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太原歷史上的幾次興衰
太原歷史上的幾次興衰【一】
太原古稱晉陽。許多地下出土文物表明,早在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華夏的祖先就在太原這塊土地上生育繁衍,並且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大約在公元前497年前,古晉陽城問世,歷經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等十數個朝代,太原一直是中國北方的一個軍事重鎮。公元979年,趙宋毀太原,新興的太原又先後在宋、金、元、明、清等數朝中崛起,不僅是軍事重鎮,而且發展成為著名的文化古城和商業都會。
在太原歷史上有許多值得記載的傳說和大事:「台駘降龍」變龍山,夏禹治水改龍頭山為系舟山;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改唐為晉;公元前497年趙簡子的家臣董安創建晉陽城;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分其晉」,晉陽成為趙國都城;公元前180年劉恆在晉陽「龍潛」16年後即位漢文帝;公元304年東晉並州刺史劉琨為抵禦匈奴入侵9年喋血保衛晉陽;公元550年北魏高歡、高洋父子定晉陽為「霸府」、「別都」;公元617年李淵、李世民父子起興晉陽奪取天下,稱晉陽為「龍興」之地,把晉陽定為「北都」、「北京」;公元923年——960年石敬搪、劉知遠和劉崇兄弟憑借晉陽爭奪天下,走馬稱帝建立後唐、後晉、後漢、北漢,稱晉陽為「龍城」;公元979年攻下晉陽,為「釘」、破「龍脈」,火燒水灌,徹底摧毀晉陽;公元982年趙宋派潘美在唐明鎮重建太原城;經金元狼煙後,明清擴建太原,商業興起,後又遭天災人禍,日漸蕭條。古城太原,歷經滄桑。
春秋戰國時代,由於生產力的發展,手工業和農業逐漸有了分工,形成了城鎮和農村。統治階級為了維護他們的統治,陸續在各地修築城池。最初建築晉陽城的是晉國公卿趙簡子的家臣董安予。董安予創建晉陽古城時間大約在公元前497年以前,故趾在今晉源古城營一帶,因城池建在晉水之陽(古以北為陽)而得名晉陽。古晉陽城西依懸瓮山、東臨汾河水,地勢十分險要,城堡十分堅固。據說,董安予在修築晉陽城時,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用板夾夯土成牆,修治城廓。用高丈余的草木做宮舍的圍牆,冶煉青銅鑄成宮殿大柱,使晉陽成為城高池深、宮苑壯麗的趙國初期的都城。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天下為36部,初置太原郡,郡置設在晉陽。這時的晉陽也就叫太原了。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為抵禦匈奴,選派韓王信坐鎮北方,改太原郡為韓國,都城設在晉陽,從此晉陽成為北方的邊防重鎮之一。公元前196年,漢高祖把雁北和太原郡劃在一起,稱為代國,封他的兒子劉恆為代王。晉陽又成為代國的都城。公元前180年,呂後死,周勃等人擁戴劉恆繼位,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漢文帝。劉恆即位後,由於他念念不忘他與其母出宮後生活了16年的晉陽城,稱晉陽為「龍潛」之地,對晉陽十分重視。
當時,晉陽不僅是軍事重鎮,商業、農業都很發達,手工業已發展到相當水平,能造出雪白明亮,耀人眼目的鋼鏡、鐵鏡等物,被稱為「東帶名關,北逼強胡,年穀獨熟,人庶多資,斯四戰之地,攻守之場」。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代太原郡「屬並州,戶十六萬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萬四千八十八,縣二十一」。當時,在今天的山西境內有252萬餘人,可見其中有近30%的人口生活在太原境內。從晉陽城創建,經秦到兩漢時代,可以說是太原歷史的第一個興旺時期。
東漢末年,國力暗弱,匈奴貴族勢力逐漸南移,到晉朝初,並州的大部分地區被匈奴占據,僅剩晉陽附近的一些屬縣。尤其是到公元304年,匈奴首領劉淵在左國城(今離石市)建都,自稱漢王。他分別占據高平、屯留、平遙、介休等地,矛盾指向晉陽。晉陽人民在並州刺使劉琨領導下,抵禦匈奴入侵,堅持長達9年的喋血保衛戰。當時的太原一帶,逃亡剩下的戶不滿2萬,人民飢荒,寇賊縱橫,道路斷塞,一片荒涼。劉琨失敗後,在公元316年至396年的80年間,太原地區曾被當時稱為「五胡」的匈奴、羯、鮮卑、氏、羌等少數民族創建的後趙、前燕、前秦、西燕、後燕交替攻佔。太原人民長期處於兵荒馬亂之中,遭受了數不清的災難。
太原歷史上的幾次興衰【二】
公元396年,北魏王拓拔攻佔晉陽,置並州。公元523年,高歡(又名賀六渾)掌握了北魏政權,他依據晉陽地形險要,城池堅固的優勢,建立了大丞相府,有力地控制了北魏實權,稱晉陽為「霸府」。公元550年高歡的兒子高洋奪取了東魏政權,自立為帝,歷史上稱北齊,都城雖然設在鄴(今河南安陽),但仍以晉陽為基地,亦稱為「別都」。由於高氏父子對晉陽有感情,十分重視對晉陽的修建。公元545年,高歡在晉陽修了晉陽宮;576年後主高緯修建了大明殿;577年幼主高恆修建了晉陽十二院,其壯觀程度超過了鄴城的皇宮。北齊統治為了游覽還在晉祠修築了讀書台、望川亭、魚沼、飛梁及「善利」、「難老」兩個泉亭。與此同時,還在晉陽西山的天龍山和龍山修建了天龍寺、童子寺和法華寺,依山鑿岩,雕刻石佛。這就是保存至今的天龍山石窟藝術的最早開鑿。這個時期,太原市的農業、商業也得到恢復發展。晉陽城內商業興盛、市面繁榮,成了北齊的主要商埠。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由於當時突厥稱雄北方,為了抵禦少數民族的侵擾,晉陽城成為北方軍事重鎮。隋文帝封他的次子楊廣為晉王,駐守晉陽。公元605年楊廣即位,史稱隋煬帝。他把晉陽作為他的「龍興」之地,在北齊晉陽宮外,又築起了高13公尺,周圍3.5公里的城牆,叫做新城,在城邊修築了高13公尺,周圍4公里的「倉城」,並且又修建了一座晉陽宮。由於隋煬帝荒無道,大興土木,爆發了各地農民大起義。
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淵及其子李世民,從晉陽起兵,攻入長安,奪取了隋朝政權,於618年建立了唐朝。由於李唐王朝對他們起兵的發祥地十分重視,對晉陽城不斷擴建,原來的晉陽城主要在汾河西岸,稱為「都城」或「西城」,城中有大明城、晉陽宮和倉城,唐太宗李世民又派人在汾河東岸築起了東城。武則天在位時,並州刺史崔神慶又在東城、西城之間修建起了中城,正好跨在汾河之上。當時的都城與東、中城相連,稱為太原三城。規模宏偉的晉陽——太原之城,成為唐朝的北方屏障。因為東城內井水苦澀難飲,還修築了從西城把晉水架過汾河引到東城的引水工程,叫晉渠。其後,河東節度使馬燧又修建了想東城引晉水工程,還瀦成隍塘蓄水,又把汾水分出許多小流環城流繞,兩旁都載上楊柳,進一步綠化、美化了城市。與此同時,還在晉陽修築了許多廳、堂、寺廟,這些建築圍繞晉陽宮、大明宮、坐落在清水綠樹之間,使晉陽城更為堂皇清雅。唐代宏偉的晉陽三城,共有24道城門,晉水擦西城而過,汾河穿中城南流,晉渠穿西城、過中城,跨汾河達東城,使之流水嘩嘩,楊柳飄絮,樓台相望,宮闕巍峨,蔚為壯觀。當時的晉陽交通四通八達,經濟富庶,手工業、商業十分發達,是全國主要貨幣的中心。鐵制武器日臻完美,並州剪刀鋒利無比,鐵鏡、銅鏡、盛譽全國。此外,晉陽硝石、葡萄酒都是當時的貢品。唐代的晉陽不僅城市繁華,而且文化薈萃,人才輩出。詩人白居易、文學家王翰、工部尚書喬琳、宰相狄仁傑都是太原出生的唐代名人。詩人禮李白、杜甫也都來過晉陽。李白還留下了「晉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瀉翠娥」的詩劇,杜甫也曾寫下「安得並州快剪刀,剪取吳凇半江水」。
公元690年(唐代武則天天授元年)定太原為北都,742年(唐玄宗天寶元年)以北都為北京,與首都長安以及南京(成都府)、西京(鳳翔府)、東京(河南府)合稱五京。據記載,當時的太原府「領縣十三,戶十二萬八千九百五,口七十七萬八千二百七十八」,太原進入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由於晉陽城城池堅固,唐以後的五代,這里幾度被一些野心軍閥作為割據稱雄的堡壘,稱王稱霸,自立為帝。從公元907年到979年七十多年間,太原經歷了後唐、後晉、後漢、北漢等幾個王朝,你爭我奪,輪番佔領,使晉陽古城慘遭摧殘,太原人民苦不堪言。最慘痛的是公元979年(宋太平興過四年)宋太宗趙光義經19年「三下河東」,終於滅了北漢,下令焚毀晉陽,次年又引晉水、汾水倒灌晉陽廢墟,毀城滅跡,使這座經營近1500年的名城,隨著五代的結束而徹底毀滅。
太原歷史上的幾次興衰【三】
趙光義毀滅晉陽城後,為了炫耀他平北漢,毀晉陽的功績,把他指揮作戰是駐扎過的崇聖寺改為統平寺(在今後林),修築了平晉城,但晉陽人民都不敢去那裡居住。許多無家可歸的老百姓,流離失所,逃到唐明鎮和三交村落戶,唐明鎮當時是一條僅有一條街的小村莊,在現西羊市大關帝廟附近,三交村在太原城北古城村。
由於太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公元982年(宋太平興國七年),宋太宗趙光義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鎮的基礎上,擴大范圍,修築城牆,興建太原城。宋初修建的太原城是一座土城,城池周長5.28公里。築四門:「東曰朝曦,南曰開遠;西曰金肅;北曰懷德。城西南至現迎澤大街的北邊,西至現新建路的東邊,後小河、東後小河是當時北面東邊的城壕。據說當時認為晉陽出過好幾個皇帝,是個『龍城」,趙宋毀掉晉陽新修太原城街道時,都築成丁字街,是為釘破「龍脈」,使太原不再出現「真龍天子」,危及趙宋天下。並忌諱使用「晉陽」、「太原」名稱,而設為緊州軍事,派潘美、楊業把守。公元1023年宋仁宗即位後,對太原又進行了修建,1025年太原和州陳堯佐為了防阻汾水泛濫,在汾河東岸築了長堤,並引水瀦成湖泊,湖堤畔栽種了許多柳樹,名曰「柳溪」,東山上長滿遒勁蔥蘢的古柏蒼槐,稱為錦綉嶺。公元1059年趙宗又以並州為太原府,府治設在太原城。公元1060年又修建了著名的晉祠聖母殿。1069年在東山根的馬庄修築了一座大廟芳林寺,兩座寺廟東西映輝,遊人香客絡繹不絕。
隨著社會的發展,宋代太原的工商業也逐步繁榮起來,太原城區西南的米市街、南市街、柴市巷、菜市街、麻市街是當時的米、柴、菜和日用品市場;帽兒巷、靴巷、剪子巷、簾子巷、氈房巷、醬園巷等是工商業集中的地方。手工業、陶瓷、冶煉業尤其發達,製造的銅鏡作為貢品上貢。設在孟家井、冶峪的官窯生產的「木理紋瓷」,當時在全國頗負盛名。
經過宋代七八十年的發展,當時太原又煥發出勃勃生機,有「花花正定府,錦綉太原城」贊語。據《宋史.地理志》記載:到宋崇寧年間(1102-1106年),太原建制為大督府,轄十縣,有「戶十五萬五千五百八十三,口一百二十四萬一千七百六十八」。這個時期,可以說歷史太原新城建成後,經北宋一百多年穩定發展達到的又一個興旺期。
北宋末年,封建統治階級殘酷奴役和剝削勞動人民,階級矛盾日益激化,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趙宋統治搖搖欲墜。這一時期,散居在長白山、松花江一帶的女真族逐漸強盛起來,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領阿骨打稱帝,國號曰金。公元1125年,金兵分兩路大舉南侵,西路由粘罕率軍於12月抵達太原城下,河東宣撫使童貫逃跑,太原知府張孝純率眾奮力抵抗,誓死保衛,被圍困250多天,終於糧絕人亡而失敗。公元1126年(端康元年)2月14日,宋欽宗趙恆下詔將中山、河間、太原三鎮交金人。從此,太原人民在戰亂摧殘,異族壓榨下,度過了80多年。據記載,太原路(後改為冀寧路)轄區的人口減為「戶七萬五千四百四十,口十五萬五千三百二十一」。
太原歷史上的幾次興衰【四】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把太原定為「九邊」重鎮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封他的三兒子為晉王,駐守太原,並在太原設置了「山西中書行省」後改為「承宣布政司」,掌管全省行政事務。晉王讓他的岳父謝成對太原城進行了擴建。向東、南、北面擴展,建成了周圍14公里,高約18米的城牆,外用磚砌,開8個門:東為宜春(大東門)、迎輝(小東門)、南為迎澤(大南門)、承恩(首義門)、西為振武(水西門)、埠城(旱西門),北為鎮遠(大北門)、拱拯(小北門),城外城壕深10米,城頭四角建角樓4座,小樓92座,敵台32座,使之成為「堅逾鐵瓮『的城堡。晉王還在城內修建了宮城,富麗堂皇的王府宮殿,有三個大門:「東華門」、「西華門」、「南華門」。宮城的外城牆叫東肖牆、西肖牆、南肖牆、北肖牆。肖牆內還修建了為晉王服務的各種設施,為舉行祭祀的天地壇,管理膳食的典膳所,供游樂的花園杏花嶺、松花坡等。晉王的王室分封為王,紛紛佔地建造王府,為寧化府、臨泉府、方山府、大小濮府等,還有鍾樓、鼓樓、廟宇。到清帶,太原城規劃基本與明代差不多。統治者為防備人民反抗,在晉王府的廢墟上修建了4000餘間營房,駐扎精騎營,後叫精營街,以上許多地名仍保留至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軍事的需要,明代太原的兵器創造更為發達,城內奶生堂與半坡街的「鑌鐵坑」相傳是明初鍛銅作坊的遺跡。從宋代開始的燒陶器」官窯「,更為普遍。清朝中葉手工業有了較大發展,煉鐵和硫磺生產也很發達。商業方面出現了封建性的同行會,形成了糧行、油麵行、綢緞行等十大行業。許多街道以行業命名,如東米市、西米市、東、西羊市、估衣市、棉花巷等。與商業資本緊密相關的銀錢業也曾興隆一時。太原是明清兩代的邊防重鎮,又逐漸成為北方的主要工商業都會。
《明史.地理志》和《清史稿.地理志》對太原府人口未作記載。據明《太原府志》統計:明萬曆(公元1573至1620年)年間,太原府轄25縣,有121043戶,990450人,其中:太原縣有9827戶,73438人。但是由於受了幾次天災的劫難,太原城再次凋衰。公元1646年(清順治三年)晉王府失火,從內城燒到宮門,燃燒數月,所有宮殿和各種建築化為灰燼:公元1815年(嘉慶20年)東山洪水爆發,浪高丈余,沖沒了東關,大南關,受災十分嚴重,使太原城失去了往日的繁榮。公元1877年光緒三年,連年大旱,顆粒無收,同時瘟疫流行,人民不是餓死,就是逃亡。公元1886年(光緒12年)汾河決堤,水勢兇猛,半壁西城頓成澤園,滿洲城、學台衙門、太原府文廟、陽曲縣文廟及許多民房盪然無存。經歷幾次大劫,據地方誌記載:公元1900年(光緒26年)太原一城四關,僅有人口3萬人。
1911年辛亥革命後,雖然創建了一些軍火工業為主的現代工礦業,修建了簡易機場和南、北同蒲鐵路,城區內也陸續出現了商店、飯店和公用設施,但城市和經濟發展極為緩慢。尤其是當時正是烽火連天、戰禍不斷的戰爭年代,古城太原經濟凋蔽,民不聊生,一片蕭條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