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曬曬北京四口人的晚餐,葷素搭配美味下飯,好吃好做,家人都愛吃
一家四口晚上吃什麼?每到周末,我們一家四口都在家,做飯自然不能太湊合,一般都要有葷有素,有清淡也有香辣,照顧每一個人的口味,盡量讓大家都能吃得舒服。
食材選擇一般都是當季的時令菜,營養 健康 ,好吃又不貴。來看看我們一家四口的晚餐吧,四道家常菜, 香辣龍蝦尾、菜花木耳炒肉、黃瓜拌花生米、辣椒炒雞胗, 主食有空炸薯條和米飯,好吃好做,家人都愛吃。詳細做法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需要的食材和調味料:瘦肉、木耳、青梗菜花、蒜苔、食用油、生抽醬油;
菜花木耳炒肉的做法:
1、准備食材,木耳提前泡發,放到開水裡焯熟備用;青梗菜花切小朵,放到開水鍋里焯熟後撈出備用;豬肉切成薄片,備用;蒜苔切碎備用;(胡蘿卜後來被我用到別的菜里了,這道菜里沒有)
2、炒鍋燒熱,放食用油,放瘦肉片翻炒至變色,倒入一大勺生抽醬油,翻炒均勻,再倒入焯熟的木耳和菜花、蒜苔,翻炒均勻至食材入味,即可出鍋裝盤。
這道菜簡單易做,清爽好吃, 低鹽口味,清淡營養,適合大部分人食用。
需要的食材和調味料:黃瓜1根、花生米適量、食用油、生抽醬油、香油、香醋、鹽;
拍黃瓜拌花生米的做法:
1、准備食材,一小碗花生米,一根黃瓜。先要炸花生米,把花生米洗凈,放到盤中,放一小勺食用油拌均勻。空氣炸鍋里鋪上錫紙,把拌了油的花生米放進去,鋪平,設置180度,10分鍾,中途拉出來晃動幾下,讓花生米受熱均勻。
(此處空氣炸鍋里放錫紙主要是因為炸籃縫隙會讓花生米掉下去,所以鋪了錫紙。
2、花生米炸好以後取出,放涼備用。黃瓜用刀拍扁後切成小段,放到盤子里,放香油拌一遍,可以幫助黃瓜鎖住水分,再倒入生抽醬油、香醋、少量鹽拌均勻,最後倒入放涼的花生米就可以上桌了。
天熱以後常吃的涼拌菜之一,做法簡單口感清脆爽口,花生米的這個做法也特別好吃。如果沒有空氣炸鍋的小伙們,可以用炒鍋炒熟花生米。
需要的食材和調味料:雞胗1碗、青辣椒、白辣椒、蒜苔、胡蘿卜、食用油、生抽醬油;
辣椒炒雞胗的做法:
1、准備食材,清洗干凈。白辣椒、青辣椒、胡蘿卜、蒜苔分別切碎備用;雞胗切成薄片,放到鍋里焯水後撈出,備用;
2、炒鍋上火燒熱,放食用油,放雞胗到鍋里,翻炒1分鍾左右,再倒入切碎的青辣椒、白辣椒、胡蘿卜、蒜苔碎,一起翻炒1分鍾左右,再倒入一勺生抽醬油,幫助提鮮增味,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裝盤。
這道菜咸香適口,口感微辣,適合下飯。其中白辣椒是腌制的食物,本身是有鹹味的,所以後面只需要放生抽醬油幫助提鮮增味就可以了,這道菜有點辣,超下飯的。
需要的食材和調味料:麻辣龍蝦尾冷凍成品一份。
這一份是250g,麻辣口味的,打開外包裝,裡面是有密封盒的,撕開後倒入鍋里,冷凍的龍蝦尾湯汁受熱後很快就會融化,繼續煮開後轉小火燉煮收汁就可以了。
看到龍蝦尾在鍋里煮至冒泡,聞著都流口水了。我家平時不能吃太辣的,唯獨小龍蝦例外,因為辣辣口感的小龍蝦更美味。
小龍蝦雖然好吃,但整個小龍蝦也只有蝦尾的部位有肉吃,買整隻小龍蝦感覺太佔地方了,平時一次也不敢吃太多,所以我基本都是准備這種龍蝦尾,一盒250g, 冷凍在冰箱里,想吃的時候隨時拿出來加熱就可以了,還可以加些別的食材一起煮,也挺美味的。
需要的食材和調味料:土豆1個、食用油1小勺、鹽、番茄醬;
空炸薯條的做法:土豆去皮,切成粗條,先放到清水裡沖洗掉表面的澱粉,再用廚房紙擦乾,放一小勺油和少量鹽拌均勻,放到空氣炸鍋的炸籃里,設置200度,25分鍾。
我家孩子喜歡吃粗薯條,所以我切的這個土豆條比較粗,時間也用得久一些,如果是細薯條或買的半成品薯條,時間會相對短一些;
薯條在炸的過程中,可以拉出炸籃,晃動後再推回去,讓薯條受熱均勻,炸出來的成品會更好看,也更好吃。外焦里嫩,雖然用的油少,但是口感還是很不錯的。營養又 健康 ,比油炸薯條更適合常吃。
空氣炸鍋在我家的利用率很高,可以做的食物也很多,佔地小用處大,屬於廚房裡的實用廚具之一。
這就是我們一家四口人的晚餐了,四道家常菜,簡單易做又下飯,兩種主食,炸薯條的主要原料是土豆,也是一種主食。
雖然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但是只要用心做,都會是家人愛吃的 美食 。歡迎曬曬家常菜,讓幸福從一日三餐開始!
❷ 北京人吃什麼為主
先說大眾餐飲。大眾餐飲北京人以麵食為主,麵食的多樣化在北方城市中恐怕堪稱代表,諸如饅頭、窩頭、花捲、蒸餅、懶龍、絲糕、團子、糖三角、貼餅子以及面條、包子、餃子等等。以面條為例,面條的做法有好多種,像炸醬面、打鹵面、肉絲氽湯面、蜂蜜果醬面、羊肉胡蘿卜面、雞蛋打鹵面樣樣合口。
平常人家主要有手擀麵、刀削麵、小刀切面和抻面等幾種。過去北京市民婚喪嫁娶或者給老人過生日,人們最講究用大條面做主食。因為這大條面吃起來筋道利索,有咬勁兒,口感好,吃上一碗可以飽一天。再說那用肉片、雞蛋、黃花、木耳、蘑菇等打成的鹵味香色美,誰見誰饞。澆上這種澆頭兒,再配些青豆、黃豆、香菜、韭菜等菜碼兒,味道更美,讓人吃了這碗想那碗。抻出來的大條面一根就有幾尺長,民間還給它起了個美稱叫「長壽面」。所以提起北京人的面,讓人情愫不斷。
再說特色餐飲。史志記載,牛街是北京小吃最早的發源地。當年大量西域穆斯林進入並定居北京,形成回民集聚的牛街。於是乎,便把回民的飲食文化帶到了北京。比如我們現在說的胡椒,以及那琳琅滿目的眾多香料和調料,曾讓中原人耳目一新,且食慾大增。要說形成地域口味,是從這樣的香料和調料入味,先從味蕾再到胃口的。
北京小吃,就是這樣在歲月的變遷中慢慢地蔓延開來,不僅深入尋常百姓之中,也打進紅牆之內的宮廷,成為御膳單的內容之一。可以這樣說,北京的名小吃,現在還在活躍著的「爆肚馮」、 「羊頭馬」、 「年糕楊」、 「餡餅周」、 「乳酪魏」、 「豆腐腦白」……幾乎全是回民創制的。除此之外,北京特色飲食中還有北京烤鴨、豆汁兒焦圈、鹵煮火燒、炒肝、灌腸,以及應時糕點、春餅、春卷等等。
❸ 地道北京人過年,必吃的年菜有哪些
過年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一件大事,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外出的遊子要歸家跟家人們一起吃團圓飯,家裡的老人需要給小孩准備各種新的衣服,還要准備壓歲錢。過年最期盼的還是年夜飯,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個地方的年夜飯吃法不同。
海參絕對算的飯桌上一道上得了檯面的大菜,過去因為大家都不富裕,這道菜不常見。隨著北京人生活水準的提高,這道嫩滑爽口的蔥燒海參也是老北京們年夜飯桌上的標配了。
米粉肉又叫粉蒸肉,合碗菜,是逢年過節的京味兒硬菜。五花肉配米粉,入口噴香軟糯,咬一口,好滿足。過年吃碗粉蒸肉,也預示著來年的日子蒸蒸日上!
年夜飯吃什麼是有大講究的,跟當地的文化有關系,也有一些美好的寓意。南方人跟北方人的年夜飯有差別,南方靠海邊的人,年夜飯上會有很多的海鮮。內陸地區的人餐桌上比較多的則是各種河鮮,肉類等等。
❹ 北方人一日三餐吃什麼
北方人的一天三餐都吃什麼,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感覺北方吃的東西還都是差不多的,基本上都是以麵食為主,只不過說面試的做法有所不同,北方的早餐在城市和縣城上,但凡是買著吃的話,都是包子油條,還有的地方喜歡吃水煎包和油饃。
喝的粥一般都是咸湯的話就是以胡辣湯和豆腐腦為主,還有就是八寶粥、綠豆粥、紅棗山葯粥等等各種,而在洛陽地區的早餐人們喜歡喝羊肉湯、牛肉湯、丸子湯等,配上當地人愛吃的餅絲,就是早餐的主飯了。
而住在農村地區的人們不會選擇天天買著吃,人們可能說會自己買饅頭,然後自家炒上一兩個菜,配上熱饅頭吃的話,味道也絲毫不比那包子油條差。然後再煮上一鍋粥或者稀飯,這樣最常見的一頓早餐就成了。
到了北方的中午,或許就是面條的天下了,像其中的褲帶面、岐山臊子面、鄭州燴面、油潑面、南陽板面、餄烙面、蒸面條、燜面條,因為北方的人們習慣中午吃湯,而晚上和早上更多以饅頭為主,也有中午吃米飯的,不過和吃面條的相比就少多了。
至於說北方晚飯的話,基本上和早飯都是一樣的,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的,都沒有吃包子油條的啦,都會選擇炒上倆菜,弄碗湯一喝,酒足飯飽結束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