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們應該如何去踐行北京精神(要具體做法。)最好100至400字。
「北京精神」——「愛國 創新 包容 厚德」。作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長期發展建設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財富的概括和總結,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體現了首都歷史文化的特徵,體現了首都群眾的精神文化追求。 北京精神 - 內含
「愛國、創新、包容、厚德」是一個有機整體,充分體現了城市精神與核心價值的相互協調、城市共性與北京個性的相互兼容、歷史底蘊與未來取向的相互統一、城市特色與市民氣質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質。
愛國
將愛國作為北京精神的核心和靈魂,反映出首都的擔當和責任,也給北京提供了一個全球化時代必須強化的價值坐標,保證北京認清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同時,將會把人們的愛國情感導入北京的城市建設和發展之中。
創新
千百年來,北京創造了世人矚目的科技和文化成就,這座城市也以厚重的文化底蘊,向世界詮釋著一個城市的創新和進取精神。今天的北京,是全國最有創新優勢、最具創新實力、最富創新潛質的活力之城。
包容
包容是北京最具異質性特徵的城市精神之一。包容既是北京市民海納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和氣度,也是市政建設博採眾長、兼容並包的思維方式,更是北京作為首都尊重差異、和諧共生的文化特質和獨特品質。
參照聯合國人居署提出的「包容性城市」概念,北京已經成為國際范圍內地域開放性最高的都市之一,體現為積極評價外來人口的貢獻和影響、對困難群體給予保障性社會關懷、多元人才選擇相對理性與包容,包容力與成長性使北京在國際都市序列中地位穩步上升。
厚德
厚德是中華文化的精神之魂,也凝練在北京人的精神品格之中。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歷史,培育了北京人崇德、尚德、重德、厚德的品格。注重日常道德修養,擁有高遠博大胸懷,是厚德的主要內涵,也是社會轉型時期特別需要提倡的精神品格。
北京精神 - 作用
城市精神應該是一個城市特有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的高度概括,這種精神會成為引領城市發展的一面旗幟,也能成為一種凝聚的力量,不管你是這座城市的主人還是客人,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融合力,它就像一條紐帶,能夠把全市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甚至不同區域的人凝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能夠激發市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責任感、榮譽感、自豪感和使命感,自覺地為城市建設和發展奉獻智慧和力量。
作為一個城市穩定的觀念的特質,北京精神必須反映北京城市的當代地位和現實狀態。北京精神必須與北京作為國都的首善之區的地位相聯系。北京不僅是一個城市,而且是中國的心臟。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北京作為大國首都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建設世界城市的過程中,北京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海納百川,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不斷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北京盛大恢弘的氣勢、海納百川的胸懷,既體現了其悠久的歷史傳統、深厚的文化積淀,又反映了當代北京穩定協調發展,努力構建繁榮、文明、和諧、宜居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善之區的現狀
北京精神 - 教材
《我愛北京》地方教材是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編寫,經北京市中小學地方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的中華傳統文化教學用書。本書旨在學生通過了解豐富的京味文化,見微知著,更能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書分為小學版和初中版。
《志願服務精神》
《北京精神》地方課程教材分為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冊,根據不同學段學生年齡特點,內容由淺入深,《北京精神大學生讀本》也已交付出版社,即將出版發行。
《北京精神50問》和《北京精神百家談》,市教委將為全市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配發,由校長或書記組織學校幹部老師集體學習。
北京精神 - 實踐
2012年7月21日,一場1951年以來最大的暴雨襲擊北京城,這不僅是對城市應急排險能力的考驗,更是對人們精神上的一次洗禮。在暴雨面前,政府職能部門積極行動,官民互助、人們守望相助。面對被淹在立交橋下的車輛,一名警察對人群里喊:「誰來幫忙拉一把」,幾十人沖上去;路邊的井蓋被水壓沖開,環衛工人拿身體作警告標志,把守在一旁;素不相識的人們主動幫助身邊的弱者,義務去機場運送滯留旅客的熱心人。一場暴雨不僅沒有沖淡了人情、人心,相反,它激發了這個城市中每一個的責任與道義,這就是北京精神!北京精神不僅是根植於內心的道德操守,更是化為實踐行動的閃光力量。
⑵ 北京的特色傳統文化有那些
1、四合院,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築,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
2、胡同,為保護古都風貌,維護傳統特色,北京城區劃定了二十餘條胡同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像南鑼鼓巷、西四北一條至八條等就被定為四合院平房保護區。
3、京劇,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4、相聲,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以北京話為主。主要道具有摺扇、手絹、醒木。
5、廟會,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在廟會上,有不少民俗活動,諸如:摸石猴、窩風橋打金錢眼等。內容有舞獅、傳統民族花會、現代舞、北京民俗人物造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