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北京知識 » 北京大興區怎麼樣
擴展閱讀
北京為什麼拆菜市場 2025-04-03 08:25:28

北京大興區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4-25 17:52:09

Ⅰ 北京大興區經濟怎麼樣,外來人口多不多,和其他幾個區比怎麼樣

我就是大興本地人,黃村的。在我看來,大興這邊外來人口相當的多,走在大街上就能看得出來,感覺比本地人都多。具體的統計數字是大興區的外來人口居北京市全部區縣第5位,為64.4萬人,同時以每年11.3%的速度增長,增長速度為全市的第三位。經濟方面要看跟哪裡比了,跟市裡比肯定哪個都比不上,郊區縣裡面至少昌平和通州絕對比不過,剩下的幾個區縣除了北邊巨遠的那幾個我覺得說實在的都差不多。門頭溝要差一些。但畢竟也是首都的地界,跟外地比的話我覺得還是有一些富裕的(別挑極端例子給我,我是指普遍情況,中國整體畢竟還是有待發展的)。但是大興在發展,而且發展的速度很是快,這幾年間我能看到的變化就真是很大。發展就需要人,我覺得這方面機會比市裡多(高端人才除外)。一個經濟學學生(只是學生而已)同時也是大興本地人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Ⅱ 北京大興區的治安怎麼樣

大興區的治安不是很好,在北京的近郊大興是聚集外來人口最多的地方,而且西紅門一直就是北京的紅燈區,治安一直就不是太好!

Ⅲ 北京大興區怎麼樣

好不好要相信自己的所見所聞!要想得到你滿意的答案還是需要自己去走走看看!別人眼裡的大興不一定適合你!

Ⅳ 大興新城未來發展如何

根據《大興分區規劃(2017-2035年)》草案披露,大興區定位為面向京津冀的協同發展示範區、科技創新引領區、首都國際交往新門戶、城鄉發展深化改革先行區。這其中最大的亮點無疑是「首都國際交往新門戶」這個戰略定位,打造「首都新國門」亦成為大興未來重點發展目標。而大興新城作為大興「三城」中發展最成熟的板塊,在建設「首都新國門」的過程中正在發揮著引領示範作用。

Ⅳ 北京大興區好嗎

挺好的,有地鐵,交通也比較方便。是北京市唯一一個擁有兩座新城的郊區縣。其中,區政府所在地大興新城距市區南三環僅13公里,它是1984年國務院批准建設的首都第一批重點發展的衛星城之一;北京新城亦庄,即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Ⅵ 北京大興區偏嗎

不偏,正南沒錯。大興交通還行我就是大興的。到市裡很快的比起其他的遠郊區縣近多了。和通州差不多。大興挨著豐台。有機會你自己來看看就知道了。

Ⅶ 北京大興區怎麼樣

戶口不是問題的,而且大興很大的,野生動物園也算大興,可走京開告訴都得將近40分鍾到,北京市區指的是二環內嗎?大興離天安門到是不近,北京的南北發展成都不一樣,還是北邊的發展快一些.這點我深有體會,所以在朝陽和昌平交界處買房比較合算.

Ⅷ 北京的大興區怎麼樣啊

bict2008 的觀點,我不同意。我就出生在這里,從這里也生活了20多年了關系,我覺得大興還不錯。尤其亦庄在工業上很有建樹,而在黃村也興起了大片的高檔社區。而且,在徐多方面也很有自己的特色。我認為唯一的不足就是到市區的交通還不太方便,2010年後,城鐵修到這里,我認為這里會變得更好。
歷史上也有不少名人 http://..com/question/1119986.html
大興的歷史確實比北京長。
在市區有個地名叫大興胡同,是原來大興的政府所在,那時的大興管理著包括東城區在內的很大地方。

Ⅸ 北京大興是什麼樣的城市繁華嗎

大興區
北京市轄區
大興區是北京市下屬的一個區,位於北京市南部,是距離北京市區最近的郊區。

大興歷史悠久,是中國最早的建制縣之一,在元明清三代為「天下首邑」,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區內共有六條主要河道,著名景點有南海子公園、中華文化園、半壁店森林公園等。

著名景點
南海子公園、中華文化園、半壁店森林公園
氣候類型
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
下轄地區
8個街道辦事處、5個地區、9個鎮
火車站
北京南站、北京西站、黃村火車站
中文名
大興區
更多
96%的人還看了
大興區地圖
大興區房價多少錢一平
大興區屬於幾環
大興區政府網站官網
歷史沿革
秦漢隋唐時期

大興區最早前身為古薊縣,以建於薊城地區得名。薊縣當為先秦之縣,為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所建。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於薊城地區置廣陽郡,薊縣屬之。

自漢至隋唐五代,薊縣之建制始終存在。

西漢,薊縣相繼歷屬燕國、燕郡、廣陽郡、廣陽國。

王莽新朝時期(公元8年-23年),薊縣一度改名伐戎縣,隸屬廣有郡,王莽新朝覆滅後恢復薊縣名。

東漢,薊縣相繼隸屬廣陽國、廣陽郡、上谷郡、廣陽郡。

三國時代,薊縣屬魏之幽州燕郡、燕國。

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薊縣相繼隸屬燕國、燕郡、幽州、范陽郡等。

宋元明清時期

遼會同元年(公元938年),薊縣改名薊北縣,隸屬幽都府;

遼開泰元年(公元1012年),薊北縣改名析津縣,隸屬析津府,為遼南京附郭京縣。

宋宣和五年至七年(公元1123年-1125年),析津縣歸宋,隸屬燕山府。

金朝貞元二年(1154年)將永安府改為大興府,析津縣更名大興縣,隸屬大興府,為金中都依郭縣。

元代,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中都改為大都,大興縣為元大都附郭赤縣,隸屬大都路。明代初期,大興縣隸屬北平府。

明朝、清朝在北京設置大興縣,為附廓的兩赤縣之一。

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大興屬之。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遷都北京,大興為依郭京縣。

清代,大興仍為依郭京縣,隸屬順天府。

中華民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