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長城有什麼特點
問題一:長城有什麼特點 我國的萬里長城,為何以如此聞名,並強烈地吸引中外廣大遊人呢?主要因其具有如下四大特點:
歷史悠久 我國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相互防禦,便在各自管轄的境內築起了防衛牆,這便是長城的雛形。據《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楚國便修築起連綿數百里的長城。當時稱為「方城」,城池堅固,易守難攻,致使前來進犯的齊國首領望而生畏,只好收兵回去。
秦長城建於公元前三世紀,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歷史。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齊國等長城,我國長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歷史。即使明代修築的長城,至今也已600多年。如此古老的偉大建築,並能保存至今,這在世界上是非常稀有、珍貴與難得的。
長度驚人 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表明,我國從春秋戰國到明朝(包括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內),歷代對長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維修與增建。長城遍布於黃河、長江流域的16個省、市、自治區,既有東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總長度達108000華里(計五萬四千公里)。其中超過一萬里的就有秦長城、漢長城和明長城。由於計達萬里以上,所以稱之為萬里長城。
經過八達嶺的長城為明代修築,這是我國最年輕、最壯麗和保存最好的一段長城。它東起遼寧省的鴨綠江,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跨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九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全長12700華里(計6350公里)。其中鴨綠江到山海關一段,因工程較為簡單而早已塌毀,但有遺跡可尋。從山海關至嘉峪關地段,工程質量最佳,大部分保留完好。有的人誤以為明長城起於山海關,主要出於上述原因所致。
工程浩大 據科學家粗略計算,如果把明長城的土、磚、石方用來修築一條3尺寬,15尺高的城牆,那麼可環繞地球一周;假如用來鋪築一條厚一尺,寬15尺的公路,則可繞環地球三周。
建築高超 萬里長城所經之地,或高山深谷,或江海湖岸,或沙漠草原等等,地質地形極其復雜險峻,施工作業尤為艱難。要把長城修築起來,是必須懂得和應用數學、力學、幾何學、測量學、地質學、建築學以及組織、運輸等多種科學技術知識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能將這一巨大而復雜的工程興建起來,並能千載屹立人間,這表明中華民族的無窮智慧及偉大的創造精神,無不令人折服與謳
問題二:北京萬里長城有什麼特色景點 居庸關
居庸關處於兩山夾峙的關中,是北京通往宣化和大同的重要通道,這個白色的建築物稱為「雲台」,是元代過街塔的塔基,元末明初的一場地震壞了上面的三座喇嘛塔,只剩下這個塔基了,上面還有55根漢白玉欄桿,下面門叫券門,上面刻著佛教的內容,當你從這個券門下走過可以感受到佛光保佑。
八達嶺由於開往得最早,距離首都最近,景觀最雄偉,因此遊人最為集中,在國內外知名度最高,成了萬里長城的代表。1991年在全國風景名勝四十佳評比中,八達嶺以絕對多數票名列榜首。
嘉峪關
它是明代長城的最西端,如果說山海關是龍頭,那麼嘉峪關就稱為龍尾,它也是絲綢之路的途徑之地,我們看到它是用土夯築而成的。
問題三:北京長城資料 北京的長城冠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論其工程偉大艱難、形式多樣、布局和結構,或從其人文景觀同大自然的完美結合程度來考量,此譽並不為過。北京市的長城擁有萬里長城中最為著名的地段,以至於早在20多年前就被收入《聯合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1987年12月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
旅遊景區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明長城的八達嶺段是長城建築最精華段,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於一體,「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1953年修復關城和部分城牆後,辟為游覽區。經多次整修,可供游覽地段達3741米,其中南段1176米、北段2565米,共有敵台16座。1961年3月「萬里長城――八達嶺」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首;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遊世界之最」中的第一名;1995年八達嶺長城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2009年,共有500餘名世界各國的國家元首、 *** 首腦或執政黨領袖登上過八達嶺長城。2007年5月8日,八達嶺長城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箭扣長城
箭扣長城箭扣長城位於中國北京市懷柔區城北28公里的黑陀山自然風景區,東與慕田峪長城相接,可與古北口、山海關銜接,西與黃花嶺長城相接,可與八達嶺銜接,以易守難攻而成名。是一段20多公里長的唐代、明代長城。因山勢險峻、城牆自然風化嚴重,箭扣長城一直未對外開放,但前來觀光探險的遊客絡繹不絕,不時有遊客被困甚至死傷的事故發生。箭扣長城依山就勢,敵樓依山勢險要而建,其走勢富於變化。自牛犄角邊、南大樓、鬼門關、箭扣梁、東西縮脖樓、東西油簍頂、將軍守關、天梯、鷹飛倒仰、九眼樓、北京結到望京樓綿延不斷。箭扣長城構造牆體的是大塊的白雲岩,十分醒目。
箭扣長城的天梯、鷹飛倒仰、九眼樓、北京結一段路最險,從西向東行走十分艱難。天梯是一段70度陡坡、70-80米長的長城,最窄處60厘米寬,台階40-50厘米高、檯面15厘米;鷹飛倒仰有一處長城直立倒塌,下山時要走70-80度的陡坡;北京結到望京樓一段東側是城牆,西側是灌木,並無台階。
1.1 居庸關長城
居庸關長城居庸關長城在昌平縣境內。這里形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它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居庸關」。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中間有長達18公里的溪谷,俗稱「關溝」。這里清流縈繞,翠峰重迭,花木郁茂,山鳥爭鳴。綺麗的風景,有「居庸疊翠」之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居庸關的中心,有一過「街塔」基座,名「雲台」。雲台創建於元代至正年間,雲台用漢白玉石築成,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頂四周的石欄桿、望柱、欄板等建築,都保持著元代的藝術風格。
現存的居庸關城,始建於明洪武元年,系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規劃創建,明景泰初年及其後又屢經繕治。清末以後,居庸關關城建築逐漸荒廢。從1992年開始, *** 對關城建築進行了全面修復,再現了昔日的雄姿。
1.2 慕田峪長城
慕田峪長城慕田峪長城位於懷柔區境內,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關長城,東連古北口,開放的2250米長城段的特點是長城兩邊均有垛口,特別是正關台三座敵樓並矗。著名的長城景觀箭扣、牛角邊、鷹飛倒仰等位於慕田峪長城西端,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山巒疊嶂,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慕田峪長城設有國內一流的登城纜車、開發了中華夢石城、......>>
問題四:北京的長城有哪幾個地方比較有名,各有什麼特點 十三陵
問題五:北京八達嶺長城有什麼特點?比如:高、雄偉、壯觀・・・・・・等等一系列~~請舉出詳細的例子,並說說怎樣匯 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底寬6.5~7.5米、頂寬4.5~5.8米。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石條寬0.5米福高0.4米、長0.8~1米不等,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八達嶺長城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牆台,也有上、下兩層的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台堡的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台突出牆外,收牆於台內。已修復南四樓、北四樓及北五樓等16座敵樓。
問題六:長城的建築特徵 長城的建築特徵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
長城位於中國北部,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通稱萬里長城。
長城的修建持續了兩千多年,根據歷史記載,從公元前七世紀楚國築「方城」開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5千公里。如果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總長度超過了5萬公里;
如果把修建長城的磚石土方築一道1米厚、5米高的大牆,這道牆可以環繞地球一周有餘。
長城的主體工程是綿延萬里的高大城牆,大都建在山嶺最高處,沿著山脊把蜿蜒無盡的山勢勾畫出清晰的輪廓,塑造出奔騰飛躍、氣勢磅礴的巨龍,從而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在萬里城牆上,分布著百座雄關、隘口,成千上萬座敵台、烽火台,打破了城牆的單調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顯得雄奇險峻,充滿巨大的藝術魅力。
各地的長城景觀中,北京八達嶺長城建築得特別堅固,保存也最完好,是觀賞長城的最好地方。此外還有金山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古北口長城等。天津黃崖關長城、河北山海關、甘肅嘉峪關也都是著名的長城游覽勝地。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有遺跡殘存。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上大禹治水等」。
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到了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武至萬曆,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但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全長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的是6700公里。)
長城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台、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斗獸場,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問題七:誰能介紹一下長城各部分的特點及巧妙之處啊,非常感謝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是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這里的長城,居高臨下,盡覽崇山峻嶺的壯麗景色。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奧巴馬、尼克松、撒切爾夫人在內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覽,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 慕田峪長城 慕田峪長城位於懷柔區境內,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關長城,東連古北口,開放的2250米長城段其特點是長城兩邊均有垛口,特別是正關台三座敵樓並矗,著名的長城景觀箭扣、牛角邊、鷹飛倒仰等位於慕田峪長城西端,是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山巒疊嶂,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慕田峪長城設有國內一流的登城纜車、開發了中華夢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項目,形成了長城文化、石文化和體育健身娛樂有機結合。英國前首相梅傑,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等多位外國首腦到慕田峪游覽。1992年被評為北京旅遊世界之最。2002年被評為4A 級風景區。慕田峪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田峪關自古以來就是拱衛北京的軍事要沖,此段長城西接北京昌平縣的居庸關,東連北京密雲縣的古北口,為明代所修築,為京師北門黃花鎮的東段,自古被稱為拱衛京師、皇陵的北方屏障,的重要關口之一。被稱為「危嶺雄關」。山海關長城 山海關長城是萬里長城的入海處。現屬山海關境內的長城全長26公里,主要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長城關城長城、北翼長城、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及九門口長城等地段。老龍頭長城是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有「中華之魂」的盛譽。嘉峪關長城 嘉峪關長城是明長城西端起點,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關,河西第一隘口,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關由內城、外城和城壕組成的完整防禦體系。現在看到的城關以內城為主,黃土夯築而成,外包城磚,堅固雄偉。城關兩端的城牆橫穿戈壁,可以體會到大漠孤城的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