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氣候好嗎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2007年為例,全年平均氣溫14.0℃(北京市氣象局)。1月-7至-4℃,7月25至26℃。極端最低-27.4℃,極端最高42℃以上。全年無霜期180至200天,西部山區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
㈡ 北京天氣怎麼樣
北京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風向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四季氣候特徵如下:
春季:氣溫回升快,晝夜溫差大,乾旱多風沙。春季隨著太陽高度角的逐漸增大,白晝時間加長,地面所得熱量超過支出,因而氣溫回升迅速,月平均溫可升高9—6℃,3月平均溫4.5℃,4月為13.1℃。白天氣溫高,而夜間輻射冷卻較強,氣溫低,是晝夜溫差最大的季節。一般氣溫日較差12—14℃,最大日較差達16.8℃。此外,春季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由於急劇降溫,出現「倒春寒」天氣,易形成晚霜凍。並多大風,8級以上大風日數佔全年總日數的40%。當大風出現時常伴隨浮塵、揚沙、沙暴天氣。春季降水稀少,加重春旱,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說。
夏季:酷暑炎熱,降水集中,形成雨熱同季。夏季除山區外,平原地區各月平均溫都在24℃以上。最熱月雖不是 6月份,但極端最高溫多出現在 6月份,1961年 6月 10日極端最高溫為43.5℃。進入盛夏7月,是全年最熱月份,平均溫接近26℃,高溫持久穩定,晝夜溫差小。夏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 70%,並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本市最大的一日降水量曾達到479毫米(1972年7月27日)。因此,山區易出現山洪,平原造成洪澇,暴雨是北京夏季主要自然災害之一。此外,山區熱對流作用較強,形成局部地區雷陣雨,並伴有冰雹,給農業造成一定損失。
秋季:天高氣爽,冷暖適宜,光照充足。入秋後,北方冷空氣開始入侵,降溫迅速。因此,初霜凍的過早來臨時有發生。
冬季:寒冷漫長。冬季長達5個月,若以平均溫0℃以下為嚴冬,則有3個月(12—2月)。隆冬1月份平原地區平均溫為-4℃以下,山區低於-8℃,極端最低氣溫平原為-27.4℃。冬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2%,常出現連續一個月以上無降水(雪)記錄。冬季雖寒冷乾燥,但陽光卻多,每天平均日照在6小時以上,為開發利用太陽能創造了有利條件。
㈢ 北京氣候類型和氣候特點是什麼
北京的氣候為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
相關說明
北京太陽輻射量全年平均為112~136千卡/厘米。兩個高值區分別分布在延慶盆地及密雲縣西北部至懷柔東部一帶,年輻射量均在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區位於房山區的霞雲嶺附近,年輻射量為112千卡/厘米。
北京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000~2800小時之間。最大值在延慶縣和古北口,為2800小時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雲嶺,日照為2063小時。夏季正當雨季,日照時數減少,月日照在230小時左右;秋季日照時數雖沒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時;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時數最少季節,月日照不足200小時,一般在170~190小時。
㈣ 十一月份北京的天氣氣溫如何
北京十一月份歷史最低溫度為零下12度,歷史最高溫度為23度。今年北京十一月份最低溫度為30號的零下4度,最高溫度為1號的15度,平均溫度是0到10度。
大風使葉片機械擦傷、作物倒伏、樹木斷折、落花落果而影響產量。大風還造成土壤風蝕、沙丘移動,而毀壞農田。在乾旱地區盲目墾荒,風將導致土地沙漠化。牧區的大風和暴風雪可吹散畜群,加重凍害。地方性風的某些特殊性質,也常造成風害。
風的影響:
風是農業生產的環境因子之一。風速適度對改善農田環境條件起著重要作用。近地層熱量交換、農田蒸散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氧氣等輸送過程隨著風速的增大而加快或加強。
風可傳播植物花粉、種子,幫助植物授粉和繁殖。風能是分布廣泛、用之不竭的能源。中國盛行季風,對作物生長有利。在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東南沿海以及內陸高山,都具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可作為能源開發利用。
風對農業也會產生消極作用。它能傳播病原體,蔓延植物病害。高空風是粘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飛蝗等害蟲長距離遷飛的氣象條件。
㈤ 北京氣候特點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為:
1、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
2、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
3、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
4、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000~2800小時之間。最大值在延慶縣和古北口,為2800小時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雲嶺,日照為2063小時。
(5)北京的氣候怎麼樣擴展閱讀
成因:
成因主要是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
冬季受溫帶大陸氣團控制,寒冷乾燥,且南北氣溫差別大;夏季受溫帶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暖熱多雨,且南北氣溫差別小。冬季寒冷少雨,夏季暖熱多雨。
冬季在強大的西伯利亞大陸冷高壓的影響下,盛行冬季風,以偏西偏北風為主,風力強勁,天氣晴寒,雨雪稀少。最冷月平均氣溫南北差異大,南部在0℃以下,北部可達-20℃,平均緯度遞減率為2℃/緯距。
夏季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盛行夏季風,以偏東偏南風為主,風力較小;潮濕多雨,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以上。最熱月平均氣溫南部可達26℃以上,往北有所降低,也不低於20℃,平均緯度遞減率僅為0.4℃/緯距。
自然植被為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
㈥ 北京氣候特點
北京的氣候為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
北京太陽輻射量全年平均為112~136千卡/厘米。兩個高值區分別分布在延慶盆地及密雲縣西北部至懷柔東部一帶,年輻射量均在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區位於房山區的霞雲嶺附近,年輻射量為112千卡/厘米。
北京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000~2800小時之間。最大值在延慶縣和古北口,為2800小時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雲嶺,日照為2063小時。夏季正當雨季,日照時數減少,月日照在230小時左右;秋季日照時數雖沒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時;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時數最少季節,月日照不足200小時,一般在170~190小時。
(6)北京的氣候怎麼樣擴展閱讀
北京北部和西部有小雪:
北京市氣象台2021年2月23日6時發布天氣預報:今天早晨到白天北京陰天間多雲(北部和西部有小雪或零星小雪),東轉南風二三間四級,最高氣溫3℃;夜間陰天間多雲,南轉北風一二級,最低氣溫零下3℃。
受冷空氣影響,今天白天最高氣溫降至3℃左右,且早晨到白天北部和西部有小雪或零星小雪,體感陰冷,外出注意添衣保暖。
㈦ 北京的氣候特徵如何
北京氣候屬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季風氣候。年極端最高氣溫一般在35~40℃之間。年極端最低氣溫一般在-14~-20℃之間,1966年曾低到-27.4℃(大興東黑垡);高山區低於-30℃。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平原地區為26℃左右;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區為21~25℃。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平原地區為-4~-5℃;海拔800米以下山區為-6~-10℃。氣溫年較差為30~32℃。
年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勻,東北部和西南部山前迎風坡地區為相對降水中心,在600~700毫米之間,西北部和北部深山區少於500毫米,平原及部分山區在500~600毫米之間。夏季降水量約占年降水量的3/4。
北京位於東經115.7°—117.4°,北緯39.4°—41.6°,中心位於北緯39°54′20″,東經116°25′29″,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毗鄰渤海灣,上靠遼東半島,下臨山東半島。北京與天津相鄰,並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
西部是太行山山脈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北京市山區面積10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62%,平原區面積為6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為西山屬太行山脈;北部和東北部為軍都山屬燕山山脈。最高的山峰為京西門頭溝區的東靈山。最低的地面為通州區東南邊界。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㈧ 北京一年四季天氣如何
北京一年四季天氣如何?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
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有大雨。
㈨ 北京全年的氣候如何
北京東、西、北三面環山,東南為平原。山地面積約占總面積的2/3,平原面積約佔1/3。東北部山地統稱軍都山,屬燕山山脈。西部山地統稱西山,屬太行山山脈。這兩條山脈在南口附近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將北京小平原環拱起來。平原由許多沖積扇組成,緩緩向東南傾斜。北京城正位於永定河沖積扇上。北京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609毫米,夏季降水佔全年降水量的70%。7~8月為高溫多雨天氣;冬季經常出現大風、降溫天氣;秋季天高氣爽,舒適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