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有多少帶法字的寺廟
擴展閱讀
上海市人才市場在哪裡 2025-01-11 04:10:06
杭州哪裡有婚介顧問 2025-01-11 03:42:06

北京有多少帶法字的寺廟

發布時間: 2024-11-23 08:20:37

1. 法華寺廟在哪裡

法華寺是佛教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寺廟,其名稱源於《妙法蓮華經》中的「法華」二字。在中國,有多處名為法華寺的佛教寺院,它們分布在不同的地區,各自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以下是對幾處主要法華寺位置的介紹:
1. **杭州法華寺**:位於杭州市西湖區北高峰下。這座寺廟始建於東晉時期,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它與著名的靈隱寺隔峰相望,一南一北,共同守護著這片神聖的土地。法華寺歷經多次毀建,於2003年完成重修,如今已成為西湖風景區內一處重要的宗教文化景觀。
2. **北京法華寺**: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原崇文區)法華寺街。該寺始建年代不詳,但在清康熙及同治年間曾進行過重修,是北京南城的重要佛教寺院之一。法華寺的建築布局包括山門、三層大殿以及東、西配殿,展現了典型的中國佛教寺廟風貌。
3. **湖州法華寺**:又稱白雀寺,位於湖州西北約9公里處的太湖旅遊度假區的南端,也是湖州主峰弁山的東麓。這座寺廟歷史悠久,原名石斗山,因山名而得寺名。它是太湖沿岸地區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佛教名剎之一。相傳弁山是一座神山,原名鳳凰山,後因建寺而改名為法華寺。
總的來說,不同地區的法華寺雖然名稱相同,但各自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在探訪這些寺廟時,不僅可以領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還能感受到不同地域間的文化差異和獨特魅力。

2. 北京寺廟有哪些

北京有約50多個寺廟
法源寺
法源寺是北京現存最古的巨剎,在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東側,佔地約6700平方米。始建於唐初。原名憫忠寺,明改崇福寺,清雍正十一年(1735)改建後更名為法源寺。
該寺坐北朝南共四進院落。第一進有天王殿,內供奉布袋和尚和銅鑄四大天王造像。第二進有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賢兩菩薩,為明初造像。搶廈樑上懸掛乾隆御筆「法海真源」匾。第三進有觀音閣(又稱憫忠台),陳列歷代石刻,閣後為毗盧殿,供奉明代銅制五 方佛像,其中層為四方佛,佛面各向四方,上層為毗盧佛。再後是大悲壇,陳列唐和五代人的寫經,宋、元、明、清版經文。四進為藏經館,陳列東漢、東吳、北魏、北齊及隋唐石雕造像,其中以唐感享三年造像最為珍貴。法源寺歷經火災、地震及戰亂破壞,多次重修但寺址未變。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曾撥專款二次修繕,並於此設置了中國佛學院和中 國佛教文物圖書館,定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亞洲11個國 家和地區的佛教會議在此召開,1980年鑒真和尚塑像由日本回國在此展出。現該寺是北京地區佛教徒活動的重要場所。
廣濟寺
廣濟寺位於阜成門內大街東口,歷代帝王廟以東,是北京著名的寺院之一,是現在中國佛教協會所在地。
廣濟寺始建於金代,距今已有800多年。明天順年間僧人普惠重修。明成化二年(1466)賜名"弘慈廣濟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整修,增建御制碑文匾額和御臨米的"觀音",並增塑了釋迦牟尼等鎏金佛像。寺中舊有古樹一棵,樹旁立石碑上刻乾隆帝御制《鐵樹歌》。後因火災該寺曾進行過多次重建和修繕。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2年和1972年曾進行過兩次大的修整,使古剎恢復了往日的風彩,保持了宏偉肅穆的風貌。
潭柘寺
潭柘寺位於北京門頭溝潭柘山山腰,距市區45公里。潭柘寺始建於晉代(265-420)當時叫嘉福寺,唐代叫龍龍泉寺,金代重修之後稱大萬壽寺,元、明、清三代都有修建,清康熙重建賜名岫雲禪寺。寺名歷代更改不一,獨潭柘一名,傳久不衰。潭柘寺是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而得名。
北京流傳著"先有潭柘,後有幽州"的說法此寺之古,可想而知。 潭柘寺的建築布局分為三格:居中的一路是佛殿-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閣。在這組建築內有許多古物和美麗的傳說。如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妙嚴公主的塑像。
據說妙嚴公主曾削發居此,每天早晚都要禮拜磚都快磨穿了,時間之久,由此可見;還有大雄寶殿東側有棵古老的銀杏樹,俗稱"帝王樹",西側與其對稱的一棵叫"配王樹"。中路松樹特別粗大,高入雲霄,還有婆羅樹,玉蘭樹和其他各種名貴花木。從後殿毗盧閣下望可俯瞰全寺景觀。寺中龍王殿的廊子里還還有潭柘寺的一寶——石魚。它是一條長約1.5米,重達75公斤的石雕大魚。這魚遠看似銅,擊之能發出清脆的樂音。古人說它是南海龍宮的一寶,其實它是一塊含銅量較高的隕石,原來的石魚已被毀掉,現在的石魚是復製品。
東路是行宮,清代皇帝游山到此休息。此路最為著名的就是人們常說的流杯亭了。亭內懸掛著乾隆帝親筆寫的"猗亭"橫匾。南看象龍首,北看似虎頭。引泉水入溝內,經曲折的水槽流出.流杯亭內水槽寬約10厘米,如將酒杯放入水槽,酒杯隨水漂流,遊人坐在不同位置可取杯引酒。這種流杯亭在北京共有四處,其中以潭柘寺和中南海的流水音最為有名。
西路是一些散落的徑院有圓形,方形的佛殿建築物,庄嚴美麗,最高處是觀音殿,殿角系以銅鈴,微風吹拂發出清脆的聲音。
碧雲寺
碧雲寺位於香山東麓,始建於元代至順年間,初名碧雲之庵。明正德十一年(1516)擴建改庵為寺。清乾隆十三年(1748)在原來的基礎上興建了金剛寶座塔、羅漢堂等。新中國成立之時,該寺殿早已破爛不堪;1954年人民政府大力進行整修並重蓋了孫中山紀念堂,使寺內建築煥然一新。
走進碧雲寺雄立高台的山門後面,共左右各有明代塑造的兩尊金剛力士像(俗稱哼、哈二將)每個高4.8米。兩側配建鍾鼓樓,正面就是天王殿,殿內原有四大天王像,高2.5米。傳說他是彌勒的代身,所以後人塑像作為彌勒供奉,這尊銅彌勤佛像為明代製造。由天王殿入內,就是第二進院子,這是全寺的主體。主殿有釋迦牟尼和他的弟子的塑像,還有唐玄奘取經的故事的雕塑等,殿是木結構明代建築,內部的佛像,塑像和藻井都極其精美。
寺的南院主要建築是羅漢堂,堂頂有五個小白塔(四周四座, 中間一座稍大些)。堂內緊緊地排列五百尊木製塗金的羅漢像和七尊佛像及一尊一尺多高的濟公像。關於五百羅漢有兩種說法:一是參加第一次或第四次結集的五百男僧;二是常隨釋迦牟尼聽法傳的五百弟子。碧雲寺羅漢堂 的五百羅漢依照乾隆帝親自擬定的名單和順序排列,每個羅漢前均立有漆金神牌,上面寫著羅漢的名字。乾隆帝把自己也封為羅漢,起名為破邪見尊者。對於濟公在羅漢堂內沒有座位的說法是:他來遲了,五百個座位已佔滿,只好置身樑上。
五百羅漢堂的北面是普明覺妙殿。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其靈柩曾停放在此。1929年5月靈柩移往南京的紫金山中山陵安葬。他的衣冠封存在金剛座塔正台基的拱門內。1954年對這座殿進行大整修,辟為孫中山生平展覽室。殿內有一座孫中山半身像,還存有一具當年蘇聯政府贈送的玻璃棺,殿內還有孫中山先生的遺囑等資料。紀念堂兩側有兩個展覽室第一室陳列著孫中山先生早期從事革命活動的資料和照片;第二室陳列著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人民進行民主革命活動情況的資料和照片。
卧佛寺
卧佛寺位於西山北的壽牛山南麓,距市區約20公里。該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以後歷代有廢有建,寺名也隨朝代變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後來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磐銅像,因此,一般人都把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據元史記載:當時鑄銅像冶銅50萬斤,用工七千。銅佛身長5米作睡卧式,頭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頭。卧佛後面圍坐著12圓覺菩薩,他們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構成一幅釋迦牟尼涅磐於婆羅樹下,向12弟子囑咐後事的景象。殿的正面牆上掛一塊"得大自在"的橫匾。此外寺內還種有幾株婆羅樹,每逢春末夏初之際,白花盛開,花朵如同無數座潔白的小玉塔倒懸枝葉之間,別有情致。
大鍾寺
大鍾寺位於西郊北三環路。原名覺生寺,因寺內有500多年前的永樂大鍾而聞名與世,俗你大鍾寺。該寺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山門上青石匾額四周刻有9條穿雲飛龍,正中為雍正御筆"敕建覺生寺"是建廟時的原物。寺坐北朝南依次為影壁(已毀),山門、鍾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和藏經樓、大鍾樓及東西藏經樓、配殿等。
大鍾在寺的後院鍾樓上。樓高16.7米,上圓下方,四面有窗,銅鍾相傳為明代永樂年間姚廣孝所鑄,是600年前的古物。鍾高6.94米,最大直徑為4米,深0.7米,總重量為46.5噸,被譽為"中國鍾王",鍾聲洪亮數里可聞,鍾體內外鑄有《華嚴經》全部80卷文字共23萬之多,全用楷書書寫,故又名"華嚴鍾"。
現大鍾寺內設中國古鍾博物館,館內陳列古鍾近百口,除永樂大鍾外,其中還有最古老的原始社會末期的陶鍾。在大鍾寺內的幾個大殿內布置有《大鍾寺歷史沿革陳列》、《中國古鍾發展簡史陳列》、《中國鑄造工藝發展簡史陳列》、《永樂大鍾歷史沿革陳列》和《永樂大鍾佛經銘文陳列》,兩側開辟為"鍾廊",陳列歷代古鍾。
雲居寺與石經山
雲居寺位於房山區石經山,距市區75公里,是歷史上的佛教勝地。雲居寺又稱西域寺,始建於隋大正年間。寺門朝東,寺的中路原為六進殿宇,最前面是天王殿,拾級而上是毗盧殿,殿的兩側是鼓樓和鍾樓,再往上是釋迦殿,旗檀殿,葯師蓼和彌勒殿。在這些殿堂的兩側建有僧房、文殊殿和方丈院等附屬建築。雲居寺的最高處是大悲殿,它與說法堂、藏經閣渾然一體,構成全寺規模最大的殿宇。
雲居寺最為著名的是該寺對面的石經山所藏《房山石經》,是中國唯一的石刻大藏經。經文都刻在石板上,分別藏在九個岩洞內。《房山石經》始刻於隋,成於明,歷時千年,堪你世界傑作。解放後,人民政府對雲居寺所藏石經進行了發掘和整理。到現在還完好保存的石經就有一萬四千二百七十八塊。
1961年,國務院將雲居寺遺址,兩座遼塔、八座唐塔、藏經洞和石經,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並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先後對遼代北塔進行了加固維修,為保護石經板蓋了經板庫,並決定在1999年9月9日9時9分9秒將石經重新回歸地下,以使這些上千年的古代珍貴文物代代相傳。
天寧寺
天寧寺位於廣安門外北濱河路,建於遼代。天寧寺在北魏孝文帝時叫光林寺,隋仁壽二年改名弘業寺,唐代叫天王寺,以後歷代都進行改建和修繕,寺的名稱也更換了幾次,到了明永樂二年(1404),才改名為天寧寺。
天寧寺塔是北京現存古典建築中最古老的一個;也是中國現存的密檐式磚塔中比較典型的一座。據文獻記載,這座塔隋代已有。但是,現存的天寧寺塔是遼代所建;個別細部還在明、清時重修過,這個塔經過900多年風霜雨雪的考驗,依舊完整美麗,實為今日北京最珍貴的建築藝術遺物之一。
天寧寺為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通高57.8米,建於一方形磚砌大平台上,兩層八角形基座,基座之上為平座,平座之上用三層仰蓮座承托塔身,塔身平面也是八角形,以上即十三層塔檐,檐下均施仿木結構的磚制雙抄斗拱,各層塔檐自下而上逐層遞減,每層均系綴風鈴,每逢風起,便發出清脆的鈴聲。塔頂則以寶珠形的"塔剎"而結束,"剎"即佛教的象徵(1976年唐山地震時將塔剎震落)。
法海寺
法海寺位於石景山翠微山南麓。該寺始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正統八年(1443)竣工。這所廟宇規模宏大,以壁畫精美聞名於世,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法海寺大雄寶殿內的九鋪壁畫,其中佛龕背壁三鋪是壁畫中的珍品,繪的是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中間的水月觀音畫,半身裸露,肩披輕紗,胸佩瓔絡,屈右膝盤左腿而坐,右手臂輕置脖上,神態文靜莊重。大殿兩側壁上是以蓮花托體的如來,飛天等為主,並繪以大牡丹、月季、菩提、芭蕉等花卉為襯托,畫面祥雲繚繞,很象傳說中的"梵天佛地"境界。殿後兩側是由帝後,天龍八部和鬼眾等36個人物組成的"禮佛護法圖",人物最高達1.6米,這些壁畫是明代壁畫的代表作,寺內除壁畫外,還有寺史展覽和其他壁畫的照片150多幅。
紅螺寺
紅螺寺位於懷柔縣城北7公里的紅螺山之陽。寺西500米處曾有一泓泉水,名曰"珍珠泉"。據傳泉中有兩只大螺螄,其色殷紅,每到夕陽西下,螺螄便吐出光焰,紅光熠熠,百里可見。紅螺山,紅螺寺便由此而得名。紅螺死後,葬於寺內,並建兩座寶塔以志紀念。
紅螺寺始建於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統年間改為"護國資福禪寺"。公元1663年康熙皇帝來此,建山亭,設御座,植果竹,寺廟規模擴大,當時寺廟地產3.65萬畝,僧人300多,廟場佔地方園4平方公里。解放後,這里曾設師范學校直至80年代初,近年來這里大力修整開辟為一處新的旅遊景區,並定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內正門台階兩側各有兩株古槐,據說這四株古槐已有2000多年的樹齡了,然而現在仍然挺拔雄偉,枝繁葉茂,主幹大者直徑達1.6米。此外寺內還有近千年的銀杏樹和平頂松、紫藤。每到暮春時節串串紫瑪璃似的藤蘿花掛滿枝頭,濃郁的花香溢滿全寺,是北京地區絕景之一。紅螺寺歷代是佛教聖地,高僧頻出,傳說佛法超凡。據《念誦儀規》中記載13位西天東士歷代祖師中第12位"紅螺資福醒公大師"即出於此寺。
紅螺寺又是為其他寺院培養方丈,住持的重地,因此,該寺遠近聞名,香火極盛。 紅螺寺環境幽雅,群山環抱,這里野生動物也較多,有狐狸、狍子、野兔、野雞以及多種鳥類,寺南還建有紅螺水庫,可劃船,游泳和垂釣。
大覺寺
大覺寺以清泉,古樹,玉蘭花和環境的清幽而著稱,寺廟坐西朝東,殿宇依山而建,自東向西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天量壽殿,大悲壇等四進院落組成。此外還有四宜堂,憩雲軒,領要亭,龍王堂等建築,寺內供奉的佛像,造型優美,形象生動,《陽台山清水院創 造藏經記》碑,為建寺之年始立,是寺中珍貴文物。大覺寺環境優雅,群山環抱,寺前平疇沃野,景界開闊;寺後層巒疊嶂,林莽蒼郁,一股清泉從寺後石隙注入,繞石渠淙淙而下,泉水清澈,四時不竭,院內有乾隆年間從四川移來的玉蘭樹,花繁瓣大,色潔香濃,樹齡300年上下,堪為 京城玉蘭之最。還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 銀杏樹,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圍,濃蔭可蔽半個院落,據說已傲立千年之久。
古寺蘭香,鼠李寄柏,碧韻清池,靈泉泉水
松柏抱塔,老藤寄柏,銀杏樹王,遼代古碑
號稱大覺寺八絕。
雍和宮
雍和宮建於清康熙三十三(1694) ,是雍親王胤真的府邸。乾隆九年 (1744)將其改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 廟,成為格魯派在北京地區最大的喇 嘛廟。
雍和宮內供有眾多的佛像,造型優美,主動傳神。 同時還保存有大量的唐卡、字畫、服飾、民族生活用品、法物、法器等。尤其是釋迦牟尼佛像和41幅《釋 迦牟尼源流》唐卡等,均為珍貴文物。紫檀木雕刻的羅漢山;白檀木雕刻的彌勒大佛;金絲楠木雕刻而成 的旃檀佛龕,被譽為雍和宮內的木雕「三絕」.
妙應寺
妙應寺由寺院和塔院組成,寺院包括山門、鍾鼓樓、天王殿,三世佛殿和七佛寶殿以及西側的配殿、廂房,塔院的紅牆圍成一個單獨的院落,四角各建一座角亭。白塔位於院中央偏北,塔前建有《具六神通殿》。
妙應寺白塔始建於元朝至元八年 (公元1275年) ,由當時入仕元朝的尼泊爾工藝家阿尼錄奉敕主持修建,因塔身通體皆白,俗稱白塔。塔體為磚石結構,通高50.9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剎組成。塔基底面積810 平方米;塔身為復缽體,塔剎的剎座呈須彌座式,座下豎立著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輪,即所謂的「十三天」,在「十三天」之上置一巨大華蓋,周沿懸掛著36片帶有佛像和佛字的華幔 ,下面各系一個風鈴 ;剎頂為銅質鎏金空心的小型喇嘛塔。
妙應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標志,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也是中尼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戒台寺
戒台寺又稱戒壇寺,位於北京西郊馬鞍山上.距市區35公里,從潭柘寺去約有5公里山路。寺內有中國寺院里最大的戒台。與杭州昭慶寺、泉州開元寺中的戒台並稱中國三大戒台。戒台是佛教寺院向信徒傳授戒律的地方,只有大的寺廟才設置。北京西郊的戒台寺始建於唐代(622年),舊稱慧聚寺。遼代(916-1125)高僧法鈞來寺開壇講授戒律,在這里營造戒台。當時,准備皈依佛門的人紛紛來寺學習經文和戒律,事後到潭柘寺楞嚴壇進行考核,合格者准許出家,並能成為遊方僧人。從此戒台寺名聲大震。明代正統年間(1436-1449)又進行了修整,曾改名萬壽寺。清康熙、乾隆年間又進行擴建,當時全國許多遊人、僧人都慕名而來聽戒。
戒台寺的正殿是大雄寶殿,前面是天王殿,後面是千佛閣。戒台殿在寺的西北院內。殿內巨匾是乾隆親筆所題"樹精進幢"。現在戒台是明代所建,成正方形,每邊三丈長,一丈多高,共分三級,用漢白玉砌成,四周雕有蓮瓣,浮雲等圖案,刻工十分精細。
殿堂四周分布著許多庭院,各院內有精美的疊山石,蔥郁的古松古柏,加上古塔古碑,山花流泉,顯得格外清幽。寺中著名的樹木有"自在松"、"卧龍松"、"九龍松"和罕見的"活動松",你隨意拉動它的哪個松枝,整棵樹的枝葉都會跟著搖動,好象一陣狂風正在襲來似的,活動松遠在200多年前就已聞名,清乾隆皇帝在此還留下了一座"題活動松詩"的石碑。
十方普覺寺
十方普覺寺又名卧佛寺。位於西山北的壽安山南麓,距市區20公里。唐貞觀年間(627—649)建。原名兜率寺。兜率是梵文的譯音,意譯為「妙足」、「知足」。寺內原有唐代塑造的一尊檀香木卧佛。1320年元代碩德八刺(英宗)繼位,在兜率寺的舊址上擴建。名昭孝寺,後改洪慶寺。1321年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銅像和12弟子的泥像。殿門橫匾上書有「性月恆明」。意為月亮如佛性,光輝永照。明代重修過5次,英宗、憲宗、武宗、世 宗、神宗都到過卧佛寺,崇禎年間,改稱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後,改今名,由於寺內供奉有一尊銅卧佛,故俗稱卧佛寺。有人認為卧佛寺就是《紅樓夢》太虛幻境的地上原型。寺坐北朝南,由3組並列院落組成。寺前有一座木牌坊額題「智光重明」,四柱三樓灰筒瓦頂。牌坊過後是長百餘米的坡道,坡降12米,兩側古柏4行。主要建築有琉璃牌坊、山門殿、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和藏經樓等建築。樓後傍依山崗,由石級登上山頂,建有亭台,可俯覽全寺。兩側圍以廊廡、配殿、客堂和方丈室,把3座院落聯結成一個整體,是中國佛寺早期的一種布局方法,這種平面布局在北京一帶較少。寺內還栽有兩株娑羅樹。近處有櫻桃溝景點。琉璃牌坊山門殿前聳立著一座四柱七樓的琉璃牌坊。琉璃牌坊的正面額「同參密藏」。碑坊的背面額「具足精嚴」,均為清高宗御筆。牌坊後有一半圓水池,水池兩側有鍾、鼓樓,上有石橋通山門殿。山門殿殿內有哼哈二將。
四大天王殿按佛經的說法,四大天王,也叫四大金剛,住須彌山。殿內所塑四天王像。四大天王各有一個從者,還各有91子,輔佐四大天王各守一方。四大天王殿還供有韋馱,為佛教守護神之一。居四大天王32將之首。自唐初以來,即被安置於寺院之中。三佛殿卧佛寺內最主要殿堂,因供奉三世佛得名。三世佛有兩種說法:一謂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佛,即燃燈、釋迦、彌勒。一謂三個佛世界的佛,指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葯師佛,婆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卧佛寺所供奉的就是後面這三世佛。在約1米高的須彌座上,三尊2.5米高的泥塑貼金佛像端坐在蓮花座上,殿堂的兩傍是彩塑十八羅漢。檀香木雕唐代卧佛像原在三佛殿,明末清初不知去向。三佛殿有東西配殿,東配殿供有「悉多太子」和「波斯匿王」像,西配殿供奉「達摩祖師」和「地藏菩薩」像。卧佛殿面闊3間,綠琉璃筒瓦黃剪邊單據歇山頂,兩側楹聯為慈禧所書,殿中為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卧佛。卧佛於元至治元年(1321)鑄。佛身長5.d米,用銅25000公斤(25噸),鑄銅用工7000個。銅佛作睡卧式,頭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頭。卧佛後面圍坐著12圓覺菩薩,他們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構成一幅釋迦牟尼涅˜„於婆羅樹下,向12弟子囑咐後事的景象。殿的正面牆上掛一塊「得大自在」的橫匾。殿外左、右各有一碑,居右者是1734年所立,居左者是1749年所立,碑上刻有卧佛寺的簡史。 配殿原有數十個大櫥,皆藏著一卷一卷的經文,平時打封上鎖,每年6月24日晾經時,才啟封開鎖。1966年佛經被毀。東路院原為寺憎起居處所,從前向後依次是大齋堂、大禪堂、霽月軒和清涼館,均為四合院形式院落。最後有供奉寺內開山祖師的祖師院。西路院原為皇帝避暑行樂兼理政事的三座行宮院。最前邊是一行宮,迎面是座假山,穿過假山、石橋、垂花門進入行宮正院。行宮也是採用四合院帶迴廊的建築形式。沿廊北行,進入二行宮院,院內疊起纖秀的假山。再北邊是以水作景的三行宮院,院內東西是外封內敞的游廊,正面為一背*山崖的敞廳,廳前是一個四方的魚池。後分別稱作「凌霄閣」、「萬松亭」、「龍王堂」。
靈岳寺
靈岳寺位於門頭溝區齋堂鎮北部5公里的白鐵山上。靈岳寺創建於唐貞觀年間。遼代重建,稱「白貼山院」,金稱「靈岳寺」。寺院處於白鐵山主峰前的平台上,南向,中軸線上有山門、天王殿和釋迦佛殿。寺南部山門兩側為鍾鼓樓遺址。天王殿為懸山式建築。殿內舊供奉四天王、韋陀、接引佛塑像。釋迦佛殿,為單檐廡殿頂調大脊式建築,面積達100餘平方米。檐下雙昂五踩斗拱,拱眼壁為彩繪佛像。殿內舊供奉一佛二菩薩像,系柳木雕刻,高近4米。1954年拆毀。寺內現存至元三十年(1293)《重修靈岳寺記》碑,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靈岳禪林碑記》。
萬佛堂孔水洞
萬佛堂孔水洞位於房山區西北雲蒙山南麓、河北鎮萬佛村西約200米處。萬佛堂建在孔水洞出水口的墩台上。創建於唐玄宗時期(713—756),原名龍龍泉寺,後改大歷禪寺。現存的萬佛堂為3間無梁殿,歇山頂。門循上嵌 有四周浮雕蓮花瓣石匾。殿內正面和兩山牆下端鑲嵌的 「萬菩薩法會圖」,長23.8米,高2.4米,由31塊長方形 漢白玉浮雕而成。是唐代浮雕藝術的代表。孔水洞由人 工砌成高大的券口,是天然溶洞,洞內有泉,可乘舟駛入。 離洞口不遠的石壁上有隋唐時代的造像和刻經。造像高1米,寬2.5米,依岩開鑿,總計6尊,與雲崗、龍門石窟相似。1982年該洞一度乾涸,曾出土動物化石、鐵器和7條唐代金龍。萬佛堂孔水洞的兩翼各有一座塔,左翼是小龕密布的花塔,遼代創建,通高約20米。右翼名叫「齡公和尚舍利塔」,創建於元代,為八角形七級密檐式,通高約18米。萬佛堂孔水洞是房山石經早期刻經地點之一,在 「房山石經學」方面佔有重要位置。為北京市級重點保護文物。
寶應寺
寶應寺在宣武區登萊胡同29號。相傳是唐剎。原有明萬曆中編修顧秉謙重修寶應寺碑及萬曆三十二年銅鍾1口。寺旁有明司禮監王安墓。清末改為山東登萊義園。現四大殿及偏院仍在,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
靈嚴寺
靈嚴寺位於門頭溝區齊家莊鄉齊家莊村。唐武德年間始建,元至正年間重建,明永樂年間為尼姑寺。寺北所踞山名金柱山。寺院南向,原有山門殿、鍾鼓樓、太子殿、伽藍祖師堂、大雄寶殿以及兩廂配殿十數間,抗戰期間被日軍焚毀,只余大雄寶殿。殿的整體建築體現元代手法和工藝。殿頂及山牆等經過清代改建。殿內舊供奉釋迦佛像,兩側銅菩薩像4尊,佛前小佛像4排,多達50尊。殿 東側塑劉備、關羽、張飛像,置於龕台內,西側有如來佛龕,佛像背光上頂金翅鳥。靈嚴寺內現存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靈嚴寺記》碑。嘉靖六年(1527)《重修靈嚴寺碑記》。
開元寺
開元寺位於順義縣城。又名龍興寺,俗稱東大寺。唐大歷五年(770)以前建,寺內有唐代開元寺碑、金樞密副使王晦之碑。據《金史》列傳記載:貞佑二年(1214),元兵圍順州城,王晦率兵團守,城破被殺。後人乃於其死節之處,刻石立碑。明清,寺廟內曾經是官府舉行重要的禮儀之所。廟宇建置有山門、月台,大殿兩進。後殿仍存。
崇效寺藏經閣
崇效寺藏經閣位於白廣路西祟效胡同內。唐貞觀元年始建,明天順年間重修,嘉靖時於寺中建藏經閣。崇效寺更以育花著稱。清初棗花出名,中葉以丁香後來又育牡丹,以墨牡丹聞名。現僅存一座明代建二層帶樓廊的藏經閣。為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
鳳翔寺
鳳翔寺位於懷柔縣城東南十里的仙台村內。唐朝始建。原名「仙聖傳院」,金代時改為「鳳翔寺」。最後一次修建是在清嘉慶年間,現存大殿。殿南向,面闊3間12米,進深7米,高約7米,硬山調大脊,5架梁,大殿建築80平方米。左右各有耳房兩間,東西廂房各有3間。院內有古柏兩株,徑近2尺。圭首方座青石的重修鳳翔寺碑,立於大殿前面。東廂房北山牆處存有大鍾一口,萬曆年鑄成,高約1.3米。大門外有遼代經幛兩尊。
萬壽寺
萬壽寺位於長河廣源閘西側,是京西著名古剎。建於唐朝,稱聚瑟寺。明萬曆五年(1577)重修,改名萬壽寺。主要用做藏經卷。後經板、經卷移至番經廠和漢經廠,萬壽寺成為明代帝後游西湖(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宮。光緒二十年(1894)重修萬壽寺行宮,在西跨院增修千佛閣和梳妝樓,成最後格局。寺分三路,中路為主體,西為行宮,東為方丈院,共佔地31800平方米。中路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萬壽閣、千佛閣及碑亭。兩側有配殿配房。天王殿東西側有鍾鼓樓,曾放永樂大鍾(後移至大鍾寺)。光緒時慈禧來往頤和園,都要在萬壽寺拈香禮佛,在西跨院行宮吃茶點,故有小寧壽宮之稱。1934年前後,萬壽寺的前部曾辟為東北難民子弟學校。1984年中路辟為北京藝術博物館。
西峰寺
西峰寺位於門頭溝區永定鎮岢籮坨村西。建於唐,初名會聚寺,元稱玉永泉寺。寺內有勝泉池。英宗朱祁鎮賜額名「西峰寺」。寺現存山門殿、天王殿以及兩廂迴廊禪房30餘間。寺內有銀杏一株,為元代所植。

3. 北京都有哪些比較低調的寺廟

佛教在我國的歷史悠久,早在漢朝時期就有佛教傳入我國了,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建立了很多的寺院,當然也失去了很多的寺院,現在保留下來的古寺都是經歷了歷史的風雨。我國的寺院很多,哪怕是在北京也有不少的寺院,但是北京的寺院大多沒有多少真正的僧人,北京的很多古寺廟本地人都很少知道。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北京最低調的一座古寺,一起來看看吧!

總結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國史,這句話可能有些誇大,法源寺的歷史文化深厚,但是古代的刀光劍影早已塵封,留下的只有淡淡的花香,在歷史上有很多的歷史名人都和這座寺院有過或多或少的聯系,紀曉嵐、謝枋、泰戈爾等等,而且法源寺的門票僅需5元,這個價格算是很良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