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有名的小吃街有哪些
北京有名的小吃街如下:
1.最全的小吃街是隆福寺小吃街,都是北京人小時候的記憶。但隨著城市功能發展,隆福寺關閉了。
2.王府井小吃,東華門小吃(已經關閉),前門大柵欄里各種小飯館,都是很不正宗,全國各地的小吃,比如羊肉串,魚丸湯等等。
3.牛街,簋街,鮮魚口。可這三條街里各式各樣的飯館,南北風味,八大菜系,可盡情選擇。
建議:
吃北京小吃,建議您找老品牌連鎖小吃店,天安門附近,前門鮮魚口裡有錦芳小吃。去什剎海可以吃護國寺小吃,這兩個都是老品牌,可以吃到很多小吃。再去一個北京菜館(京味樓,四世同堂,大碗居等等等等),其他北京小吃基本就吃全了。
『貳』 北京有哪些有名的小吃
北京烤鴨:有「天下第一美食」之稱,為譽滿中外的佳餚。北京烤鴨有燜爐烤鴨和掛爐烤鴨。燜爐烤鴨是憑爐牆熱力烘烤鴨子。爐內溫度先高後低,烤出的鴨子外皮酥脆,內層豐滿,肥而不膩。掛爐烤鴨是用棗、桃、梨等果木燒烤鴨子。所烤鴨子也是外焦里嫩,而且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北京涮羊肉:以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之閹割綿羊為最佳。取其磨襠、大小三岔、黃瓜條、上腦等部位之肉,約13斤左右。每斤肉切出一寸寬、四寸長之片約80片。所用佐料有芝麻醬、醬油、醬豆腐、韭菜花、鹵蝦油、香菜、蔥花等。鍋底有海米、口蘑等。同時還佐以粉絲、白菜、凍豆腐、糖蒜等清口之物。
北京烤肉:包括牛肉和羊肉。烤法是用一種烤肉專用工具——鐵炙子。它是由熟鐵製成直徑約二尺的圓鐵盤,下面燒木柴,上面烤肉。先將肉片放入調好的佐料中浸透,桌上放鐵炙子,鐵面用羊尾油擦拭,下面用松木或松塔燒火,上面放蔥絲,把浸好佐料的肉片放在蔥絲上,用特製的長約一尺半的大筷子翻動,待牛肉呈現醬紫色,羊肉呈白色時,即可食用。邊翻邊吃。
北京水餃:是一種北方食品,叫做「扁食」,老北京滿、蒙旗人稱「煮餑餑 」,視為美食,俗語說「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餃子按其包餡可分種: 「葷餃子」:羊肉白菜餡、豬肉韭菜餡、牛肉酸菜餡、牛肉芹菜餡、豬肉冬筍餡、牛肉胡蘿卜餡、豬肉三鮮(茭白、冬筍、玉蘭片)餡,此外還有海參、蝦仁、玉蘭片三鮮餡,雞、鴨、口蘑丁三鮮餡等。「素餃子」:即全素煮餑餑,以炸貨(如油果、炸豆腐)、黃花、木耳、香菇、胡蘿卜、大白菜為餡。
鍋貼兒:將生餃子在鐺上烙成一面焦,謂之「鍋貼兒」。
褡褳火燒:有葷素兩種。這種長方形的火燒互相粘連在一起,就像舊時裝錢物的「布褡褳」,故名褡褳火燒。其味道與餡餅差不多,只是形狀不同而已。
水晶門釘:北京風味小吃中有咸鮮味的門釘肉餅,還有一種香甜風味的水晶門釘,它用發面製成,製作時將發好酵的面加適量鹼面和白糖揉均勻,用白面平鋪在紙上,上籠蒸過取出,晾涼後擀碎過籮,用豬板油切小丁,青紅絲,瓜子仁、葡萄乾與白糖和糖桂花一起搓勻成水晶餡。用發麵包成6.6厘米高,3.3 厘米粗,頂子上頭為圓球形狀,收口朝下,入籠蒸熟。水晶門釘顏色白凈,餡兒呈半透明狀,松軟油潤,甜香可口,門釘肉餅是清真的回民食品,水晶門釘則為漢民食品。
北京年糕:花色品種很多,僅涼糕的品種就有盆糕、餡糕、米糕、豆面糕、塔糕、艾窩窩、豆渣糕、卷糕、藕絲糕、粽子等十多種。涼糕用料有整米、碎米、米粉之分,成熟方法也有蒸煮之別。
艾窩窩最為典型,形似大元宵,是將江米蒸熟,揉成圓團,再把由白糖、芝麻、山楂、豆沙做成的餡包在裡面,外皮滾些干熟米粉。民間有句順口溜:「白粘江米入蒸鍋,什綿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
「驢打滾兒」,用豌豆粉和黃豆粉(也有用江米粉的),混合蒸熟,卷上豆沙餡,再滾於炒豆面中成型,賣時切段。民間稱說是「紅糖水餡巧安排,黃米成團豆里埋」。
炸醬面: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純是以半肥瘦豬肉丁加蔥、姜、蒜等在油鍋炸炒,加黃稀醬,蓋上鍋蓋小火咕嘟10分鍾。這時,肉丁被黃醬咕嘟透了,肉皮紅亮,香味四溢。還有木樨(雞蛋)炸醬、炸豆腐丁醬、燒茄子丁醬等素品,油而不膩。面碼兒則是青蒜、香椿芽、豆芽菜、青豆嘴、小水蘿卜纓和絲、焯過的鮮豌豆、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
麻醬面:即芝麻醬面,是老北京人夏天的便飯。面條煮好從鍋里撈出放入冷水中泡涼,澆上芝麻醬(放鹽,以水調好)、花椒油(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熱放入醬油內)、米醋,再放上腌胡蘿卜絲、青蒜、小水蘿卜絲、豆芽菜、香椿芽等。吃起來有如扒糕、涼粉的風味。
鹵面:俗稱「打鹵面」。打鹵通常是以煮豬肉的湯或以羊肉煸鍋,放入黃花、木耳、蘑菇,勾芡後潑上雞蛋花兒。也有不勾芡的,湯內加鹿角菜,成為清湯的澆汁,稱「氽兒鹵」。
螺螄轉兒:半發面抻成細條,放入芝麻醬與花椒鹽,盤在一起,如螺螄狀。把它摁平了,先在鐺上烙,後在碼道烤,烤好後外面脆面裡面暄。當天售不完的螺螄轉兒再烤一兩次,叫「干蹦兒」,用手一拍就碎,吃著蹦焦酥脆。
芸豆卷:芸豆卷本是民間小吃。據傳清光緒年間一個夏日,慈禧太後偶爾聽到紅牆之外有銅鑼聲和吆喝聲,遂問是做什麼的,並喚來賣貨人,品嘗了他的芸豆卷,覺得好吃。於是將此人留在宮內為她專做小吃,芸豆卷也就成為清宮御膳珍品。
豌豆黃: 將豌豆煮爛,去皮,加白糖、桂花、小棗成糊狀,點以石膏,冷卻後切成方塊,入口即化,是夏季消暑佳品。它是北京的傳統夏令消暑小吃,曾是清宮御膳名品。
豆汁兒:一種典型的北京食品。用做綠豆粉或團粉的粉漿,經過發酵而成。食用前,用鍋煮沸。喝時有種特殊的酸味。喝豆汁兒時一般也配食焦圈兒和辣鹹菜絲兒。
焦圈兒:又叫「小油鬼」,象手鐲樣的雙條面圈,油炸時間稍長,呈褐色時才出鍋,吃起來焦脆酥香。從前北京粥鋪的早點,講究吃馬蹄燒餅夾焦圈兒,喝甜漿粥;喝豆汁兒時一般也配食焦圈兒。焦圈兒是從清宮御膳房傳出來的食品。
薄脆:薄脆也是一種油餅,不過這種油餅特別薄,甚至可到「透明」的程度,吃起來特別脆,故名「薄脆」。
燜子:也是用團粉做的,質軟、透明,既象涼粉,又象豆腐。也是切成小片,放在平底鍋里煎,只用素油。
灌腸:是北京人愛吃的小吃,也是一種大眾街頭小吃。灌腸在明朝開始流傳。灌腸分兩種:一種為大灌腸,用豬肥腸洗凈,以優質麵粉、紅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種原料調料配製成糊,灌入腸內,煮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另一種叫小灌腸,用澱粉加紅曲水和豆腐渣調成稠糊,蒸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鹽水蒜汁食用。灌腸外焦里嫩,用竹簽扎著吃,頗顯特色。
油茶: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補佳品,它是用麵粉放入鍋內炒到顏色發黃,麻仁也炒至焦黃,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勻,然後將搓得均勻的麵茶放在碗內,加上白糖,用開水沖成漿糊狀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為早餐或午點,很受百姓喜愛。
麵茶:麵茶與「茶」無關,是用小米粉和敉子粉熬成的一種較稠的粥。盛在碗里加一層芝麻醬和少許花椒鹽。喝麵茶很講究吃法,吃時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著碗邊轉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無此吃法的。為什麼要用這種吃法呢?這與品嘗麵茶的風味有關
『叄』 北京有哪些小吃比較出名
麵食類:
艾窩窩、炸醬面、褡褳火燒、驢打滾、豌豆黃、燒麥 、麻豆腐、炒疙瘩等
·火鍋類:
豆汁、炒肝、爆肚、鹵煮火燒 等
·油煎類:
油條、炸糕、灌腸、焦圈 、薑汁排叉、糖耳朵等
·飲品類:
酸梅湯、蓮子粥 等
『肆』 北京小吃有名的有哪些。
沒有有名的小吃 這的小吃太難吃
『伍』 北京小吃哪個最有名
太多了,漢民的,回民的,去鼓樓,牛街轉一圈,多吃吃就知道了
鹵煮,炒肝,驢打滾,糖火燒,綠豆糕,棗全果等
『陸』 北京小吃什麼最出名
1愛窩窩
2蜂糕
3扒糕
4白水羊頭
5百果年糕
6爆肚
7冰糖葫蘆
8薄脆
9茶湯
10炒肝
11炒疙瘩
12春餅
13春卷
14褡褳火燒
15豆餡燒餅(蛤蟆吐蜜)
16豆汁
17墩餑餑
18茯苓餅
19缸爐燒餅
『柒』 北京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北京著名的小吃
1號綠豆乳(豆汁)
綠豆奶,又稱發酵豆奶,是玻璃紙面條生產的副產品.它是由綠豆製成的,其生產過程與豆奶相當相似。它是灰綠色的,嘗起來有點酸和甜,有一種像鼻涕的味道。雖然綠豆牛奶聞起來不香,看起來也不好看,但大多數北京人都會為之傾倒,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綠豆乳是一種富含維生素C、糖、纖維和蛋白質的健康食品。對大多數北京人來說,喝綠豆牛奶是一種享受,但對於第一次品嘗綠豆奶的人來說,這種像臭味的味道會讓人難以下咽。
第2號小麥餅煮肉餡(鹵煮火燒)
用肉湯煮熟的面餅,在北京被稱為「陸朱火少」,是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清朝(1644-1911)。將烤面餅、豬排、豆腐、豬肺和幾丁質切成塊,然後放入腌制肉湯中煮熟。配以辣椒油、發酵豆腐、蒜泥、醋、香菜和韭菜。在過去,這種小吃在普通百姓中很受歡迎,因為肉對他們來說太貴了,而內臟則成了更便宜的選擇。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非常喜歡「魯朱霍紹」。
3號燉豬肝(炒肝)
燉豬肝,在中國被稱為超干,是一種獨特的小吃在北京。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960-1279)。燉豬肝是由宋代流行的「燉肝」和「煎肺」兩種食品發展而來的。
『捌』 北京都有哪些有名的小吃
著名小吃很多,具體種類參見所附網址,為網路北京小吃。
爆肚炒肝鹵煮火燒之類的偏油偏膩,如果喜歡清淡口或者完全不喜歡內臟或者澱粉,建議不要嘗試。因為是北方,所以油炸類比較多,建議慎重選擇。豆汁一類的也請慎重。
鄭重推薦清淡口的點心,比如我最愛的豌豆黃和涼糕類(包括驢打滾、芸豆糕和山葯糕等)
店面的話,很多老店已經不見蹤影,大部分地方都很坑爹。
南鑼鼓巷有很多文藝范兒的小店,和異國風味美食。九門小吃王府井城隍廟大柵欄價格太貴。
推薦鼓樓——地安門。
鼓樓姚記的炒肝不算最好,但是不壞。哪怕不吃炒肝,一碗小米粥加三兩個包子可以讓你在任何時間都覺得滿足。話說我真心覺得賣北京小吃的各種鋪子,最精品的就是小米粥。
從鼓樓到地安門,中間有個很有名的點心外賣鋪子。椰蓉酥味道不錯。
地安門的聚德華天是國營飯館,有很多正宗各色點心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