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結婚拜天地供桌需要放什麼
結婚拜天地時供桌講究:
天地桌的規格是需要一張正方形四腳四角的桌子,要平平穩穩,象徵天地,東西南北四方,桌上必須鋪設紅布,以示吉利。具體貢品根據供奉對象的不同而不同,沒有特定要求,但是焚香燃燭則是必須的。
結婚拜天地桌上有什麼:
拜天地必有香及紅燭,拜前點燃。天地桌(台)上鋪紅布,坐北周南。男西女東,面北對天地桌(台)而站,由司儀領唱,新人跪拜,磕四個頭。天地桌(台)的布置各地不盡相同,但主要東西相差不遠。
天地桌(台)上設天地爺牌位,牌位前放一盛滿糧食的斗,鬥上貼「金玉滿斗」四字,斗用紅紙封口,插柏枝,建議在枝上系銅錢叫「搖錢樹」。斗內插秤一桿,桿有十六星,分別代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寓意吉星高照,稱心如意;秤上掛銅鏡,用來避邪,也寓意明白如鏡;桌上放婆婆給新娘的抒,寓長住久安。再放尺一把,寓公平,品行端正;還有放紅棗,花生等的。
天地桌上擺斗、秤、尺就是三媒六證的意思。
拜堂流程:
新郎、新娘進門後,接著就要「拜堂」,又稱「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門前,設一張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桌後方懸掛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後,由兩位男賓引導,行三跪九叩禮,參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後女東男西,行夫妻對拜禮。雁北大同一帶,拜堂時新郎拜,新娘卻不拜,與常俗殊為不同。迎娶之日,新郎新娘舉行拜堂儀式。儐相二人分別以「引贊」和「通贊」的身份出現。
拜堂程序如下:
引贊:新郎佇立於轎前。
通贊:啟轎,新人起。
引贊:新郎搭躬(拱手延請新娘)
引贊:新郎新娘直花堂前。
引贊:新郎新娘就位。
通贊:新郎新娘進香。
引贊:跪,獻香。
通贊: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最後進入洞房。
結婚拜天地意義:
結婚拜天地作為大婚之日的關鍵程序,作為一個宗族儀式,它屬於宗教範疇。一般宗教上講拜的是神靈、上帝之類的,而結婚的拜堂儀式,對拜天地的那一揖,其核心是讓上天作證,而不是真的拜天上什麼虛無的東西。
拜祖宗這一揖,則是對祖宗的召告與宣誓(意思就是告訴祖宗,今天某某某結為夫婦,男方將繼承祖宗傳承之德,秉德持仁,將我姓發揚光大,某女從此日正式列入我氏宗譜,成為我氏子孫之母,將助夫旺子,發揚良德,效尤鄉鄰)。拜父母之揖,則作為謝恩之揖,表達對父母撫育子女之艱辛,今日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即從今日茲始,同時也表示不論今後子媳如何都將永遠是父母的子女,父母永遠是最大。最後一拜為夫妻對拜,此拜一方面代表感謝對方不棄自己願攜手共渡今生,二是表示今後雙方將永遠相敬相愛,這一揖有感謝與宣誓的意義。
B. 福州結婚習俗
福州結婚習俗有「換帖」、「合八字」。
「換帖」、「合八字」之後,媒人要選個好日子,帶男方去「過禮」訂婚。「過禮」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動者(無論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給多少算多少。當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應該盡量替對方著想,力求節儉一些。
男方父母、媒人帶著新郎去女方家訂婚。(現可約在酒店內訂婚,後大家吃頓便飯)。女方回禮,可備一隻母雞,以便與男方訂婚送來的母雞交換下,讓男方帶回一對雞(包括對方原來送來的那隻公雞也返還)回去。
(2)福州習俗結婚拜堂供品要買什麼擴展閱讀:
結婚第一天,男方家要准備兩輛以上裝飾好的婚車來女方家接新娘與嫁妝,也叫接親。當新郎的婚車到女方家時,女方家要放鞭炮,放完後新郎方可進入女方家。新郎還要帶上新娘手捧花與上等香煙來新娘家。見到新娘時,把手捧花給新娘拿著。同時,把香煙大方地分給女方家人抽。
新人在女方家裡,拜見完祖先後,要吃太平面(注意:太平面的湯料必須是雞。而且新娘要吃得慢點,最好不要比新郎吃得快)。
C. 閩南結婚要准備什麼東西
閩南結婚風俗常見的有提親、定盟(訂婚)、橋前盤、迎親和晚宴和回親(回門)這5個環節。但隨著時代發展,很多流程都從簡進行,有的家庭會把定盟和橋前盤一起進行。
1、提親
閩南地區結婚之前,需要由男方父母或者長輩到女方家提親,一般需要攜帶兩只公雞、面線和雞蛋。
2、定盟(訂婚)
提親之後,男方需要挑選黃道吉日到女方家訂婚,通常由父母、族親長輩共同前往,並帶上金銀首飾、喜糖、香煙和聘金。
3、橋前盤
橋前盤是男方在結婚前給女方送禮物的儀式。前七天盤擔稱七日盤,提前五天的稱五日盤,提前三天的稱三日盤,也有因時間較緊在迎娶的錢一天送盤擔的,稱隔日盤,總稱較前盤。也有的「花疊盤「即把送聘禮(納采)合並在一起。
4、迎親和晚宴
男方迎親前,需要先到外婆家祭拜祖。新娘等著新郎的車隊來迎接,並堵門玩游戲,如找婚鞋等。在答應伴娘團提出的系列條件後才能進入婚房,並與女方父母拜別。
把新娘迎進門時,新郎親戚迴避以免相沖,媒婆引領新郎、新娘跨火爐(孕婦不能跨火爐),媒婆撒緣片、茶枝和鹽(新娘人沒到緣分先到)進入新房:新郎、新娘喝甜茶、吃點心、吃面線,出來祭拜見祖先然後出來相見,先長輩後晚輩。
5、回親(回門)
第二天早上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請新娘回家,新郎父母給予他紅包,並且當天下午新郎到新娘家。此時又稱為頭倒客「,而且天黑之後才能回到新郎家,有入門烏生乾埔的說法。
人們常說十里不同俗,這點也適用於閩南結婚風俗,甚至隔壁鄰居也有可能不同。較為常見的儀式有提親、訂婚、迎親和婚宴、回門這幾個。
D. 福州訂婚習俗結婚習俗
1、雙方父母出席酒宴協商雙方訂婚事宜,主要是訂下黃歷和男方的聘禮多少。禮金多少視雙方家庭條件為准,如果雙方都是普通家庭 (這里的普通家庭指雙方家庭年收入都在10萬RMB左右)目前標準是88888—108000左右浮動。
2、到訂婚日之前肯定還有大把的時間的,在這段時間里就是要添置兩人訂婚所需要的東西,我們以男方給女方的東西開始,金飾一套包括耳環,手鐲,腳鏈,項鏈,對戒一對,鑽戒一枚。
3、訂婚日:福州人現在訂婚酒席分兩種。
一種是中午女方家擺設酒席宴請男方的父母以及伴郎出席,晚上則由男方回請女方。
另一種就是雙方父母加上至親好友一起於某酒店設宴訂婚。一般現在市區選擇後者的比較多。
下午男方驅車盛裝至女方家中迎接女方及其父母,並給女方弟弟或者妹妹皮箱錢。
到酒店後給雙方父母敬茶,向親朋好友敬酒以見證你們的愛情。一言以蔽之,訂婚需要雙方結合的意願、訂金和時間。
E. 結婚當天男方拜天地方桌上擺什麼供品怎麼擺
可以擺一些水果,比如蘋果、核桃、大棗,桂圓等,水果要挑好一點的,擺得也要好看。
F. 婚慶物品需要買什麼購物清單
家裡需要准備:
1、喜字、喜字拉花、氣球裝飾家裡用的喜字通常大門貼一個新人房間門各貼一個偶家裡習俗就是結婚當天從娘家帶去男家的DD外面全都要貼個喜字。
2、婚慶床上用品。
3、 敬酒對杯和婚用紙杯敬酒的對杯男女家父母各一對就行了,其他長輩用婚用紙杯。
4、氣球家裡和酒店裝飾用婚車也可以用些小氣球裝飾一下。
5、粉紗、彩色羽毛帶婚房、婚車、酒店裝飾用。
6、紙巾這大部分結婚的人都是不買的,又需要的也可以買。
7、紅包封司機、兄弟姐妹、大妗姐、伴娘伴郎的紅包要准備好另外還要准備5元、10元、20元的紅包幾十個用來搶親的時候和以備需要
8、花車裝飾和重要人物胸花、新娘捧花、頭花等。
9、禮賓花、綵帶。注意為了安全起見綵帶最好用阻燃的那種,婚禮上親友用噴罐噴噴射綵帶危險性比較大。禮賓花一般就是買扭的那種長禮炮4支和中禮炮6支(室外用)、短禮炮12支(酒店行禮用)共22支。
10、煙和火柴一般是硬盒好日子和硬盒紅雙喜婚宴每桌2包婚車司機每人1-2包兄弟每人1-2包還有家裡的親友留些酒店的簽到台上面留幾包火柴跟煙配著用。
(6)福州習俗結婚拜堂供品要買什麼擴展閱讀:
婚禮是一種宗教儀式或法律公證儀式,其意義在於獲取社會的承認和祝福,防止重婚,幫助新婚夫婦適應新的社會角色和要求,准備承擔社會責任。
所有的民族和國家都有其傳統的婚禮儀式,是其民俗文化的繼承途徑,也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儀式。婚禮也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屬於生命禮儀的一種。
世界上最古老、延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的婚禮是儒教婚禮、印度教婚禮、基督教婚禮,即三大文明圈的婚禮。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通常都會發展出一些結婚上的傳統與習俗,其中有許多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失去了其原始所象徵的意義,逐漸演變為世俗婚禮。
參考資料:網路-婚禮
G. 福州結婚女方應該准備什麼東西
結婚女方物品准備——新娘個人物品
1、新娘結婚婚紗禮服三件:婚紗一件,出門紗一件、敬酒服一件
2、新娘回門衣服:一套
3、新婚婚鞋:高跟婚鞋和平底婚鞋各一雙
4、結婚首飾:首飾配件等若干
5、新娘包:准備一個紅色包包,用來放置新娘的私人物品,一般由伴娘保管,主要是一些應急小物件,可以是這些:充電寶、針線盒、小夾子、別針、黑色小發夾、梳子、吸管、衛生巾、備用絲襪、創可貼、干濕紙巾、小零食、口香糖、拖鞋、氣墊BB等。
結婚女方物品准備——陪嫁物品清單
1、床上用品等小物件:
(1) 紅色多件套一組
(2) 新棉被6床(2床厚、2床中厚、2床薄)酌情增減,以雙數為佳
(3) 緞子被面6床(金銀紅綠四種顏色必須有,其他酌情)
(4) 緞條被裡6床(用於縫合被子)
註:緞子背面和緞條被裡在市西路和浣紗路有賣緞子背面的圖案:百子千孫圖、牡丹花開圖、龍鳳呈祥圖必選,其他酌情被子擺放的順序:將金色緞子被放在最底端,銀色緞子被放在最表面,寓意鋪金蓋銀。
2、廚房用具:
(1) 大家電:空調、電視一般都是兩個。冰箱、洗衣機。
(2) 小家電:電飯煲、餐具一套(有一百多頭的,也有八九十頭的,還有五六十頭的)、筷子兩盒、熱水瓶兩個、掛燙機之類的可以看需要購買。
3、子孫桶+紅色桶:
外面用大紅布包裹,桶內放置8樣物品。 分別為:紅花生、紅棗、桂圓、五個紅鴨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衛生紙、柏樹枝一小捆。另一個桶放滿米,上面放置的是紅棗、桂圓,兩桶上面均放置柏樹枝(小捆)和紅喜字,紅布包裹。
4、紅色臉盆
一共准備兩個臉盆。
一個紅塑料盆中放置的是新娘幫阿公、阿婆買的各一雙的皮鞋和襪子及帽子各一。鞋子里需放置襪子、3節花生、糖各2塊。
另一個盆中放置的是健康秤、帶籽萬年青一盆;兩盆中均放置些紅棗子、桂圓及柏樹枝(小捆)。並覆蓋紅喜字在上面。
5、糖罐子:
糖罐子是要一對的,裡面放一些糖,寓意甜甜蜜蜜。
6、紅箱子:
這個就是傳說中的壓箱底。
7、 壓箱錢+紅包:
(1) 紅包:其中包括改口錢、壓車錢等等,紅包大小可按小、中、大來分,小一點的十塊、二十塊、五十塊,中等的一百兩百的,大一點的幾百塊的都可以。
(2) 壓箱錢:女方家會在箱子的四個角或者正中央壓電錢給女兒,這個錢是給女兒應急用的防身錢,萬一婚後有緊缺錢可以拿出來應急。
8、紅手絹或紅蘋果
男方接到女方以後,女方在路上,一路手裡都不能空著,要麼帶紅蘋果,要麼帶紅手絹之類的紅色物品,預示著一路上順風順水紅紅火火
H. 福州婚禮習俗
免禮,說明不需要禮金。這是主人家對你極大的尊重,同時也表明他的闊氣。如果是同事,而且大家都是年輕人,可以私下准備些小禮物。我個人建議較為精緻的手鏈、胸針……如果實在嫌麻煩,就真的不用准備,人到即可。
I. 福州祭灶需要准備什麼
福州祭灶需要什麼:灶糖灶餅、甘蔗荸薺一個都不能少~
今天是臘月廿四,民間稱「小年」。按福州傳統習俗,這一天,各家各戶都要「祭灶」。福州祭灶一般是在農歷十二月廿四日。按福州習俗,陰歷十二月廿三日為官家祭葷灶之日,廿四日是普通民家祭素灶之日,而水上居民(民)則於廿五日祭灶。祭灶後,春節就算是開場了。雖然以前過年沒啥好吃好喝的,但有一種特別的熱鬧。
現在,每年臨近「福州祭灶日」,祭葷灶的以雞、鴨、魚、肉、灶糖、灶餅、美酒等供之;祭素灶除灶糖灶餅外,還有甘蔗、荸薺、紅棗、花生、金針、木耳等。上街去買甘蔗,結果以往只賣兩三元一根的甘蔗,一下子賣到五六元錢,有的水果店甚至賣到了10元一根。每年臘月十五一過,甘蔗和荸薺就開始漲價,因為福州祭灶少不了它們。現在,一些人家仍有祭灶的舊俗。灶糖灶餅更名為年糖年餅,成了福州春節市場年貨之一。
祭灶日,為啥吃甘蔗,
福州祭灶日為何要吃甘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宋朝福州有個窮書生,祭灶日買不起供品,只好撿別人丟掉的甘蔗頭供奉灶公灶婆,還剪了個紙馬,寫道:「一匹烏騅一條鞭,送你灶公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謂道文章不值錢~」那日,灶公上天把此事告訴玉帝,玉帝十分同情,讓書生中了狀元。
所以,在傳統的福州祭灶日里,至今還有吃甘蔗一定要完整保留甘蔗頭的講究,這樣才有「節節高」和「金榜題名」之意。而吃荸薺,則是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祭灶還特別注重用糖。祭畢,人們會抓一把糖在灶門口塗一遍,意思是把灶神嘴巴粘住,讓他在玉帝面前說好話。
如今,臘月廿四這天舉行祭灶儀式的人越來越少了,但這天,全家歡宴的風俗仍然存在。被改稱為「年糖、年餅」的灶糖、灶餅,也還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