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人來自杭州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廣州黃沙哪裡租房便宜 2025-02-05 00:19:44
福州蒼霞美食哪裡好 2025-02-05 00:16:35
天津市佳平里屬於哪裡 2025-02-05 00:00:39

北京人來自杭州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7-30 19:00:04

⑴ 為什麼說上海人和北京人其實都是」杭漂「

北上廣深成為了一線城市,許多年輕人都往這些地方擠,都認為一線城市機會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抱負。過多的外來人口對當地人造成了影響,於是北京、上海這些當地人就只能想辦法往外走,杭州就成為了他們的首選。

這幾年,杭州正在以飛快的速度崛起,每年都在引入大量的高尖端人群。說到中國的電商,很多人就會想到杭州這個城市。因此,北京、上海有志於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都會選擇往杭州發展。於是,他們就成為了“杭漂”。

對於他們來說,坐飛機的時候可能比其他交通工具的時間還要長。他們的出差不需要帶太多的行李,一個背包就足夠了。曾經有一位工程師在采訪中說過,他甚至連充電寶都不願意帶,因為過安檢的時候非常麻煩。

⑵ 大部分北京人的祖先都在南方,是嗎

應該不是,中國漢人的祖先是黃河長江兩條大河流域的各種部落混血而來的,然後人越來越多,就分散到各地進行生存繁衍。所以九州地區的漢人種群基本是原先的華夏族,所以雖然數百年隔閡地域文化上有所區別,但是基因上是相近的。

所以北京人,目前的1310萬戶籍人口,好像十幾萬是少數民族,大多數的漢人都是華夏裔。所以是黃河長江附近的。

當然南方的漢人都是從黃河長江流域遷徙到南方的。所以中國漢人又分為了南方人和北方人。

那北京這1310萬戶籍到底祖籍是南方人多還是北方人多呢?答案是城區南方祖籍多,郊區北方祖籍多。

北京的城區,1949年到現在,大約有600多萬南方裔拿了北京戶口,生老病死計劃生育,現在2019年還活著的南方裔北京人以及他們的後代,大約有400多萬人。城區一共才600萬北京戶籍,南方裔有400萬,相當多了。當然他們不報祖籍,一口京腔,你不知道他是南方裔。

北京的南方裔,多數來自:江西、浙江、湖北、湖南、江蘇、四川、廣東、福建這幾個人口較多的南方省份。

北京的郊區以前都是河北省的,建國後從河北劃入北京的。所以700多萬郊區人,600多萬其實都是以前的河北人,當然這群河北人祖籍很多是來自山西山東的,所以是北方人居多。

⑶ 杭州是講吳語嗎

杭州話是江浙方言中的一朵奇葩。杭州老城區的方言與周邊地區如臨平、餘杭、富陽、蕭山等地方言差異巨大,相比於這些方言更接近北方話。1920年代趙元任在其著作《現代吳語的研究》中講到:

別處有文白兩讀的字(家,間,交,江,櫻,角,甲,耳等等),在杭州大都一律取文派的音,白話中取白派音的字甚少。……所以杭州人說話頗有點像常州人讀國語白話文。

1958年上映的滑稽電影《三毛學生意》中,范哈哈(原名范良益,浙江杭州人)飾演算命先生吳瞎子,使用杭州話表演。

杭州話一般特指杭州城裡話,最早只通行於杭州城牆內,即現在的環城東/南/西/北路之間的范圍(大概上城區與下城區)。城門外的鄉下通行的是「錢塘口音」(屬於廣義的「餘杭話」,今天的臨平等地方言都屬於此類),與城裡的杭州話截然不同,杭州城裡人將其稱作「槍籬笆外頭的話語」(籬笆外面的話,籬笆比喻城牆)。城牆拆掉後,隨著城市建設,杭州話的通行范圍慢慢擴大至拱墅、江乾等地。

杭州小片的分布范圍(底圖來自網路,由網友繪制)

其實,方言分區的目的只是為了將類似的方言歸在一起以方便進行學術討論。根據不同的研究視角(比如基於歷時演變還是共時變異),方言的劃分結果也會有所不同。從歷史來源來看,可以認為現代杭州話是臨安官話不斷受周邊吳語同化的結果,至今仍保留著官話格局;而從當下面貌看,現代杭州話已有不少吳語特徵,且杭州話的不少官話特徵也見於周邊北部吳語,兩者相互影響難以割裂。因此,把杭州話劃為官話還是吳語,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並沒有絕對真理。

⑷ 杭州被戲稱為「豫杭」,到底和河南有什麼關系

對於杭州話,有個很直接的印象,那就是兒化音很多,比如「姑娘兒,老頭兒、瘋婆兒、小伢兒」。

無獨有偶,河南話,尤其是開封話,同樣含有大量兒化韻尾詞,以至於有人把開封話稱作是「河南味兒的北京話」。那麼,杭州話的兒化音究竟是與河南話同出一源,還是和北京話沾親帶故呢?

應該說都有關系。杭州話的發展演變中,受過河南話的影響,也受過北京話的熏陶。在歷史上,曾經有一個時期,杭州人以說河南話為榮。

於是,杭州人開始以說開封話為榮,很有些趨之若鶩的意思。葛劍雄在《人在時空之間:穿越千年時空體驗人文意境》一書中說到,「北宋南宋之際,大批河南人隨宋室南遷,由於這批河南人中包括了皇族、高官、名流、巨商、富戶,在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舉足輕重,杭州人非但不敢歧視,還學著說河南話,以至今天的杭州方言還帶北方味。」

當然,影響是相互的,原本的開封話也多多少少受到本地杭州話的影響,形成了一個既有別於杭州話,又和開封話有些差異的「杭州開封話」。

杭州話,毫無疑問屬於吳語的體系,但和大多數吳語又有所不同,南方的腔調,北方的字眼;吳語的發音,官話的用詞。

劃重點時間到。(免得被杭州人噴)

第一,我們說杭州話受到河南話的影響,說的是南宋時期的杭州話,不是現在的杭州話。那時候,不管是開封話,還是杭州話,估計我們現在都聽不懂。《七修類稿》的記載說的也是明朝時的杭州話有開封話的痕跡,對現在的杭州話有影響,但談不上一脈相傳。

第二,我們說杭州話比較官是因為南宋遷都也是不對的。事實上,現在杭州話的官腔特點是在元、明、清三代逐漸形成的,杭州話更接近明清官話,這一點對比一下宋朝的《廣韻》就知道了。

第三,如果據此說,現在的杭州人是河南人的後代,那更是大錯特錯。要知道,太平天國的時候,原先的杭州人基本上都死光了,後來的杭州人都是吳越周邊地區移民的後代,其中紹興人最多,俗話說「杭州蘿卜紹興種」就是這么來的。

杭州人一直不願意和北方人,尤其是河南人聯系在一起。據說,有一年過年,《錢江晚報》有個記者說餃子是杭州人過年的傳統食品,結果犯了眾怒,被迫道歉。

多少有些地域歧視的意思。要知道,河南人也曾經風光過,河南話也曾經大行其道,風水輪流轉而已。

在八九百年前,杭州人還以會說河南話為榮呢。只是,那時的杭州人和現在的杭州人關系不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