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巴奴為什麼入駐北京
擴展閱讀
杭州到揭陽市要多久 2025-02-03 20:48:58
上海到孝義快遞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巴奴為什麼入駐北京

發布時間: 2023-08-18 01:39:30

① 巴奴:火鍋界的攪局者

朱睿 李夢軍 許元培

編者按/ 提到火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海底撈,海底撈憑借「細致入微的服務」成為火鍋行業第一品牌,構築起了行業的天花板。隨後,中國餐飲行業,特別是火鍋行業的從業者,或多或少都會以海底撈為榜樣,或學習,或模仿,鮮有另闢蹊徑而出其右者。

巴奴毛肚火鍋(以下簡稱「巴奴」),或許是第一個公開挑戰海底撈的火鍋品牌,堪稱是火鍋界的攪局者。有數據顯示,巴奴的毛肚點餐率達139%,翻台率超800%。公司體量雖小(85家直營店年銷售額只有18億元),但在用戶好評率上卻一度超過了「家大業大」的海底撈,成為消費者心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任何企業的崛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巴奴同樣也經歷了多個階段的 探索 、轉型與升級。2001年,巴奴在河南的安陽開設了第一家門店,由此開創了毛肚火鍋品類;2009年,巴奴進入鄭州開始與海底撈正面交鋒,三年之後找到了自己的差異化戰略,走出了一條產品主義道路;2018年,巴奴進軍一線城市北京,並於2019年開始在上海、西安開店,2021年7月,巴奴深圳首店開業,開始進軍華南,目前正在向全國擴張。截至2021年7月,巴奴在全國共有85家店,而且全部直營,覆蓋了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南京、鄭州、蘇州等地。2006年巴奴在重慶建了自己的底料生產基地,目前在全國擁有3個中央廚房。2001年、2009年和2018年這3個時間點恰恰是其發展的三個階段:初創階段、發展階段和全面升級階段。

1.改變

改變傳統行業規則(2001年~2009年)

餐飲行業中,火鍋的毛利率與凈利率相對較高。2019年,火鍋行業毛利率達到56.46%,凈利率達到13.73%,但火鍋的行業集中度卻很低。數據顯示,海底撈和呷哺呷哺分別位列2020年中國火鍋企業營收排行榜第一和第二,其中海底撈在2019年的市場份額為2.8%,呷哺呷哺為0.63%,而剩下的市場份額多分散在一些區域性品牌、特色火鍋品牌和獨立運營的小品牌手中。

2001年,杜中兵在河南安陽開了第一家火鍋店。在此之前,他曾去四川重慶學習。重慶火鍋 歷史 上叫毛肚火鍋,即以毛肚為主涮品的火鍋。老重慶們一直把毛肚火鍋推崇為最具代表的、最正宗美味的重慶火鍋。很快杜中兵就發現重慶火鍋的兩大弊端:一個是用火鹼泡發食材;另一個是使用老油做鍋底。

火鍋的食材中有很多干貨,如毛肚、鴨腸、黃喉、魷魚等。過去,由於這些食材不容易保存,很多肉製品都是曬干、風干成為干貨再保存。但這些干貨用水直接煮的話很難嚼動,為此火鍋店一般就會用火鹼泡發,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食品的安全和口味。使用老油做鍋底也是重慶火鍋的習慣。過去火鍋鍋底是不收費的,而且油的成本清如很高,鍋底就被反復使用,成為老油。同時,老油的味道比較厚重,吃火鍋的口感比較好。

面對這兩個積習,杜中兵沒有經驗,不知道如何去決策。但他一直在思考,自己做火鍋的初衷就是為了給身邊的人做一個好火鍋,既然要做一舉陪個好火鍋就必須要有好的標准,按照內心的標准去做。

一次偶然的機會,杜中兵聽說西南大學的李洪軍教授研發的「木瓜蛋白酶嫩化」(Papain)技術,可以保證毛肚等干貨泡發正正蠢時的新鮮度,同時又天然衛生安全。於是巴奴以此為基礎開發了綠色毛肚生產線,形成12道工序的標准化生產,能讓顧客吃到無害發制、美味 健康 的毛肚。這樣一來安全問題就解決了,但又出現了新問題——成本過高。用木瓜蛋白酶泡發的成本較高,而且鮮貨泡發出來一斤就是一斤,而用火鹼泡發的話一斤干貨可以發到好幾斤,因此,巴奴毛肚的成本比其他火鍋要高出許多。但是,巴奴堅持下來了,20年後的今天,火鹼發制幾乎退出了火鍋市場。可以說,巴奴的這一創新,改變了整個行業。

為了不用老油,杜中兵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把料炒好以後放上一個月,看一看這個料能不能當老料,重新和新料一塊炒,杜中兵發現這個辦法可行。之後又進行了優化,就是把用老料炒過的油發酵,然後用這個發酵過的油再去炒新料,實際上等於把油炒了兩遍,這個味道就和老油的味道差不多了。除了製作方法,杜中兵也在材料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花椒,一斤好花椒比一斤普通花椒貴三分之一,但杜中兵發現,用二斤好花椒炒出來的味道並不比三斤普通花椒差,因為普通的花椒會有雜質,雜質破壞整體的味道。如果貪圖便宜用了普通花椒,要炒出味道就要用很大的量,這反而增加了成本。

用了五年時間,巴奴在安陽開了五家店。這時,杜中兵發現其他的火鍋店幾乎都關掉了,只剩下巴奴一家。這讓他堅定了信心,也堅定了自己做好產品的初心。他覺得把產品做好,真正為顧客服務,這條路是正道,是長久之道。

2.轉型

從模仿到差異化(2009年~2018年)

2009年,巴奴進入鄭州市場,開始與海底撈正面交鋒。從最初模仿海底撈,到找到自己的差異化定位,再到確立市場地位,巴奴用了10年。這是巴奴發展的第二個階段,也是脫胎換骨的一個階段。

早在2006年,杜中兵已經感覺到在管理上有些力不從心了。他覺得有兩三家火鍋店的時候,自己還能控製得住,但後來越發感覺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恰在此時,一個朋友推薦他讀了商學院,他才開始了解到什麼是真正的管理。2007年,杜中兵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並設置了企劃部、財務部、應用部等相關部門,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公司管理。2008年底,巴奴制定了五年發展戰略,決定進攻省城,亮相全國。

與此同時,巴奴在鄭州也遇到了市場上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海底撈。在外人看來,巴奴似乎一直以海底撈為競爭對手。但實際情況是,當時海底撈已經完成了在國內很多省城的布局,不管巴奴進入到哪個城市,一定會碰上海底撈。海底撈在2002年進入鄭州,已經有了7年的客戶積累,並通過廣泛的服務取悅顧客。因此顧客無意中都會按照海底撈的服務標准來衡量,巴奴作為後來者,也不可避免地學習了海底撈,除了擦鞋修指甲,能想到的服務基本上都幹了,但效果並不理想,這促使杜中兵開始反思。

模仿海底撈三年,巴奴為什麼不成功?杜中兵隱隱約約地感覺到,盲目地跟隨海底撈是沒有出路的,必須找到與海底撈的差異點。

第一,什麼是戰略?杜中兵反復地問自己,「什麼叫戰略?就是先把自己的位子做好,不要搶別人的位子。因為你搶別人的時候,你就會丟了自己的位子。海底撈有他的位子,我就得找到我的位子。」他意識到選擇巴奴的顧客大多是消費能力強、口味要求高的「 社會 精英」。那麼,能不能把這群人的畫像做精準,能不能服務好他們?

第二,什麼是服務? 這裡麵包含兩個問題:首先,「專業」是不是一種服務?巴奴能不能通過專家型的夥伴和員工,圍繞產品不斷研究,不斷地給顧客提供好吃的產品,並把產品的熱點、特色、故事講明白,讓顧客知道錢花在了哪裡?其次,服務是否需要有邊界?的確,提供好的服務能讓一部分人找回被尊重的感覺。但在提供極致服務的過程中,會不會因為盲目而看不到問題的本質?比如有時候熱情的服務卻變成了打擾,讓客人不自在。

第三,憑什麼讓顧客為你的高價買單?杜中兵回想巴奴最初在安陽的時候,別人家的火鍋店不收底料費,但巴奴收;巴奴的毛肚也比人家貴很多,但也成功贏得了顧客的認可。憑什麼?杜中兵認為,是巴奴在原材料和產品品質上絕不妥協的態度。

反思之後,杜中兵開始行動。2012年,杜中兵對巴奴的市場情況做了詳細全面的調研。通過此次調研結果,杜中兵更加堅信,盲目地跟隨海底撈是沒有出路的,必須找到與海底撈的差異點,而這個差異點也必須是產品。

在明確了自己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後,杜中兵把「巴奴火鍋」改名為「巴奴毛肚火鍋」。同時將十幾家店鋪的廣告語都調整為:「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鎖定產品主義的定位。雖然一些人對他的做法有爭議,但店裡客流量越來越大,這讓他覺得這一改變是成功的。

2012年調整以後杜中兵就一直在思考,為什麼這么一個小小的調整會給巴奴帶來這么大的力量?因為調整前你雖然做了一些事,但你沒有真正讓顧客體驗和認知到你的差異化。隨後,巴奴索性把模仿海底撈的服務全部都刪掉了,如送眼鏡布、舞面等。把重心全部放在產品上,重新梳理產品,著力打造巴奴的產品特色,全面圍繞產品展開差異重新構建。經過產品的迭代升級,到了2014年,巴奴的客單價已經超過了海底撈,上桌率也超過了海底撈。這一階段,巴奴迎頭趕上了海底撈,杜中兵也在此時形成了自己更加完整的經營理念。

杜中兵認為,餐飲是一個完整的體驗,就像一台戲一樣,需要一點一點去構建、塑造和呈現。一般餐飲企業認為,一個菜品再好吃,顧客再滿意,如果供應鏈管理成本太高,或者不穩定,他們就不會做。但是巴奴的理念相反,杜中兵認為如果顧客需要,他們會竭盡全力開發出成本合適的新菜品。隨後,巴奴開始更加有意識地開發新菜品。

巴奴對原材料嚴格把關,不斷縮減菜品的SKU,聚焦毛肚及相關菜品,並藉此講述關於食材的好故事,創新了行業里很多的新菜品。巴奴把一些核心產品定義為「十二大護法」,試圖通過打造爆款菜品來拉動品牌消費,提升每個單品的號召力。在其他火鍋店因為鮮鴨血運輸保鮮難,而放棄鮮鴨血只賣成品鴨血的時候,巴奴用了266天,幫助供應商進行車間改造,獲得符合質量檢驗標準的鮮鴨血,並一舉攻破保鮮與運輸的難題,讓消費者在巴奴吃到了不加防腐劑的100%純鴨血。還用了兩年時間,通過跟農戶合作,將只有在農村才能吃到的冬季打過霜的笨菠菜,送到了巴奴全國所有門店的餐桌上。

巴奴的產品不僅打動了顧客,還打動了不少火鍋店的同行,導致全國火鍋行業出現「毛肚熱」,打出「只用一次性牛油」的口號。很多火鍋店同行爭相效仿,紛紛跟進推出新產品,也開始向「產品主義」靠攏。

經過幾年的深耕,杜中兵也逐漸完善了產品主義的核心理念。他認為產品主義有四層理念。第一層是品質,產品品質本身是最基本的門檻;第二層是獨特性,只有具有了獨特性,產品才能讓顧客持續認同,獨特性賦予了品牌更高的溢價空間,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價值;第三層是信念,產品不僅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部門的事,而是企業內部的文化和理念,是一種流程和機制,這樣才能真正地讓產品更好地去迭代、創新;第四層是故事,是一個城市的符號或代言,是人們心靈中的一種歸屬,比如來北京一定要吃烤鴨,來上海要吃生煎,來武漢要吃熱乾麵。產品主義不能僅僅停留在功能的做法,必須要形成上下四層一體化的構建,才能真正形成以產品思考問題的模式。

3.供應鏈

回歸餐飲本質(2018年至今)

2018年巴奴北京首店落地悠唐購物廣場,2019年上海環球港店營業,2020年12月巴奴南京首店開業,都是迅速打響品牌。在此期間,巴奴也不斷地進行著全面優化,升級了品牌定位、供應鏈和管理模式。

2020年,巴奴調整了定價和門店設計,並確定了「服務不過度 樣樣都講究」的理念。用杜中兵的話說,那些真正懂食物、講品質的顧客,他們直達食物本源,追求食材和工藝的講究。這類人群更專注、更會生活、更具有消費力,也願意為好產品買單。為此,杜中兵反復問自己,餐飲難道必須用食品工業的方式來解決嗎?巴奴通過打造第三代供應鏈,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在杜中兵看來,餐飲行業一直存在著兩條道路。第一代供應鏈是採用西方的工業化、冷凍化的方式組織的,如麥當勞和肯德基的供應鏈,這種供應鏈往往一個月配送一次,都是冷凍食材。杜中兵認為這與中國的餐飲文化完全相悖;第二代供應鏈是隨著中餐連鎖店的崛起建立的中央廚房模式。中央廚房雖然有了一定的個性化特點,但還是為了連鎖化而連鎖化,為了標准化而標准化,供應鏈的目的還是希望更簡單更高效地配合門店,並沒有從真正要做極致美味的產品出發。

而巴奴提出的第三代供應鏈則是以「極致美味」為理念、標准化為手段的思路去做的,是用需求倒逼供應鏈,如能冷鮮就不要冷凍、能天然就不要添加劑、能當天就不隔夜,只有能做到這些才是第三代供應鏈。杜中兵認為第三代供應鏈就是要完全回歸中國人吃飯的傳統。這也是巴奴提倡的第三代供應鏈的核心理念。

巴奴供應鏈的思維方式是從全產業鏈上去思考,從餐桌倒推到養殖、種植,全面思考如何改變餐桌、改變消費習慣,改變人們對於食物的認知,改變整個產業鏈所有的供應商、合作商,也會改變團隊內部的思維和價值觀,推動整個行業去改變。因為火鍋店和中餐館不一樣,火鍋店每一道菜都是食材,唯一能改變的就是上游。因此,巴奴的很多食材是直接到產地,與農戶共同開發出來的,比如巴奴與農戶磨合了兩年,才開發出笨菠菜;在巴奴20周年之際,巴奴與王家渡共同開發了低溫午餐肉。有了對產品的極致追求,巴奴以此為核心,倒逼自己建立了強大的供應鏈和中央廚房。

觀察

巴奴的未來與挑戰

2021年5月,巴奴20周年之際,杜中兵回顧了巴奴20年的發展,進一步強調了自己對於企業本質的理解。他認為,企業的本質不是為了做大規模,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為顧客和 社會 持續地創造價值。只有創造價值,企業才有存在的意義。至於規模能做多大,杜中兵相信有更多的人認同和認可巴奴的時候,企業的規模自然會增長。

發展至今,巴奴已經在產品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一理念也帶給了巴奴良好的口碑。但競爭沒有休止符,產品主義能否持續帶領巴奴走上行業領先的道路?市場需求隨時在變,沒有永恆不變的商業模式,巴奴的產品與發展模式很快會被其他品牌復制。比如同樣是港股上市的九毛九餐飲集團,旗下推出的「慫重慶火鍋廠」品牌,喊出「靈魂是鍋底,頭牌是牛肉」的口號。有了巴奴毛肚珠玉在前,確實讓消費者很想嘗試一下,慫火鍋的牛肉到底有何奧妙?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場火鍋業的深層變革正在發生。一些頭部品牌為了爭奪新消費群體,已經開始拋開價格戰,轉向了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應鏈和持續輸出爆款菜品。

同質化競爭、模仿盛行的激烈競爭之下,巴奴作為行業跟隨者的後發優勢或許會逐漸消失。靠第三代供應鏈做到所有食材「一天一配」、原料零添加進行的「差異化發展」「產品主義」能否帶領巴奴走向行業領先,還需要拭目以待。

本版文章由長江商學院授權《中國經營報》轉載,文章有刪改,未經同意不得轉載。作者為:朱睿,長江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 社會 創新與品牌研究中心主任、EMBA項目學術主任;李夢軍,長江商學院 社會 創新與品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許元培,長江商學院EE項目課程設計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