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地鐵有多久歷史
擴展閱讀
福州福清別墅哪裡好 2025-02-05 16:46:03
下午杭州話怎麼說 2025-02-05 16:42:45
從杭州到湛江有多少年 2025-02-05 16:31:45

北京地鐵有多久歷史

發布時間: 2023-07-21 12:15:31

Ⅰ 北京第一條地鐵什麼時候開通的

北京地鐵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鐵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為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從6月9日首班車開始,全市軌道交通全網及城六區地面公交線路將正式啟用新售票系統,並啟動健康碼自動驗證服務。給乘客一個提示:

Ⅱ 北京地鐵什麼時候開始的

北京地鐵第一條線路於1971年1月15日正式開通運營,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地鐵運營里程為727.0千米,位於中國內地第二名。

2021年,北京地鐵站周邊將建設71個城市活力微中心,交通系統與城市發展要融合。同時,部分地鐵站試點基於乘客信用體系的安檢新模式,實現快速進站 。到2025年,北京地鐵將形成線網由30條運營,總長1177千米的軌道交通網路。

北京地鐵票價

2007年10月7日起,北京地鐵所有線路實行單一票價2元,取消地鐵專用月票卡 。

2014年12月28日起,北京地鐵結束兩元時代,正式進入計程時代。北京地鐵(不含首都機場線、大興機場線)調整具體為6千米(含)內3元;6千米至12千米(含)4元;12千米至22千米(含)5元;22千米至32千米(含)6元;32千米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千米,最高票價不封頂。

此外,首都機場線、大興機場線、西郊線單獨計費,不能與其他線路一票換乘。首都機場線為單一票價25元;大興機場線分段計價,普通車廂起步價為10元,最高票價35元,商務車廂單一票價50元;西郊線的計價方式與其它線路相同,起步票價3元,最高票價4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地鐵

Ⅲ 北京的地鐵歷史

北京地鐵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50年代末期中國與蘇聯的關系惡化後,中國開始規劃在北京、沈陽、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戰備地鐵,以作為平戰結合的戰備防禦手段。1953年周恩來曾一語道破修建地鐵的目的:「北京修建地鐵,完全是為了戰備。如果為了交通,只要買200輛公共汽車,就能解決。」一期工程於1965年7月1日開工建設,其線路沿長安街與北京城牆南緣自西向東貫穿北京市區,連接西山的衛戍部隊駐地和北京站,採用明挖填埋法施工。全長23.6公里,設17座車站和一座車輛段(古城車輛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車。
當年建設北京地鐵一號線時,採用的是全面挖開地面、隧道施工完成再填埋的方式,並且是連續灌漿築成的全水泥隧道,防務水平極高,由當時的鐵道兵部隊施工。從蘋果園到復興門挖開寬大的深溝,這在老北京人的記憶里是清晰永久的。為修這條地鐵拆掉了復興門到北京站一線的北京城老城牆以及南城的護城河,實在可惜。
為方便首長及外國訪問者參觀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地鐵1號線軍事博物館站東北側出站口設有一台自動扶梯,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生產的三台自動扶梯之一,另外兩台安裝在北京站和首都機場。
根據北京地鐵的最初設計方案,其主要用途是戰備疏散,同時兼顧城市交通。一號線在戰時每天可以從西山運送5個陸軍整編師的兵力至北京市區。由於屬於戰備工程,而且電氣系統存在安全隱患,北京地鐵在通車後很長時間內不對公眾開放,需憑介紹信參觀及乘坐。1971年1月15日公主墳至北京站段開始試運行,1971年8月5日延長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長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長為蘋果園至北京站。北京地鐵二期工程始於1969年,其線路沿北京內城城牆自建國門至復興門,呈倒U字型,設12座車站及太平湖車輛段,線路長度為17.2公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鐵正式對外運營。1989年7月開始沿長安街盾構修建復興門至八王墳區段。2000年6月28日,「復八線」與原地鐵一號線相連且貫通運營至四惠東站。

Ⅳ 北京是什麼時候開始修建地鐵的

規劃於1953年,工程始建於1965年。

Ⅳ 北京的地鐵至今已有多少年了是不是全國最早的

北京地鐵始建於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條地鐵建成通車,使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中國最早有地鐵的是北京
北京地鐵線路(目前)1950年代末期中國與蘇聯的關系惡化後,中國開始在北京、沈陽、上海三座重要城市修建地鐵,以作為平戰結合的戰備防禦手段。北京地鐵首先開工,一期工程於1965年7月1日開工,其線路沿長安街與北京城牆南緣自西向東貫穿北京市區,連接西山的衛戍部隊駐地和北京站,採用明挖填埋法施工。全長23.6公里,設17座車站和一座車輛段(古城車輛段),1969年10月1日建成通車。根據預計,北京地鐵在戰時可以每天運送5個陸軍整編師的兵力自西山運至北京市區。
由於屬於戰備工程,北京地鐵在通車後很長時間內不對公眾開放,需憑介紹信參觀及乘坐。1971年1月15日公主墳至北京站段開始試運行,1971年8月5日延長為玉泉路至北京站,1971年11月7日延長為古城路至北京站,1973年4月23日延長為蘋果園至北京站。北京地鐵二期工程始於1969年,其線路沿北京內城城牆自建國門至復興門,呈倒U字型,設12座車站及太平湖車輛段,線路長度為17.2公里。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鐵正式對外運營。
北京地鐵復八線於1992年6月24日開工建設,1999年9月28日通車試運營,2000年6月28日與一線全線貫通。
截至2005年,北京地鐵已開通的線路包括1號線、2號線、13號線和八通線,運營線路總里程114公里,共有70座運營車站。其中,1號線全長31.04公里,23座運營車站;2號線全長23.61公里,18座運營車站;13號線全長40.85公里,16座運營車站;八通線全長18.9公里,13座運營車站。北京地鐵目前日客運量150萬人次左右。
北京地鐵1號線北京地鐵1號線,又稱一線,全長30.44千米,設53#站(101)、52#站(102)、蘋果園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樂園站(105)、八寶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萬壽路站(109)、公主墳站(110)、軍事博物館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禮士路站(113)、復興門站(114)、西單站(115)、天安門西站(116)、天安門東站(117)、王府井站(118)、東單站(119)、建國門站(120)、永安里站(121)、國貿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東站(125)共25座車站。(52#、 53#站不運營)。地鐵1號線和地鐵八通線順利貫通後,這條軌道線路成為世界上最長的城市鐵道。
北京地鐵2號線,又稱環線,全長23.1千米。
2號線的線路圖呈較規則的矩形。線路東段、北段、西段的走向與北京二環路重疊,線路南段沿長椿街-前門-建國門行駛。
2號線設西直門站(201)、車公庄站(202)、阜成門站(203)、復興門站(204)、長椿街站(205)、宣武門站(206)、和平門站(207)、前門站(208)、崇文門站(209)、北京站(210)、建國門站(211)、朝陽門站(212)、東四十條站(213)、東直門站(214)、雍和宮站(215)、安定門站(216)、鼓樓大街站(217)、積水潭站(218)共18座車站。
北京地鐵13號線,全長40.5千米,設西直門站(1301)、大鍾寺站(1302)、知春路站(1303)、五道口站(1304)、上地站(1305)、西二旗站(1306)、龍澤站(1307)、回龍觀站(1308)、霍營站(1309)、立水橋站(1310)、北苑站(1311)、望京西站(1312)、芍葯居站(1313)、光熙門站(1314)、柳芳站(1315)、東直門站(1316)共16座車站。全線除西二旗到龍澤、柳芳到東直門部分區間(約3千米)為地下段外,均為地面或高架鐵路。
霍營站首班車時間05時25分,西直門站首班車時間06時00分,東直門站首班車時間06時00分。西直門站開往東直門站方向末班車時間為21時30分,西直門站至霍營站區間末班車時間為22時30分,東直門站開往西直門站方向末班車時間為21時30分,東直門站至霍營站區間末班車時間為22時30分。
北京地鐵八通線是北京地鐵1號線的東段延長線,全長18.964千米,設四惠站(BT01)、四惠東站(BT02)、高碑店站(BT03)、廣播學院站(BT04)、雙橋站(BT05)、管庄站(BT06)、八里橋站(BT07)、通州北苑站(BT08)、果園站(BT09)、九棵樹站(BT10)、梨園站(BT11)、臨河裡站(BT12)、土橋站(BT13)共13座車站。全線均為地面或高架線路。
地鐵八通線的主要線路沿京通快速路修建,它將距離北京城市中心區相對較遠的通州區和北京城八區之一的朝陽區聯系起來。為加快東部地區的發展 北京市政府將地鐵1號線和地鐵八通線貫通。
土橋站首班車時間05時20分,四惠站首班車時間06時00分。土橋站末班車時間為22時05分,四惠站末班車時間為22時45分。
4號線
地鐵4號線線路全長28.14公里,共設有24座車站,正線全部為地下線,預計於2007年年底建成通車。地鐵4號線南起南四環路北側馬家樓,向北沿馬家堡西路、菜市口大街、宣武門外大街、宣武門內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至新街口,由新街口向西,沿西直門內大街、西直門外大街至首都體育館後轉向北,然後沿中關村大街至清華西門,之後再次折向西,經圓明園、頤和園,終點至龍背村。
5號線
地鐵5號線自北向南依此設有:太平庄北站、太平庄站、天通苑站、立水橋北站、立水橋站、北苑西站、大屯東站、惠新西橋站、北土城東路站、和平西橋站、和平里北街站、雍和宮站、北新橋站、張自忠路站、東四站、燈市口站、東單站、崇文門站、磁器口站、天壇東門站、蒲黃榆站、劉家窯站、宋家莊站。全長27.6公里,全線花了約120億元。地鐵5號線於2003年12月27日正式開工建設,2005年年內5號線將基本實現隧道貫通,鋪軌工作預計在2006年七八月完成。預計將於2007年通車。
在規劃中,地鐵5號線將向南延長:沿宋庄路穿四環,經大興廡殿村、舊宮鎮、通州區馬駒橋鎮、最後穿六環抵達亦庄開發區的影視城主題公園。北四環外明鋪部分2005年9月開始預鋪軌。
10號線
地鐵10號線由西北至東南呈倒「L」形,10號線分一、二兩期,一期西起海淀區萬柳公園,沿元代土城徑直向東,在芍葯居和亮馬河之間轉了90度的大彎,然後向南經東三環路直到勁松站。再向西南方向延伸,經過松榆南路分鍾寺、鐵匠營路、成壽寺路,最終與5號線交會於宋家莊站並進行換乘。一期預計2008年完工。2008年以後開工再向西再延伸一站地,到達藍靛廠路。整條線路全長32.9公里,共設車站28座。
襖雲支線(8號線)
奧運支線與十號線以雙聯絡線在安定路站接軌,奧運支線沿中軸路向北經國家奧林皮克公園地區到北部森林公園。8號線規劃向南經中軸路繞行故宮東側至永定門。
L1線(機場線)
L1線(機場線)是從東直門至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路線,全長27.3公里,共設置東直門、麥子店西路、2號航站樓和3號航站樓4座車站和1個車輛段,其中東直門可換乘2號線和13號線,麥子店西路可換乘10號線。東直門至麥子店西為地下軌道,約4公里長;之後為地上軌道,約23公里長。
規劃線路起點為東直門樞紐,沿東直門外大街向東至東直門外斜街,經三元橋沿機場高速公路與京順路間的綠化帶,再經四元橋、五元橋、北皋立交橋,線路轉向機場高速公路的東南側,沿機場輔路至溫榆河前分岔,一條線路繼續沿機場輔路到達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T2),另一條線路沿李天路(將改造為首都機場南線快速路)至崗山轉向到達3號航站樓(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