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有哪些教子胡同
擴展閱讀
杭州大廈有哪些專櫃 2025-02-12 15:11:23
天津保密認證機構有哪些 2025-02-12 15:11:22
北京哪個區離北京近 2025-02-12 15:03:15

北京有哪些教子胡同

發布時間: 2023-05-29 02:33:54

A. 北京祥雲軒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教子胡同71-7號。
根據查詢網路地圖顯示,北京祥雲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教子胡同71-7號,營業時間為早上首廳櫻6點到下午2點,下午2點到晚上9點。
北京祥雲軒的特色美食有爆肚,麻豆腐,門丁肉餅,扒肉條,燒羊肉,糖伏大卷果,脆餅雞丁者叢等。

B. 北京有趣的胡同名

北京的胡同名字包羅萬象,既有河湖海(大江胡同、河泊廠胡同、團結湖、海濱胡同)、山川日月(圖樣山胡同、川店胡同、回升胡同、月光胡同)、人物姓氏(張自忠路、賈家胡同)、市場商品(菜市口胡同、銀碗胡同)、工廠作坊(打磨廠、油漆作胡同)、花草魚蟲(花枝胡同、草園胡同、金魚胡同、養蜂夾道)、雲雨星空(雲居胡同、雨兒胡同、大星胡同、空廠)、雞鴨魚肉(雞爪胡同、鴨子店、鮮魚口、肉市街)等等,名目繁多,令人看著眼花緣亂,但如果認真分析,還是有其自個兒內在的規律的。多以衙署官方機構、宮壇寺廟、倉庫作坊,橋梁、河道、集市貿易、商品器物、人物姓氏、景物民情等決定胡同、街巷的名稱,其中許多沿用至今。
1、以形象標志來命名
因為好多胡同都是以一個較明顯的形象標志來命名的,這也表現出北京人的實在、直爽和風趣,象較寬的胡同,人們順嘴就叫成了「寬街」、窄的就叫「夾道」、斜的就叫「斜街」、曲折的叫「八道灣」、長方形的稱「盒子」、短的有「一尺大街」、低窪的有「下窪子」、細長的叫「竹桿」、扁長的稱「扁擔」、一頭細一頭粗的叫「小喇叭」等等。
還有以特殊標志命名的胡同,如堂子胡同、石虎胡同、柏樹胡同(今百順胡同)、鐵獅胡同等。此外野粗轎,還有以當地特點或形狀命名的胡同,如耳朵眼胡同、羅圈胡同、椅子圈胡同等。
2、以地名命名
早年間,最顯眼、最突出的標志就要數城門、廟宇、牌樓、柵欄、水井、河流、橋梁廠,所以就出現了以此命名的西直門內、外大街、前、後圓恩寺胡同、東四(牌樓)、西單(牌樓)、大柵欄(老北京人讀成:大市臘)、水井胡同、三里河、銀錠橋胡同等胡同名稱。
3、樹木植物
有的小胡同附近沒有這些特別顯眼的標志,胡同中種的樹多,就有了柳樹胡同,棗林胡同、椿樹胡同等以樹命名的胡同。
4、方位
許多頌肆胡同在起名時為了好找,還在胡同名稱前加上了東、西、南、北、前、後、中等方位詞,象東壇根胡同、西紅門胡同、南月牙兒胡同、北半壁胡同、前百戶胡同、後泥窪胡同、中帽胡同等。
5、北京的土語
因為胡同名稱是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自發起的,所以有不少北京的土語在里邊,象背陰兒胡同、取燈兒胡同、悶葫蘆罐兒胡同、答帚胡同、胰子胡同、嘎嘎胡同等。還有不少胡同帶有兒音,更顯得京味兒十足,象羅兒胡同、鴉兒胡同、雨兒胡同、上兒胡同、帽兒胡同、盆兒胡同、井兒胡同等。
6、吉祥話
有些胡同名稱還能表露出人們的美好願望,人們總樂意用一些吉利的字兒來給胡同起名。象帶有什麼「喜」啊、「福」啊、「壽」啊等字眼的胡同就有喜慶胡同、喜鵲胡同、福順胡同、福盛胡同、壽長胡同、壽逾百胡同等等。還有帶著「平」啊、「安」啊、「吉」啊、「祥」啊字眼的平安胡同、安福胡同、吉市口胡同、永祥胡同等等。
還有富於浪漫色彩的胡同名稱,如百花深處、杏花天等,也有可笑的狗尾巴(老北京人讀作「狗乙凳檔巴」)、羊尾巴烊乙巴)胡同等等。
7、以衙署官方機構命名的胡同
如祿米倉、惜薪司、西什庫、按院胡同、府學胡同、貢院胡同、兵馬司等,以皇親國戚、達官貴族的官銜命名的胡同如永康侯胡同、武定侯胡同、三保老爹胡同(三保太監鄭和故居今名三不老胡同),吳良大人胡同等。
8、以市場貿易命名的胡同
如鮮魚口、騾馬市、缸瓦市、羊市、豬市、米市、煤市、珠寶市……
9、以寺廟命名的有隆福寺街、大佛寺街、寶禪寺街、護國寺街、正覺寺胡同、觀音寺胡同、方居寺胡同等。
10、以手工業工人和一般居民姓名命名的胡同有砂鍋劉胡同(今大沙果胡同)、汪紙馬胡同(今汪芝麻胡同)、騸馬張胡同(今栓馬胡同)、孟端胡同、劉漢胡同(今劉海胡同)、安成家胡同(今安成胡同)。
11、胡同與人名
北京的胡同,名字很有講究,是我們研究明清社會的參考資料。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以後,他的功臣大都居住在北京,不少胡同以此得名。
如永康侯徐忠住宅所在的胡同就叫永康侯胡同,即今天北城的永康胡同。武安侯鄭亨住宅所在的胡同叫武安侯胡同,後來錯叫武王侯胡同,即今天的西四北八條。
明初大將軍徐達長期居住在北京,他的長女嫁給了當時的燕王朱棣。朱棣攻打南京時,徐達第四子增壽為朱棣通風報信,被建文帝殺掉。朱棣進南京後撫屍痛哭,他即位後就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不久又封定國公,定國公徐氏居住的街巷就叫定府大街,也就是今天北城的定阜街。
至於今天的三不老胡同是三保太監鄭和故居所在地。鄭和人稱三保老爹,他居住的胡同叫三保老爹胡同,後來訛稱為三不老胡同。東城的無量大人胡同,即今天的紅星胡同,是吳良大人胡同的誤稱。吳良是明太祖手下大將。
明朝中葉以後商業經濟發達起來,當時有些個體勞動者也以他們出色的勞動為他們居住的胡同留下了名字。如明朝南城有個姓唐的洗布帛的勞動者,他們居住的胡同就叫唐洗白街,即今天崇文區的唐洗泊街。
宣武區有條粉房琉璃街,那是粉房劉家街的誤稱。東城有個姓姚的手工業勞動者,鑄鍋鑄得好,他家所在的胡同就叫姚鑄鍋胡同,後來被訛稱為堯治國胡同,就是今天北京站西街附近的治國胡同。
北城有個豆腐陳胡同,後來訛稱豆腐池胡同。明朝還有個特點,當時製作祭祀用的紙馬鋪很多,這反映了明朝宗教活動盛行。胡同名字中就有汪紙馬胡同、何紙馬胡同,今天都已訛稱為汪芝麻胡同、黑芝麻胡同了。
北京的胡同名稱,實際上是以人為中心的,有的胡同直接以人名來命名。也有不少胡同雖沒以人名來命名,但其中卻有名人故居,像米市胡同里有康有為故居、北半截胡同中有譚嗣同故居、珠朝街有孫中山先生到過的中山會館、小楊家胡同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護國寺街有梅蘭芳故居,後圓恩寺胡同有茅盾故居、西四北三條有程硯秋故居等等。而其它各類胡同名稱雖不是直接以人名來命名的,但也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直接關系。
象文丞相胡同、張自忠路、趙登禹路等胡同的名稱都是人們為了紀念民族英雄而命名的,從而明顯表達了人們對民族英雄的敬慕。這就說明胡同的名稱絕不僅僅只有實用的指代作用,還具有美學功能和人文傾向。乾麵胡同、錢糧胡同、磁器口
教子胡同 盆兒胡同,煙袋斜街和南鑼鼓巷
取燈胡同
望採納帽兒胡同,南鑼鼓巷,等等。很多很多,最好親自來北京吧!

C. 北京市西城區教子63號胡同屬於哪個街道

應該是屬於西城區牛街蔽嫌做街道辦事處。教子胡同屬於原來的宣武區,者差地處牛街的東邊,是一個南北宏衡走向的胡同,原來這里有個教子鋪,故稱教子胡同。

D. 教子胡同在哪裡

北京牛街有一條胡同叫「教子胡同」。原先它的名字是「轎子胡同」,後來改的名字「教子胡同」。提起這條胡同來還有一段凄凄慘慘催人淚下的故事…… 清末,胡同里住著母子二人。母親姓王,王氏。過去的女人受封建壓迫,沒有名字,姓什麼叫什麼氏。孩子叫小寶,男孩,挺聰明,才六歲。小寶的父親身體不好,年前得了一場重病,去世了。家裡就拋下王氏和小寶,娘倆兒叫天天不應,喊地地無言。親朋好友全不見面了,原來小寶的爸爸活著的時候,還有個走動,這一死可就全不登門了,怕連累。這可真是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也別說,小寶有個表叔倒是來過兩趟,進門問寒問暖,小寶他娘這個感動啊,等這表叔走了才知道,敢情把家裡的痰桶給偷走了。王氏大哭一場,哭丈夫,哭自己,也哭孩子。「我的命怎麼這么苦,老天爺就不給苦命人一條道走嗎?」大人也哭,孩子也鬧,屋中漆黑一片,窗外斜月寒風,真慘哪!哭著哭著,王氏一口氣沒上來,昏過去了。 他們家這房子是里外間,娘倆在裡屋炕上躺下,外間屋比里間小點,擱點零碎東西。王氏剛昏過去,「吱吱——」門開了,蹲著進來一個人。鬧賊了!誰呀?不是外人,小寶他表叔!這小子,天字第一號的壞蛋。壞主意一想就有,歪歪道滿肚子都是,事嘩鏈擠到肯兒上,親爹他都敢折騰著賣了!平常什麼正事都不幹,偷雞摸狗坑蒙拐騙。這半年多,又抽上大煙了,沒錢就賣東西,賣完東西賣孩子。媳婦找他要孩子,他編個瞎話把媳婦騙到山東賣了二百兩銀子。丈母娘來找閨女,他又把丈母娘賣到河南掙了一百兩銀子。簡直不是人哪!今天這小子剛把房賣了,抽了半天煙,又喝了點酒,兜里揣著剩下的五十兩銀子,暈暈乎乎,挺舒服的。心說:「舒服是舒服,可今天晚上我上哪睡覺去呀?」房子也賣了,媳婦孩子全賣了,哪都不能去,朋友那沒法去,欠人家錢,丈母娘那不能去,老丈人還憋著要人呢。想來想去,「哎,對!上小寶家去睡去,小寶他爹剛死,肯定被窩枕頭全套的,地方也有,仗著也不是外人,對,那睡去!」您說這不是畜生嗎!推開門,蹲著進來了,正趕上這會兒,王氏又醒了,接茬兒哭,哭罩握自己的丈夫:「死鬼呀!你對不起我呀!你死了圖清靜,撇下我怎麼活呀!死鬼,你把我帶走吧!死鬼,你來呀!」這一哭,蹲著的那位嚇壞了,他喝得迷糊了,王氏說的話,他有的聽明白了,有的沒聽見,就聽見王氏說:「死鬼呀,你來呀!」這位一聽,「嗯?死鬼?回來啦?不行,他回來我得走!」往起一站,呼,這點酒上頭了,往屋裡一瞧,眼睛也花了,瞧什麼都像鬼,「媽喲!」嚇壞了,連踢帶打,一伸手從懷里把銀子包扔出去了,王氏坐在炕上正納悶呢,什麼動靜,呼!銀子包扔過來了,五十兩銀子,也跟一塊磚頭分量差不多,正砸王氏腦袋上,當!「哎!」又昏過去了。 小寶他表叔推開門就跑了。街坊一聽,這屋裡怎麼那麼亂呢?孫大媽、李大嬸全過來了,「快醒醒,寶他娘。」「寶他娘,怎麼了?」好容易醒了,王氏這委屈呀,又死人又鬧賊,大夥一看趕緊勸吧。「別哭了,看丟東西了嗎?」「咳!家裡什麼都沒有,丟什麼呀?」「別難過了。」「哎,也不知什麼東西砸的我,真疼。」拿起小包打開一看,喲!銀子!孫大媽、李大嬸高興了。「寶他娘,別哭了,銀子,甭說,準是財神爺給的!」「不,準是觀音菩薩給的。」甭管誰給的,王氏挺高興,有了銀子,娘倆能活了。王氏說:「我知道誰給的,剛才我正哭死鬼,準是他送來的。」孫大媽說:「那好,趕明兒,一沒錢了,就坐屋裡哭死鬼。」李大嬸說:「行了,甭犯財迷丁,把房子哭塌了,也沒人給你送錢。天不早了,寶他娘也該歇著了。甭難過,還得為孩子著想哪!」「哎,大媽,我謝謝你們了!」「行了,以後有什麼事就告訴我們。」王氏捧著銀子眼淚嘩嘩地流,這真是閉門家中坐,從空降下銀子來。 從這起,娘倆兒的生活稍微好轉一些,平時王氏在家給人家干點零活呀,掙點錢。王氏自己下了決心,日子再苦,也不能苦了小寶,一定要讓這沒爹的孩子過上好日子。從此,王氏對小寶可以說傾注了全部心血,懷里抱著怕摔了,腦袋上頂著怕嚇了,嘴裡含著怕化了。要星星不敢給月亮,要月亮不敢給太陽。小寶要想吃點什麼,哪怕外頭下刀子,王氏頂著鐵鍋也出去買去。 一晃,小寶長到了十二歲,又淘氣,又不聽話,說翻兒就翻兒,弄不弄就摔東西胡鬧。王氏也不急也不惱,和顏悅色地哄著。王氏覺得,自己的孩子自己愛,樹大自然直,長大了就好調理了。小寶不小了,該上學了,煩人托竅介紹了一位先生。頭物蘆慶上學的前一天晚上,小寶娘一夜沒睡,把小寶的衣服整理好了,又一針一線地做了一個書包,熬得兩眼通紅。金雞三唱,天光大亮,東西都預備好了,送小寶上學,一路上百般叮嚀。按現在計算時辰方法說吧,早上八點,送小寶上學去了,九點半就回來了,王氏納悶呀:「怎麼這么早就回來了?」小寶說:「啊,放學了!」「嗯?放學了,這么早?」「先生看病去了!」「哦,先生病了,那明天再去吧。」王氏真以為先生病了,到下午才知道,先生本來沒病,敢情讓小寶拿硯台把腦袋給開了!嘩嘩地流血!這一下,全知道了,王氏也生氣:「寶,你怎麼打先生?」「他不讓我拉屎!」「啊?他不讓你出去拉屎?」「他不讓我在桌子上拉屎!」「那是不能答應!你就為這個打先生?」「啊!」「咳!哪能這樣呀。那先生沒打你吧?」「沒有,我把他戒尺撅折了,眼鏡也摔了,大褂也扯了,最後,才拿硯台把他開了!」王氏聽完,倒樂了:「這小子,真淘氣。行了,以後不許這樣!沒嚇著你吧?去,吃飯去。」這就完了!按說這就是王氏的不對了,孩子有錯,必須得說,可不能偏袒,她倒覺得孩子小,大了就行了。 這個學堂是去不了,又託人找別家吧。別的先生一聽:「不不,不要,受不了,我們這腦袋沒有硯台結實!」敢情這點實底全知道了。王氏一看:「咳!不去不去吧。」 這一下,小寶是如魚得水,玩兒唄。天天出去瘋跑去。街坊李大嬸看不下去了,過來勸勸:「寶他娘,這可不行,孩子可得管了,這樣非惹大禍不可!」「咳!李大嬸,您甭操心了,我自個兒的兒子我知道,闖不了禍,小孩兒,玩兒唄!」晚上,王氏就跟小寶說了:「寶兒哇,你可得聽話,李大嬸今天給你告狀了,說你不聽話!」小寶一聽,「嗯?給我告狀?好嘞!等著吧!」 這小子是壞。他找了一個小號的瓷壇子,上廁所舀了些臟東西,又上外邊捉了幾只蜻蜓,放在壇子里,蓋上蓋兒,等李大嬸家沒人,從窗戶把小壇扔進去了。啪!壇子一碎,蜻蜓出來了,翅膀上沾著臟東西,飛得滿屋子都是!李大嬸回來一開門:「喲!誰這么缺德呀!」還有誰呀?一猜就是小寶,找他媽去! 街坊孫大媽看不下去了,找來了:「寶他娘,咱們老街舊鄰的,我也是為你好,孩子可不能寵,寵大了是禍。」「咳!我自己兒子自己知道,還小呢。」她老這幾句。孫大媽一看,真勸不了啦。 早晨起來,胡同里來個賣切糕的。大夥都出來買。孫大媽也在那買。小寶一看,機會來了,「賣切糕的,切個薄片。」別人都愛吃邊上的,他要薄片,這得從中間切。賣切糕的從中間切了一個大薄片,「給。」熱乎乎,挺粘。托在手裡,「哎,你這切糕里有蟲子!」賣切糕的說:「不能,米、棗都是好的!沒蟲子!」小寶一回頭,「孫大媽,您看這是不是蟲子?」「哪呢?」孫大媽一低頭的工夫,小寶一抬手,這塊切糕,又熱又粘,「啪」整貼孫大媽臉上!「唔……」都說不出話來了。小寶撒腿就跑,把孫大媽氣的,頂著一臉江米粒就找他媽去了。「寶他娘,你看看小寶,太不像話啦!可得管管他!」王氏說:「您別生氣,孩子小,可能他個子矮,想讓您吃切糕夠不著,往上一遞,您一低頭,貼上了。」嘿!孫大媽一聽:「你真能護著孩子!得,沖你們家孩子,明天我搬家!」 小寶這回是洋洋得意,他媽也不說他,街坊們也不告狀了。誰敢哪?打這起,小寶是越來越不像樣了,成天在外鬼混,勾引的外邊流氓一塊為非作歹。時間長了,王氏也勸他,一說,小寶就鬧,摔桌子砸碗,一鬧就兩三天不回去。王氏怕兒子不回家,所以也就不敢說他。 接長不短的,小寶總往家拿東西,布料啊、表啊、戒指啊、新鞋、水煙袋、整扇的肉、魚、老母雞。有一回還推來一車蘿卜,王氏一問哪來的,小寶說掙來的。王氏還挺美:「我兒子能掙錢了。」其實,小寶跟外邊流氓搶劫去了。他媽是一字不知,蒙在鼓裡。 這一天,半夜,小寶跟幾個流氓喝完酒,走到廣安門這。一瞧,過來個人,背著個口袋,一看就是個外地人。小寶幾個人一對眼兒,買賣來了。一拍這人肩膀。「啊?干什麼?」「干什麼?你是哪兒的?」「我是山東人,上北京投親來了,也沒找著人。」「身上帶的什麼?不說卸了你!」「這兜里有點銀子,懷里有塊表,鞋坑裡還有張銀票。」得,全招了。哪還能放他走,幾個人一擁而上,搶東西。「哎,怎麼搶人呢!」打起來了,有搶口袋的,有搶表的,有扒鞋的。有一個流氓說:「小寶,別讓他喊!」「哎!」小寶一伸手,從腰裡拿出一把刀,照著這人「噗」就是一刀。幾個流氓一看,出人命了。什麼叫義氣?跑吧!嘩!全散了。正這時候,巡夜的官兵從這路過,一看地上死人,都是血。小寶那攥把刀,正愣神呢!那還等什麼呀?抓!人家全跑了,就抓住小寶一個人。 王氏在家中一算日子,連著半個月,小寶沒回家。「干嗎去了?哎,回來得說說他,不小了,該干點什麼了。」正想著呢,咣當,門分左右,進來一個差人。「你是王氏嗎?」王氏一看,衙門口的人。「啊,是,您?」「你有個兒子叫小寶嗎?」「有啊!」「告訴你,你兒子搶劫殺人,已問成死罪,明天在菜市口開刀問斬,你去收屍去!」「啊?!」差人說完了,調頭走了。王氏就覺得天也旋地也轉,眼前一片混亂,一聲慘叫,摔倒在地。 等醒過來,天已經黑了。王氏坐在屋子裡放聲痛哭,聲音凄慘,鐵石之人也要傷心。街坊鄰居個個嘆息,也無言相勸。 菜市口刑場人山人海,都來看出紅差的。敗草衰零,木葉盡脫,西風正緊,北雁南飛,已是深秋。小寶面向東跪等待受刑,因為東邊是虎坊橋,意思是說把死囚送入虎口。王氏分開人群,一眼就看見自己的兒子,自己心愛的兒子,為他傾注全部心血的兒子。真不敢相信,自己的兒子今天就要身首兩分。王氏喊了一聲:「寶兒,娘的兒!」這一聲真是撕心裂肺,驚天動地。小寶睜眼一看,「娘!」眼淚下來了。王氏撲到近前:「兒啊,兒,你怎麼了,這是真的嗎?娘還指著你傳宗接代,娘還指著你頂喪駕靈哪!兒啊,你怎麼啦?」半個月的時間,小寶好像換了個人,頭發蓬鬆,傷痕累累,看看自己娘,娘老了,臉上皺紋堆壘,眼睛紅腫,一夜的工夫,頭發白了。小寶的眼淚止不住了,事到臨頭才知道後悔晚了,舍不了娘,舍不了家,舍不了自己,看什麼都那麼親切。可是宣武門城門洞上刻的仨字「後悔遲」,卻告訴你,晚了!小寶嘴唇顫抖,說:「娘啊,兒的親娘!恕兒不孝,您白疼我一場了。我對不起您。兒有幾句話,娘,您把耳朵遞過來。」「哎,兒啊,你說吧。」老娘把耳朵遞過來,小寶一張嘴,吭哧!就把王氏耳朵咬下來了。「啊?寶兒,你怎麼了?」「娘,我恨你!」「啊!」「娘,您還記得我小時候淘氣嗎?我頭一天上學把先生打了,回來時我挺害怕,心想,轉天再上學我一定好好的。可您沒說我沒打我,我覺得挺好的。以後,無論我惹什麼禍,您都護著我,我不回家,您也不說我,街坊勸您,您不聽,您這耳朵沒用啊!它當初要聽人勸,您教訓我,我能到今天這一步嗎?娘啊娘,你害了我呀,是您把我推到這刑場上來的,是您讓人殺我的頭啊。娘啊,你愛我,可你怎麼能害我呀!娘,我恨你!」 哎呀,字字句句如同萬把鋼刀直刺王氏的肺腑。「天哪,你這不睜眼的天!我疼兒子愛兒子,可我怎麼能把他推到這來了?看起來,慣子如殺子,一點都不錯,我舍不了我的兒子,可我後悔也晚了。兒啊,娘對不起你呀!」母子二人哭得撕心裂肺。王氏一回頭,看見地上有塊青石,心說:「兒子沒了,我還活什麼勁?乾脆碰死吧!」一挺身直奔青石,「啪!」腦漿崩流,死屍倒地。 小寶大叫一聲:「娘!」此時,時辰已到,劊子手舉起大刀,一刀落下,身首兩分。 消息傳來,街坊四鄰無不落淚,為了教育後人從此就把轎子胡同改成了「教子胡同」。 故事講完了。其中有幾分傳說,也有幾分演義,但是其中的道理卻是千真萬確的。疼愛孩子天經地義,可千萬不能溺愛嬌寵,愛你的孩子,就不能害他!這正是:嬌溺兒孫掌上珍, 白衣未必出寒門。 勸君愛子須謹慎, 可憐天下父母心!摘自《郭德綱話說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