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大英文怎麼讀
北大: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音標:
英 [beidʒiŋ]/[pi:ˈkiŋ,ˈpi:ˈkiŋ] [ˌju:nɪˈvɜ:səti];美[ˈbeˈdʒɪŋ]/[ˈpiˈkɪŋ, ˈpe-] [ˌju:nɪˈvɜ:rsəti]。
【雙語例句】
/Pekinguniversity.
他是北大第一屆的。
【北京大學簡介】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2年5月3日,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嚴復為首任校長。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長,「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把北大辦成全國學術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五四運動策源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大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不久遷往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 1952年院系調整,校園從內城沙灘紅樓遷至西北郊燕園。
北大由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國家雙一流 、211工程 、985工程 、2011計劃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九校聯盟(C9) 及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 、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重要成員。
北大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聚集了許多學者專家,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創造了大批重大科學成果,影響和推動了中國近現代思想理論、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進程。
㈡ "北京大學"的英語怎麼說
北京大學
[名] Peking University;
[例句]他曾在北京大學物理系肄業兩年。
He studied physics in Beijing University for two years.
㈢ 北京大學 英語怎麼說
北京大學的英文:Peking University
例:.
我曾經在北脊腔京大學讀英語專業。
詞彙解析
1、Peking
英['pi:'kiŋ]美['pi:'kiŋ]
n. 北京
例:ButsinceIcame backfromPekingIhave beenstatesman.
但是,自我從北京後來以後,我已經成為一名政治家。
2、university
英[juːnɪ'vɜːsɪtɪ]美[,junɪ'vɝsəti]
n. 大學;綜合性大學;大學校舍
例:And they?
沒有人知道你在這所大學里不是嗎?
(3)圓夢北京大學英語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university的用法
1、university的基本意思是「大學」,通常指由多個學院組織而成的綜合性學府,既可用作可數名詞,也可用作不可數名詞。
2、由地名、人名等專有名詞構成的大學名稱,一般都沒有定冠詞。而當university與of連用時,其前的the通常不可省略。
3、弊培university可用在其他名詞前作定語。
二櫻卜衫、關於university的短語
1、normal university師范大學
2、university student大學生
3、tsinghua university清華大學
4、university ecation大學教育
㈣ 為什麼用PekingUniversity 表示北京大學而不用Beijing
「PekingUniversity」之「Peking」拼寫形式是以葡萄牙語為標記,由最先到達中國的葡萄牙傳教士引進,以南京話為代表的南方官話口語音,有很長的歷史淵源。
Peking這一拼寫形式是1906年西方人在上海舉行的「帝國郵政聯席議會」時確定的。
漢語注音羅馬化系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西方人在漢語學習過程中,創制了多個羅馬化系統,以輔助其漢語學習。這些羅馬化系統經歷了從非英語拼寫到英語拼寫,從方言到官話,從南方官話到北方官話又到全國標准音的拼寫嘗試,最終為《漢語拼音方案》的推出提供了參考和歷史依據。
(4)圓夢北京大學英語怎麼讀擴展閱讀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
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
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並自北京城內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思想,是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基地之一。
長期以來,北京大學始終與中國和中國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恰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㈤ "北京大學"的英語怎麼說
"北京大學"的英語為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師資隊伍
北大擁有教職工(不包含博士後)21183人;專任教師數7317人,其中,按職稱劃分:正高級2217人,副高級2231人。
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7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9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5人,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13人,「萬人計劃」入選者28人,「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入選者35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37人,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40個,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3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7人,博士生導師2474人,科研機構人員1161人,附屬醫院教職工10131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