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炒肝的做法 老北京
原料:豬大腸150克,豬肝80克,干黃醬,蔥姜蒜,鹽,白糖,生抽,料酒,八角,雞精,老抽,
做法:
1、買的豬大腸清洗干凈,焯水後涼水下火煮至8成熟,豬肝切片焯水,待用。
2、煮熟的大腸切成小段,蒜姜蒜切末。
3、鍋內加入底油,先放入八角炸出香味然後撈出,再下入蔥姜蒜末煸香。
4、小料炒香後加入干黃醬炒出醬香味,在加入老湯煮開,加鹽,白糖,生抽和老抽調味兒,上色。
5、開鍋後下入煮熟的大腸段,小火煮6-8分鍾,再放入豬肝,煮2-3分鍾轉小火。
6、勾芡至黏稠,撒上蒜末攪勻,即可完美出鍋。
『貳』 炒肝的做法 老北京
老北京炒肝的做法:
1.新鮮豬肝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多換幾次水,去掉血水,切成2mm的片,加料酒拌勻腌制,千萬不要加鹽,否則豬肝就柴了
2.在家做,煮生大腸比較麻煩,我是買的熟大腸,切塊大小適中,太小煮化了沒嚼頭,
3.蔥,蒜,姜切粒,黃豆醬用水化開
4.鍋中加適量水燒開,下入大腸,姜沫,蔥花,瑤柱捏碎撒入鍋中,燒開,放味極鮮,老抽,蚝油,豬肝,開鍋下豬肝,開鍋下水澱粉,再開鍋,關火下蒜沫,燜兩分鍾即可
裝碗即可,這樣做出來的炒肝非常的嫩滑,好吃,而且很有營養。
『叄』 慶豐包子鋪的炒肝是什麼
炒肝是北京地區傳統名吃。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的特色。炒肝兒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北京小吃,以豬的肝臟,大腸等為主料,以蒜等為輔料,以澱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
清朝同治年間,前門鮮魚口胡同的會仙居發明不勾芡方法製做炒肝,會仙居被認為是炒肝的創制者。
名炒肝兒,其實以豬肥腸為主,豬肝只佔1/3。製作方法是先將豬腸用鹼、鹽浸泡揉搓,用清水加醋洗凈後再煮。開鍋後改用文火燉,鍋蓋蓋好使腸子熟透而不跑油。爛熟後切成5分長的小段,俗稱「頂針段」再將鮮豬肝洗凈,用刀斜片成柳葉形的條。
(3)北京的炒肝是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菜品文化:
「炒肝兒」是清末由前門外鮮魚口"會仙居"的"白水雜碎"改進而成,白水雜碎以切成段的豬腸、肝、心、肺加調料用白湯煮就,由於不講究佐料,製作簡單,日久不受歡迎。於是店主將 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兒」,一時間在京味小吃中別樹一幟。
佐料是在熬熱的食油中放入大料,炸透後放入生蒜,蒜變黃時立即放入適量的黃醬,炒好置於罐中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