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人說話有什麼特點
回答:北京人說話規矩、本份、厚道、樂天知命、說話簡潔風趣,兒話音重。
一、從語音方面看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為標准,北京的土音不包括在內。
徐世榮先生說,北京土音就是在北京話里,不正常的語音,是在普通話21個聲母、39個韻母之外的,「偶現、狹隘、訛變、混亂」四類現象。
1.偶現,偶然出現的齒間音(三、怎)、唇齒音(文、外、萬、為),還有兒化韻(舌頭過於靈活,小兔兒、土豆兒)等。
2.狹隘,外地方言根本沒有的,只出現在極個別的詞里,如「忒熱了」的「忒」(tui/tei),「論起來」的「論」(lin/lün),「chua其外地花錢」(超越限度地花錢),「cei了玻璃」,「gailou」(胡亂地吞吃),「小偷讓警察fo住了」,「身材」叫「戳(上聲)個兒」。
3.訛變,由正常的語音演變而來,如:
(1)韻母因輕聲而弱化(芝麻,變me;豆腐,變doufe;出去,變chuqi;放下,變fangxie,姑娘,變gunieng);
(2)聲母因輕聲而弱化(琵琶、枇杷,變piba;糊塗,變hu);
(3)原音節中減去某個音素(娘們兒,變niamen'er;累得慌,變leideheng;出亂子,變chulanzi;
(4)增音(閉上嘴,變binshangzui;把水倒了,變 shui le);
(5)替換(流濃,變liuneng;自個兒,變jiger;板凳,變banteng);
(6)無規則變調(拐彎兒,變guaiwànr;雪白,變xuè;跟前兒,變genqiǎnr)。
4.混亂的,如尖音(下,念sia;家,念zia;結束,念jiesu;只當,念zidang;塑料,念suoliao)。
這些土音,當然不能進入普通話。但是,也有一些土音已形成較大的勢力,如「琢磨」當「考慮」講時讀作zuomo,「正經」讀作zhengjǐng,「鑰匙」讀作yaoshi,「噴香」,讀作pènxiang,這就另當別論了。
二、從詞語方面看
土語一般可分為社會土語和地方土語兩類。
社會土語主要是行業專用語,還有就是江湖隱秘語(黑話)。
有的行業用語因為與人們生活關系密切,一般人也可能在口頭上說,比如修自行車行業的「拿龍」。行業用語隨著這個行業在社會上的普及程度而擴大影響,比如現在電腦普及,所以計算機用語現在越來越普及,什麼「窗口、平台、軟體、下載、點擊、上網」等等,連老太太都知道了。而用處狹窄的行業用語當然還只是本行業的了解,一般人不知道(如教育的「流失率、說課、板書」,糧食的「18個水,熏蒸」,建築的「礓礤、兩氈三油、三通一平」),京劇的「大軸、壓軸、髯口、水袖」。
地方土語一般只有本地人了解,但是隨著現代化傳媒,個別地方土語會傳遍全國,比如「黑不溜秋」是北京土話,但是隨著電影《南京路上好八連》,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再有,「妞兒、妞子」是北京土語,隨著電影《龍須溝》,外地人也都懂了。北京的相聲全國人民都喜歡,隨著廣播電視的傳播,北京土語「撒鴨子、貓兒匿、哩個兒楞、點補」等也傳遍了全國。同樣,現在東北土話如「整、賊拉」,膠東土話「伙計」等,也隨著小品傳遍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