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的名從哪個朝代開始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有座橋敦 2024-11-28 10:33:24
廣州到霞浦長途汽車多久 2024-11-28 10:28:25
廈門市同安區是什麼省 2024-11-28 10:24:08

北京的名從哪個朝代開始

發布時間: 2024-03-27 09:50:58

❶ 北京名字的由來

北京名字的由來: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1、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2、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3、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4、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5、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6、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7、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准備遷都城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8、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

9、京兆,民國二年(191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范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10、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1)北京的名從哪個朝代開始擴展閱讀:

公元1403年,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奪取了皇位,他把首都從南京遷到這里,把北平改為北京。從這時起,北京這個名稱才正式出現。國民黨統治時期一度把北京改為北平。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又恢復了「北京」這個富有歷史傳統的名字。

北京「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居中國第一位,並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四位 。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

2017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7230元,住戶存款總額和人均住戶存款均居全國第一。2017年,北京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183家,數量居全國第一。

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和平協議,率領25萬國民黨軍隊投向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❷ 北京是哪個朝代命名的

A:明朝
永樂皇帝奪取政權後將北平升格為北京,永樂十八年正式遷都北京

❸ 北京 是從哪個朝代開始使用這個名稱的

是明朝!!

以下是各個朝代對北京地區的稱呼,你可以參考一下!!

古史傳說 叫 幽陵、幽都
商 燕、薊
周 燕、薊
秦 廣陽郡
西漢 燕國、廣陽郡、廣陽國
東漢 幽州廣陽國、廣陽郡
魏 幽州燕郡、燕國
晉 幽州燕國
後趙 幽州燕郡
前燕 幽州燕國、燕郡
前秦 幽州燕國
後燕 幽州燕郡
北魏 幽州燕郡
東魏 幽州燕郡
北齊 幽州燕郡
北周 幽州燕郡
隋 幽州、涿郡
唐 幽州、范陽郡
五代 幽州
遼 南京(燕京)析津府
宋 燕山府
金 中都大興府
元 大都路
明 北京、京師、順天府
清 京師、順天府
中華民國 京兆、北平市

❹ 北京名字的由來

北京有據可查的第一個名稱為「薊」,是春秋戰國時燕國的都城。在後來的年代遼金是將北京作為陪都,稱為燕京。金滅遼後,遷都於此,稱中都。元代改稱大都。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於此,改稱「北京」。名稱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設為直轄市。 取全稱中的「京」字作為簡稱
北京城被稱為六朝古都,可久遠的燕國對於現在來說可以說是無跡可尋,可北京卻是中國歷史上最後期的五個朝代建都之地,這五朝指的是遼(公元916——1125年)、金(公元1115——1234年)、元(公元1279——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當初遼時,只把北京作為陪都,北京只不過是遼代「五京」之二,而真正在這里建成中央都城的,不始於遼而是始於金。據《金史·海陵紀》記載說燕京就是北京在當時的名稱,金建都之後改稱中都。當時為公元1153年4月21日,即正式將燕京定為首都。 說到北京城,還是要從遼代的燕京聊起。遼人,即契丹人,契丹族是世代生活於遼河上游的一個游牧民族。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國,建都城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稱為「皇都」。隨後登基稱帝(遼太祖),改國號為「遼」。 同時期的中華大地的中原上正處在「五代十國」政權紛亂的時期。公元936年,即五代時期中的後唐清泰三年,後唐的節度使石敬瑭為篡奪政權,許諾割讓國土為條件,換取遼太宗(耶律阿保機次子耶律德光)發兵協助。石敬瑭篡位當上了後晉皇帝,隨之割讓北方國土幽、薊、雲、朔等十六個州(史稱「燕雲十六州」楊家將那裡面老說)送給遼國作為回報,並尊稱遼太宗為「父皇帝」,石敬瑭自己則做了現在著名的罵名千載「兒皇帝」。 當時割讓給遼國的幽州城,在今天北京西南的廣安門一帶。公元938年,遼太宗將國都「皇都」改名為「上京臨潢府」,定幽州為「南京析津府」,定遼陽(今遼寧省遼陽)為「東京遼陽府」,其後於公元1006年定今內蒙古寧城為「中京大定府」,後又定雲州(今山西省大同)為「西京大同府」。以上就是我所說的遼國的「五京」,一個國都和四個陪都。幽州被升格為遼國的陪都後,改稱為「南京析津府」,也稱「燕京」。北京城的別稱「燕京」的稱號即始於此。
後在遼國統治的塞北地區,世居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逐漸強大。公元1112年的夏天,遼國天祚帝到混同江(今日叫松花江)漁獵,按慣例女真各部落首領都要前來朝拜。在宴會上,女真族完顏部落的首領完顏阿骨打不肯屈尊獻媚,險些被處死,由此引發完顏阿骨打決意反抗遼的統治的想法。次年,完顏部落聯合其他女真部落正式起兵反遼。 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創建了大金國,建都與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1123元金軍攻陷了遼國的「南京析津府」(即燕京);1125年,金兵又俘獲了遼國皇帝天祚帝,遼國正式滅亡;1126年,即靖康之恥那年(靖康元年),金兵攻陷北宋國都開封。隨後金國在燕京設立了「中書樞密院」和「行尚書省」,以便就近統治新征服的北宋領土。 公元1149年,位居金國丞相的完顏亮(金太祖之孫)發動政變,殺死金熙宗。完顏亮即位後,為了鞏固帝位和有效地統治中原,下詔遷都燕京。
定下遷都大計之後,完顏亮派官員梁漢臣、張浩、蔡松年等征調軍隊40萬人、工匠民夫80萬人去燕京,全力營建宮殿城池;另派畫工去北宋故都開封,測量和描繪北宋的宮殿園囿,依樣在燕京仿建。
公元1153年,金正式遷都燕京。完顏亮特意下詔改元,改新年號為「貞元」,升內外文武官員皆進級一等。為促使留戀故土的王公貴族們盡快搬遷,也為了防止親族中的敵對勢力盤踞故都,完顏亮又下令拆毀了會寧府的宮殿宅第以消除後患。
遷都後,完顏亮仿效遼國的「五京」制度,定燕京新都為「中都大興府」,另外定四個陪都:今內蒙古寧城西南為「北京大定府」,北宋故都開封為「南京開封府」,今遼寧省遼陽為「東京遼陽府」,今山西省大同為「西京大同府」。 遼國時期的燕京城(南京析津府),是遼國「五京」之中規模最大和最為繁華的一個城池。中心位置在今廣安門一帶。現在北京僅存的遼代建築,也是北京城裡現有年代最古老的地上建築物,就是當年矗立在遼燕京城內的密檐式十三層八角磚塔,位於廣安門北濱河路西側的天寧寺院內,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了。 只可惜輝煌的金中都城在歷史也只閃光了63年。 金貞元元年(1153年)完顏亮建立中都一直到1214年金宣宗迫於蒙古成吉思汗的威脅而遷都「開封府」,再至遷都的次年中都城被蒙古鐵騎徹底搗毀。金中都短暫的命運就此結束,在這63年中,中都還是為北京留下了大量的名勝古跡。今天的釣魚台、玉淵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曾經是當年金代皇家的離宮別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