 在幾個孩子里,孫敬修最喜歡二女兒愛來,因為這個留著齊耳短發,長著笑眯眯大眼睛的小女孩有點男孩子的性格。 一天下午,愛來生病了,一點精神也沒有,剛剛下班的孫敬修抱起女兒叫了一輛人力車直奔醫院。懷里的孩子昏昏沉沉的,爸爸緊緊地摟著女兒,可是,車還沒有跑到醫院孫敬修
,女兒就在爸爸的懷里斷了氣兒。孩子和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爸爸,我的書包在學校里沒拿回來,書包里還有一塊白薯呢!」 1949年以前,中國的兒童節定在每年4月4日。1925年8月,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各國都確定一個兒童節日。這個倡議得到了不少國家的贊同和響應,中國的兒童節是在1931年3月7日的中華慈幼學會呼籲下,選定4月4日為兒童節。兒童節定在4月4號的原因是因為春季氣候溫和,又與植樹節相近,寓含著樹木樹人的意思……
編輯本段童心依舊----小朋友們的老朋友
西班牙一位記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他是世界上受到崇拜人數最多的人。」
現在三十歲以上的人都不會忘記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小喇叭〉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會常常聽到孫敬修爺爺繪聲繪色講訴的各種故事,也跟著他學會了好多的童謠和兒歌,這些故事和歌謠使我們明白了什麼是真、善、美。這位著名的兒童教育家,用講故事的形式,獨創了兒童啟蒙教育的方法。現在,他的名字已經不再被人們經常提起。但他講的故事已經存入了今天的成年人遙遠的童年記憶中。 1931年,沈陽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到處都籠罩在戰爭的陰影里。日本軍隊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當時北平市的一所小學校里。那年秋天的一個上午,北平市匯文一小的全校師生在大操場上集合。學生們把平時當成寶貝的日本玩具和學慣用品狠狠地扔進操場中央的大火堆里。30分鍾後,日貨全部被火燒光。這個十分鄭重的儀式是由學校的教導主任孫敬修發起的。不久,孫敬修又給學生們編了幾首抗日歌曲。其中有一首是把日寇比作蒼蠅的《滅蠅歌》。 這是一本匯文一小1930年的校刊。當年30歲的孫敬修是匯文一小的第一任初級部主任。上任之初,這位教導主任總共只管一個老師和不足60個學生。那時候,孫敬修往往是剛上完這個班的圖畫課,又匆匆走進另一個教室彈起風琴教學生們唱歌。在老教師的眼裡,這個年輕人和學生們在一起多少像個「人來瘋」。但他們又不得不佩服:孫敬修上課,學生們就是沒有一個搗亂的。特別是到禮拜六的晚上,學生們更是著了魔似地往學校大禮堂跑,家也不回了,就等著孫老師來。 這是北京的亞斯里基督教堂。1910年,9歲的孫敬修在這里接受洗禮。父親孫長清到非洲挖了三年的金汞,回國後不久就病逝了。從記事起,孫敬修就和母親生活在一起。母親宿玉恆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為了供養孩子,她做過教堂的佈道員和三等護士。這個要強的女人,從來沒在兒子面前流露過半點兒生活的艱辛。工作之餘,她還常常給兒子講些有趣的小故事。 十五歲那年,孫敬修考入了北平盧溝橋附近的京兆師范。這是一所官辦的學校,管吃管住還不用交學費。孫敬修在這里學習國文、算術、英文、心理學和管理法。其中有一門課程叫修身,就是教人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1921年,20歲的孫敬修從京兆師范畢業,成了一名小學教員。一年孫敬修
後,他開始在美國的教會開辦的匯文私立第一小學任教,一干就是35年。 1932年的一天,匯文一小接到了一個北平市教育局發來的通知,通知上說,北平廣播電台邀請匯文一小的同學們到電台去做節目。那天,孫敬修親自帶著學生去了電台。這天中午,這個《狼來了》的故事通過廣播在北平市上空傳播開了,此時的孫敬修完全無法想像,已經有多少人聽到了他的聲音,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那天,成了他一生中一個全新的起點。 對於今天的人來說,收聽廣播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然而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中國,聽廣播還是個新名詞。美國人在20年代末才有了廣播電台,1931年它就傳到了中國。當時,北平市除了北平廣播電台,還有好幾家私營電台。白天教書,下了課跑電台,晚上還常常餓著肚子給闊人家的孩子做家教,這,就是孫敬修每天的生活。孫敬修曾前前後後出過3本唱歌集,但狡猾的出版商卻沒有付過他一分錢的稿酬。這是他當年發表在報紙上的連環簡筆畫《鐵絲姑娘》。內戰時期的北平對各小學教師實行裁員減薪,孫敬修的薪水只剩下原來的一半兒了。此時,他的第五個孩子剛剛出生,家庭的負擔越來越重了。 這張收音機寫生是孫敬修親筆畫的。畫上的這台收音機曾是他家最珍貴的寶貝,當時,他花掉了幾乎所有的積蓄買下了這台收音機,就是為了能讓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聽聽他每天在電台講的故事。 孫敬修的妻子叫陳淑田,19歲那年,她嫁給了孫敬修,對這個清瘦、溫和,當小學教員的丈夫她是很滿意的。每天,丈夫奔走在電台和學校之間,她就在家裡照顧孩子和老人。在幾個孩子里,孫敬修最喜歡二女兒——愛來。9歲的時候,愛來生病夭折了。這個重大的打擊讓孫敬修從此對上帝失去了信心。 小聽眾寄來照片,孫敬修把它們剪貼在一起裝訂成冊,並在照片旁邊註上文字,他說,這是孫敬修的小朋友,他們都是將來的偉人。 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通過了《統一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我國的兒童節也正式改為「六一國際兒童節」。 1956年6月1日,北京市少年宮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大會。這年秋天,孫敬修接到了北京市教育局的調令,開始在少年宮專職講故事。 這里是北京崇文門外幸福大街的幸福樓,也是孫敬修解放後居住時間最長的家。但他卻在這里度過了一生中最不幸福的十年。 采訪張勝利:「他說我走到樓下,碰到幾個孩子想摸摸頭,他們都跑開了,我講了一輩子故事,怎麼就成了反革命了?」 采訪曹燦 :「他說,曹燦啊,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在話筒前講著,講著…….孫敬修
」 1966年8月24日,孫敬修在自家樓下寫了張大字報,題目是「更名啟事」,他改掉了自己用了65年的名字。 他在當天的日記中鄭重地寫道:「經電台同志們同意,我改名為「孫滅修」,已在派出所登記。」那段封閉而冷漠的歲月幾乎使孫敬修絕望。只有老伴兒始終是他的精神支柱。1977年冬天,他的精神支柱也垮了——與他相伴了55年的妻子陳淑田也病逝了…… 孫敬修常說,我是個小蠟頭兒,它燒了八十多年了,已經沒有多大亮了,但是我要用這點兒光去照亮兒童們的心。 1990年3月5日,89歲的孫敬修與世長辭。在北京香山腳下的萬安公墓,他有了一個新家。在這個家裡,陪伴他的除了老伴兒,還有一條孩子們送給他的紅領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