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建長樂市有哪些著名的旅遊景點啊
1.顯應宮
地址:福州市長樂區漳港街道仙岐村5區
3.金山寺全景
地址:福州市長樂區愛心路
❷ 長樂有哪些風景名勝
顯應宮
顯應宮始建於宋紹興八年即公元1138年,距今已有860多年歷史。幾百年間,顯應宮數度重修。據出土的碑文記載,最後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二十一年即公元1841年。此後,由於一場風暴海嘯之類的特大天災襲擊,顯應宮隨同鄰近的村舍,一夜之間被風沙掩埋在地下。斗轉星移,滄海桑田。若干年後,人們在這里又建起了村莊,村的名字叫「仙岐」,卻沒人知道顯應宮及其「仙人」們就在村莊的地下。
猴嶼洞天岩
猴嶼洞天岩猴嶼洞天岩,即長樂市著名僑鄉猴嶼的屏山洞天岩,俗稱猴嶼岩,位於閩江口南岸最北端,距市區15公里。猴嶼岩石奇岩怪,肖形狀物,千姿百態。已發現的有:野豬、松鼠、河豚、海豹、玉兔、烏龜、壁虎、蜥蜴、鯉魚、螃蟹、-、老蛇、母雞、鸚鵡、蒼鷹、頹鷲、老虎、羔羊、白馬、黃牛、鱷魚、犀牛、虎爪、象耳、仙桃、西瓜、玉鼓、金鍾、硯盆、筆架、書包、簽筒、濟公帽、金剛靴、狀元帽、天仙履、老君卧榻、仙姑玉枕、孔明搖扇、織女拋梭、八戒仰眠、沙僧坐禪、三藏佛冠、佛祖袈裟。
龍舟夜渡三溪
龍舟夜渡三溪江田鎮三溪村位於吳航十二景之一「屏嶂鋪霞」所在的屏山腳下,因潼溪、南溪、北溪匯集於此而得名。為首批省級5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距長樂市區15公里,土地面積16平方公里,總人口13700人。三溪也稱鼎溪。上游為潼溪,建有庫容達千萬方的三溪水庫;下游分為南、北兩溪,南溪入海,北溪入閩江口。南北雙溪有唐宋以來所建石橋5座,分別名為:大橋、平橋、小橋、當橋和下橋。
❸ 長樂網紅景點有哪些
1、顯應宮,宋朝千年古宮顯應宮,位於福州市長樂區漳港仙岐海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明弘治三年(1490年),後殿辟為「鳳岐書院」。約於清光緒年間因巨大自然災害而湮埋於地下,從此匿跡。1992年6月22日,發現古宮遺址而整體出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樂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建長樂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
❹ 長樂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漳港海灘第2名
福州市長樂區濱海大道南150米
❺ 在福州長樂爬哪座山好
還是去福州那邊的鼓山吧,位置好
❻ 長樂哪個山最高
見石屏山山頂上一個白色的球體袁
那就是傳說中的雷達站了遙沿石頭
鋪成的盤山公路袁行約半個小時袁
到達長樂石屏山最高處要要要長樂
雷達站主陣地遙這裏海拔626米...
❼ 長樂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宋朝顯應宮:位於福建長樂漳港仙岐海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明弘治三年(1490年),後殿辟為「鳳岐書院」。約於清光緒年間因巨大自然災害而湮埋於地下,從此匿跡。1992年6月22日,發現古宮遺址而整體出土。
董奉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長樂市古槐鎮,由董奉山中心景區、竹田岩景區和臘溪源景區組成,屬城郊型森林公園。董奉山脈一脈相承,三大景區連點成片。 公園境內有4個植被型,8個群系,21個群叢。公園內有野生動物94種。
長山湖:位於長樂市區西南部的長山湖。公園總面積約118畝。公園東臨人民會堂,西臨「城市之春」,南面政法小區,北靠三館一中心。園中有亭、台、樓、橋、榭、瀑布、噴泉、下沉式廣場、親水平台、雕塑、燈光、摩崖石刻等建築小品。長山湖岸邊一百塊天然石頭上分別雕刻有66首歷代名人贊美長樂山水秀麗的詩詞以及34塊長樂印章石刻。
❽ 福州有什麼山
到福州,就先要知道福州有「三山」
1、於山
於山位於福州城區中心,最高處海拔58.6米,面積11.9公頃,整座山形狀如巨鰲,於是有六鰲勝跡:攬鰲亭、倚鰲軒、應鰲石、接鰲門、步鰲坡、聳鰲峰。
於山,又名「九仙山」、「九日山」。相傳戰國時有一支「於越族」遷居於此,因而將這座山取名為「於山」。傳說漢代有何氏九兄弟在山上修道煉丹,故又名「九仙山」,現在山上還有相關的古跡,如九仙洞、九仙觀、煉丹井等。於山又稱「九日山」,據說是漢武帝時閩越王無諸曾於九月九日在這里宴會而得名。於山為歷代游覽勝地,山上名勝古跡眾多,有二十四景,如九日台、獅子岩、集仙岩、小華峰等。於山上有紀念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戚公祠、平遠台、醉石、蓬萊閣,有嚴復讀書處法雨堂。此外,還有不少小巧玲瓏的亭榭,如萬象亭、吸翠亭、補山精舍等。這些亭榭依崗巒起伏,隱約在松竹花卉之間,風景清幽,引人入勝。
2、烏山
烏石山,又稱烏山、道山,屹立於福州市區中心,海拔84米,游覽面積25公頃,林木參天,怪石嶙剛,風景幽美,相傳漢代何氏九仙登高射烏鴉之地,故名。唐代時就是游覽勝地,史書上稱舊時山上有三十六處風景點。現有摩崖題刻兩百餘處,篆、隸、楷、行、草,各臻其妙。從烏石山東南側的門坊進入,拾級登山便可看到一塊大岩石,為天香台,是神光寺遺址,還有天台橋,而後可以見到八角型的道山亭、霹僑岩、石林等景,來到般若台銘後能目睹福州最早的摩崖石刻,然後是先薯亭、石壁觀音、天秀岩、向陽峰上可眺望台江、倉山,無邊景色盡收眼底,雙夢峰之後的凌霄台是烏石山最高點,平台寬廣,可容數百人;還有大士閣、古高群、烏塔等。
3、屏山
屏山在福州城北,海拔45米,方圓2平方公里。閩越王無諸築城建都在山麓,古稱越王山。後因歷代州郡主要衙署都設在山南,以山為屏,故稱屏山。傳說,當年屏山被雷所劈,一半飛落台灣成「半屏山」。明朝曾於山上蓋有樓,是當時福州最高的建築物,又稱鎮海樓。登樓眺望,可極目閩江口。不幸此樓毀於「文化大革命」中。屏山南麓有宋代保存至今的木結構建築——華林寺大殿,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與其相伴的還有一口古池,稱為歐治池,是古代冶煉遺址;在屏山西北龍腰山處有福州第一泉之稱的苔泉,泉水從貯存器壁中湧出;注入一口井中,泉水冷冽清甜,是泡茶、釀酒的上品。如今,又修建了新景點——屏山公園,園中重建古跡「勝會亭」等亭台樓閣,佔地十公頃,成為遊人們休閑游樂的場所。
❾ 長樂市都有哪些山
長樂市位於閩江口南岸,是福建省會福州的門戶,國內屈指可數的空海"兩港"城市。市區距福州市中心29公里,長樂國際機場距福州49公里。世界上最大的迭合梁雙塔雙面斜拉橋青洲大橋和烏龍江特大橋把閩江南北兩岸緊密連在一起。全市土地面積718平方公里,總人口68萬人。長樂設縣始於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 "地名長樂,居者安之"。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和三國時期東吳孫皓都在此屯兵造船,故長樂別名"吳航",簡稱"航"。明代偉大航海家鄭和七次下西洋,龐大船隊"累駐於斯,伺風開洋"。隨航中不少長樂人。其後,移居海外的人越來越多,"尤以操舟行船居多",所以長樂又是著名的僑鄉和"海員之鄉"。現有海外鄉親40萬人。長樂江海山野自然風光多姿多彩,人文景觀古今兼備。1986年1月4日,美國《國際日報》載文盛贊長樂海濱風景迷人,"敢於與大名鼎鼎的夏威夷相提並論"。 長樂是一個准半島,江海岸線長130公里,大小島嶼35個,海域面積1237平方公里。奇峰、異石、湖泊、海灘、島礁和閩江岸線等景觀要素共同構成以海景為主,山景為輔,江景為補,別具一格的旅遊風景線。海岸線絕大部分是可供開發的沙質、石質海岸。大致中北部為丘陵--濱海沙灘,林帶園圃縈繞其西,礁石盤岩星卧其東,不僅適宜開發海濱浴場,而且是修建休閑娛樂度假設施的理想區域。這一帶沙丘南北連綿37公里,東西橫亘2至4公里,隨山巒起伏,高達百餘米,雄偉壯觀,堪稱"閩海沙漠風光",是沙浴、滑沙和野營活動的理想場所。每年秋冬兩季適東北大風,海浪從灣口湧向灣區,形成一排排白浪,浪高1米以上,可辟為沖浪練習娛樂場。南部為山地--沙灘海域,奇岩秀峰逼近海濱,海中又有小島列矗,組合成山、峰、石、溪、海、灘、島、礁珠聯璧合的海濱景觀。在此登山,近可欣賞蒼松黛石,遠可眺望帆影島礁。山中平地和濱海叢林都可構築度假別墅,山前淺丘小湖和島嶼可以修建高級娛樂設施。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就了一些獨特的旅遊資源,具有發展全國性旅遊和國際旅遊的潛力。我國和世界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鄭和(1371-1435年)於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的29年間七下西洋,選擇長樂作為龐大舟師的駐泊基地和下西洋計程起點,在長樂留下了許多珍貴遺跡。如鄭和親自撰文詳載其下西洋經過的"天妃靈應之記"碑,始建於宋政和七年(1117年)後經鄭和重修並改名的三峰塔(原名聖壽寶塔),鄭和為祈求媽祖娘娘保佑出海平安而奏建的天妃宮等,都為研究鄭和航海活動提供了重要資料。1992年挖掘出土,有八百多年歷史的漳港顯應宮,宛如一座地下宮殿,在福建省是獨一無二的。 梁朝所建千年古剎龍泉寺是閩中名剎之一,與日本佛教黃櫱宗的發展有著密切關系。"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就源於這個地方。唐代禪宗懷 海禪師落發於家鄉此寺,得道後創立的《禪門規式》一直沿用至今。蔡夫人廟是中日友誼的見證。明洪武年間,萬曆皇帝賜見琉球國刺綉進貢龍袍的女子蔡紅亨,因台風船滯閩江口梅花鎮,蔡女在此傳授刺綉手藝,後病故葬於當地田螺洞,萬曆皇帝封蔡女為"精巧妙明懿德夫人"並賜建廟於梅花鎮。長樂現存眾多明清建築,如九頭馬、洋當厝等民居,其精雕細琢的建築藝術是全省罕見的。北宋丞相李綱曾兩次寓居長樂。晦翁岩、紫陽閣是朱熹講學處。明地理學家旅遊家徐霞客也到過長樂。長樂是謝冰心、鄭振鐸、高魯等眾多現代名人的故鄉。全省首批5個歷史文化名村長樂佔了兩個。其中三溪村的夜渡龍舟是全省獨有的鄉土風情。每年端午節夜間燈光輝映,溪中龍舟競發,兩岸及五座唐宋古橋上人潮如涌,熱鬧非凡。前身為"福州三江口水師旗營"的琴江是江南唯一的滿族村。著名的中法馬江海戰就發生在村外的江面上。作為與台灣隔海相望的"福建前線",長樂沿海突出部有不少軍事防禦工事,現因駐軍撤出不再神秘,對廣大青少年學生尤有吸引力。 長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年平均溫度19.3℃, 年降水量1382.3毫米。夏無酷暑,冬少嚴霜,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長青,物產豐富,素以"魚米之鄉"著稱。來這里旅遊不僅大飽眼福,而且可以大享口福。馳名中外的漳港海蚌是國宴中首席名菜,青山下晚熟龍眼為歷朝貢品。豐富的旅遊資源,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吸引了海內外眾多有識之士前來長樂投資開發旅遊項目。如國內有關部門、單位與長樂政府聯手開發建設的長樂下沙海濱度假村,前台北奧委會主席張豐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