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四合院特點簡介
四合院是北京傳統民居形式,遼代時已初成規模,經金、元,至明、清,逐漸完善,最終成為北京最有特點的居住形式。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特點一:規模大小不一
北京四合院雖然有一定的規制,但是規模卻有所不同,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即大四合、中四合合小四合。大四合也可以稱為「大宅門」,一般為復式四合院,也就是說該四合院由多個四合院縱深連接組成,院落比較多,前院、後院、東院、西院等等,佔地面積較大,主要是官衙、府邸用房。而中四合院主要包括五間北房,三正兩耳,東西各三間廂房;另外還用院牆隔為前院和後院。經過上面的介紹,小四合不難理解,一般包括三間北房,東西各兩間廂房,南房三間。中四合和小四合一般為普通居民所選擇。
這也可以說是最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的特點。除了個別的宅子,北京四合院格局都非常方正,所有的建築均採用正朝向即朝向正南、正北、正西、正東,與南方地區住宅的靈活多變的住宅大有不同。
特點二:用材簡單
北京合院設計與施工比較容易,所用材料十分簡單,不要鋼筋與水泥,青磚灰瓦,磚木結合,混合建築,當然以木構為主體標准結構,重量輕,如遇地震,無論多大震級也不害怕,說明合院是可以防震的。整體建築色調灰青,給人印象十分樸素,生活非常舒適。
特點三:遵循風水
以北京為主的周圍地區用四合院,以中軸為對稱,大門開在正南方向的東南方向,大門不與正房相對,也就是說大門開在院之東南。這是根據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為坎宅,如做坎宅,必須開巽門,「巽」者是東南方向,在東南方向開門財源不竭,金錢流暢,所以要做「坎宅巽門」為好。
因此北京四合院大門開在東南方向。這是根據風水學說決定的,只有北京周圍才是這樣做法,其它地方並非如此。
特點四:私密性好
北京四合院院子寬敞,四面房屋獨立分布,雖有游廊相連卻互不幹擾。北京四合院的外牆極少開窗,只在東南角開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一家人其樂融融,隱私性非常好。
特點五:綠化多水景少
北京四合院不論面積大小,主人都會在院落中種植花卉樹木,多以海棠、玉蘭、石榴、牡丹為主,從不種植松柏、桑樹、梨樹等。另外與南方院落不同的是,北京四合院較少出現水景,而多在院落中央擺放魚缸,除了作為觀賞所用還能起到調節空氣的作用。
唐山御繕坊建材有限公司位於河北省灤縣,是以石墨烯復合無機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技術為核心的科技型企業,主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建築裝飾構件。
公司產品主要有:檐瓦、脊瓦、簡瓦、板瓦、青磚、勾頭、滴水、仿古面磚、仿古地磚、仿石磚、各種藝術浮雕、六獸、龍鳳、獅、魚、吻、翹角等各種型號仿古構件;混凝土影像浮雕、仿古塗料等。
公司技術力量雄厚,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專業的生產技術人員,嚴格的生產工藝,生產能力強大,公司生產採用的原材料都是採用先進的石墨烯復合材料,產品構件不僅能夠復原古建築,使傳統建築淋漓盡致的展現傳統藝術的美,同時具有強度高、耐久性好、耐污染自清潔性好。使用我公司產品,可以簡化施工工藝,降低工程造價。產品以質量上乘,品位高檔,深得各界的贊賞和推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❷ 四合院如何裝修文化有何講究
老北京的建築經典——四合院聊北京少不了四合院,以前沒覺著,到外地念書許多同學都很感興趣的問我, 才知道四合院也成了北京的一景了。這回就在社區里灌一筆,不太了解的北京哥們兒看看,免得讓人問蒙了,自己家門口兒的事兒再不知道可有點兒……外地的朋友以後來北京玩兒,逛四合院也不至於覺得冤,走到哪兒也能說出個道道兒來,不比干遛腿兒強嗎。北京的四合院,始於十二世紀,它符合封建社會宗法制度的要求,是北京城百年 來的傳統住宅形式。四合,是指東南西北的房子都有,布局嚴整,院落敞亮,使人有雅靜舒服的感覺,而且長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從前,北京人住房講究很多,俗話說: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夏不涼。都樂意住路北的房子,四角整齊的院子,不喜歡倒下台階,說那是進門跳坑(愚……)。北京人有四句話: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友。院子里不能種松柏樹和楊樹,因為那是陰宅種的樹木,現在無所謂,隨您便種, 呵呵。北京的四合院分大、中、小三種規格。大四合院:正房是前廊後廈,後邊有罩房。東西廂房南邊的花牆子中間有一座垂花門,門內是四扇木屏風,東西廂房都有抄手游廊,與垂花門相通。有的花牆子在垂花門兩旁,鑲上兩三個漏窗。正房與廂房之間,有圓月亮門兒,可以從過道到後院去,有的有過廳,可以穿行 。外院,東西各有一道花牆,中間是月亮門兒,四扇綠油漆的木屏風,紅斗方字,東邊的是「動壁圖書」,西邊的是「西園翰墨」。可以從這個門兒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游廊,是以山牆開門,接起來的走廊。 如此布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互相連通的幾個院落。 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時的那王府(在金魚胡同)和恭王府(什剎海西街)等幾個,壯觀氣派,還帶花園。中四合院,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間或七間,屋裡有木隔斷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廂房帶廊子。五間的是三間正房兩間耳房,耳房是單開門,所謂「三正兩耳」。七間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間,有兩個與正房相通的(在山牆開門)套間兒。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和耳房之間,有個過道兒,可以通後院。東西廂房的南邊,有一道院牆,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都是磚地,雨過天晴的院子,不存水。院牆的正中間有一個月亮門兒,為了不讓外院兒的人一眼就看見里院,就在月亮門兒的後邊,立一個磚砌的或木製的影壁。有的在院里擺幾盆花,擺個大魚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里乘涼。老北京人說:天棚、魚缸、石榴樹。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外院,東西各有鹿頂一間或兩間。鹿頂的房子比廂房稍小一些,用做廚房或是僕人們住。南房七間的格局,盡東頭兒的一間是大門洞兒,大門西邊的一間是門房兒,房門開在大門洞的西山牆。盡西頭兒的一間做車房或是做旁門。全套房子,講究的是磨磚對縫,黃松木架,風火雙檐,屋裡是方磚地,窗明幾凈。除鹿頂、耳房、車房外,都是上支下摘的窗戶。所謂「上支、下摘」就是上邊的是兩扇糊著高麗紙的窗戶,外邊的一扇,可以用兩根細鐵棍兒支起來。夏天,裡面的那扇窗戶,換上冷布用以通風。到了冬天,外邊的那一扇就不支了,擋風避寒。下邊的一扇窗戶,是整扇兒的大玻璃。外邊另有一扇護窗板,晚上把它掛上,早晨再摘下來。這種四合院解放後就分給幾戶人家住用,剛解放時北京大部分居民都住這種房子,現在北京人口逐年遞增,大夥兒都興高采烈的住樓房去了,這種房子是越來越少了……小四合院,這種四合院布局簡單,一般是北房(也叫正房)三間,屋裡有隔斷,分成一明兩暗或是兩暗一明。東西廂房個兩間,南房(也叫倒座)三間,都是卧磚到頂、起脊的瓦房。也有的小四合院是棋盤心的,或是仰瓦灰梗兒的。一家子兩三輩兒人,住個小四合院,獨門獨院,非常合適。家長住正房(上房、上屋),晚輩住廂房,南房作客廳後書房。院子里有磚鋪的十字甬路,通到東西南北房搭理屋門,屋門前都有台階兒。街門都是東南方,很少在正南方開門,因為廟門都是立在南方的正中,全是清水脊的門樓兒,兩扇對著關的街門,各有一個小鐵環兒,用它敲門使。這種明清時代的主要建築在今天林立的高樓大廈 中越來越少了,不過有一批已經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它們是: 西城區西交民巷87號、北新華街112號 西城區西四北大街六條23號 西城區西四北三條11號 西城區西四北三條19號 西城區前公用胡同15號 東城區東四六條63——65號東城區禮士胡同129號 東城區內務部街11號 東城區圓恩寺後街7號 東城區國祥胡同2號 東城區方家胡同15號東城區府學胡同36號(包括交道口南大街小136號) 崇文區新開路20號。最近北京城是拆的厲害,如果你有架相機,快去留下那些永不再復的珍貴鏡頭吧,否則以後只能在回憶中重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