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哪個區人說話有口音有什麼特點
我和平穀人接觸的比較多,在我看來,平谷話有如下特點:
1、地域特點:平谷地處北京、天津、河北交界處,所以平谷口音是北京、天津、唐山口音的集合,具有三個地域的特點;
2、傳統特點:平谷相對來說還是北京的處女地,流動人口少,外來文化等對當地的影響較少,所以平谷話還保留了許多古語,如:晉子(舅媽的意思)、老熒(太陽)、胰子(肥皂)、晌午(中午)、啟燈(火柴)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北京的土話,只不過正宗的北京人很少用了,平谷卻保留了下來;
3、其他特點:平穀人普遍說話嗓門比較大,還真別認為他們是暴躁了、生氣了,其實80%平穀人說話都是大嗓門,高興不高興都聽著和打架似的!
其實大家沒必要糾結家鄉話的問題,「鄉音無改鬢毛衰」不管好聽不好聽那都是血液里流淌的,請一定熱愛自己的家鄉
郊區的北京人普遍是600年前來的,所謂二環的頂多就300年,有的頂多幾十年。郊區說的話可能是夾雜著明代的口音的北京話,而二環內的呢是夾雜著東北味的北京話。你說誰正宗?哪來的那麼多優越感?
延慶、平穀人說話有口音。順義離平谷近的鎮村也有說話有口音的,聽著與平谷的口音相近,有「山根子」味。在字音的四聲上與普通話有區別,我說不全,只知道漢語拼音的一聲字讀成二聲。如香讀成xiang。
遠郊區的房山,延慶,密雲,平谷都有口音,河北口音。
北京市被河北省包圍著,這些遠郊區以前也是屬於河北省管轄,當時交通不發達,所以北京市區到這些地方感覺還是挺遠的,所以口音還是很不一樣的。隨時時代進步,信息時代,有高鐵,有地鐵,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北京附近的口音也基本同化了,除了一些年紀大的老人有口音外,年輕人已經基本聽不來口音了。
其實老北京人的口音,北京味兒還是很濃重,也很有特點的,「吃了嗎?您」,「溜彎兒去您」,一個「您」和「兒話音」的多用,清楚的提現了老北京特色和文化。
北京除了城區的幾個區,外十縣(區)的人說話基本都有口音。各個方向的地區都有各自的特點,平谷順義口音多偏向於天津。天津衛的口音比較重。十里不同音。個別地方有個別的特殊口音,有的偏唐山味。有的就是河北口音。大興、門頭溝、房山等基本都是河北口音。密雲、延慶、懷柔基本也是河北口音,比如叫叔有的區念熟,有的區念收。老收、老熟的叫的可親了。延慶有些地方因為有洪洞大槐樹遷來的 歷史 ,現在人有少量的山西口音及方言。吃醋叫哈醋。大興留民營、長子營一帶偶爾也會帶出山西的方言,但是大興這里離北京城區近又各地人流動大,所以。山西口音及方言不那麼顯著。總之北京各區的口音都是受到河北天津的影響比較大。唐山、定興、保定、天津衛等地的影響比較大一些。怎麼著說成腫木卓兒你說可笑不。有一次聽到一個小孩喊數字:一千個悶卓一萬個悶卓。問他是哪裡人。孩他娘就說俺北京人,真的北京人。就一千個悶卓。你說俺的兒,那是俺的官兒。
打小兒在西直門里的城牆根兒(樺皮廠胡同)下長大。小時候,出了西直門城門就是莊稼地,口音就已經不一樣了。
門頭溝區的清水、齋堂地區口音別有特色。
管媽媽叫「娘」,每句話最後一個字拉長聲,話音往上挑。
北京地區說話口音最重的區域是平谷和艷延慶。那的北京話,能聽懂,但不太好學。主要是字的發音北京話發一聲,那裡的話發四聲。所以讓人很不習慣。
平谷話的特點比如:把槍掛了牆上,用平谷話這樣說:把牆掛了槍上[呲牙]
其實,這個話題恐怕也只有老北京人才有資格回答了。
北京有一句老話,叫做「十里不同習俗」,在北京咱們以老城牆為界,也就是現在的二環路,在二環路以里是東、西、宣、崇四個區,這四個區又以前門、崇文門、宣武門城牆劃分南、北城,也就是內、外城。過去老人長說:東城富、西城闊、宣武窮、崇文破。外城(也就是南城)人都是一些勞動者,下九流的人物,北城(內城)則是些達官貴人或明人顯要,說相同的話,南城人的聲調高、語速快,北城的人說話相對語音語調就平緩多了。再說二環以外往西海淀區,五棵松軍隊大院兒佔了主要地位。石景山為了支援首鋼從包鋼、鞍鋼(尤其是鞍鋼)調入大批的產業工人。往北還是海淀區,還是以軍隊大院為主,同時在清華、北大的基礎上,又從全國各地抽調人才,新建了六大院校(合在一起俗稱八大院校)、建立了中科院各大 科技 院所。這些人的到來,或多或少的都對當地的語言有一定的影響。再說東邊兒,以朝陽門為界,城裡是東城區,城外是朝陽區,緊挨著城門的地方,就和東邊兒的雙橋一帶口音不一樣,雙橋又與一河之隔的通縣口音不一樣。豐台戰線拉的太長,東邊兒從小紅門一帶往西,一直到長辛店、趙辛店得七八十公里長,東西的口音也不盡相同。在北京的城八區里(以前東、西、宣、崇為城區,豐台、海淀、石景山、朝陽為城近郊區,文革前出了二環路,周圍都是農村莊稼地。),口音都不一樣,您更何況遠郊的區縣呢?就拿房山的河南村與河北村來說,又是一河之隔,口音就大不相同。再有,自打改革開放以來,外地人口大量的湧入北京,南腔北調也對北京話有不小的影響,現在想聽真正的北京話,只有找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兒了,要不您就看看老電影《龍須溝》、《方珍珠》、《駱駝祥子》,老人藝演的《茶館》和電視劇《大宅門》。
⑵ 北京城內老北京人講的北京話在各區有區別嗎東城西城呢海淀朝陽呢
北京城內老北京人講的北京話在各區是有區別的。一般分為四個:京師片、懷承片、朝峰片和石克片。
1、京師片:北京市城六區、大興區、昌平區、房山區、門頭溝區、通州區。
2、懷承片:北京市懷柔區、密雲區、順義區、天津市武清區、承德市區、鷹手營子礦區、承德縣、灤平縣、興隆縣、隆化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寬城滿族自治縣、涿州市、廊坊市區、三河市、香河縣、固安縣、大廠回族自治縣。
3、朝峰片:
朝陽市區、凌源市、朝陽縣、建平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赤峰市區、寧城縣東部、林西縣、喀喇沁旗、敖漢旗、翁牛特旗、克什克騰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阿魯科爾沁旗、通遼市扎魯特旗、霍林郭勒市;
開魯縣、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西部部分鄉鎮、奈曼旗、葫蘆島市建昌縣、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平泉市。
4、石克片:庫爾勒市、石河子市、克拉瑪依市、溫泉縣、托里縣、和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富蘊縣、吉木乃縣、福海縣、布爾津縣、哈巴河縣。
(2)北京延慶區和天津口音哪個好擴展閱讀:
北京話,屬於漢語官話北京官話的京師片(亦稱幽燕片京承小片),流傳於北京市區。通常指的北京話是指北京市區的口音,不包括北京郊縣的方言。說話人帶有明顯的兒化尾音,有人把北京話的濃重口音稱為「京片子」、「京腔」。
「北京話」需要與「北京官話」區分開來,後者是官話方言的一個分區,其中包含北京話。今北京轄境內絕大多數方言都屬於北京官話,僅有部份郊區縣(平谷的平谷話、延慶屬北京官話與晉語過渡的延慶話)以及一些鄉鎮有特殊的方言。
北京官話是官話的一個分支,以北京音系為代表,三聲四調,古入聲派入平、上、去且相對均勻。北京官話主要分布於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廊坊市、涿州市,內蒙古赤峰市,遼寧省朝陽市、葫蘆島市建昌縣、阜新市部分地區,可分為京師片、懷承片、朝峰片、石克片四片。
使用人口約1500萬。其中朝峰片分類存在爭議,部分研究人員認為朝峰片應屬於東北官話,因為其詞彙及語法大多與東北官話相同,只是語調更接近於北京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