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宋四京分別是指哪些地方
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東北)。
宋朝建立初,沿五代舊制,以開封府(今河南開封)為東京,蓋有意以河南府(今河南洛陽)為西京,其後未果。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二月,以趙匡胤曾任後周歸德軍節度使所領之宋州(今河南商丘)為帝業肇基之地,升為應天府。
後至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建應天府為南京。這種兩京並立的局面,直至宋仁宗慶歷二年。
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呂夷簡以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駐蹕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東北)親征契丹,奏請大名府為北京。後以河南府(今河南洛陽)為西京。
(1)宋朝住在北京哪個區擴展閱讀:
1、東京開封府
東京,是宋朝首都,為中國首都長達168年,歷經九代帝王。東京城周闊30餘公里,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池組成,人口達到150餘萬,是一座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富麗輝煌的都城。
為中國宋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繁華的世界大都會,迄今已有2700餘年的歷史,位於今河南省開封市。
東京地處黃河畔、中原腹地的八朝古都開封,在數千年中華文明史中不同的歷史朝代曾名東京、東都,是華夏民族、中華文化的核心發源地。
2、西京河南府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之後,中國依次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5個王朝,史稱五代。在這期間,後梁、後唐、後晉依舊定都洛陽,後漢、後周則以洛陽為西京。
在五代時期,洛陽仍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公元960年,北宋的建立結束了唐末以來的分裂局面,經濟和文化達到我國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
宋朝實行兩京制,汴梁是東京,洛陽是西京,這兩座城市形成了全國的兩大中心。
3、南京應天府
應天府,別名「河南郡」,為宋朝四個京城之一的南京,治所宋城縣南京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六月,趙匡胤時任殿前都點檢、兼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發動兵變。
趙匡胤登基即位後,因發跡於「宋州」,遂改國號為「宋」。因宋州古為商丘,火正閼伯居商丘,商丘為大火星分野之地,宋朝自稱為「火宋」、「炎宋」。
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以帝業肇基之地升宋州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親自駕臨應天府,主持隆重的授命儀式,建應天府為南京,改聖祖殿為鴻慶宮,並賜宴三日。
又下旨修建歸德殿,接著規劃京城和宮城。應天府成為宋朝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軍事重鎮。 南京應天府有全國最高學府南京國子監(應天府書院)。
4、北京大名府
大名府,或稱北京大名府,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的東南部。
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稱「北京」,是宋朝的陪都,當時大名府人口達百餘萬,《水滸》里多次提到它,後來被淹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宋四京
㈡ 宋朝的北京叫什麼名
叫中都
1、北宋有四京:西京洛陽,東京開封,南京歸德府,北京大名府 。
2、西京洛陽,東京開封分別是現在河南省的洛陽市和開封市。南京歸德府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
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縣。
3、北京最早見於文獻的名稱叫做薊。公元前十一世紀時,薊國是統治中國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個分封國。春秋中期,位於薊國西南面的另一個封國燕,吞沒了薊,並遷都於薊城。據考古學家考證,當年的薊城就在現北京城區的西南部。
4、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這便是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稱之為「世界莫能與比」的元大都。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並延續到明、清兩代。
5、1911年10月10日,中國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潰亡,北京作為帝都的歷史到此結束。
5、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成為新生的共和國的首都,古城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國家的歷史。
㈢ 宋朝的首都是什麼
北宋:開封。
北宋時期設有四座都城,首都是東京開封府,另外的是三座陪都,即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
宋朝行政區劃,實行州、縣二級制,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繼承了唐朝的羈縻制度,也可以算是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自治。同時在地方設置路,路是直轄於中央並高於府、州、軍、監的一級監察區。至道三年(997年),共分十五路(名稱上道改為路),後析為十八路,又析為二十三路。
都城簡介:
1、北京大名府
北京大名府又稱大名府故城、舊大名府城,位於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城東北1-8公里處,現是北宋時期北京大名府遺址。以大街、魚營(即原御營)、雙台三個村為中心,東門口、南門口、鐵川口(即原鐵窗口)、北門口四個村為大名府故城的主要城門。
2、南京應天府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北漢結契丹入寇,命(趙匡胤)出師御之」,賀歲大劇《陳橋兵變》華麗「上映」,趙匡胤開國稱帝,定都東京汴梁,建立大宋王朝。因宋州是趙匡胤的龍潛之地,所以「詔定有天下之號曰宋,因所領節度州名也」。
3、西京河南府
北宋時期作為西京的洛陽是全國文化中心,設有全國最高學府國子監,名相大儒雲集洛陽。
朝中重臣多居洛陽,僅洛陽籍名相就有趙普、呂蒙正、張齊賢、溫仲舒等。文彥博、富弼等13人組成「洛陽耆英會」飲酒賦詩;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在洛寫就《新唐書》;司馬光歷時15年,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4、東京開封府
首都東京城內有四條寬闊筆直的大道,稱作「御路」,作十字形相交,分別通向外城的南薰等四正門道旁有人行道、水溝及綠化地。從大道又分出若干縱橫交錯的道路,多呈直角相交,將城區劃分成若干方格形稱作「坊」的居民區商市則設於內城宣德門至州橋以東的潘樓街土市子及相國寺一帶。
隨著城市商業的發達,坊與市的界限被突破,商店多沿街設立,城東南汴河東水門沿岸的市區,竟延伸至七八里以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即描繪了這一市區的繁榮景況。
㈣ 北宋時期,經常出現的北京大名府,究竟在何處
北宋時期的北京大名府,實際上是現代河北邯鄲大名縣東南一帶。
在提到北宋時期的文學作品或歷史記載當中,經常會出現一個地理名詞“北京大名府”,其在北宋時期與東京開封府和南京應天府並稱為三大都,是北宋階段非常重要的城市之一。
時光的流逝不可阻擋,很多東西已經在時光中被淹沒,可是依舊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曾經的大名府在歷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現代也依舊能為我們展現一部分千年古城的風采。
有時間到曾經的大名府去看看,或許你能發覺到很多在電視劇中看不到的東西。
㈤ 宋朝的都城在哪裡
宋朝共有四個京城,分別是東京開封府、南京應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
趙匡胤登基後,因其原為後周歸德軍節度使,而歸德春秋時為宋國故地,隋唐為宋州,遂國號為宋,定都汴京 (今河南開封),史稱 「北宋」。宋欽宗靖康元年 (1126),金兵攻破汴京,北宋遂亡。次年五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在南京 (今河南商丘)宣布即皇帝位,後遷都臨安 (今杭州市),史稱 「南宋」。
(5)宋朝住在北京哪個區擴展閱讀:
北宋雖然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南北分裂的局面,但卻未能恢復漢唐舊疆,而且北方的遼、金、西夏始終對宋朝構成嚴重威脅。北宋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宋徽宗時全國人口達四千六百七十多萬,但卻不是軍事強國。
南宋失去中國大半壁河山,與金兵相戰,敗多勝少,最後雖與蒙古軍南北夾擊,滅金雪恥,但很快就亡在蒙古人手裡。宋朝是中國文化的轉型期,漢唐儒學及其傳統的價值觀念受到全面挑戰,文學、史學、哲學、藝術、教育等在中國文化史上,都有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