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什麼時候改名稱北京的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也是中國4個直轄市之一;北京是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1)中國什麼時候叫北京擴展閱讀: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
1、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2、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帶。
3、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4、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5、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6、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Ⅱ 北京何時於哪個朝代開始被稱為北京的
北京是在近代被稱為北京的,具體時間是1949年9月27日。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1952年,北京市由華北行政委員會領導,7月,將河北省宛平縣全部及房山、良鄉2縣部分地區劃歸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間,將河北省昌平、良鄉、房山、大興、通縣、順義、平谷、密雲、懷柔、延慶等縣劃歸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區域。
1956年3月9日,撤銷昌平縣,將昌平縣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北京市,並命名為昌平區。將河北省通縣所屬的金盞、長店、北皋、孫河、崔各庄、上新堡、前葦溝等7個鄉歸北京市。
(2)中國什麼時候叫北京擴展閱讀: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東貫穿五大水系:拒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薊運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在海河匯入渤海。
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北京市有水庫85座,其中大型水庫有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
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補給量約為29.21億立方米,平均年可開采量約24~25億立方米。一次性天然水資源年平均總量為55.21億立方米。
Ⅲ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六座城市被稱為北京,你知道嗎
北京作為首都,是從金朝開始的,1153年,金朝皇帝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不過那個時候還不叫北京,叫中都。元朝時,都城也在現北京,但元朝時也不叫北京,叫大都。而「北京「這個名字來自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定都南京,而現在的北京在朱元璋時期叫北平,朱元璋死後傳位給長孫建文帝朱允炆,結果燕王朱棣起兵,奪了建文帝的皇位,遷都現北京,將北平改名字為「北京「,這就是北京作為首都第一次使用北京的名字,之後的清朝也是定都北京,雖然在民國時期改過名字,將北京改為北平,不過民國時期又改了回來,所以北京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清朝建立後,仍定都北京。民國建立後,先定都南京,後改為北京,蔣介石北伐時期,定都南京,將北京改名為北平,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正式定都北平,並且將北平改為北京,一直沿用至今。北京在明朝、清朝、民國初年、新中國時期,作為中國的首都,一直到現在。
Ⅳ 中國最早是什麼時候開始用「北京」這個詞的
明朝初年,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後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 1928年北伐戰爭後,中國的首都遷到南京,撤銷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為北平特別市。 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將軍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和平協議,率領25萬國民黨軍隊反正,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市,實現對北京的解放。同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