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要疏解多少人口
擴展閱讀
天津煤礦在哪個區 2025-01-12 12:07:21
涼山到深圳要多久 2025-01-12 11:49:44

北京要疏解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4-10-23 04:02:42

Ⅰ 北京中心城區疏解15%人口 2020年不超過2300萬

11日閉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表決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意見》。其中,涉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些重磅信息首次向社會披露:北京將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在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控」與「疏」雙管齊下,嚴控新增人口,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萬以內,中心城區力爭疏解15%人口……

專家表示,將北京從單中心模式變為多中心模式,解決人口擁擠、交通擁堵、公共資源緊張等「大城市病」的困擾,是政府和社會近年來達成的共識。但作為首都,北京的城市規劃和建設變化敏感而復雜。此次會議透露的信息意味著北京真正在功能疏解方面實現歷史性破局。

焦點一

如何把功能疏解出去?

建設通州行政副中心以政府帶動企事業單位外遷

11日閉幕的北京市委全會提出,北京將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在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坊間傳說多時的將通州建成行政副中心之舉,終於塵埃落定。

一些專家指出,行政副中心的遷移,是北京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破解首都大城市病、實現功能疏解的關鍵和標志性動作。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華南城市規劃院院長胡剛表示,這是落實好中央對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四個中心」定位的務實之舉。將政府的部分行政功能從過度擁擠的中心城區疏解出來,不僅能夠通過資源和服務的流動帶動遠郊新的副中心真正建設起來;同時,在涉及巨大利益旁襲調整的疏解問題上,政府率先帶頭,也會給央企、事業單位等起到表率和帶動作用。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弘表示,建設行政副中心要認真總結北京中心城發展的經驗教訓,一是進行前瞻性規劃,把軌道交通建設提早謀劃,做到規劃引領人口產業布局,防止在副中心「攤大餅」,要留下永久的農田、綠地,預防新的「城市病」,而不是等人來了資源到了再建設;二是盡快疏解北京公共服務資源,增強副中心服務能力,爭取在2017年取得明顯的進展;三是按照跨區域的戰略思路,謀劃通州副中心與燕郊、大廠、香河、武清、寶坻等河北和天津區縣的聯動發展。用一張藍圖把通州打造成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區、先導區。

此外,專家認為,要警惕 房價 先行炒作,影響整體大局。近期,通州不少樓盤單價已經從原來的2.5萬元左右漲至3萬元以上,燕郊近期有樓盤已經漲到單價1.8萬元。12日,記者致電通州和毗鄰的河北燕郊、大廠多個售樓處,均被告知目前「預售暫停」,稱「接下來售價肯定要上漲,具體漲幅開發商還在研究」。

國際金融論壇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鵬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對北京周邊的衛星城市房價肯定會有一定的上漲帶動,但如果過度炒作上漲預期,把協同發展異化成借北京疏解大搞房地產開發,會導致要素難以流動,削弱產業轉移和人口流動的動力,又建成新的「睡城」,缺乏持續長遠發展動力。

焦點二

如何把人口疏解出去?

產業、教育、醫療資源向外疏解引導

北京市委全會表示,規劃綱要中明確了2300萬的人口控制目標,這是我們必須堅決守住的底線。為此,北京將加大「以業控人」「以房管人」力度,城六區爭取下降15%左右,使人口資源環境與首都城市戰略地位相協調,讓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

事實上,近年來,盡管北京採取了全國最嚴格的落戶政策,但從2000年到2013年,常住人口仍增加857萬人,年均增長超過60萬人。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1.6萬人。專家指出,如果嚴守底線,在5年多的時間內,北京還有不到150萬人的增長空間,換算下來,每年不到25萬人。

趙弘表示,人口過多是「大城市病」的核心表現,尤其在北京這樣的缺水城市,地察野下水超采嚴重,通過南水北調依然不能解決北京的用水矛盾,要考慮「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防止人口規模失控。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劉治彥表示,人口疏解是首都功能疏解的核心和敏感問題,光靠戶籍制運沒兄度和行政限制調節行不通,必須從城市功能設置這一源頭進行引導。只有通過產業、醫療、教育資源的對外擴張,讓住在北京郊區的人可以方便地就業、上學、就醫,才能吸引人們外遷。

目前,北京在產業限制目錄、城市改造方面正在加大力度。2014年,北京市已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和污染企業392家,搭建了30個產業疏解合作平台,推進產業轉移疏解項目53個,拆除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場36個。西直河石材市場、動批市場等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產業已經陸續開始搬遷。

此外,一些中心城區內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業也在控制規模。東、西城區已嚴禁再增加醫療機構床位數量,位於二環的天壇醫院將整體搬遷至豐台,而位於河北燕郊的燕達醫院與北京天壇醫院簽署協議共建京東地區最大的腦科中心。同時,不少高校也在北京遠郊和河北等地建設新校區,北京化工大學的秦皇島校區也即將啟動開工建設。

焦點三

如何破除「一畝三分地」?

一體化不能「甩包袱」

「有的地方在前一天開會時還討論要疏解人口,第二天又討論怎麼發展產業、鋪攤子。」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高揚表示,這種思路還沒有擺脫對傳統產業的依賴,一方面經濟發展要以人造城,以業興城,另一方面人口臃腫又不得不因城限人。

專家指出,無論是行政副中心建設、人口調控,還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建設,要落實好目標,最關鍵的是如何打破既有「一畝三分地」的行政區劃,調動各方積極性,讓協同真正見實效而不流於口號。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和經信委介紹,2014年北京通過新增產業禁止和工業污染行業、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全市范圍內限制或禁止建材、造紙、紡織等一般製造業,燃煤發電,區域性物流基地等;包括東城區和西城區在內的核心區還要額外禁止建築業、批發業,禁止新建和擴建高等學校、大型醫院等。對於淘汰污染企業,也從「號召」變成「強制」。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做法都體現了北京「做減法」態度之堅決。

而對於承接轉移一方的河北,2014年從京津兩市引進資金3757億元,占引進省外資金總量的51%。

專家指出,要真正打破「一畝三分地」,還應在兩方面加強突破。北京師范大學資源學院教授王玉海表示,應該以產業地域集群為載體來推進京津冀的產業轉移橋梁:研發可以放在北京,但生產製造和銷售都轉移出去,由此而來的稅收分享機制下一步也要突破。如果沒有利益共享機制,稅收都在轉出地,轉移地只解決了就業,稅收很少,會導致各地競爭大於合作。

此外,專家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考、退休保障、醫療異地結算等民生工程應當先行破解。

Ⅱ 北京14個分區規劃全文公布 未來各區人口如何變化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今日(12月11日),北京14個分區規劃全文正式發布。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北京城六區中,至2035年,海淀、朝陽、豐台和石景山常住人口調控規模均較目前下降,非城區區域人口調控規模均上調。此外,延慶等郊區將積極制定科學有效的人才吸引政策,吸引中心城區人口適度轉移。

城區實現「人隨功能和產業走」

海淀分區規劃顯示,到2035年海淀區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313萬人以內。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實現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2016年,海淀區常住人口規模為359萬人。

豐台分區規劃提出,到2035年豐台區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95.5萬,將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降低全區常住人口規模。2016年,豐台區常住人口規模為225.5萬。

石景山分區規劃提到,到2035年,石景山區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55萬人,將調整人口空間布局,保持適宜的人口密度,結合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逐步降低全區人口規模。2016年,石景山常住人口規模為63.4萬。

朝陽區2016年常住人口規模為385.6萬,到2035年常住人口調控至333.4萬人以內,將制定落實向重點產業傾斜的就業促進政策,發揮優勢主導產業對人才的集聚效應,進一步吸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發展的人才。

郊區制定政策吸引中心城區人口適度轉移

除了城區,其他區域在規劃中提到,將制定科學有效的吸引政策,吸引中心城區人口適度轉移。

順義分區規劃提到,至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調控至145萬人左右,將有序承接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疏解。2016年,該區常住人口規模為107.5萬。

延慶2016年常住人口規模為32.7萬,至2035年將調控至38萬。延慶將結合中心城區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任務,制定科學有效的人才吸引政策,吸引中心城區人口適度轉移,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大興提出,將堅持人口調控與疏解非首都功能、城市綜合整治並舉,重點在新城及周邊城鄉接合部地區、第二道綠化隔離地區和外圍鄉鎮地區,大力開展疏解整治。2016年,大興常住人口規模為169萬,至2035年該數據目標為220萬。

多區提出積極引入高素質人才

分區規劃顯示,中心城區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時,將同步優化人口結構,積極引入高素質人才,提高人口的整體素質。

門頭溝提出,將發揮宜居環境優勢,提升人才綜合吸引力。實施產業帶動人才戰略,積極引入高素質人才。2016年門頭溝常住人口規模為31.1萬,至2035年,該數據目標為38萬。

亦庄新城規劃提出,到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89.2萬人左右,該區域2016年常住人口規模為51萬。根據預測,該區到2035年就業人口約65萬,將制定科學合理的公共服務政策,以科技創新、文化發展為帶動,吸引科技創新人才紮根。

Ⅲ 北京2035規劃中心城區范圍

法律分析:規劃確定的規劃區范圍為北京市行政轄區,總面積為16410平方公里。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實現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降低城六區人口規模,城六區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礎上每年降低2—3個百分點,爭取到2020年下降約15個百分點,控制在1085萬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萬人以內。城六區以外平原地區的人口規模有減有增、增減掛鉤。山區保持人口規模基本穩定。形成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適應的人口結構。制定科學合理的公共服務政策,發揮公共服務導向對人口結構的調節作用。加快農村人口城鎮化進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提升人口整體素質。採取綜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動,提高城市發展活力。

法律依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

第三條 本次規劃確定的規劃區范圍為北京市行政轄區,總面積為16410平方公里。

第四條 本次規劃期限為2016年至2035年,明確到2035年的城市發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

Ⅳ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什麼

減少那些與首都功能發展不相符的城市功能。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為一個有13億人口大國的首都,不應承擔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過多的功能。」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目標要明確,通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

具體操作:

思路要明確,堅持改革先行,有序配套推出改革舉措。方法要明確,放眼長遠、從長計議,穩扎穩打、步步為營,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要大力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增強資源能源保障能力,統籌社會事業發展,擴大對內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