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的5大水庫是哪五大水庫
北京現有庫容在8000萬立方米以上的水庫有5座,它們是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十三陵水庫,號稱北京的「五大水庫」。
密雲水庫,是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為防止潮白河的洪水災害,發展水利、灌溉農業,利用密雲縣中部的燕洛盆地修建而成的,庫容達43.75億立方米的水庫。它既是北京最大的水庫,也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泊,隨著北京城市的日益發展,密雲水庫已成了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供應地。
官廳水庫,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北京所進行的最大一項水利工程。這是因為,永定河河水暴漲暴落,含泥沙量又多,常常造成河堤沖決,危害農田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官廳以上流域面積約占永定河流域面積的80%,也是永定河泥沙的主要來源地,遂決定在官廳以上的懷來盆地修築水庫,並於1955年建成,水庫的設計庫容為22.7億立方米。官廳水庫建成之後,完全改變了永定河原先河水「暴漲暴落、多泥沙、善淤決、好遷徙」的水文特徵,中、下游也再不受永定河泛濫之苦,而且成了北京城市水源的重要供應地。
懷柔水庫,是20世紀50年代末建在原懷柔縣西南山間盆地中的一座水庫,其庫容為1.15億立方米。其間以京密引水渠與密雲水庫相連,形成了同時為北京城提供生活引用水源的「姐妹庫。」
海子水庫,位於平谷區城東。初建於1959年,1973年改建,庫容1.2億立方米。現改為「金海湖公園」,1990年北京召開亞運會時的水上項目,在此舉行。
十三陵水庫,是在1958年「大躍進」期間興建的。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領導人,都參加水庫的建設工程,設計庫容8100立方米。由於它位於明十三陵陵域的東南,因之備受世人關注。1995年利用水庫中的孤山建成「九龍宮」,供遊人游覽觀賞。
2. 北京的水從哪裡調來的
北京市自來水的地表水源主要來自密雲水庫、南水北調工程、地下水的開采、官廳水庫、永定河引水渠、永定河、潮白河等,未來幾年內丹江口水庫水源將作為北京市的重要水源。1、密雲水庫密雲水庫,位於北京市密雲區城北13公里處,位於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建成於1960年9月份。面積180平方公里,環密雲水庫有200公里。密雲水庫庫容4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30米。密雲水庫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也是首都北京最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水源地,有「燕山明珠」之稱。2、南水北調南水北調,就是從中國南方長江流域水資源充沛的地方抽調一部分水到水資源相對缺乏的華北和西北地區。南水北調工程又分為東線、中線、西線三條線路。中線以丹江口水庫為起點,途經唐白河流域、過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方城埡口,從河南通過隧道穿過黃河,一路北上到北京城的水源地團城湖。3、地下水地下水是北京水資源的基礎。截至202年查詢,由於京津冀地下水超采,區域內產生的地下水超采漏斗已有20多個,面積達7萬平方千米,沉降區面積達9萬平方千米,年沉降速率大於30毫米的嚴重沉降區面積約2.53萬平方千米,部分地區年最大沉降量達160毫米。4、官廳水庫(2000年停止向北京供給飲用水)官廳水庫是海河水系永定河上歷史最久的大型水庫,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大型水庫,水庫位於北京市的西北方向。5、永定河引水渠永定河引水渠(工程),是北京市城市供水工程之一。是京密引水渠以外,北京市主要的生產生活用水來源。6、永定河永定河上游流經黃土高原,河水含沙量大,因此有「小黃河」「渾河」之稱。下遊河道因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而且遷徙不定,故舊稱「無定河」。7、潮白河潮白河是北京市重要水源之一,除通過京密引水渠流入北京市區外,潮河乾渠是北京市東部的灌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