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州市八一七路名字的緣由是什麼呢
是為紀念福州1949年8月17日解放而命名的。福建省有許多城市有八一五路、八一六路等,可以看出當年的解放行軍路線。
② 福州市區的范圍有哪些
市區就是五區(鼓樓區,台江區,晉安區,倉山區,馬尾區),剩下的是八縣,也就是轄區。
市中心沒有明確的定義,以大商業街為主,有向擴大並南移的趨勢。主要有八一七路、五一路。
③ 八一七路的介紹
八一七路,是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一條重要街道,其名得於1950年,但規模形制早在唐末王審知時期就奠定了基礎。八一七路北起鼓樓前,南至解放大橋,全長5115米,縱貫福州市的鼓樓區和台江區。它是福州市區南北向主幹道之一,也是福州城市傳統的歷史文化中軸線。
④ 福州八一七北路屬於哪個社區
行政區域為鼓樓區
⑤ 福州八一七路雙福花園在哪裡
在仁德路與八一七路交叉口,如下圖所示:
⑥ 福建省 福州市 台江區 八一七路 離福州哪個火車站最近
八一七路相當於福州的中軸線誒!那麼長的一條路也要看你是在南路、北路還是中路啊!
⑦ 福州台江區八一七中路602號5-405屬於什麼街道
這個位置是茶亭街道的轄區
⑧ 八一七路的主要地標
八一七路作為福州城市傳統中軸線,一直見證著福州城市地標的發展,1957年,東街口矗立起一座三層樓高的東街口百貨大樓,連續幾個年代這里幾乎是福州市中心地標的代名詞;1964年11月,在東百大樓對面,又出現了福州的新地標——40米高的福州郵電大樓,成為了民間公認的福州市區第一高樓;1985年12月28日,短短79天時間,福建省第一座城市人行天橋——東街口人行天橋竣工(2011年2月20日因福州軌道交通1號線東街口站施工建設而拆除)。改革開放後,八一七路日新月異,成為福州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如今八一七路上高樓比比皆是,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高樓數量和高度上漸漸被東側的五一路-五四路超越。
目前八一七路兩側的主要建築是現代商業建築,也有古老的冶城和三坊七巷這樣的明清歷史文化建築。八一七北路沿線有:萬霞廣場、五洲大廈、福建供銷大廈、利嘉大廣場、賢南商廈、福建郵電大樓、東百大廈、大洋百貨東街店、安泰中心、福州清真寺、東興大樓、冠亞廣場等。八一七中路沿線有:新興大廈、澳林大廈、宇洋中央金地、君臨盛世茶亭、茶亭國際、茶亭公園、世茂茶亭、福建省人民醫院、群升國際、福州第八中學等。八一七南路沿線有:中亭時尚中心、南星商廈等。
⑨ 福州八一七北路在哪(請用文字說明)
楊橋路交界至省政府門口與華林路交界這一段稱為八一七北路
⑩ 福州三坊七巷是什麼地區
你好 福州三坊七巷 福建省 福州市 鼓樓區南後街。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佔地40公頃,現有古民居268幢。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布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台、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採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桂礎、台階、門框、花座、柱桿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位於福州繁華的八一七路邊,乘公共汽車至南街或道山路口站下,往吉庇巷、道山路或西側的一些不起眼的巷子里鑽便是了。以南後街、官巷最值得一觀。您可以在火車站或北站乘坐5、18、22、55路公交車到雙拋橋站下車,在南站乘坐K1、8、801路到南街站下車,在西客站乘坐5路到雙拋橋站下車。
希望對你有幫助,若是有用請及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