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指南者和自由客兩車區別在哪具體點
指南者與自由客這兩款車在配置上有細微差異。指南者在配置上略勝一籌,價格也相對更親民一些。自由客全系標配的4揚聲器,是其一個明顯的不足。
自由客在內部空間設計上具有優勢,它更善於利用空間,使得空間利用更為充分。另外,自由客的座椅可以實現全比例放平,包括後排座椅加前排座椅,這大大提高了空間效用。相比之下,指南者的座椅只能按照固定的比率放倒,當平放後,空間使用受限。
在外觀設計上,指南者更偏向時尚運動風格,適合在城市中駕駛。其前臉設計與大切諾基相似,相較於老款指南者,整體設計有了顯著的提升。對於喜歡時尚運動風格且經常在城市中駕駛的車主來說,指南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於經常徒步旅遊或者喜歡越野硬派風格的車主而言,自由客則更加合適。其提供了更寬敞、靈活的空間,以及全比例放平的座椅設計,能夠滿足戶外探險的需求。
總體而言,指南者與自由客在配置、空間設計和外觀風格上各有側重。指南者更偏向城市駕駛,而自由客則更適合追求戶外探險的車主。選擇哪一款車,應根據個人的使用需求和偏好來決定。盡管兩款車都配備了Freedom Drive 1四驅系統,但自由客並沒有採用大切諾基的FD2四驅系統,這在某些方面可能稍顯遺憾。
B. 巴爾干經典旅遊景點介紹 巴爾乾地區在哪裡
科托爾古城(上)——巴爾干游記(33)
黑山共和國位於巴爾干半島西南部、亞得里亞海東岸的一個多山國家,東北部與塞爾維亞毗連,東部為科索沃,東南部與阿爾巴尼亞接壤, 西北部與波黑及克羅埃西亞交界,西南部瀕臨亞得里亞海。2006年6月獨立,面積1.38萬平方公里,人口62.2萬。盡管它地域面積小,建國時間短,但卻擁有高聳的山脈,峽灣般的海灘, 歷史 悠久且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鎮, 旅遊 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有4處是世界遺產。
科托爾(Kotor)是黑山共和國的一個海濱城市,位於亞得里亞海最南端的海灣科托爾灣邊,四周群山環抱,美麗的海濱、連綿的山脈、古老的舊城、綿延的城牆,使科托爾成為一座 歷史 悠久的港口城市,黑山著名的 旅遊 勝地,科托爾港自然與 歷史 文化區1979年被錄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5月22日早餐後,我們從斯庫台出發,沿著亞得里亞海濱前行。
中午近13點,我們抵達科托爾,來到古城門前。古城最大的城門是海之門,城門面向科托爾海灣。建於500年前,門楣原是飛獅雕塑,後改成雙頭鷹,現在則是前南斯拉夫時代的城徽。在城牆拐角處有飛獅的浮雕,飛獅是威尼斯共和國的標志。城徽下方長條石上刻著鐵托的語錄:「不要拿走我們的東西,我們不會拿走你們的」;石匾刻著1944年11月21日的字樣,這是鐵托領導的軍隊進城的日子。城門內壁上有聖特勒弗和聖伯納德簇擁著的聖母子浮雕。
走出城門,迎面看到建於16世紀的鍾樓,鍾樓是科托爾地標性的建築,始建於1602年,1979年地震後再次重建。
鍾樓前的廣場為武器廣場,因 歷史 上這里有個軍械庫,正中右側紅頂三層樓即是;左側帶陽台的兩層樓雖不起眼,但卻是威尼斯時代最高行政長官的官邸,稱公爵宮,後面為劇場。廣場上有不少餐廳、咖啡館。
巴爾干半島游記之二:薩格勒布
從澤蒙鎮出發到薩格勒布有將近400公里的路程。為了接見總統,動身時已近中午。
克羅埃西亞的入境政策比塞爾維亞嚴格得多,邊檢也蠻認真的樣子,頗耽誤了一點時間,趕到預訂的民宿已經下午四點多了。
一路舟車勞頓,晚餐本打算在住處隨便湊合一下。意外發現民宿樓下的EL TORO餐吧即是一家頗有名氣的食肆,稍事修整之後便來嘗嘗克羅埃西亞美食。
餐廳門外的擺設頗有古風,內飾卻很現代。次日游覽之後,發現古今混搭恰如這座城市的風格。
當然,對於飢腸轆轆的我們,重點是食物。
雖然薩格勒布並不靠海,但作為巴爾干半島海岸線最長的國家,海鮮顯然是更為流行的食物。菜品賣相味道俱佳,再配上一杯雞尾酒,不亦快哉。
薩格勒布的游覽區集中在舊城,我們從聖母升天大教堂開始。
這幢哥特式建築極盡宏偉華麗,近千年的歷史中雖幾經戰爭、地震損毀,都一次次被重修,至今仍是這座城市無可爭議的地標。
我很喜歡教堂外斑駁的石牆上那個停擺的時鍾:據說它原本在教堂頂端的鍾樓里,1880年薩格勒布大地震後被從瓦礫堆中挖掘出來安裝到現在的位置。大鍾顯示的時間凝固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七點零三分。
教堂內部陳列了許多聖徒雕像,最特別的是教皇保羅二世封聖的斯特皮納茨大主教(Alojzije Stepinac)靈柩,他的遺骸被裝在等身瓷像中,安放在一座水晶棺中。
參觀的時候,剛剛拍了一張花窗的照片就發現有位女士在制止大家拍照,於是便入鄉隨俗了。
聖母升天大教堂的對面便是熱鬧非凡的多拉茨市場,幾步路的距離彷彿從神界回到了人間。
市場里以賣瓜果蔬菜為主,也有一些賣花和旅遊紀念品的。檔主們顯然見慣了遊客,在多種語言中切換自如,甚至會偶爾飆出一句中文。
穿過多拉茨市場拾階而下,很快來到耶拉契奇總督廣場,這里是薩格勒布真正的市中心。
耶拉契奇總督的雕像占據著廣場正中的位置,他是19世紀率領克羅埃西亞脫離奧匈帝國的民族英雄。
廣場的西側是上山的纜車站。纜車運行距離很短,幾乎是剛上車就下來了。買票時沒搞清楚地理環境,買了雙程票,上去之後才發現游覽路線是從另一側步行下山,白白浪費了一程車票。
上到山頂首先見到的是這個碉堡般的建築,不知道開平碉樓的設計靈感是不是來源於此。聽旁邊一位帶團的香港導游講,90年代克羅埃西亞戰爭時,克軍的前敵指揮所便設在這里。
從這里可以俯瞰整個下城區,摩登與古老的建築摻雜在一起,顯得有些凌亂。
「碉樓」後面的道路直通聖馬可教堂,路邊的燈柱和家居都以鮮花點綴,詩意的感覺。
這條街上有個很有名的景點:失戀博物館。我不想窺探他人的戀情,只在門口張望了一下。
聖馬可教堂的童話風格的花屋頂是一大特色,兩個徽章左邊的據說是古克羅埃西亞三地徽章的組合,右邊的是薩格勒布市徽。
發現教堂門前總是聚集著駐足仰望的遊客,才讓我注意到門廊上方的十五位聖徒雕像。細看之下雕刻手工確實相當精緻,據說是十四世紀的作品。
教堂內的花窗用色極其鮮艷,為庄嚴的氣氛注入一片溫暖。
從聖馬可教堂下山的步道有個恐怖的名字——血街,名稱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主流的解釋是納粹在此屠城。
如今的血街一派祥和,兩旁玲琅滿目的是咖啡館、酒吧和旅遊紀念品商店。
血街盡頭的石門是薩格勒布僅存的中世紀城門,門樓中緊閉的鐵門里供奉的據說是這座城市的守護神。
從石門出來,很快回到熱鬧的下城區。多拉茨市場下面的著名食街特卡爾西切娃街(Tkal_i_eva ulica)居然一位難求。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清靜一點的餐廳坐下,酷熱難當加上價格不菲,草草點了些看上去比較清淡的食物,餐食分量很小但味道有點驚艷。出門的時候才發現這家名叫Agava的餐廳是一家米其林一星店。
烈日下步行大半天確實有點辛苦,當晚的宿處還在150公里山路之外,我們決定驅車瀏覽一下市容之後便告別這座城市。下一站是普利特維采湖國家公園。
【旅行貼士】薩格勒布老城區很難找到停車位,而且停車費都是用電話卡支付的;沒有當地電話卡停車非常不便。相反,公共交通倒是相當方便,街邊兼營香煙飲料的報亭都有各式公交卡出售。
巴爾干山系最高處位於什麼位置?
巴爾干山脈 Balkan Mountains,保加利亞語作Stara Planina,拉丁語作Haemus。保語稱"老山山脈"。巴爾干半島的主要山脈,為阿爾卑斯-喀爾巴阡山脈的延伸。西起南斯拉夫邊境的蒂莫克河,橫貫保加利亞中部,東抵黑海,綿延555公里,平均寬50公里。
巴爾干山脈 Balkan Mountains,保加利亞語作Stara Planina,拉丁語作Haemus。保語稱"老山山脈"。主脈為河谷深切,形成伊斯克爾河隘口和卡姆奇亞河隘口。有著名的希普卡峽谷。山脈分西、中、東三段,中段較高。主峰博泰夫,海拔2,376米。北坡較平坦,氣溫低,較濕潤,多森林;南坡日照長,乾燥,森林少。水力資源豐富。礦藏有煤、石墨、鉛、鋅、鐵等。多岩洞、溫泉和礦泉。是旅遊和療養勝地。
發源於南斯拉夫邊境的蒂莫克河,一直延伸至黑海之濱,綿延555公里,平均高度約700餘米,總面積約為1.2 萬平方公里。它橫貫保加 利亞全境,是多瑙河和愛琴海及馬爾馬拉海的分水嶺,被稱為是巴爾干半島的"脊樑"。巴爾干半島和保加利亞的主要山脈,以塞爾維亞邊界附近的蒂莫克谷(Timok Valley)向東延伸約530公里(330哩),形成幾座山嘴,升高至博泰夫峰為2,376公尺(7,795_),在黑海埃米內角(Cape Emine)突然中止。
為多瑙河和馬里乍(Maritsa)河主要分水嶺,橫貫山區的約有20處山口(著名的有希普卡〔Shipka〕山口),數條鐵路線和伊斯克爾河(Iskur River)。礦產有煤、石墨和金屬礦。有溫泉和礦泉。高處有草地,低坡多針葉和落葉森林。山城如大特爾諾沃(Veliko Turnovo)為早期的保加利亞民族主義運動(19世紀)中心。
除了冬天被厚厚的白雪覆蓋外,是一座容易攀登的高山。巴爾干山脈是多瑙河河谷的大陸性氣候和山脈以南的過渡性大陸性氣候的氣候屏障。山區雨量逾1,000公釐(40_)。冬季漫長而寒冷,谷地和盆地適於發展農業,旅遊業略有發展。
西段從貝洛格拉奇查隘口到茲拉蒂查隘口長約200公里。這段山脈曲折蜿蜒,西北-東南走向,西段較窄較低、東面較寬且高,最高峰2000 余米。中段從茲拉蒂查隘口到弗拉特尼克隘口,全長185 公里。這段山脈較為完整,巴爾干山脈的最高峰"博特史",就在這里。此峰高2376米,十分巍峨壯麗。
東段包括弗拉特尼克隘口到黑海這一部分山脈,長約155公里。這段山脈地勢較緩,山幅漸寬。巴爾干山脈南北兩面,氣候差異較大。北坡較平坦,氣溫低,較濕潤;南坡日照長,乾燥,森林面積少,山中多岩洞,遍布溫泉和礦泉,是旅遊聖地。
巴爾干半島之旅:「歐洲九寨溝」、地盤劃分線以及鐵托的名言
巴爾干半島既是一個地理名詞,也是一個 歷史 名詞;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其包括國家的范圍會有一點點不同。
大部分人對巴爾干半島的第一反應是前南斯拉夫,或者南斯拉夫解體後的國家——塞爾維亞、波黑、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黑山、北馬其頓(不加一個「北」,希臘不答應)、科索沃(塞、中、俄尚未承認其獨立主權)。
地理角度,巴爾干半島是指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北部以多瑙河、薩瓦河為界;所以對地理有概念的人,一定會加上希臘、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
政治意義上,一般還會加上羅馬尼亞;但從地理角度,羅馬尼亞是不算在內的。
特別較真的人還會再給加上土耳其——雖然土耳其只有3%的領土位於巴爾干半島。
以上不是本文的點。
巴爾干號稱「歐洲的火葯桶」,絕對名不虛傳。
據說從古羅馬帝國開始,居住在此的人每一代都經歷過至少一次戰爭;歐洲大地上曾經出現過的所有帝國和強權政治都曾在這里一決雌雄。
有興趣的去查查巴爾干半島的 歷史 、一戰導火索、前南解體時的多個戰爭等等,可以總結出N多火葯桶的得分項和加分項。
這也不是本文的點。
本文的點是旅行頻道——巴爾干半島,現在已變身歐洲 旅遊 的最佳去處之一!
順便說一下:當老非向朋友推薦巴爾干之行時,有時會看到對方扔出一張展示 歷史 功底的問號臉:巴爾干半島啊!歐洲的火葯桶啊!打仗啊!能去嗎?安全嗎?
都打完了好嗎!呃......好吧暫時打完了。
火葯桶也不是初一十五天天放爆仗。
人家現在也是各自卯足了勁發展經濟好嗎!
另外,你得多點背,火葯桶才會單單等著你去掃的時候爆。
一句話:巴爾干半島目前很安全,旅行起來很舒適,並且花費還挺知道心疼人的。
好了,現在進入旅行頻道!
各位別看錯了哈——這一組排名是分先後的:阿爾巴尼亞、科索沃、馬其頓、黑山、斯洛維尼亞、波黑、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算是老非推薦的順序,排名越靠後的越值得一游。
剩下3個壓軸的—— 旅遊 業越來越火爆的塞爾維亞、從行走角度被嚴重低估的羅馬尼亞、爆款到路人皆知的希臘,是你最該去看看的巴爾干國家。
這11個國家,老非我分3次全部走過了,根據自己的旅行見聞,給感興趣的朋友們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基本上看看城中心的大廣場,就交代了一多半。
對了,國家博物館正立面前面的這組雕塑,值得好好看一看——這組圖案是用各種顏色的石材拼出來的,創作+材料+人力,很貴啊!
變天之後,阿爾巴尼亞人民以「勞民傷財、畫風不對」為由,一開始打算給它來個挫骨揚灰。
冷靜下來之後一想:勞民傷財同時也意味著價值不菲!這個,勞也勞了,傷也傷了,拆掉也是很肉痛的!至於畫風嘛,算了,主題反正是「爭取自由」、「民族獨立」、「民族大團結」,放之四海而皆準,咱就不糾結了。
至於地拉那金字塔、斯庫台湖、布特林特古城等,實在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你還可以去看碉堡——別忘了阿爾巴尼亞是「碉堡之國」。
科索沃的首都普利什蒂納現在是一派祥和;大街上歐美品牌的燈箱變多,暗示著從今往後科索沃要貼面美國文化。
這不算啥——科索沃的今天得益於美帝和北約的出手,為了討好美帝,首都有兩條街都改名字了,現在叫比爾柯林頓大街、布希大街。
建議去看看特蕾莎大教堂。
再看啥的話,就只能看效果圖了——待建的清真寺。
你也可以跟我們一樣,扯著維和大兵合影,反正到現在他們還沒撤呢。
特別提示哈——科索沃的旅行資源並不多,但如果你到了科索沃,一定別忘了去看看格拉查尼察修道院,從科索沃首府普利什蒂納自駕前往約15分鍾。
它建造於1321年,建造者是塞爾維亞的國王斯特凡·米盧廷;他一生先後在各地建造了40座教堂,格拉查尼察修道院是最後的一座,也是公認藝術成就最高的一座。
說到這兒老非去哭會先——因為中俄塞都不承認科索沃獨立,所以老非自駕塞爾維亞,專門查了查世界文化遺產級別的修道院,資料宣示說這個在塞爾維亞。等老非把塞爾維亞的修道院都掃了,掰著手指頭數了數,數來數去都漏了這個重量級的修道院,然後再細查才知道它在科索沃!
而它距離老非掃過的普利什蒂納,才15分鍾車程!
北馬其頓剛獨立的時候叫馬其頓,希臘人民很不爽——至於為什麼不爽咱就不展開說了,請自行搜索兩國之間的這段恩怨。
馬其頓帝國的締造者是亞歷山大大帝,學美術的學建築的畫素描,應該都認得他。
要說馬其頓的首都斯科普里,真的沒什麼值得一掃的目的地,第一印象就是滿大街的新雕塑,還幾乎都是直抒胸臆、孔武有力的那款。
斯科普里的老城牆,相對而言也是比較空洞的存在。
老非當時是為了湊數,跑去看了看圓形教堂。
馬其頓值得一掃的是奧赫里德,它的湖邊小教堂,獨具巴爾干風格,十分漂亮!
從黑山開始,旅行才算是有了味道——雖然首都波德戈里查基本沒啥,但黑山有3個很值得一掃的目的地。
列入世遺的中世紀古城科托爾;聖特里普納天主教堂(建造完成時期比巴黎聖母院早179年);以及布德瓦。
科托爾老城是亞德里亞海邊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古鎮。
如果你是個自由客,建議你選擇科托爾古城裡的民宿入住。
鐵托那句名言——「你的也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呃,這個足夠霸氣吧,可惜是盜版的翻譯;正版的翻譯是「你的我不想要,我的你休想拿走」,依然被刻在老城低矮的主入口上方。
斯洛維尼亞是阿爾卑斯山脈、迪納拉山脈、多瑙河中游平原以及地中海沿岸四區交界的所在。當然這個是地理學角度,你用無人機也拍不出來。
對了,川普的老婆梅拉尼婭是斯洛維尼亞人。
言歸正傳,斯洛維尼亞值得一掃的自然是首都盧布爾雅那、皮蘭古城、布萊德湖。
還有一個波賈馬城堡,是全世界唯一建在山洞中的城堡。
從波黑開始,旅行進入老非推薦的頻道——都是很值得一掃的目的地了。
如果你看過《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並且對電影內容留有印象的話,那就真的暴露年紀了——不是已經開始跳廣場舞,就是走在即將去跳廣場舞的路上。
薩拉熱窩現在是波黑的首都。
波黑有兩個很值得一掃的目的地:其一是首都薩拉熱窩,民族交融的味道極其濃郁——塞族、穆族、克羅埃西亞族混居在一起;東正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的教堂也都相鄰不遠。
薩拉熱窩城市裡雖然還有三個民族各自的地盤分界線,但是包裹著頭巾的穆斯林女孩和現代裝束的塞族女孩,可以從同一所大學出來,嘰嘰喳喳地結伴邊走邊聊。
從 歷史 角度,薩拉熱窩還有兩個著名的景觀——狙擊手大街;以及引爆一戰的拉丁橋。
其二是波黑的掌上明珠——美麗的莫斯塔爾小鎮。
莫斯塔爾的大橋是波黑最知名的地標之一,它是巴爾乾地區最傑出的伊斯蘭建築之一。
當年它在波黑戰爭中被炸毀,2004年重新修復時,就地取材並保留原狀。
薩拉熱窩、莫斯塔爾,即便僅有這兩個目的地,波黑已不容錯過!
克羅埃西亞有段時間是很出風頭的,比如說在俄羅斯世界盃上混得很好的格子軍團!莫德里奇!曼朱基奇!
然後是美女總統基塔洛維奇!
跑台了,跑台了,我們調回 旅遊 頻道哈!
克羅埃西亞有前南國家中最長的海岸線,跟義大利隔著一個亞得里亞海,亞得里亞海上的珍珠——杜布羅夫尼克聞名天下,遊人如過江之鯽。
去過之後,你就可以這樣拽文了 :「如果你想看到天堂到底是什麼樣子,那麼去杜布羅夫尼克吧!」
然後補一句:這是蕭伯納說的。
你還可以照貓畫虎,拿著《權利的 游戲 》劇照去拼現場版。
除了必掃的杜布羅夫尼克老城,克羅埃西亞還有一個伊斯特里亞;以及世界級的自然風光十六湖——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
呃現在讓我們挺直腰桿,因為十六湖還有一個響當當的別稱——「歐洲九寨溝」!
保加利亞有玫瑰、玫瑰谷、玫瑰精油。女人們幾乎都知道——即便可能不知道玫瑰谷所在的地方名叫卡贊勒克。
保加利亞的首都索菲亞,其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巴爾干半島上第2大的東正教教堂,十分漂亮!
保加利亞有一個比羅馬、雅典、君士坦丁堡還古老的文化古都普羅夫迪夫。
保加利亞還有宗教界聞名的里拉修道院。
官方出資興建的飛碟紀念館了解一下?痴迷於廢墟文化的,喜歡網紅人像攝影的,這地方定然能撓中你的癢癢肉。
到這排名就不分先後了,進入公婆各說有理的狀態。
希臘屬於爆款熱門目的地,有汗牛充棟的網文、游記和照片,老非就不展開了,只提醒大家幾句就打住。
聖托里尼確實很美,但你不但要接受人從眾,還要接受出國跟沒出國一樣——來這里 旅遊 得中國人暴多!
老非掃聖島時,聽見大喇叭直接招呼中文:各位新郎新娘,我們排好隊,待會結婚儀式錄拍開始!
老非拍攝聖島落日時,目測有幾千人擠在一起,五分之四都是中國人!並且說上海話、四川話、粵語、京腔的都不拿自己當外人,你在人堆里找不到鄉音算我輸。
邁泰奧拉空中修道院很值得一掃!
雅典衛城按下不表,雅典憲法廣場的衛兵換崗,高抬腿、低落足,了解一下?
良心提示哈:高中被數學折騰出恐懼症的人,最好能迴避一下希臘,否則大街上滿世界的 、 、 、 、Ω、π,不怕給嚇出啥毛病?
塞爾維亞,曾經的巴爾干火葯桶本桶!現在因為經濟騰飛被譽為「巴爾干之虎「。
歐洲第2大河多瑙河,有五分之一流經塞爾維亞。
首先,貝爾格萊德薩瓦河畔的夜晚,被評為全球十大夜生活之首。
這個別問我,老非我是帶著老婆孩子自駕的塞爾維亞,有賊心沒賊膽;就算有賊膽,賊也實在是沒時間。
弗爾尼亞奇卡,位於貝爾格萊德約200公里的塞南。這里因擁有天然可飲用的礦泉水而聞名。據說弗爾尼亞奇卡還是愛情鎖的發源地,老非建議你不用刻意去找,反正規模很小。
諾維薩德EXIT音樂節——歐洲最大的音樂節之一,起源於2000年,最初居然為了歡慶前領導人米氏退位(Exit)而舉辦的;加上塞爾維亞人渴望突破戰亂的封鎖和思想的束縛,希望找到一個出口,這個出口就是音樂,所以取名EXIT音樂節。
塞爾維亞旅行的重點是重點很多!絕對值得去掃的目的地。以下是老非的重點:
比如自然風光首選的Uvac峽谷。
比如塞爾維亞擁有5處遺跡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最重要的是南部山區的中世紀修道院。這些修道院群是最能代表塞爾維亞 歷史 的所在地。
比如老非必掃的前南時期的、鋼筋混凝土的、充滿未來主義感的大型雕塑——槍膛、紅星、彈孔。
還有網紅目的地——德里納河中的童話木屋。
老非曬一下自駕的行程,北京 貝爾格萊德 諾維薩德 蘇博蒂察 巴伊納巴什塔 塔拉國家公園 茲拉蒂博爾 Uvac峽谷 新帕扎爾 克拉列沃 雅戈丁那 貝爾格萊德 北京,以供各位參考。
巴爾干半島上的國家,最佳的 旅遊 季節基本上都是秋季。
我是說:疫情過後的秋季,你該選擇以上的國家,安排一次旅行。
#旅行# #帶你走遍全世界#
巴爾乾的奇妙之旅——波黑、黑山(終結篇)
從布德瓦乘坐大巴前往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聖誕假期結束大家的日常生活也終歸正常,車次半小時一發,6歐/人,環海盤山一路上行,尬悠2小時候後到達終點。
波德戈里察和這一路的風景有著天壤之別,看不出是一個國家的首都,下車後迎面而來的四五級風沙,不知道的以為到了七八十年代的黃土高原,簡直把我們巴爾干一行的美好心情最後打到了底谷。為了去二戰遺留的波德戈里察東正教大教堂打卡,十五分鍾的找路過程已經走到了我們的心理極限。
東正教堂和天主教堂很大的區別就是外觀可以簡朴,但內裝絕對是金碧輝煌、璀璨奪目,空間結構講究多角度多層次分割,從穹頂到地面,環繞360度全方位壁畫渲染奪目。波德戈里察教堂隨便出入,因為不屬於 旅遊 地區,進入教堂的人應該都是當地居民,非常虔誠的進行朝拜。
不過在波德戈里察的深刻體會是物價極低,和富人區的布德瓦相比降低了近一倍,原本1.2歐一杯的咖啡在波德戈里察僅僅0.9歐(人民幣6.5元)。奔赴機場前的最後大餐量足到超乎想像,以至於pizza嘗了一小沿之後轉移到旁邊空桌,准備臨走打包帶走,結果把店裡的侍者小哥哥嚇到[捂臉],以為我們品嘗後不好吃轉移開,趕忙一臉茫然失措的樣子上前詢問我們有什麼問題[尬笑][尬笑],尷尬打消,最終以40歐(約摺合人民幣280元)買單結算。這消費水準我們在波德戈里察絕對可以算得上妥妥的有錢銀了[草泥馬]。
黑山共和國首都波德戈里察國際機場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國際機場,就兩個登機口,登機前半小時到達時間都很富裕。巴爾干線路基本都是螺旋槳飛機,這古董飛機遠不如高鐵快。因為我們當晚起飛時風速很大,前半小時就感覺是坐在「拖拉機」里往上空沖刺,一家四口的小命全捏在手心裡[熊吉]。
有興趣嘗試巴爾幹路線一行的朋友,到達後建議租車自駕,自由隨意、價格實惠、豐儉由人[ok][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