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北京高校為什麼要外遷科大為什麼不遷回北京
眾所周知,北京高校雲集,且實力強校居多,所以往往很多考生都渴望考到北京讀書,而北京高校的招生要求也是相當高的。不過,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北京高校開始離開北京在全國各地辦學。那麼,北京高校為什麼要外遷?科大為什麼不遷回北京?
二、科大為什麼不遷回北京?
一方面,是安徽省的挽留,學校從70年代便已遷至安徽合肥,幾十年來相輔相成,且目前合肥是我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也不會影響學校發展;
另一方面,則是北京目前已經不再擴大教育辦學規模,而中科院已在北京建立了中國科學院大學,所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遷回北京已基本不可能了。
B. 120年歷史的北大有哪些校區
封面新聞記者代睿
日前,有微信公眾號曝出北大將在原吉利大學校址建設新校區,而吉利大學將遷往成都的消息。
封面新聞記者從北大方面了解到,2017年12月28日,北大發布了《北京大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建設方案(精編版)》。在這部方案中,北大提出將推動懷柔校區、吉利校區建設。
記者注意到,2017年9月,北京吉利學院的校長霍偉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學院將整體搬遷到成都,建成一所以理工科為特色、多學科並舉的綜合性大學,高度契合四川省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
吉利大學現址位於北京市中關村昌平園區內,學校佔地1300畝,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0000餘人。
這一校址距離目前北京大學校本部——燕園距離約30多公里,不堵車的時候需要近一個小時的車程。
北京大學資料圖
據北京日報報道,去年3月,北大校長林建華曾提到,燕園承載的師生規模、建築、宿舍樓等都超標40%。為此,學校將做適當的空間調整,計劃將北京吉利學院作為北大疏解的備用空間。
而北大將在懷柔建設新校區的消息此前也曾有媒體進行過報道,2016年12月,北大校長林建華一行曾赴懷柔,對北大入駐懷柔科學城進行實地調研。
2017年3月,林建華在一個座談會上透露了懷柔校區的部分規劃,包括藉助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把生物成像、醫學研究等一些隊伍放到懷柔。
120年歷史的北大:從紅樓到燕園
燕園,作為北大校本部所在地,因博雅塔和未名湖等標志性建築聞名於世。上世紀20年代,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在北京西郊買下前清親王的賜園,邀請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進行設計,建築群全部都採用了中國古典宮殿的式樣,1926年燕京大學正式遷入燕園。
燕京大學資料圖
1952年,在中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被撤銷,燕園由北京大學接收,從此北京大學成為燕園的主人並延續至今。
那麼,成立於1898年,至今已有120年校史的北京大學此前的校址在哪裡呢?記者了解到,辛亥革命之後的1916年,北京大學在毗鄰景山的沙灘大街新建校舍,為四層大樓,地下一層。因大樓的牆體大多用紅磚砌成,所以稱為「紅樓」。
1952年北大遷往燕園後,紅樓由北京政法學院接管,此後作為國家文物局的辦公樓。如今,北大紅樓已作為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對外開放。
北大紅樓資料圖
昌平、大興、無錫、深圳這些地方都有北大的校區
在北大將建設吉利校區的消息公布後,不少昌平本地微信公眾號一片歡呼之聲。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北京大學在昌平一直都有一個校區。
1959年,北京大學上報的總體規劃中,提出由於北大燕園校區受到周邊限制,不利於尖端學科的保密,要另覓建設理科新校址。在當時中共北京市委領導建議下,經中央批准,選定在昌平十三陵西山口建立北大理科新校址,因工程代號為60-200#,又稱昌平200號。
北大昌平校區圖據網路
這個校區在昌平城區西北4公里的天壽山腳下,校區佔地面積550餘畝,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
2008年年底,學校成立昌平校區管理辦公室,把昌平校區建設成集大科學裝置、開放性公共科研平台、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國家重點實驗室於一體的科學研究基地。
此外,北大在北京還擁有醫學部校區和大興校區。北大醫學部前身是赫赫有名的北京醫科大學,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是中國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開辦的第一所專門傳授西方醫學的國立學校,其校址位於學府林立的北京海淀區學院路。
北京大學大興校區成立於2006年,位於大興工業開發區金苑路,是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所在地。
而在北京之外,北大還在深圳、無錫擁有自己的校區。其中無錫校區是北大軟體與微電子學院在長三角地區設立的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
北大深圳校區資料圖
北大深圳校區也是北大近年來新設立的校區之一,2016年8月29日,北京大學與深圳市政府簽訂了關於合作舉辦北京大學深圳校區的備忘錄。
在簽約儀式上,時任北大黨委書記的朱善璐表示,雙方將深化合作辦學,將北大人才、學科與科研的優勢與深圳社會發展的區位優勢、產業特色相結合,不僅能為深圳乃至廣東提升高等教育、醫學前沿研究和醫療服務水平提供重要的人才與智力支撐,也將使得北大深圳校區成為北大及國內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醫學教育改革的前沿試驗區,成為北大開放合作辦學的窗口與創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