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對霧霾的整治措施有哪些
搬遷工廠,灑水除塵,限制在城區里使用污染較高的煤。這些主要是為了限制污染源。
梳理城市人口,鼓勵使用電動車,疏解北京非首都首都職能。這些主要是考慮到北京規劃較差,防止城市功能超過環境承載上限。
投入資金研究,提高環保准入標准。
北京霧霾的主要原因在於,北京的地理位置。環境的自潔能力主要依賴於水的吸收,植被的固定,微生物,空氣流動。而北京周圍缺乏大的流域,缺乏山脈。所以自潔能力比較差。北京市的環境不太適合,所以才會產生霧霾。
以上解決手段作用不大,北京的地理位置不好。另一方面北京市的規劃缺乏足夠的前瞻性,不能很好的解決城市發展與人口增加之間的矛盾。
『貳』 北京霧霾治理辦法是怎樣
你好,應對霧霾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首要任務是控制PM2.5,要從壓減燃煤、嚴格控車、調整產業、強化管理、聯防聯控、依法治理等方面採取重大舉措,聚焦重點領域,嚴格指標考核,加強環境執法監管,認真進行責任追究。
『叄』 北京霧霾的應對措施有哪些
北京治理霧霾的措施
1、繼續大力壓減燃煤,完成700個村煤改清潔能源,實現城六區和南部平原地區基本「無煤化」,實施40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工業企業燃煤設施「清零」,全面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全年壓減燃煤30%、總量下降到700萬噸以內。
2、抓好重型柴油車管控,供應第六階段成品油,淘汰老舊機動車,進一步推廣新能源汽車。
3、加大工業治污減排力度,完成1萬蒸噸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加快實施燕化低氮改造,清理整頓2570家「散亂污」企業。
4、嚴格控制揚塵污染,開展渣土車專項正值。
5、組建環保警察隊伍,強化環境監管執法,嚴厲懲處偷排超排行為。
6、必須完善、強化評估體系、評估程序和評估方法,全面的評估應該包括對霧霾天氣的形成、發展、消亡及其影響范圍、時間、強度進行分析評估,逐步發展完善城市空氣污染評估體系。
『肆』 北京的霧霾是怎麼治理好的
終於有個人問了一個好問題。
就一個辦法:控污染源。是2+26城市的貢獻,主要是河北,具體城市請網路。這些市做了太多的工作。
1,絕大部分小鍋爐都拆了(具體標准不一樣)。
2,小水泥廠、小鋼廠全強制拆除(具體標准不一樣)。
3,留下的這些大點企業強行上脫硫、脫銷、除塵設備(具體標准不一樣)。
4,熱電廠都實行超低排放了,鋼鐵行業今年也實行。
5,機動車限行,國1.2不讓開。
6,擴大集中供暖面積。
7,農村散亂污嚴查。
8,綜合來說,就是所有冒煙的地方,要不實在沒法管,要不就拆,要不就處理後再排。
國家為治霾投入很多財力人力,尤其是河北為此做了巨大犧牲。我作為環保從業者,希望社會對國家的工作作出肯定。
『伍』 北京霧霾是怎樣治理的
空氣本身是很乾凈的。人只要少排放污染氣體就可以了。北京治理還談不上,現有手段是臨時發布預警,限制公車而已。最近還執行了對排放違規企業的第一起罰款。進步很大。
現在最大的污染是能源結構,燃煤、油料都是不可避免產生霧霾顆粒物。減少排放涉及到能源利用,產業結構,生活方式,法律法規制定和執行,城市公交很多方面。需要一個系統性的優化,才能有效減少排放,而不是事到臨頭才發布預警,限制公車----限制尾號能解決霧霾啊,不觸動根本解決霧霾的方法都是不現實的。
千方百計降低燃煤消耗,提高清潔燃燒技術、工藝;限制機動車尾氣排放必須達標,並逐步提高排放標准;提高建築物節能標准,減少冬季取暖、夏季製冷的能耗;倡導新能源,清潔能源,光伏、風電、水電、生物質能源甚至清潔核能都是可以減少顆粒物排放。
技術上提高水平,推廣上提高普及率,立法從嚴,產業環保優先,強力壓減過剩污染型產業。
多管齊下,下一次氣候不利於擴散的時候也能享有藍天白雲----只要排放的少,霧霾就不會卷土重來。
『陸』 北京霧霾治理辦法是
你好,:應對霧霾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首要任務是控制PM2.5,要從壓減燃煤、嚴格控車、調整產業、強化管理、聯防聯控、依法治理等方面採取重大舉措,聚焦重點領域,嚴格指標考核,加強環境執法監管,認真進行責任追究。
『柒』 這幾年北京霧霾天越來越少了,是怎麼治理的呢
遛狗不見狗,狗繩提在手,見繩不見手,狗叫我才走。看到這個段子大家應該不陌生。這就是當年北京霧霾的真實寫照。當年的北京,一到秋冬,家家戶戶緊閉門窗,不讓一丁點空氣進來。出門你忘帶鑰匙也不能忘戴口罩。
國家有這樣強的力度,有這樣大的決心,有這樣嚴格的政策,有這樣各種各樣治理污染的方法,北京的空氣變好,環境變好那是必然的,現在呈現出較為良好的空氣質量水平也是應該的。
當然並不是說北京的空氣污染就不用繼續接著治理了;也並不是說北京現在就應該鼓掌慶賀了;而是能讓人看到北京市區真正變成綠水青山的希望。
『捌』 京津冀霧霾產生的根本原因及如何治理
京津冀地區霧霾天氣形成有3個原因。
一是天氣條件。大氣污染顆粒物是造成嚴重霧霾天氣的內因,天氣條件則是外因,對於擴散污染物有著重要作用。不同季節的熱力條件和天氣背景強迫對邊界層過程及空氣質量有重要的影響。
二是地理環境條件。京津冀城市化區域瀕臨渤海,屬於海陸交接地區。北有燕山山脈,西有太行山脈,構成復雜的山地、平原、城市和海陸地理環境。在京津冀地區靜穩天氣條件下形成的「三圈環流」(由於山區與平原的熱力差異、城市與郊區熱力差異、海面與陸面的熱力差異形成的山谷風環流、城市熱島環流、海陸風環流)的耦合效應,對京津冀地區污染物的擴散產生重要的影響。
三是污染源作用。京津冀地區周邊的東南風、西南風、南風都會把污染物送到北京來。這種地理環境、天氣條件、污染源分布作用,正是導致京津冀地區秋冬季嚴重霧霾天氣頻發的原因。雖然京津冀地區霧霾的產生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但要根本解決還是要靠強化區域減排。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的主要重工業區之一(尤其是北京周邊的河北各市),而北京市人口密度大,車流量大,汽車尾氣,工業廢氣和人們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廢氣中的固體懸浮顆粒,氣體與空氣中水結合形成的水滴在空中持續懸浮,便形成了霧霾。華北地區雖然臨海,但是氣候依舊乾旱少雨,尤其是冬季。霧霾中的懸浮顆粒不能與空氣中水分結合形成較大的液滴是便很難沉降,這就是為什麼華北地區冬季霧霾多發的原因。西伯利亞冷空氣南下,遇到華北地區較暖空氣是容易形成強對流天氣或者雨雪天氣,這是霧霾回降下去,隨著寒潮一過,霧霾可能會再次來臨。治理工業污染,限制汽車排放是治理霧霾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