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閩南語是哪裡的方言
閩南語,起源於福建泉州。主要分布地除閩南地區和台灣地區外,還廣泛適用於閩東北地區、浙東南區、廣東潮汕和海陸豐地區、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社群。
閩南語一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學術上泛指閩南語系集合,狹義則僅指閩台之閩南語。台灣及西方學者多認為是一種語言,屬漢語語族。
在大陸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漢語族中閩語的一種。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大陸常被稱為泉州話、漳州話、廈門話、福建話、河洛話等;在台灣亦被稱為台語(台灣閩南語)、台灣話、河洛話或福佬話,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為福建話或咱人話(台閩字寫作咱儂話)。
閩南語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兩次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是征蠻、避亂:
第一次:第四世紀晉朝人移居入閩,部分初級泉州話的形成。
第二次: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囝屯墾漳州,漳州話的初步形成。
第三次:第九世紀後期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統治福州、泉州等,泉州話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