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為什麼叫南正北
擴展閱讀
杭州健康輕食什麼牌子好 2024-06-30 20:28:59
廣州取環要多少費用 2024-06-30 20:25:49
廣州車輛指標棄用多久 2024-06-30 20:12:24

北京為什麼叫南正北

發布時間: 2024-06-28 00:24:59

❶ 北京 名稱的由來

北京名稱是由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准備遷都城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北京由於經歷了很多的朝代,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名稱:

1、燕都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2、幽州

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3、京城

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4、南京

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5、大都

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6、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7、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准備遷都城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8、京師

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

9、京兆民國廢順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范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1)北京為什麼叫南正北擴展閱讀:

從1153年開始,北京經歷了金、元、明、清幾個朝代,歷時800多年,一直都處於國都的地位。因此,它又得到了各式各樣的別稱,如長安、春明、日下、京華、都門、帝州、帝台、王城、皇州辰垣、天都、玉京、神京等。所以,綜觀世界各國歷史悠久的城市,北京市是世界上歷史名稱最多的城市。

北京的正名、別稱約有60個,可以說是世界上歷史名稱最多的城市。北京地處華北大平原西北端,50萬年以前,這里就有了原始人的活動。

當時的「北京人」為人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但是沒有留下地名。北京在上古時期叫作幽陵;在夏代稱冀州;在周朝稱為薊;春秋戰國謂燕;秦署廣陽、漁陽;西漢設幽州;東漢為廣有、伐戊;北魏叫燕郡;隋改涿郡;唐改范陽郡;遼改為幽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開始稱北京;1421年改稱京師;清代稱北京;1928年又改北京為北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恢復北京的稱號。這些名稱僅是比較常見的名稱。除此之外,北京在歷史上還曾叫過宛平、燕山府、聖都、汗八里。

❷ 北京在北方,為什麼它的曾用名卻叫南京

因為它曾經屬於一個國家的南邊重要城市,這就是遼國,所以會有南京這個稱呼。

❸ 北京名稱的變化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帶。

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准備遷都城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

京兆,民國廢順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范圍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新中國成立後改為北京。




(3)北京為什麼叫南正北擴展閱讀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跡。

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北京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2017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7230元,住戶存款總額和人均住戶存款 均居全國第一。2017年,北京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183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北京在福布斯2017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排第3位。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北京將成為全球首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❹ 北京的舊稱有哪些

北京是歷史古都,有許多稱謂,人們比較認可的北京歷史上的稱謂有下面一些。

北京不僅叫北平,歷史上還曾有十五個名字
薊。史書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克商以後,封帝堯之後人於薊,封召公爽於燕。另一說周以前就有燕國,後燕國並入薊國,薊國以薊城為國都,就是現在北京的前身。秦滅燕後,設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是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位置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都。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以後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為北京的別稱。

日下。日下是國都的代稱。《晉書》就稱晉都洛陽為日下。後來唐代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詩句。後來日下就作為北京的代名詞。清人朱彝尊乾隆年間著有《日下舊聞考》一書。

幽都。唐代曾設置幽都縣,遼代曾設幽都府,所治在今北京一帶。

燕京。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稱燕帝,以范陽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後,取消燕京。北京的正式命名多有變動,可燕京這個名稱廣泛使用。

北京不僅叫北平,歷史上還曾有十五個名字
春明。此名起源於唐代,唐朝首都長安的正門(東門)名春明門,古人認為東方主春,於是後人遂以春明作為首都的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曾被稱為春明。清人孫承澤著有《春明夢余錄》一書。

京城。長安成為國都後,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以前,稱首都長安為京城。後來國都就指京城。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稱京城。

南京。遼會同元年(公元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部)。幽都府即現在的北京地區,因而又稱南京。

北京不僅叫北平,歷史上還曾有十五個名字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聯合伐遼,攻佔燕京。宋、金議和後,燕京歸北宋,北宋建燕山府(因臨近燕山腳下),燕京又稱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佔領宋的燕山府。金貞元元年(115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在今天北京西南。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汗八里。元時蒙古人蒙語稱大都為汗八里,意思為「汗城」,可汗所住之處。元朝定都北京後,北京也被稱為汗八里,馬可·波羅在其游記中就稱大都(北京)為汗八里。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元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❺ 北京的簡介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

北京位於北緯39度56分、東經116度20分,地處華北大平原的北部,東面與天津市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省相鄰。

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北京是祖國的心臟。

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所在地,也是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北京成為全球首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北京是唯一入選世界15大購物之都的內地城市,擁有百餘家大中型購物商場。王府井大街、前門大柵欄、西單商業街是北京的傳統商業區;國貿商城、東方新天地、中關村廣場。

(5)北京為什麼叫南正北擴展閱讀∶

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很多地方特色的民風習俗:北京小吃、京劇、京韻大鼓、相聲、舞台劇、鐵板快書、景泰藍、牙雕、毛猴、漆雕、賽蟈蟈和蟈蟈籠、吹糖人、捏麵人等等。

北京是「博物館之都」,注冊博物館多達151座。國家博物館為世界最大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

北京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7處)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個擁有世界地質公園的首都城市。北京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達200多處,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皇家園林北海公園、頤和園和圓明園,還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勝古跡。

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跡7309項,9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含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北京段)、32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地質公園、15處國家森林公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

首都之窗-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