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人和南方人哪個消費能力強
擴展閱讀
在廈門什麼面是特產 2025-01-22 23:39:25
廣州晚裝酒吧怎麼樣 2025-01-22 23:37:18

北京人和南方人哪個消費能力強

發布時間: 2024-01-14 03:40:10

Ⅰ 北京VS上海,哪個地區的消費會更高些

個人覺得還是上海的消費會高一點吧,相對而言,雖然說北京的消費也不低,但是從一定角度上來說,還是比不上上海的。因為上海被稱為魔都,在這里生活,大家追求的都是一種小資的生活,無論哪方面都要追求高品質,生活質量上去了,那麼同樣的,消費水平自然也要跟上去的。

當然了,北京的消費水平也高,畢竟是首都啊,人口又多,而且房租也是相當高的。但是我感覺,可能是北方人沒有南方人這么講究這些額外的奢華的東西,北方人會比較實在一點,所以相對而言,我是覺得上海的消費水平比北京的消費水平要高一點。

Ⅱ GDP前十強城市新變局,北京上海雙雙跨越4萬億,兩地的消費水平如何

兩地的消費水平都是屬於比較高的,比較兩地在我國的經濟都是數一數二的。我個人也在上海和北京工作過,就我個人感覺來說,上海的消費比較高一些。

總的來說,上海和北京的消費水平雖然不同,但基本上差不多的,因為兩個城市的GDP並沒有差多少,北京之所以消費水平低,那是因為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中心就在周圍,這樣的好處就是物價低,這也間接導致了北京的消費水平降低。

Ⅲ 北京和上海哪一個生活成本更高

上海的高啊。地鐵:北京2塊,上海3塊起步;公交:北京月卡,上海2元起步;吃飯上海大約是北京的1.2-1.5倍;住房上海的高於北京;計程車也是上海貴;上海唯一比北京便宜的就是橘子、香蕉、菠蘿等的熱帶農產品;電子產品的價錢都差不多
同等生活標准情況下,毫無疑問是上海比北京更高。
其中民生方面的消費佔到絕大因素(與民生相關的支出)
1、北京的住房和上海差不多,基本上能夠持平(5環附近,單間300-500,帶獨立衛生間的700以上);
2、北京的交通:公交車辦理公交一卡通,市內0.4元一次,周邊縣城按段計費,也是0.4元為一個單位,幾乎是上海公交的零頭;
3、吃飯,我覺得北京還是比上海要便宜,現在我們搞聚會,餐廳是「青年餐廳」,裝修服務及菜品都非常不錯,網上有圖片,吃完後去KTV(5小時),5個人,全部下來90元平均。在上海那邊,幾乎找不到。
4、至於服裝,在北京也有動物園、木樨園的衣服,很適中,與上海比起來,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所以如果是一個打工仔的生活標准,在北京肯定比上海的消費低。
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上海的工資肯定要比北京高,差額估計在500左右,也就是說,你在北京2500左右,到了上海就有3000左右。所以具體的情況,你自己來估算吧。
我現在在北京工作,月支出大致:房租750(獨立廚房衛生間一居)+40網費+40(電費,水免費)+100公交+50電話+600吃飯=1580

Ⅳ 35城人均消費排行出爐,哈爾濱沈陽等北方城市消費率為何會超越北上廣深

不同地區的消費觀念、房價水平等因素也會影響“人均消費率

消費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到2025年,將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費示範城市和領先企業。那麼,各大城市目前的消費力如何?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研究了主要城市的人均消費支出和消費率(最終消費佔GDP的比重),在人均消費支出方面,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珠海、佛山、廈門、長沙和東莞,以南方城市為主;在人均消費率方面,位列前茅的主要是北方城市。

湖南社科院研究員童中賢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長沙是一個典型的消費城市,大家都比較敢消費。長沙的房價比較低,大家也有更多的錢消費,這樣一來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會更強。

“我身邊朋友供房壓力都不算大,但大家吃喝玩樂消費確實比較高。”在長沙工作的肖女士說。

對不同城市來說,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高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房價、物價、可支配收入等。總體上看,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的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費支出也越高。不過,人均消費支出也受到一些結構性因素的影響,比如城市化率越高的城市,往往全體居民的人均消費支出也越高。

比如廈門雖然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蘇州,但人均消費支出卻高於蘇州,這是因為廈門的城鎮化率比蘇州高出了12.2個百分點。

在近期於清華大學舉行的“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政策·實踐論壇2020”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教授說,目前約有40%的人住在農村,但是他們在居民消費中只佔22%,很顯然農村居民消費的提高,是未來拉動中國經濟最大的潛力。

居民支出佔GDP比重:北高南低

今年,中央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個過程中,消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高於資本形成總額26.6個百分點。

上述論壇上,蔡昉表示,中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8.2%,中國GDP按照官方匯率計算,已經佔到世界的16.3%,但是最終消費仍然只佔世界的12.1%。如果說我們GDP的比重和我們消費的比重能達到一致,那麼還有4個百分點的潛力可以挖掘,這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會非常顯著。

那麼各個城市的消費率究竟如何呢?最終消費包括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當前,也有人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GDP比重來衡量城市的消費率。

從社消總額與GDP的比值來看,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的39個城市中,有9個城市這一比例超過了50%,分別是沈陽、石家莊、呼和浩特、大連、溫州、濟南、西安、蘭州和南寧。

不過,用社消總額與GDP的比值來衡量城市的消費率,並不完全准確。一方面,社消總額是商品性貨物消費,而居民消費不僅有貨物消費,還有服務消費,尤其是近年來,服務消費在不斷升高。

另一方面,一個中心城市的社消總額,不僅來源於本地居民的消費,也來自周邊地區,尤其是省會城市、交通樞紐、商業中心城市;而一些非省會城市,尤其是以製造業為主的生產型城市,社會消費主要是來自本地居民的消費,來自周邊地區的要少很多。

因此,用人均消費支出/人均GDP(不包含政府消費部分,因此這一數據要明顯低於最終消費率)或者叫“人均消費率”來衡量更為准確,也更有參考意義。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對35個主要城市人均消費率的統計,有7個城市這一數據超過30%,分別是溫州、哈爾濱、沈陽、天津、石家莊、蘭州和東莞,總體上北方城市居多。

相比之下,這一數據較低的主要是南方的一些生產型城市、製造業大市,如常州、無錫、南通等,以及合肥、深圳等。彭澎分析,南方這些製造業大市以生產終端消費品為主,它們生產的產品並不僅要滿足本地的需求,輸出的也比較多。相比之下,有些地方生產的終端產品需求較少,輸入的產品比較多,這也影響了人均消費率的數值。

另外,不同地區的消費觀念、房價水平等因素也會影響“人均消費率”。比如,由於不少北方城市工業化進程較早,非商品化的住房佔比非常大,整體的房價水平較低,因此居民收入中用於日常消費的部分會更多。相比之下,一些地方房價較高,就會相應減少居民在日常消費的花銷。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北方城市居民很多是在體制內就業,各種社會保障齊全,他們也更敢消費。而南方不少城市,有相當多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賺了錢都拿回老家用了,這也影響了城市的居民消費支出。同時,高房價對居民消費有擠出和抑制效應。而在一些一線城市,部分居民的教育培訓等服務消費開支甚至有超過消費品開支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