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朱棣為什麼要遷都,在北京建造紫禁城
朱元璋去世之後,其孫朱允炆繼位,繼位之後的朱允炆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削藩,自然這引起了諸王的不滿,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為國靖難,劍指京師,這一打就是三年,1402年六月,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其後,朱棣登基為帝。
這是朱棣遷都北京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地理因素。朱元璋雖然定都南京,興建了南京紫禁城,但後期他也想要遷都,因為「惟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宮內容易形成積水,確實不適合繼續做都城。
所以朱元璋在御史鬍子祺的建議下決定在關中之地尋找新的都城,這個任務就交給了太子朱標,朱標奉命視察陝西,尋找建都的合適地點,他將陝西的地圖繪制了一份才回京,結果剛回京,朱標就病了,病中他還對朱元璋說起建都關中的事宜。
只不過很快朱標就病逝,朱元璋遂打消了遷都的念頭,他自己曾說:「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
所以縱然南京不適合繼續為都城,但朱元璋還是打消了遷都的念頭,朱元璋去世之後,其孫朱允炆繼位,他還沒有來得及考慮遷都的事情就迎來了靖難之役,最終南京城陷,他也消失在宮中大火中,他的去向成了大明朝一個解不開的謎。
等到朱棣奪位成功之後,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遷都,並且將未來的都城設在自己的大本營,北京對大明朝來說也算是龍興之地,而且地理位置很適合作為都城,所以,朱棣下定決心將都城前往北京,於是有了著名的北京紫禁城,更有了現在的北京故宮。
朱棣是紫禁城的第一位主人,其後,紫禁城就成了明清時期的皇宮,一直到清朝滅亡。時至今日,紫禁城已經走過了600年的風風雨雨,雖世事變遷、朝代更迭,依舊屹立不倒,隨著時間的推移,倒是更顯古樸與莊重,更有厚重的歷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