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本一教育理念怎麼樣
擴展閱讀
長春到杭州ems多久 2025-01-22 15:39:55

北京本一教育理念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4-01-23 12:51:24

⑴ 北京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北京一中是一所老校、也是一所名校。校址在東城區鼓樓東大街寶鈔胡同。2001年2月被授予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銅牌。

歷史沿革
教育方針
師資隊伍
傑出校友
校園設備
社會榮譽
辦學思想
歷任校長
八旗官學管學大臣徐桐羅常培徐楚波張幼成李世濂湯朝暉
發展狀況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
教育方針
師資隊伍
傑出校友
校園設備
社會榮譽
辦學思想
歷任校長
八旗官學管學大臣徐桐羅常培徐楚波張幼成李世濂湯朝暉
發展狀況
地理位置
展開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北京市第一中學簡稱北京一中,前身為八旗官學,建於清順治元年
北京市第一中學
(1644年),是清王朝專為八旗子弟設立的學校。1894年經整頓增設八旗書院一所,取名經正書院。創始人徐桐,監院宗室寶豐,校址即北京一中現校址。1902年改名為宗室覺羅八旗中學堂。1904年改名為宗室覺羅八旗高等學堂。1912年蔡元培主持教育部,決定:"八旗高等學堂仍准設立,唯將八旗取消,五族皆可入",同年八月改宗室八旗高等學堂為京師公立第一中學。1949年4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北京市第一中學。截止到1966年一直為男生校。1988年被東城區政府命名為實驗學校。1990年起實施12年一貫制中小學整體實驗。編輯本段教育方針
學校一貫繼承發揚「有志者事竟成」的傳統精神,遵循教學規律,教書育
北京市第一中學
人,為學生全面成才打好基礎。在繼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學校努力構建「以教學為中心,課內外相結合,以家庭社會為依託」的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模式,在學科教學、德育、科技教育、藝術教育、體育、美育等方面,均以形成特色。學校遵循「主體、個性、現代」的教育理念,提出「全面育人,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整體辦學方向。在高中新課改中,課程設置多樣化,圍繞「主體、探究、效率」進行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多層面的學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模式的施行,都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平台。編輯本段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48個教學班,教職員工180人,學生從小學到高中愈2000人。經市教
北京市第一中學
委批准,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並可招收部分寄宿生。?北京一中教師隊伍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特級、高級教師為主的骨幹教師,另一部分為近年來大學及研究生畢業的青年教師。中老年教師經驗豐富,青年教師朝氣蓬勃。敬業愛生是師資隊伍的基本素質。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全面育人的方針,承擔了北京市教育科學「八五」和「九五」重點課題,還是教育部「九五」重點教育科研課題組主要成員。北京一中實施9年一貫制,從小學畢業直升初中,一中小學部使用景山學校21世紀教材,為學生發展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 學校是北京市體育(田徑)傳統校、也是北京市藝術傳統校。幾年來為大專院校輸送了許多體育和藝術類特長生。編輯本段傑出校友
一中是北京市最古老的學校之一,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傳統和光榮的革命傳統。老舍、劉白羽、許嘉璐、強衛、李荻生、劉曉晨、李素麗等都是一中的校友。近幾年一中的發展受
北京市第一中學
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李嵐清、柳斌、龍新民、張健民、李志堅、強衛、徐錫安、陶西平、林文漪、陸宇澄、胡昭廣等領導人為一中題詞或批示勉勵學校、或親臨學校指導工作。編輯本段校園設備
北京一中校園環境優美,被北京市評為花園式學校。校內有塑膠跑道,寬
北京市第一中學
廣的操場、禮堂和食堂;有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圖書館、學生覽閱室、電教室、多功能教室、學生機房和木質地板的形體房、各教室都安裝了閉路電視和多媒體設備。 優美的校園、先進的設備、良好的校風、嚴謹的教學傳統和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為進入我校學習提供了求學成才的條件。編輯本段社會榮譽
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
北京市第一中學
作先進單位,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優秀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北京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北京市綠色學校等。1978年被批准為全國鐵路重點中學和北京市西城區重點中學,2004年由鐵路移交西城區政府管理,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先後被教育部、北京市及西城區授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類學校」、「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校」、「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校」、「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校」、「電化教育優類校」、「實驗教學先進校」、「創建文明行業示範單位」等一系列光榮稱號,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編輯本段辦學思想
學校的校訓是「勤奮、求實、創造、奉獻」。學校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本著「以人為本,以德治校,以質求發展」的辦學思想,以多樣性為特徵,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中學階段的基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教育創新,每年為北大、清華等全國重點大學輸送了大批優秀高中學生。 以人為本,以德治校、以質求發展,以多樣性為特徵,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走向世界,把北京市第一中學建設成為「研究型、開放式、高質量、信息化」的現代化示範中學,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校堅持「全面育人」的教育原則,保證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國家規定的教育內容,完成學業,為進一步深造或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學校重視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有專設部門和人員負責學生的思想工作、青春期教育和心理輔導,有專設的醫務保健室為學生服務,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編輯本段歷任校長
八旗官學管學大臣徐桐
北京一中前身為八旗官學,始建於清順治元年(1644年),是清王朝專為八旗子弟設立的學校,學校隸屬於清朝太學(國子監) 清光緒八年(1882年)八旗官學經歷了一次大的整頓,增設了管學大臣,第一任管學大臣為吏部尚書大學士徐桐。 (現北京一中校園內,碑亭中仍清晰可見徐桐當年撰寫的碑文) 京師第一公立中學校長 美國康必乃爾大學畢業,1923年留學英國,曾三任京師公立第一中學校長: 1923(因去倫敦留學未到任) 1924.7----1928.8 1934.9----1939.9 京師公立第一中學代理校長 1923.2--1924.7
羅常培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教授,解放後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委員。 羅常培先生是北京一中歷史上一位不領薪水的校長,任職期間全部薪水均購圖書捐贈學校(文化大革命中損失慘重,羅常培的贈書,現只有少量尚存,尾頁可見羅常培的藏書印) 羅常培任校長期間,前後曾有數位文化教育知名人士到一中任教,老舍、鄭天挺、董魯安。羅常培本人,他們不僅帶來了進步的思想,而且帶來了新的文化,董魯安是北京教育界第一個教語體文的,以後的老舍先生,羅常培先生也都是用白話文教學。這在當時就是嶄新的人物了,可以說是「天風氣之先」「五四」的新風吹到了一中,為一中的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徐楚波
1949-1976 北京一中校長 1976-1982 北京一中名譽校長 1949年1月北平解放,4月11日徐楚波代表人民政府接管北平市第一中學,並擔任校長。學校定名為北京市第一中學校 徐楚波,人民教育家,1949年九月參加了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國會議。建國後歷任全國政協二屆委員;第三、四、五屆常任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第一二屆人民代表;市人民政府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北京市分會常務理事;副主任理事。
張幼成
後調任教育局局長、東城區區長
李世濂
後調任新華社國際部主任北京
湯朝暉
任166中這所區重點校的副校長、書記。兩年前,一中原校長鄧少軍調任25中校長,湯朝暉被任命為一中的校長。編輯本段發展狀況
學校堅持以「教育改革促發展,教育科研求創新」的發展戰略。在不懈的改革、探索的實踐中,學校逐步形成了「構建學生的健全人格,打好學生的發展基礎」的教育理念和「尊重學生自主,倡導人文教育,重視環境熏陶,強調道德實踐」的教育主張。學校明確提出了「優秀的初中畢業生,經過三年高中培養,應當成為人格發展和身心發展兼優,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兼優,人文素養和科學(自然)素養兼優,個性得到健康發展的優秀高中畢業生」的培養目標。學校教學管理堅持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相統一,遵循「雙主體互動式」教學原則,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以研究與實踐相結合方式,發展「人文素質教育」、「自主性發展」的育人特色,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研究性學習,為全面實施新課程做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