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西三環和五環哪個好
擴展閱讀
上海博覽會有哪些 2025-02-07 16:12:05
深圳哥老官二店在哪裡 2025-02-07 16:10:38
廣州天河區有哪些畫室 2025-02-07 16:08:52

北京西三環和五環哪個好

發布時間: 2023-06-18 15:19:03

『壹』 北京現在都幾環啦哪個環最好啊

北京沒有一環路,只有二環、三環、四環、五環、六環路正在建設之中,將來將溝通遠郊各縣城。所謂的一環路就是指東西長安街+西單北大街+西四北大街+地安門東西大街+東四北大街+東單北大街,這么構成的一個環兒。

『貳』 北京分什麼 (二環、三環,四環 五環……)是什麼意思

北京環路是指北京市的7條環路,即一環路、二環路、三環路、3.5環路、四環路、五環路、六環路、七環路。

北京的交通線路在地圖上呈現「蜘蛛網」形狀。二環、外二環、三環、四環、五環、六環,甚至七環路,放射的高速公路向四方延展。這種公路的特點就是速度快且沒有紅綠燈。

(2)北京西三環和五環哪個好擴展閱讀

北京三環路全長48.3公里。東、南、北三環早於1958年建成通車,西南三環1981年底建成通車,是北京第一條建成通車的環路。經80年代多處改擴建,逐漸成為快速環路。唯獨玉泉營環島一處,直到1999年國慶前,才改造成立交橋,從此三環路作為全立交的城市快速路全線建成。

北京五環路全程98.58公里,2003年以前因為被認為是北京市區最外圍的一圈高速公路,名稱曾為「公路一環」,於2003年11月1日全線建成並通車,通車後屬於收費高速公路,後為緩解交通,於2004年1月1日停止收費。


『叄』 北京五環外和三環內的居民,生活有什麼區別呢

北京5環外與3環內的居民,生活有何區別?不止房價翻倍那麼簡單

大家都知道北京是一個環線城市,人們常以環線來區分生活條件的好壞,和你家裡是不是有錢,確實北京是一個節奏快且生活成本高的城市,生活的環線不同差別也就非常地大了。我們耳熟能詳的一首五環之歌,平時可能也就當個笑話來聽一聽,但是北京的五環不單單只是少那麼一兩環這么簡單。

都說北京三環五環隔得像銀河一般遙遠,遠的不是距離,遠的是生活上的差距,不管是生活質量還是其他方面,這樣的差別你還會選在北京生活嗎?或者你會選擇北京的三環內還是五環外的生活呢。

『肆』 北京西四環和東五環的繁華程度比較,盡量詳細點,謝謝

商業等等東五環要強過西四環。

總體來說其實也差不多。因為西四環特別是北段靠近中關村,南段又是傳統住宅區域石景山區的關系,發展也還可以。
東五環發展比較好的主要是靠住宅小區帶動的,比如北段的東壩和奧林匹克花園附近。
中部南部的朝陽路朝陽北路和京通告訴,這三條路一直到深入到通縣都比較繁華,並行形成了一個比較繁華的區域。

北京發展主要是東北優於西南。

『伍』 在北京,在三環以內生活與在五環以外生活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1995年來到北京,一晃23年過去了,那時候隨父母來北京北漂,那時的我15歲,跟隨父母在國貿橋下賣盒飯,和工商打游擊站,那時候和父母擠一間10平米的小屋裡,每天半夜都有聯防查夜,一轉眼到了2000年,搬到了東郊市場,那時候交通只有公交,計程車還是天津大發,一晃又三年過去了,父母又從東郊市場搬到了新發地,轉眼到了2003年非典,父母在這年沒少掙錢,就在新發地買了他們人生中做夢都想不到的樓房,一住就是十四年,這期間我也結婚生子,一直跟隨他們,不過我現在在大興六環外四號線生物醫葯基地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回望這二十多年,全部都是辛酸淚,不過現在的大興可不是十年前的大興了,大型商場,醫院,學校都很方便,最重要的是不堵車,空氣好,不願意回城裡,已經不習慣那裡的生活節奏

我個人在二環和五環都住過,其中在二環內生活了近30年,目前居住在五環以外,主要區別有以下幾點:

1.二環比五環生活要便利,無論是購物還是飲食的品質都會好些,如果去飯館吃飯更干凈一些,口味也會好些。

2.二環內的醫療設施相對健全,三甲醫院較多,如果有個頭疼腦熱的就醫會方便,但隨著今後醫院資源的外遷,五環外的醫療配套會逐步提升。

3.教育資源主要分布在東西城和海淀三個區域,除了海淀橫跨在北三、四、五環外,其它兩個區基本都在二環內,所以說,二環內的教育優勢還是相當明顯。

4.二環內通勤方面更便利,出行的話有多條地鐵線路可以選擇,五環外地鐵線路較為單一,如果距離地鐵較遠的話,在出行上就會受影響。另外如果你住在城裡早上上班和大多數人都是反向而行,所以早高峰對於住城裡的人來說影響不算太大,當然如果你住五環外公司也在附近那就單說了。

5.二環內大多都是老舊小區,停車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所以停車來說可能是個麻煩事,這點五環外就會顯得更有優勢。

6.至於其它的差別就不太大了,完全看個人喜好,有的人可能更希望住的寬敞舒適些,就會住的遠點兒,而有的人為了孩子上學寧可住城裡老破小,這完全就是個人選擇了。當然如果有銀子,那就隨便了。

我2009年在二環雍和宮附近買了一個小房子,小區帶游泳池健身房洗衣房,有底商是大超市,離著車站地鐵醫院都很近。那時候感覺時間是自己的,生活節奏可以放慢一些;2010年我把這個小房子出租了,房租5500,然後我到春秀路去租房子陪兒子上初中,老破小的兩居室,其實是一居室改造的假兩居。馬桶是壞的,油煙機按了一下整體就掉下來了,瓷磚是膠帶紙貼在牆上的,進來後把所有的能換的能修的都換了修了,一住就是三年,期間丟過一輛摩托車,每天夜裡都聽的到豪車在二環上飆車的聲音。2014年賣掉了二環的小房子,搬到了遙遠的六環外,房子變大了許多,兒子也出國了,我們每天奔波在路上,時間變短了,每天早晚都是天黑著,再也不能走著去簋街,遛彎兒去銀座,想去吃鹵煮炒肝都正宗的地方了!我大順義現在還是農村,偶爾周末能去趕大集買新鮮的水果蔬菜,其他城裡人的享受都還沒有,天黑了還有些怕怕的。總之在城裡生活是自己的,時間也是自己的;在六環外點個外賣都不方便,上班像奴隸,周末像農民。

要說在北京三環內與五環外生活的區別,那真是大了去了。我住在海淀四環內,單位在房山五環外,下面我來說說區別。一是消費差別大。先說房價,北京三環以內的房價要比五環以外的房價貴很多。就拿三環以內的學區房來說,現在最便宜的也要一平方米八萬多,可是在五環以外,學區房最多也就三萬多,僅房價兩者就區別很大。再說吃,三環以內吃一碗面得要30元,同樣檔次的飯店,在五環15塊錢就可以了。買菜也是,郊區便宜很多很多。二是教育資源。我樣命留北京生活,說白了就是為了兒子能在北京有個好的教育。北京最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特別是北京有名的那些公立學校,都集中在了三環以內,這也是為什麼三環以內學區房特別貴的原因。五環以外也是近幾年才開始發展起來的,從教育資源上來說,就和三環以內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五環以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好的高校了。三是交通。北京三環以內地鐵公交,四通八達,就沒有你想去而去不到的地方,可是在五環外,交通就沒有那麼便利了,五環很多的線路還沒有開通地鐵,六環有些地方坐公交車也不是很方便。五是醫院。三環以內各種總醫院、大醫院和專科醫院,想看病、生孩子、急救都很近,也心裡踏實。五環外都是小醫院,又少又遠,心裡也不放心。六是空氣條件,這個當然是五環外好於三環內啦,身心愉悅喲!

我從小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兒時在二環邊的積水潭生活,四歲那年爺爺單位分房子給了我爸爸我們搬到了北三環外的安貞,那是1986年。三環路還沒全線貫通,記得那時候我在西直門上幼兒園,媽媽每天接我回家都要從每天的外管斜街哪裡走回家,隨著90年北京亞運會的召開,三環四環都通車了房價也隨著高了起來,記得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我家小區的房子已經5000+一平米了,那時候覺得自己每月才2000多的工資這輩子也不可能自己買房了。之後幾年我結婚了,媳婦是河北人為了給她在北京能安個家,我們2013年貸款在通州梨園買了一套70+平的兩居室,均價2萬。當時安貞的房價已經9萬多了。搬到通州後也沒有覺得什麼不習慣,每天工作往返於通州與望京之間已經好多年了。

哪啥,我家老宅就在王府井南河沿,現在王府中環正式對外營業了,老宅還拿了三年噪音費。在四環邊上還有宅常住。經常兩頭跑,兩頭住。體驗不同生活狀態。

說住在王府井附近,可謂是北京一環的中心,溜達去中山公園和勞動人民文化宮,夕陽夕下看東華門的角樓,以前東華門夜市還在時,晩上一片叫賣聲,燈光閃爍。王府井大街每一處吃店我都了如指掌。王府中環試營業時就去了,我覺的定位有點超乎想像,不怕不「高大尚」,怕是假裝的。試試開業有三四次多,可謂有一點生不逢時。建業三四年錯過了許多花季。

住在這里,講述什麼是城市功能,從這里走路去協和醫院用不了一刻鍾,兩站地距離還有北京醫院及同仁醫院,坐四站車是北京中醫醫院。北京東城區是最老區域了,學校及幼兒園都很多很好。現在養老社區很豐富。商業,醫院,文化教育都是近距離的展示和方便提供。

唯有不足的是,(自己以為)城市居民土著明顯少了,商業文化綠化多了,木有啥子大型超市,菜站。老百姓看燈容易吃菜不咋方便。三甲醫院眾多,人也擁擠。社區小門診過於簡陋。遠不如四五環外社區門診好。

說北京西邊四環邊上的生活故事,我感覚方便是比較出來的,與城裡中心相比,最滿意的是,社區10分鍾之內大超市很多,出門口就是首都菜欄子工程的小超市比比皆是,且社區醫院服務項目很多基本葯都全。不過去三甲大醫院(301醫院)坐車二十分鍾。對我而言,需求就是吃要方便,有病去路不要太遠。

我歡喜住在四環邊上,生活中很方便,這里早就開了「盒馬鮮生」,十分鍾就免費送到。昨天自己還訂制挪威三文魚,這是城市中心難得到的消費。一份三文魚不到四十元,城裡就是百元。虧得城裡有宅,否則停車至少二三十元。

相信北京城市會越來越美麗,城裡城外都會有莫名情懷,在哪裡都會有故事發生,百年巨匠巨變,所問所想也是傳說。

我母親在二環,我在五環看看這兩環有什麼區別。從人們的生活開始說吧,超市……附近沒有大一點的超市,逢年過年買食品得做幾站地,買衣服只能在網上買了。像洗衣店沒有,連停車都不能停,每次回家車都要停在離我母親樓一站地的地方一小時十元超一小時十五。而我雖然在五環可是那是小區,首先停車不花錢。下樓三分鍾有個超市,五分鍾就能到菜市場,買水果,米油小販可以送到家。早點,麵食應有盡有幾分鍾就可以買到。洗衣店餐館都有,如果坐兩三站地,或騎車,走著就能到物美大賣場,到那附近賣衣服的,小商品應有盡有,餐飲一條街。歌廳好幾家,就是一個方便。這樣看來五環以外還是方便多了,就是有一點不好,去城裡費油。

我來大學畢業來北京14年,05年從事房地產,先後在北京買了三套房,都沒在3環里,離市中心最近的就在北四環後來賣了,去年北京清了300多萬人口,街道干凈了小商小販沒有了,相繼而來的想順路回家買點東西變的不可能了,因為根本不順路,停車不方便,眼看著家門口路上停車由2排變4排,現在有要變6排趨勢。我讓父母住在固安大湖,6年前買的,這邊每次都回來心情超好,我常常想在生活在這低密度的大型社區,綠化物業管理都不錯,主要空間大,幸福指數真的很高,因為我是做房地產的,好的小區多了,礙於北京寸土寸金,不可能低容積率,所以,都很擁擠。人和人之間是有磁場的,習慣在哪生活就好

做為在北京呆了十幾年的北漂,我還是算比較有發言權。個人感覺,北京未來最大的發展,在五到六環間。

三環以內,因為發展比較早,配套相對齊全,但是人多、車多、路窄、擁堵、熱鬧、房租高,尤其2環內,你很難想像這是北京,到處都是窄窄的馬路,車停的特別牛,反正我是停不進去的,有同事住東直門,每天早晨7點半下去挪車,因為8點交警來貼條。住在三環內,你是真正的城裡人,但甘苦自知,沒有沒有自己的房子,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相反,生活在五環外,雖然上班路程遠了些,但因為發展晚,有點後發優勢,規劃的比較好,生活節奏稍慢,就拿順義來說,有點像個安逸的小縣城,在郊區,可能周邊工地比較多,會看到一個個大樓拔地而起,感受這塊區域的活力,由於北京人口外遷,政府也會不斷的把教育、醫療資源外遷,導致五環外越來越好,一些新建的大型項目也不會安排在三環內。整體來看,大興、懷柔、順義等都不錯,建議大家可以考慮:)

我住牛街,單位在國貿,國貿停車費太貴每天都地鐵出行,半個小時就到!每天早上九點起床,九點半出門,到單位十點。住在二環里什麼都方便。時間也是自己的。每天下班到家六點半(加班就不好說了,得凌晨到家了),媳婦全職在家帶孩子做飯接送上下學。我到家先換衫然後去宣武 體育 場跑步或者踢會足球,大概八點回家,一周大概三次左右,不是天天去,然後簡單的吃點東西。要是不鍛煉的時候,進門喝點小酒吃點牛羊肉,十分愜意。很多住通州燕郊或者北五環北六環的,可能八點也就剛到家,然後路上堵車堵的沒有心情了。

另外住二環內,交通比較方便, 汽車 不是必需品。就是周末帶孩子上課或者逛街開開。出差坐動車離南站西站都很近,起步價10分鍾就能到!唯一一點就是去機場有點遠,這個是唯一覺得不太方便的地方,不過每次晚上很晚飛機出差回京,的哥一聽二環內,都比較愛拉,一百三四十塊錢。

可能是打小就住南城,沒出過二環,不便評論五環六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