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的二月二是什麼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有做壓底模 2025-02-05 10:22:37

北京的二月二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2-05 08:09:46

『壹』 農歷2月2北京人吃什麼

二月二,即是龍抬頭,老北京在美食方面喜歡吃以龍命名的食品,比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又如龍眼、龍鱗、龍須等,以此來祈求在新的一年裡順風順水,獲得好的收成。

1、吃春餅,名曰「吃龍鱗」。

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北京人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因為要卷很多菜吃。

2、「龍抬頭,吃豬頭」。

老北京人嗜好吃豬頭肉,尤其必在二月二這天吃豬頭肉。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要殺豬宰羊准備年菜,燉豬肉時留下豬頭在二月二這天祭祀佛祖 。

3、吃 「龍耳」,即是餃子。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4、吃「食龍膽」,即是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5、吃「龍須面」,即是面條。

北京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須面」討個好彩頭。龍須面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如發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而得名。二月二食龍須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1)北京的二月二是什麼擴展閱讀

二月二北京的其他習俗

1、二月二理發,意味著龍抬頭走好運,獲得福星高照。

農歷二月二理發據說能使有紅運當頭,獲得福星高照。在這天家長們都會給孩子理發,討個好彩頭,給小孩理發叫「剃龍頭」;因此,理發店當日的生意往往會比較好。還有這一天出生的男孩大多取名大龍、寶龍、金龍等。

2、接「姑奶奶」回娘家。

據說,按老北京的老禮兒姑奶奶不許見娘家正月的燈,亦不能住娘家。即便正月初二到娘家拜年,也必須趕在張燈前離開娘家,特別是新婚的姑奶奶。而二月二則是過了正月的第一個雙日,於是就把這天定為接姑奶奶的日子。

3、屋內屋外打掃衛生。

二月二在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前後,此時各種昆蟲包括毒蟲的活動開始頻繁,為了避免毒蟲的傷害,人們舉行一些含有驅蟲意味的活動。如用棍棒、掃帚或者鞋子敲打梁頭、牆壁、門戶、床炕等,以避蛇蠍、蚰蜒、老鼠等蟲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