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四合院起火燒毀怎麼辦
擴展閱讀
蘇州和天津哪個外地人多 2025-02-01 14:49:52
北京8大處是什麼部隊 2025-02-01 14:37:56

北京四合院起火燒毀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3-09-10 01:42:55

1. 有關北京胡同四合院的問題

常聽北京的老人講:「北京的胡同呀,是有名的三百六,無名的似牛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北京的胡同多得數不清。這話雖說不免有些誇張,卻反映出北京胡同的浩繁散亂,多姿多彩。那麼我們北京的胡同是不是真的數不清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就一同數一數歷史上北京胡同的數量。
北京胡同的變化是隨著北京城的形成而變化發展的。要說北京這地界兒50萬年前就有人居住了,
可是真正發展起來的確是在元朝。元朝於公元1276年在金中都原址東北部按《周禮》建立了「狀如棋盤」的大都城。於是便形成了胡同、小街和大街。據元末《析津志》載:「大都街制:自南以至於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小街十二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巷通。巷通為本地方言。」可見當時北京的胡同僅有29條。堂堂的元大都怎麼就只有29條胡同呢?原來當時有明確的規定,寬9.24米的才叫胡同,達到18米的就叫小街,到了36米就叫大街了。

公元1403年明朝的燕王朱棣當上了「永樂大帝」並正式興建北京城。1420年北京城建造完成,並遷都於北京。1553年,又興建了城南外垣,北京的「凸」字結構正式形成。據《京城五城坊巷胡同集》記載,那時有街巷711條,胡同459條,共為1170條。

清朝定都北京後,完全沿襲了明朝的北京城。但由於滿洲貴族實行了空前絕後的「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使得內城的漢人全部外遷到外城,這樣就促使了外城的發展,新建了許多的民房,也就形成了許多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新胡同。對於元朝規定的只有寬9.24米的才叫胡同也漸漸地模糊了。胡同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大約2077條之多。

民國初年,隨著紫禁城的開放,行人可以橫穿東西長安街。這樣,北京就有了一條和南北中軸線直角相交的東西長緯線。經天安門前形成了一個特大的「十」字。於是街巷胡同就以此為中心發展開來。幾條新幹道的打通帶動了胡同的發展,到了40年代末北京的街巷胡同已達到了3200多條。

解放以後,北京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從此北京這座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全市總面積是過去老北京的24倍,其中市區建成區比解放前擴大了三倍多。新建各類房屋面積相當於建了5個舊北京城。胡同的條數也比解放前增長了一倍,達到了6104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有1316條。北京的發展再一次迎來了歷史的春天。

2. 北京故宮導游詞350字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小導游—( ),我將帶你們去一個風水寶地—北京!
一想到北京,大家想起了北京的老宅子—四合院?四合院,可說是天下聞名,老北京人都說如果沒有了四合院,北京就像沒有了生命一樣,它倒是成了北京的「掌上明珠」!
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還在於它的構成有獨特之處,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築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國住宅建築大部分是內院式住宅,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這種住宅適合於南方的氣候條件,通風採光均欠理想。
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游廊,起居十分方便 ,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崐一個「口」字形。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依東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牆形成四合,開一個門。大門辟於宅院東南角「巽」位。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41dAYtpVO-wk1UWEd_SrfA

?pwd=v64k 提取碼: v6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