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一個孩子成本有多高,你算過嗎
「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不養娃不知養娃成本高!」
這大概是所有新手爸媽的煩惱。人類幼崽雖然可愛,但也非常能花錢,網友戲或穗早稱他們為「四腳吞金獸」、「行走的碎鈔機」。
據了解,在北京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高達276萬,這是以撫養到18歲來計算的。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也就是說在北京,一個孩子平均每年要花掉15萬!
很多網友感嘆自己的年薪都達不到15萬,更別說養娃了。
還有人詳細地計算了一下養娃的成本,大家可以參照表格對照一下自己家庭養娃的開銷。
從表格里,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教育支出是大頭。現在的父母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從上學擇校到輔導班、興趣班,全都不落,父母希望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教育成本,很多父母都是省吃儉用,但面對孩子大幾千的輔導班費用時,卻沒有毫不猶豫。
雖然國家開放了三胎政策,但大家直呼:生不起!一個孩子就耗費了全家的精力和財族漏力,更別說兩個衫雀、三個了。
不知道大家的養娃成本是多少呢?快拿起自己的小算盤來計算一下吧,大家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看看都有哪些好的養娃方法。
❷ 在一線城市賺多少錢才夠養娃
現在的年輕父母挺難的。無論是孩子自身的安全問題,還是養孩子帶來的旁森經濟壓力,簡直沒有一件事不需要自己操心。
「我在樓上賣命,你卻在樓下虐娃。」這兩天,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持續發酵,引起社會各界強烈關注和憤慨。受虐兒童的父母基本都是在上海打拚的80後,本以為把孩子放到親子園能安心工作養家,卻沒想到孩子會遭受如此虐待。
不過,今天主要還是聊聊經濟壓力的問題——這個問題離年輕父母們更近,也更有普遍性。
前些天,還是在上海,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張小學家長競選家委會的聊天截圖刷了屏。
算算你處於哪一檔?
❸ 北京養娃成本達276萬為國內最高,為何養孩子這么費錢
以前的父母家中生孩子都是非常多的,因為那個時候養活孩子是很容易的,只要能夠養活就好了,但是時至今日,這些都已經變得不一樣了,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敢再生孩子,就是因為現在養孩子的成本真的是太高了,年輕人們想要養活自己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更別說再養活一個孩子了,現在的孩子不僅僅是養活大就好,你還要給他好的生活和條件,給他創造好的家庭環境,如果做不到的話,那麼還是不要生孩子的好,畢竟你生下來就要為他負責任的。
一:從小到大的各種生活用品。作為大人的可能生活怎麼樣都可以,就算是苦點累點都是無所謂的,但是自己的孩子不可以啊,小孩子如果說沒有營養的話那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事情,所以說養孩子的成本是要比大人多得多的,從一生下來,各種各樣的營養品,玩具,奶粉,尿片之類的,這都是非常的可怕的,你都不敢去算,因為一算就要嚇一跳。孩子稍微大點的時候,你就要每天費盡心思的做營養餐,為了能夠讓孩子茁壯成長,這都是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才行的。
所以說養活一個孩子真的是很難,尤其是在北京這樣的城市,競爭壓力可想而知,看到這里,你還敢生孩子么,想必內心都是非常恐懼的吧。
❹ 養大一個小孩要花多少錢
養一個小孩子,起碼要在你結婚後,工作穩定有一定收入才好打算.因為光是懷孕就要花個4000-8000左右,然後生產還要去醫院呢?然後接著就是生完後,要奶粉...一瓶奶粉至少要200.別買太差的,對小孩子不好,如果用的奶粉太過惡劣的話,弄出個什麼病來,花的錢就更不在話下了.所以該用的,該花的,你得捨得花,千萬別吝嗇.一瓶奶粉頂多用一個星期左右,一個月就要4瓶,起碼小孩要到2-3歲才徹底能斷?奶粉錢自己算吧.其中還有生病.吃飯呢?所以養一個小孩,要50W左右.條件一般的,35W-40W左右.但是也別愁,別人都能養大小孩,難道你不能嗎?不是要你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錢,而是一個月一個月的,起碼小孩子一個月得花掉你2000-3000.(嬰兒)
❺ 一線城市的中產家庭,一年養娃要花多少錢
小編認為一年最起碼也要花個10來萬,畢竟一線城市還是比較注重孩子全方面的發展,所以沒橡埋除了學習還會給孩子報課外興趣班,另外在其他的衣食住行包括外出遊玩等方面的開銷也是比較大的。其次孩子的保險包括零食玩具以及生病等方面的開銷,還都沒有算,所以養孩子是很費錢的一件事情,如果不是在一線城市的話,也得個幾千塊錢。
孩子的身體是比較脆弱的,所以在吃食上面也會特別精細,除了日常的蔬菜水果,還要適當的給孩子吃各種鈣片等。即使保護的特別細致,依舊會出現生病的現象,所以隨隨便便掛個號吃個葯打個針,就是幾千塊。如果家庭資產較為豐厚的話,可能一年就要花費20多萬,對於普通家庭來講就是一輛車的價格。
❻ 在北京,一個家庭月收入1.5萬,是窮人嗎
如果是北京人,無房貸,那你算不窮的,至少我遇到的北京工薪媽媽說自己兒子兒媳一個月合起來一萬多挺能掙的。但是如果是外地人,房貸車貸養娃或者租房等等,一萬五隻能過窮人日子,至少買啥要掂量掂量。我就是一個在北京的外地人,房貸車貸養娃及生活費支出,一個月兩萬沒了,這還是量入為出的窮花法。
這個題我更想分享一種窮人和富人的思維,窮人有時候不只是物質上沒錢花那種窮,還有很多是擔心沒持續掙錢能力的那種窮擔心和當下碌碌無為;相反好多富人從不關心他的月收入是不是富人標准,而是專注於自己的事業,努力讓自己具備更多選擇的能力和賺錢的能力,目標為錢卻從不是止步於錢,而是自我價值。希望關心這個問題的朋友都能駐足思考一下,雖然財富需要積累,但是我們可以先做思維的富人,起心動念聚焦什麼,你才會得到什麼。
我是老北京人,我每個月消費平均2600元,感覺挺好舒服的很,北京物價不算貴,各種服務都很方便,只要是花錢馬上送到家,自己買菜算是遛一遛彎,一切事物都挺順利的,家庭不論在那裡水龍頭和抽水馬桶壞了物業馬上到位修理,北京人的幸福指數確實是高。
我的工資一個月3萬元,收入和支出有很大的結余,心裡踏實舒服滿足於現狀了,本來還可以兼職再掙錢,我卻不想再掙錢了,心裡要知足常樂才行,月入3萬元已經可以了,幹嘛掙那麼多錢幹嘛呢?也帶不走給誰掙錢呢?不如自己玩一會毫無壓力的過日子,平凡的生活最可貴。
人在生活的經歷過程中要認清只有精神上放鬆心態毫無壓力的自由自在活著才是真諦,名利雙收真是誘人但要適可而止,做到充份享受孤獨,心如止水!
先說1.5萬是到手收入,家又沒有房貸,能過的很好了,一般一個3口之家在7000左右開銷。我家這樣。其他錢能存起來,還有住房公積金。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在北京一個家庭一個月僅僅收入15000元必然是窮人。下面,咱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咱們做個假設。假設這是一個四口之家。夫妻雙方再加上兩個孩子。兩個孩子分別是上幼兒園和剛出生一歲後不久。在做個假設,假設夫妻雙方都上班,有兩個老人來給帶孩子。還要做個假設,假設老人有退休金並一定程度上補貼小兩口一家人生活。另外,咱們再做個假設,假設沒有房貸並且住的是自己的房子。
即便這樣,這一家四口一個月都不是一筆小的支出。
一個月的水電費、天然氣費、物業服務費,還有每年的供暖費平攤到每個月的費用,每個月不會少於五百塊錢。尤其是夏天開空調,有時候一個夏天一個家庭的電費都能夠達到一千塊錢以上。
一家人的網費、手機費等通訊費用應該不低於200塊錢。
孩子的奶粉錢一個月應該不低於五百塊錢。
洗衣粉、衛生紙、香皂、洗頭膏、洗潔精和潔廁液等日用化工品應該每個月不低於一百塊錢。
每年一家人的服裝鞋襪消費平攤到一個月應該不低於二百塊錢。
如果家裡只有一輛小嬌車,每年車輛的加油、維護保養和保險等費用支出平攤到每個月應該不會低於一千塊錢左右。
孩子幼兒園費一個月應該不低於三千塊錢。
給孩子買玩具、小畫書等費用一個月應該不會低於二百塊錢。
吃飯即便是省吃儉用。糧食、蔬菜和水果,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支出一個月一個人應該不會低於一千塊錢。一個家庭不會少於四千塊錢左右。
有時候還要帶孩子出去玩兒,還要去購物買一些化妝品等。還有人情往來。等各種各樣的偶然支出。
一個月很難再攢下錢。
要是有房貸就更沒法生活了。
所以,在北京一個月一個家庭的收入在15000左右屬於窮人。
在北京生活水平基本上都高,各種商品不管吃的用的住房等等相對比其他地方都高,所以一般收入底的在北京很難生存。像1.5萬收入也算中低收入日子並不富裕得有計劃著用。因為北京首都天南海北的人很多,人口密集買房就比較困難租房也不便宜,這就造成去北京打工人員賺少錢就不夠,有的沒能力就掙錢少,但有的年輕人也認頭在北京找個工作很難,所以在北京沒有真才實學的在北京很難有立足之地。
稅前15000正常情況稅後一萬多一點。三口之家是人均3000多。沒貸款什麼的吃飯夠。
稅後一萬五,三口之家人均5000,沒貸款,普通日子應該不難。
算窮人嗎?沒負債的情況下,我覺得應該不算窮人。普通人吧。小家庭三口人,夫妻兩個人平均每個人月工資七千多。支付物業,水電,車位,供暖,孩子學費,生活費。應該是夠用的。基本生活,應該不用焦慮。
拿我個人舉例子:2020年我失業在家,我們小家庭的生活就是差不多這個收入。
每個月買買菜水果2000沒有了,還要支付孩子的幼兒園費用和我個人的社保,公立幼兒園一個月一千多,社保一個月一千多,兩個合起來差不多三千塊。基本支出5000已經沒有了。每個人還有需要上班吃飯,換季買衣服,汽油費用,偶爾周末外出就餐,人情往來。一萬塊錢三口之家是打底的支出了。要想少一點就得控制外出就餐,采買食材的費用。一萬感覺不鬆快。一萬五就會舒服很多。
當然你要講品質的話是不夠的。尤其在這個寶馬賓士隨處可見的城市。豪宅豪車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收入高的人太多了。但是普通人生活也就是這個樣子。
一個家庭月收入1.5萬,不是窮人,也是准窮人。
如果家庭沒有房貸、車貸和房租,沒有兩腳神獸,就兩口子, 那麼這個收入還可以維持生活,在北京吃飯如果自己做,買菜並不貴, 旅遊 的話就市區公園、效區轉轉,那也還是過得去。但是不能有高消費,要是買個高檔包、化妝品,那1.5萬絕對不夠你花的。
如果有房貸或是房租,一家三口人,兩個掙,三個花, 那麼1.5萬根本就不夠花,房貸費用不等,基本在5000-10000之間,房租,三口人,最小租個一居室,也得在5000左右,除非你租到六環外,那根本就不叫在北京生活了,那就不是話題討論的對象。這已經去掉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了。孩子的費用也是大頭,上個公立幼兒園一個月也得1000,孩子的吃穿用度,生病去醫院,一個月1000是最少的,課外班的費用,一個班每年都得大幾千到1萬多,平均下來,每個月至少2000,三口人吃穿交通,日常費用,怎麼也得4000,這么算下來,1.5萬剛剛夠基本生活,你就不能有人情交往,外出 旅遊 ,提高一下生活品質什麼的,如果萬一有個意外,生病住院,那家庭就會陷入黑洞。
所以,在北京,一個家庭月入1.5萬,生活會比較拮據,需要精要細算將將夠吧。不是窮人,也是中下水平了。
如果是有房有車無貸款,且是單身,這樣的日子15000就很不錯了。我曾經過過一段這樣的日子,單位分的房子,全款買了一輛10幾萬的車,雖然那時的收入到不了15000,但生活過的非常的悠閑。
現在每月到手的錢就是15000,一家三口和岳母生活在一起,生活還是覺得緊張。老婆的工資她自己花,服飾品化妝品,養車的錢,吃穿用度講究高品質,雖然收入跟我差不多,可基本無錢家用。岳母養老的工資不能動,我每月還要給她5000塊家用。家裡消費能力最強的除了媳婦就是兒子,各種補習和興趣班一個月差不多都要8000。我已經幾年沒買衣服,喝杯星巴克都得掂量掂量。雖然沒有貸款的負擔,可依然覺得過的很窘迫。
北京的一家三口,如果有房貸,車貸和孩子教育,15000就是將將夠,社交 旅遊 等享樂生活基本就免談了。如果再有大病的襲擾,那家庭生活無疑會墮入深淵。
對於子女已經成年的家庭來說,家庭已經沒有什麼大項消費,那一萬五就富富有餘了。但如果挑上子女結婚購房的擔子,依然會不堪重負。
15000的生活要過,3、4000的生活也要過,收入的層次決定了生活的檔次。收入高的過高質量的的生活,手頭不見得寬松,收入低的追求簡單生活,生活也不見得不快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趁家庭負擔不重的時候留下一些積蓄,留作未來的不時之需,有時間的時候多提升自己,為將來更高收入的工作做准備。
不管收入多少,中國大多數中年人都處在一個焦慮的狀態,但生活還是要繼續,不能被眼前的焦慮遮擋了未來的希望。
如果有車有房無貸款,兩口或者三口之家能生活,基本也是月光狀態,且不能說有什麼生活品質。當然除了這個收入還有父母接濟之類的除外。
我和我媳婦公務員,一個月總收入23000多點,沒房貸沒車貸,倆娃,三年級和一年級。這樣說吧,我倆的工資最多花20天就沒了,每個月固定開銷:兩個車加油2000,兩個孩子在學校午飯一個月2200,水電氣一個月最多300,每周的財米油鹽肉菜蛋奶水果大概700塊,一個月3000,一個月出去吃兩頓1000塊。兩年疫情那也沒去,錢也沒剩下。主要花錢的地方是過年過節,兩個節怎麼也得15000的花銷。看著這個家還行,其實一分也剩不下。
❼ 北京養娃成本達276萬為國內最高,精緻養娃是否更不利於孩子
養育孩子一直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每一個家長都有著自己的教育觀念,沒有所謂正確或錯誤的觀念,很多時候更多的是要講究科學的撫育孩子。北京養孩子的成本已經達到了276萬,成為國內最高如此精緻的養育孩子,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想要給孩子一個非常舒適的成長環境。精緻的養娃並不是說一定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凡事具有兩面性。
一、給予孩子正確的三觀。在養育孩子這一件事情上,很多時候重要的是要給予孩子一個正確的三觀,讓他在年幼的時候能夠樹立起一種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才能夠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做出良好的反應。孩子從生下來的那一刻開始,就是一個獨立的個猛陵褲體,一張白紙,父母想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在年幼時期跟父母有著極大的關系,給予孩子正確的三觀,並不意味著需要高昂的成本。
❽ 二胎家庭一個月大概會花多少錢
生娃容易養娃難,生二胎是對夫妻精力和家庭財力的考驗,所以有人說生二胎的都是隱形富豪!那麼到底一個二胎家庭收入多少才夠花?
尤其是當下,養孩子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前我們父母那一輩,好像生幾個孩子也能輕松的養活,當下的情況卻是養一個孩子都不容易,這是因為父母那個年代,大多數孩子都是呈放養的形態,吃飽穿暖就彷彿是最終的目標,教育上的花費也僅僅是停留在正常的去學校上課,而且有些家庭並不看重教育,孩子能養大就完成了任務,一些家庭還指望孩子大了能夠幫家裡承擔家務。
一個孩子的花費就如此大了,二胎無疑會增加家庭的負擔,給大寶提供了較為優質的條件,在二寶身上肯定不能實行“消費降級”,如此以來,生二胎真是需要家庭提前進行預測,能否負擔起這份責任。
❾ 北京養娃成本達276萬為國內最高,撫養孩子花銷在哪些地方
如今生活什麼都貴,我很多時候都有個困惑到底是因為我太窮還是因為東西太貴呢。一個家庭沒有孩子之前的消費水平與有了孩子之後的消費水平那簡直是天差地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的各種花銷費用都體現在什麼地方:
小學階段屬於義務教育,學費已經算是不怎麼花了。可是如今家長的心態都是別人都在報補習班,我不讓孩子去,孩子就落後了。所以孩子在學興趣班的時候又開始各種補習班,這都是用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啊。而這樣的補習班機會要堅持到高考結束,等到大學時期又是另一種情況了,對於後期給孩子買房子、攢嫁妝什麼就先不要算了,總之就是一句話:為人父母不容易啊!
❿ 養孩子要准備多少錢
1、懷孕生產 費用:9500元
孕期檢查、B超、葯費等,1500元左右。
孕期買土雞、水果及其它營養品等,3000元左右。
防輻射服及孕婦裝,1000元左右。
普通婦產醫院,順產各項費用加起來,約4000元。如果剖腹產,那麼費用在6000-8000不等。
2、0-3歲 費用:37800元
如果寶寶不生病,0-1歲的時候,奶粉錢、衣物、尿片等錢,每個月約1500元。如果不喝奶粉,那麼每個月約900元。周歲內最少要花10800元左右。
1-3歲,買各種早教資料及玩具,約3000元。生活加衣物等錢,每個月約1000元。那麼加起來,27000元左右。
3、幼兒園(學前)3-6歲 費用:46800元
普通幼兒園一個月託管費1000元左右,飯費200元左右,其它雜費100元左右。
這樣算起來,每個月至少1300元左右,三年36個月,總共46800元。
4、小學 費用:63200元
現在是說義務教育不用花錢,小學擇校費和培訓費收起來,那是條子都不打一張的。這兩項費用加起來,是很沒譜的。一般的,最少也要花2萬吧。
然後,按照不收學費算。書本費、買手機、早餐、校車、託管等各種東西,一年2000元左右,六年12000元。衣物和生活費,平均一個月最少600元左右。六年下來,總共43200元。
5、初中 費用:40000元
和小學一樣,初中也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因此免學費,固定收取的雜費也不高。
如果是公辦的,一學期雜費500元左右,三年3000元。學校內的補課費、興趣 班費、伙食費也不高,一學期也就1000元左右,三年6000元左右。
不過,孩子在初中階段置辦學慣用品的花費要高起來,電子辭典、MP3、電腦等,這三年內要花費數千元。這樣算下來,孩子在初中階段學習上花費要1.5萬元左右。
同樣不可忽略的一點是,上初中很多人會選擇「擇校」,這樣就會產生一筆贊助費。2-5萬元不等。
在家裡,主要是飲食、服裝和出門遊玩的費用,這三年孩子在生活費用上大約要花費2-3萬元左右。
總的算下來,孩子初中三年,如果不擇校,總花費4萬元左右;如果擇校,要6-9萬元左右。
6、高中 費用:50000元
如果孩子中考順利,考上了公辦重點高中,那麼一般每學期學費只要1200-1500元,如果選擇寄宿,2000元一學期。三年學雜費五六千元。
如果考得一般,選擇公辦一般高中學習,學費是900元/學期。但如果此時選擇公立轉制高中學習,每學期學費大約2000-3500元左右,同時要交一筆5000-10000元的擇校費。三年學雜費1.5萬元左右。
如果上民辦高中,三年學雜費花個五六萬也是正常的。同時,高中的學習競爭更為激烈,因此學生都要參加各類校內校外的補課,三年也要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
高中學生對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和需求,也比初中孩子要高,為此即便是家庭條件最差的,也要花掉五六千元給孩子買電腦等物品,有些家庭更是不吝支出,完全滿足孩子的要求。
總的計算下來,高中三年孩子身上的總花費大約5-10萬元。
7、大學 費用:70000元
高中畢業以後,有的人考上了大學。
一般的孩子考上大學後,四年學費2萬元左右;雜費、生活費一個月1000元左右,加上來回家和旅遊的費用,四年3萬元左右。總計五六萬元夠了。
有的人上了大學以後,家長給的預算比較高,總花費10-15萬元。
如果是有中外合作項目的專業,由於有一年在國外合作大學學習,則費用還要另外多20萬元左右。大學花費儉還是豐,大多數人還是看家庭情況決定。
至於考研或留學,更是看個人情況而定。如果本科之後要繼續深造,那麼也還得准備10-80萬元,以供孩子在國內讀研究生或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