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烤鴨的單餅怎麼做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有姓楊的 2025-04-02 02:47:44

北京烤鴨的單餅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5-03-31 08:31:21

❶ 買回的北京烤鴨怎麼吃啊

買回的北京烤鴨怎麼吃?用嘴吃唄,告訴你個正確方法,攤上幾張小單餅,能點小蔥一卷,把鴨子片成片卷在裡面吃,那是噴香噴香的,而且再嗆點黃瓜條最好了

❷ 吃烤鴨時一般都會卷餅,卷餅時在裡面加什麼最好吃

煎至可見透明狀的時候可將它翻面,繼續煎至呈現金黃色即可出鍋;活在農村,吃肉的時候也不多,每吃一次我都能記住,那時候的肉是相當的香的,奶奶說今天我們吃卷餅,我一少許的鹽,一邊倒入溫水,一邊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拌,把麵粉攪拌成無顆粒的狀態,慢慢倒入溫水和成稀麵糊。(在麵粉中加入少許的鹽,能使做出來的餅更加的勁道)聽這個就來勁了,因為我最愛吃的就是餅了,所以每次奶奶烙。

❸ 片皮鴨的麵皮怎麼做

1、麵粉500g放在盆里,中間凹坑,倒入滾開水,用麵杖攪勻。等面涼了,用手揉勻,放在盆里,蓋上濕布醒一會,別太硬了。

2、將醒好的面團放在面板上,搓成長條再切成劑子。

3、將劑子按扁,刷一層食油。

4、把兩個壓扁的劑子疊在一起。

5、疊在一起擀成薄餅(兩張一起可擀得單張很薄的)。

6、平底鍋里刷一層油(也可用餅鐺),用小火烙這雙層薄餅,經常翻面,烙成兩面都熟而不焦。

7、把烙好的雙層餅用手拍一下,趁熱分開成兩張春餅。

❹ 脆皮烤鴨如何片皮

2》北京菜北京烤鴨
原料:
北京凈鴨1隻(2250克),麥芽糖10克,甜醬1碟,北京蔥段1 碟,荷葉餅或芝麻燒餅若干;
製法:
選一隻完整的北京填鴨,從割開的氣管處打氣,使其皮肉分離、全身鼓起,顯得飽滿的樣子。將鴨子開膛除去內臟,然後放入一根約2英寸長的木棍,支撐住胸骨,以便使鴨皮伸展開來。 然後用鉤子勾住脖子,再在鴨皮上塗上一層淡的麥芽糖。掛在通風處風干。將晾好的鴨子掛在 烤爐中,手邊預備好一隻熱水壺以備隨時向鴨子灌水。時間的掌握和溫度的適度是很重要的。 為使鴨子烤得熟透均勻,要不斷地翻動必要時可用烤竿挑動。將鴨子烤至全褐色,出爐的鴨子 象塗了亮漆一般。將事先擺在桌上的荷葉餅,芝麻燒餅和其他調味品等與切成片的鴨肉一並上桌 。
3》昔日京城的烤鴨
從生活飲食的歷史文化來看,我國出現受人們喜歡的風味食品"烤鴨",是比較早的。但一開始的時候,並不叫"烤鴨",而是稱為"炙鴨"或曰"燒鴨",其共同的特徵,都屬於生活飲食中烹飪法的一種。並且這種烹飪法,從我國歷史上來看,早在奴隸制社會的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詩經?小邪?瓠葉》里記載:"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但是,在生活飲食方面,出現了"炙鴨",或者名為"燒鴨",這兩種不同的說法,前者,早在南北朝時,就已經出現了;後者,則出現比較晚,在元代。並且對這兩種不同的說法,《北京導游》一書里,作了這樣相當有考究性的記載:"燒鴨歷史:早在南北朝時(公元420-583年)《食珍錄》中,已有炙鴨的記載。元代的《飲膳要》中有了燒鴨的說法"。不僅如此,"元雜劇《看錢奴買冤家債主》、明小說《金瓶梅》均載'燒鴨子'、'燒鴨'為市售美食。"這些,皆為今日烤鴨的前身。
那麼,北京出現烤鴨店,又究竟始於何時呢?有兩說:一說,是出現在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另一說,則是出現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而這兩說,則不論是哪一說,其共同的特徵:凡是那時候經營的"烤鴨",都叫做"南爐鴨"。不僅如此,烤鴨的店名,亦不是名為"北京烤鴨店",而是叫做"老便宜坊烤鴨店"(最老的字型大小),其最早店址在今"宣武門"外的米市胡同。對此,在《北京傳統文化便覽》一書里記載:"明代烤鴨館'老便宜坊'創建於京師(指北京)。《朝市叢載》:'燒鴨子;便宜坊,在米市胡同北口路南。'《都瑣記》:'席中必以全鴨主菜,著名便宜坊......尤以掛爐燒鴨為長。'清代烤鴨亦為中秋應節佳品。《帝京歲時紀勝》:'中秋桂餅之外,則......南爐鴨'。故宮《五台照常膳底檔》:'乾隆二十六年三月初五日至十七日13天中,乾隆皇帝吃烤鴨8次'。
那麼,為什麼取名叫做"老便宜坊烤鴨"呢?其實"老便宜"這三個字,不言而喻,其意主要是為了吸引顧客。那麼,為什麼還要掛上個"坊"字呢?其意指"燒鴨店"亦是屬於當時社會上的手工業從事勞動生產的一種作坊。當然手工業作坊亦有很多了。如唐宋時的手工業作坊,其名目就已經比較繁多了,有銅坊、糖坊、紙坊、毯坊、糕作坊、錦綾坊、金銀作、漆作等等。然而有趣的是:老北京時,則不僅有"便宜坊烤鴨店",而且還有"老媽作坊",又稱"老媽店",系專營介紹女傭人的地方。所以,那時,生活中,人們一說"便宜坊",就知道這種店是專營風味食品——烤鴨的
這里,可舉個比較突出典型的例子,如《回憶舊北京》一書里記載:"便宜坊也創設於乾隆年間,比都一處要晚不少年。三十年代,騾市的米市胡同和鮮魚口內都有便宜坊。後者是老店的夥友開的,在鮮魚口西口內不遠,兩層小樓,一間門臉兒,和都一處差不多。樓下是散座,樓上有幾間雅座,以賣燒鴨子(今稱烤鴨)為主。"
據說,"現大前門外鮮魚口便宜坊燒鴨店開業於清咸豐五年(1855年),後來居上,影響很大。全聚德烤鴨店開業於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於經營有方,力求創新,很快名噪京華,傳及海外。創業者河北薊縣楊全仁,獨僻蹊徑、博採眾長,並把燜爐改為掛爐,故極有特色。文革時期,全聚德改名為'北京烤鴨店',便宜坊改名為'新魯餐廳'。粉碎'四人幫'後復名。"
北京填鴨是製做烤鴨的主要原料。顯然,烤鴨的原料,是相當講究的。那麼,講究到什麼程度呢?北京填鴨生長期較短,只需60-65天,就發育生長到5-7斤重。45天前的雛鴨,可自由取食,而最後15-20天,則就不允許自由取食了,而由人一填喂,即每6小時進行一次填喂,每晝夜填4次,所以,稱作為"北京填鴨",並且亦只有"北京填鴨",則才有資格作為"北京烤鴨"的原料。"北京烤鴨"的烤制方法,歸納概括起來說,有三種:
燜爐法:
烤爐有門,用秫秸先將火爐及爐內鐵箅子燒熱,待無明火時,將處理好的鴨子,即將北京填鴨放在鐵箅子上,關閉爐門,進行烤制,並且將這種烤制的方法,叫做"燜爐法"。
掛爐法:
這種製做北京烤鴨的方法,其特點是:爐口為拱形,無門,將處理好的鴨子,掛在爐內的鐵鉤上,下面講究用果木(梨、棗木最佳)火烤,不關門。
叉燒法:
這種帛做北京烤鴨的方法,與叉燒肉相似,其突出的特徵是:須逐只手操作。因其產量低,費工時,所以,生活實踐中,逐漸被淘汰了。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叉燒法的"北京烤鴨"了。
烤熟之鴨,則需要切片上桌。據老北京人回憶:老北京時,上烤鴨店去吃烤鴨,不僅是好吃,而且會使你感到很痛快。由你自己選定肥鴨,跑堂兒的就拿下樓去烤,烤熟以後,由一位大師傅端上樓來。烤好的肥鴨,皮呈紅紫色,油汪汪的,當面給你切片。並且切片亦比較講究,每隻鴨要切出120片左右,而且須片片帶皮帶肉,肥瘦相間,十分引人食慾。吃的時候,用來蘸甜醬,加蔥白,卷在剛烙好的熱薄餅內,真是又充飢又解饞,美味無比。
北京烤鴨
(1)烤鴨歷史:
早在南北朝時(420~589)《食珍錄》中,已有炙鴨的記載。元代的《飲膳正要》中有了燒鴨的說法。這些皆為今日烤鴨之前身。北京的烤鴨店,一說出現在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一說出現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那時經營的是南京(金陵)傳來的燜爐烤製法,故稱南爐鴨。最早的店址在宣武門外米市胡同,即老便宜坊烤鴨店(該店已於1937年倒閉)。現在前門外鮮魚口便宜坊烤鴨店開業於清咸豐五年(1855)。後來居上,影響很大。全聚德烤鴨店開業於清同治三年(1864),由於經營有方,力求創新,很快名噪京華,並傳及海外。創業者河北薊縣楊全仁,把燜爐改為掛爐,獨辟蹊徑為博採眾長,故極有特色。"文化大革命"時期,全聚德改名為"北京烤鴨店",便宜坊改名為"新魯餐廳"。粉碎"四人幫"後,復名
(2)烤鴨原料:
北京填鴨是製做烤鴨的主要原料,據考,北京鴨的祖籍是南方,明初隨漕運來北京,繁殖於京東潮白河一帶,故叫過"白河蒲鴨"、"白色麻鴨"、"白蒲鴨"等名稱。後來遷至京西玉泉山放養,逐漸育成今日之良種。用人工填喂法育出的稱北京填鴨。
北京填鴨生長期較短,只需60~65天,就發育成5~7斤重。45天之前的雛鴨自由取食,最後15~20天則由人工填喂,每6小時一次,每晝夜填喂4次。合格之鴨,經宰殺、退毛、取內臟、洗凈、灌水、吹鼓、塗料等一系列工序,方可入爐烤制。
(3)烤制方法一般有三種:
燜爐法:
烤爐有門,用秫秸先將爐壁及爐內鐵箅子燒熱,待無明火時,將處理好的鴨子放在鐵箅子上,關閉爐門,故稱燜爐。
掛爐法:爐口拱形,無門,將處理好的鴨掛在爐內鐵鉤上,下面用果木(梨、棗木最佳)火烤不關門。
叉燒法:
與叉燒肉相似,須逐只手工操作,因產量低,費工時,已逐漸淘汰。
烤熟之鴨需切片上桌。切片技術要求較高,每隻鴨要出120片左右,而且須片片帶皮帶肉,肥瘦相間。佐料用蔥段、黃瓜條,調味料有綿白糖(此為宮廷中吃法,今無)、蒜泥(已少用)和甜面醬(目前用此者居多)。主食有荷葉餅或空心燒餅。
4》浙江菜掛爐烤鴨
【原料】
烤鴨1隻,雪裡蕻鹹菜100克,大蔥絲100克,甜面醬50克,白糖15克,鮮味王1克,精製鹽1克,熟清油750克(耗25克)
【製作過程】
1、炒鍋放中小火上,下甜面醬加清水(100克左右)、白糖、鮮味王邊燒邊用勺攪動,燒至稀薄稠粘,倒入小碗內備用。
2、炒鍋放旺火上,下熟清油燒五六成熱時,投入烤鴨,入油炸至皮脆肉熱,撈出瀝干油;用小刀將鴨皮連鴨肉片下,切成片裝盤肉;用單餅包鴨皮、鴨肉、大蔥絲並抹上甜面醬吃。
5》江蘇菜金陵烤鴨
【所屬菜系】
【特點】
鴨皮金紅、香脆酥鬆,油潤光亮,肉嫩鮮香,食之滿口留香。堪為色、香、味三絕。四、山珍野味菜烹
【原料】
南郊麻鴨一隻(重約2000克)。 青菜葉150克。花椒5克、蔥30克、飴糖25克、麻油15克。
【製作過程】
1、將鴨宰殺治凈,在右翅下開一小口取出內臟,洗凈瀝干。
2、把青菜葉、花椒填入鴨腹內。蔥葉塞入鴨子肛門,使肚膛飽滿。
3、將烤叉從鴨腿下襠插入,穿過胸骨,至肩骨頸皮穿口3.5厘米處戳通,將鴨頭由左向右方向彎轉,從眼睛下面戳通,卡住叉尖。
4、水鍋上火燒沸,將鴨頭掀入水內,舀沸水澆燙鴨身,使鴨皮收縮綳緊,出現毛孔,然後用飴糖抹勻鴨身,放在通風處吹乾。
5、烤池放入木炭,點火燒燃後執鴨叉烤。先烤兩側,再烤腿、尾部、背部,最後烤胸部。
6、待鴨皮吱吱作響,欲冒油花時,再以麻油塗之,並烤至金紅色時離火退叉,片下鴨肉裝盤,嵌上頭尾,配以薄餅、甜醬、花鼓蔥段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