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教師申報國家級課題研究的教師簡介怎麼寫
一、要深刻反省當前教師在課題選擇中所存在的問題
所謂的教育科研課題,就是研究者所要研究的發生在教育領域中的問題或現象.在教育科研過程中,一項教育科研課題一旦確定下來,就意味著整個教育研究的任務及方向也隨之確定.教育科研課題關系著教育科研的價值,決定著教育科研成敗.因而,有人曾形象地將教育科研課題的確定,比喻為整個教育科研過程的心臟.教育科研課題的選定工作之重要,由此可窺一斑.然而,有不少幼兒園教師,特別是從事幼兒園教育研究經驗不多的新手,所選擇的教育科研課題,往往極易存在著課題所涉及的范圍太廣,非個人的研究精力所能駕馭的;或課題所涉及的相關知識與課題的研究任務,遠遠超越個人研究能力所能及的范疇.選擇這種"偏大偏難"的課題做研究,其所直接帶來的往往是課題研究難以在科學有效的軌道上運行.課題研究要麼半途而廢,要麼隨便胡謅一下所謂的"研究成果".這,不僅會嚴重地挫傷了研究者的研究熱情;也會給教育科研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如損害教育科研應有的尊嚴--對事實的尊重.筆者認為,當前幼兒園教師在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上,之所以會存在著上述的"偏大偏難"問題,其主要原因可能有如下兩個方面.
1、缺乏確定一項合適的研究課題的技巧
研究始於問題,而問題的發現,到問題進入實質性的研究階段,需要做好"從'問題'到'課題'的選定工作".教育問題的復雜性,決定著一個教育問題其實際所涵蓋的內容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層次的、多方面的.問題所表示的往往僅是研究所涉及的領域或范疇.研究者若要深入地對"所發現的問題"展開研究,就必須對該問題所包含的應有的信息作詳細分析,再依據實際的情況(研究者的主客觀條件),從中選定一個能夠研究的、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所確定的這一能夠研究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所要研究的課題.
比如,某研究者發現目前有不少幼兒園開展了"幼兒英語教育",有的還號稱"英語教育"是該園的辦園特色,在幼教圈裡隱約有一股"幼兒英語教育熱"的傾向.該研究者覺得有必要、也有能力對此問題進行一番研究.那麼,在對此問題作實質性研究時,她首先就必須對此問題所涵蓋的"信息"進行詳細的分析.筆者認為,就所涵蓋的內容來講,該問題(幼兒園英語教育問題)至少包括如下幾個"小"的問題:幼兒英語教育目標、原則、途徑、方式、方法、管理與評價的研究,幼兒英語教育教材建設、玩教具設計、環境創設的研究,幼兒英語教育與幼兒身心發展、與其他課程學習內容的關系研究等等;就所採用的研究方法,至少有文獻法、教育調查法、教育實驗法、教育行動研究法、教育經驗總結法等;就研究的對象來講,有城市園和農村園的大、中、小三個年齡段等;等等.在作此一番分析的基礎上,研究者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某一"小"問題作重點的研究.很顯然的,如果該研究者將所發現的問題,直接作為其個人研究的課題,即"關於幼兒英語教育問題的研究",則此"課題"所涉及的范圍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幼兒園教育研究新手所選定的課題之所以會"偏大",很大的可能就是直接將"問題"當作"課題"來研究.相反的,如果研究者是運用教育行動研究法,僅對"幼兒英語教育的有效方法的問題"進行研究,則就顯得較適宜、可行的.
2、存在著想像專家那樣開展研究的心理由於種種原因,中小學幼教師的角色,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是游離於研究者之外.在他們看來,開展教育研究似乎成為高校或專門研究機構科研人員的專利.因而,一旦把教育研究的權利重新交還給久違研究工作的教師們手裡時,他們也只能是誠惶誠恐地力求按照著專家研究的範式來開展一些研究,存在著想像專家那樣開展研究的心理
.這具體表現在:很多幼兒園教師一提到課題研究,好象就必須是他人從未做過的,研究的成果最好是要
填補某一空白"、或者必須是"實驗研究"的,片面地認為,只有這樣的課題才是"有意義的"、才是屬於"規范的"研究.於是,每次的課題選擇,總會在課題的"創新"與"規范"上絞盡腦汁,而殊不知,越是想達到專家研究層面上的"創新與規范"的課題,對大多數幼兒園老師來說,就越是離她們的教育實踐經驗與實際的研究能力越遙遠,就越不具備研究的"可行性".這也許是有的幼兒園老師所選擇的課題"偏難"的原因所在吧.
由於所接受的專業訓練,以及所承擔工作的性質等方面的不同.如果要要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也像"術有專攻"的專家們那樣開展研究,以專家研究的標准來評價或管理中小學幼教師的教育研究工作,這不管是從理論上或事實上來講,都是不現實的.例如,就很多幼兒園老師所看好的"實驗研究",且不論現在的"教育實驗研究"已往"多因素設計"、或者比較重視"整體性的因果關系"的方向發展,有的幼兒園老師在她們所撰寫的"關於×××的實驗研究"的報告里,常常對該實驗是如何開展的?(實驗因素是什麼?)介紹甚少或含糊其詞,至於無關因素是如何進行有效的控制?實驗結果又是如何可靠地獲得?等等,則乾脆隻字不提.從這樣的實驗報告,我們可以推知:有的幼兒園老師對"實驗研究"的一些基本規范尚須進一步了解;或者說,幼兒園老師參與科研的強項並不是"實驗研究",也許更適宜她們開展的是"敘事研究"、"行動研究"等.如此的事實,又怎能像專家那樣地研究呢?
鑒此,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教育研究者認識到,教師的教育研究應有別於專家的研究.這,不僅僅是他們所開展的教育研究的側重點應是有所不同的,即所謂的"頂天"與"立地"的研究,更為主要的是他們的研究範式也應是有一定的區別,這包括對教師教育科研的價值、性質與特點,以及相應的管理與評價的機制的認識與建設等.總而言之,不能簡單地將專家研究的範式強加於教師的教育研究.就教師教育研究課題的選擇標准與來源而言,目前,很多專家已越來越趨同於這樣的認識:"教師研究的課題應該是自己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真實問題,應該是自己有興趣去研究的、與改進和提升自己教學實踐相關的問題,而且是確實需要已課題形式深入開展研究的問題"①;"對幼兒園教師來說,從自身的實踐中發現問題並以此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是其確立研究課題的基本思想"②.
二、要熟練掌握幼兒園教師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途徑
能否選擇到一項好的課題,主要取決於研究者的專業涵養(專業的敏感性與專業的洞察力),以及研究者對參與教育研究的具體定位.當然,了解與熟悉課題選擇的一些常見的途徑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對幼兒園教育研究的新手來講,更具有現實的意義,是他們從事教育研究"必修的'一課'".
1、從教育實踐中選題
從教育實踐中選題,這是由教師教育科研的目的、性質與特點所決定的,也是當前教師教育研究所推崇的一個基本思想.從這一途徑來選題,更具體的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從困難的問題中選題 培養人、塑造人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高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更是一項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帶有一定普遍性的困難問題.如在幼兒園里經常會遇到一些令老師頭痛的"調皮兒童
",那麼,"調皮兒童"的特點?成因?以及有效的教育策略等等?無疑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選題若能從此入手,更能體現出科研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②從爭鳴的問題中選題 爭鳴的問題往往就是教育改革與發展中所關注的急亟解決的熱點問題.研究者若能從見仁見智、各持已見的爭鳴性問題中,選定一個合適的課題加以研究,以檢驗各家觀點並形成自己的看法.如,對學前兒童是否可以學習外語的問題,有人主張教幼兒學外語,認為學前期是語言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錯失這一時期是十分可惜的;也有人反對這種做法,他們認為,兒童時期應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能讓單調、枯燥的學習占據幼兒的童年.在這種相持的爭論中,研究者就可以從中選擇一些相關的課題進行實證性研究,如"大班幼兒英語學習實驗研究"、"幼兒英語學習興趣的調查研究"等.
③從盲點的問題中選題 幼教領域中存在的有些問題,有的可能是熟視無睹,有的則可能是新出現的,這類問題常常會被人們所忽視,或不加以重視.特別是一些屬於學科交叉的問題,研究者因各自受其專業修養等因素的制約,極易使這些"問題"的研究處一種"盲點"狀態.如果研究者能敏銳地從"盲點"的問題中選定一個課題進行一番研究,往往也較易出成果.如"幼兒計算機輔助教育的研究"、"幼兒生態教育的研究"等.
2、從感興趣的問題中選題
一般來說,研究者通常會投入相應較多的精力,去關注自己所感興趣的問題.因而,其對該問題的了解和掌握也往往較為全面深入.選題若從此切入,不僅有利於挖掘出有價值的課題出來,而且,也有利於課題研究任務的高質量完成.因為,研究者所研究的課題是其本身所感興趣的,這樣即使是在研究中遇到困難,研究者也往往能堅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難,孜孜不倦地投入課題的研究工作.
3、從理論學習中選題
教育領域中有大量的理論文獻資料,需要廣大的教師去學習領會.加強理論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研究者的理論水平,也可以為研究者提供許多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①可以從驗證、借鑒某一理論觀點的行動中選題作為當代教育科研發展趨勢的一個特徵--跨文化研究,即重復已有的研究,以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的共性與差異.如我國幼教科研工作者曾對皮亞傑關於兒童思維發展的有關理論的驗證研究,瑞吉歐幼兒教育思想在中國大陸的實踐研究等,就是屬於此類課題.
②可以從整理、學習教育遺產中選題 開展教育研究,固然要關注國際發展的潮流,加強對外學習,但也不能因"崇洋媚外"而削弱對本土優秀教育遺產的繼承與光大.就幼教研究而言,如果大家都能深入一點去研究陳老先生(鶴琴)的教育思想,也許在這新一輪課改中,我們不至於會像現在那樣"吵吵嚷嚷",甚至是迷茫.
4、從研究規劃中選題
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領導,都會根據國家四化建設、改革開放的需要,根據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定期制定出教育科學研究規劃;各級各類教育研究學會、各種教育雜志也會定地提供一些選題的范圍.研究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主客觀條件,從中選擇能夠勝任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