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合肥和福州同為省會城市,為何知名度,卻相差巨大呢
我國有許多省份,發展速度從快到慢都有所不同,也有發達的省份,例如,我國福建和安徽省的發展是平均匹配的,但是,為什麼合肥和福州(也是省會城市)的人氣為何如此不同呢?
此外合肥因有著包拯家鄉之稱,每年都有很多人來參觀,而福州有廈門省的旅遊城市廈門,這使大多數人流連忘返,凝視,人們對孤船的關注較少,總體而言,合肥比福州更著名,您如何看待這兩個城市?您對哪個城市的未來比較樂觀?
生活總不完美,總有辛酸的淚,總有失足的悔,總有幽深的怨,總有抱憾的恨,生活也很完美,總讓我們淚中帶笑,悔中頓悟,怨中藏喜,恨中生愛,看生活是否完美,就要淡視那些不完美,放大那些可能的完美,只要你的心完美,這個世界就完美,所以我們修煉的,就是一顆熱愛這個世界的心,最好的方法是旅遊。
Ⅱ 2021年gdp全國城市排名
2021城市gdp排名如下:
1、上海
2、北京
3、廣州
4、重慶
5、蘇州
6、成都
7、杭州
8、武漢
9、南京
10、天津
11、寧波
12、青島
13、無錫
14、長沙
15、鄭州
16、佛山
17、濟南
18、合肥
19、福州
20、泉州
21、南通
22、東莞
23、西安
24、常州
25、唐山
26、徐州
27、大連
28、溫州
29、昆明
30、廈門
31、濰坊
32、紹興
33、揚州
34、南昌
35、鹽城
36、石家莊
37、嘉興
38、泰州
39、台州
40、臨沂
41、洛陽
Ⅲ 同樣是二線省會城市,合肥的知名度為何比福州市高那麼多
雖然合肥和福州同樣屬於二線省會城市,但其實兩者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畢竟從經濟水平、人口等方面都發現,這兩個城市本身差距就不是一般的大,因此才會出現合肥知名度遠超福州的情況;而且最重要的原因是提及福建大多人會想起廈門而不是福州,而提及安徽就會立刻想起合肥,畢竟福建的特色城市太多了。
由於福州市人口不大且不屬於福建的重點城市,因此它的知名度是無法跟合肥進行比較的。
Ⅳ 中國發展最快兩個省會城市,福州和合肥潛力哪個大
中國發展最快兩個省會城市,福州和合肥潛力哪個大
福州和合肥倆個潛力那個更大,個人比較認同合肥。
福州在國際知名度方面確實大過合肥,目前合肥在國際知名度不如福州出名,但是合肥的中科大在國際知名度更高。很多人都聽說過這么一句話:如果世界上有八位納米科學家,中國有四位,那麼兩位在合肥。合肥的科技水平比福州要高,目前國家科技中心城市僅上海、合肥兩座城市,福州科技實力遜色於合肥。
目前合肥經濟超越福州、西安。以微小的落差落後濟南,合肥目前進行大建設、拆遷,舉全省之力在發展合肥,這是安徽唯一的出路。很多人說合肥吸血,武漢、成都呢?安徽省沒有很出名的城市,在國家話語權不夠。同樣是一省省會,武漢、成都都比合肥發展的好的要多。如果合肥不發展,那麼安徽就沒有話語權了。
再看福州,福建省內知名度最高莫屬廈門,福建唯一的985高校是廈門大學。經濟方面福州不如小弟泉州,福州在國內話語權不比廈門,廈門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再看福州地級市,再加上今年國家已經確認廈門為國家中心城市。未來很多政策會傾向廈門,福州獲得的資源會很少。
在經濟方面福州的潛力不如合肥,畢竟安徽省內沒有比合肥厲害的城市了。省內沒有競爭,將會有大量資源發展合肥。
在文化方面合肥也比福州要好。
合肥:985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11高校: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一個省會一座985兩座211,這已經很厲害了。截至2015年,全市有各類高等院校68所,其中普通高校59所,在校學生64.81萬人;有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150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2個。
福州:唯一一座211高校福州大學。相較於省內廈門大學遜色很多。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的C9高校聯盟:清華、北大、浙大、復旦、上海交大、南大、中科大、哈工大、西安交大。廈門大學並未入圍C9聯盟,從這里可以看出合肥文化要好過福州。
我們再來看看國家定位。
合肥:安徽省省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中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中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福州:福建省省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位於福建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
請大家注意一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長三角的中心城市是上海,副中心是南京、杭州、合肥。大家應該可以看出南京、杭州這兩城市和合肥是一個等級。從根本來講合肥根本不可能和這兩座城市相提並論,但是為什麼國家確認合肥這個副中心城市呢?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國家也將目光看向了合肥,未來合肥會獲得更多的資源。而福州得到的資源卻不多,廈門才是國家主要看中的城市。
Ⅳ 同樣是二線省會城市,合肥和福州誰更有發展潛力
最近幾年很多省會都發展的很好,其中同樣是二線省會城市的合肥和福州,對比起來合肥的知名度比福州的要高,更有發展潛力。每次提起合肥和福州這兩個省會城市的時候,很多人往往對合肥的印象更加深刻一些,這是為什人呢?
合肥之所以有很高的發展前景,跟它的科技發展也有一定的關系。在合肥,科技方面的發展有了很強的突破,而且這方面的突破還給合肥的經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合肥可以憑借著這份科技的發展潛力,就可以讓它的未來變得越來越好了。而且現在正是科技發展的時代,它的不可取代性是必定的,合肥的關注度因此也會越來越高。反觀福州,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一直是在默默的發展,自然不如有突出力量的合肥,所以在以後,合肥一定會更有發展潛力的。
Ⅵ 它叫合肥,用14年時間超越了福州西安等34個對手,堪比第二個深圳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分析合肥14年以來走過的歷程,是如何一步步超越福州西安等34座城市的,按照合肥目前的增速,1-2年之內便會超越佛山。合肥為何能夠成為後起之秀,為何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呢?或許大家可以在這篇文章之中尋找到答案。
合肥在這十幾年時間里取得了全國矚目的發展成就,科研中心城市、自由貿易試驗區、新一線城市、世界製造業大會永久會址、交通樞紐城市等等稱號均落戶合肥。實際上,合肥在九十年代還排在全國百名開外,堪稱是「最弱的省會城市」,它如今排在全國前二十,中間揮灑了多少汗水,恐怕不為人知。合肥的發展基調在2006年重新確立,變更原來的均衡發展方向為建設一個強大的省會城市,自此,合肥開始了它的開掛人生。
2006年,合肥GDP總量為1121.29億元,排在全國第54的位置,那一年佛山排名全國第11位,東莞排名全國第16位,福州排名全國第30位,西安排名全國第35位,南昌也排在全國第48位。合肥是如此的暗淡無光,此時的福州西安不會想到,十幾年後將會被合肥超越,東莞更是不知道自己將會被拉開幾條街的距離。也正是這一年,安徽放棄了皖江城市帶發展計劃,也放棄了全省均衡發展的路線,開始著重發展合肥。
關於合肥成為省會這件事,其實還有一個小故事。建國以後,安徽人民都在討論要將省會定在哪座城市,當時有兩種方案,一是定在合肥,二是定在蕪湖。1952年,確立合肥為省會,但討論的熱度依舊很高。直到1958年,教員視察合肥,認為合肥的位置相當不錯,居皖之中,便定了下來。事實證明,教員的眼光非常准,處於安徽中心的合肥,如今動車從合肥出發,至省內任一城市均只需要一個小時到達。
2007年,合肥首度超越南昌。合肥以1401.55億元的總量超越了總量為1389.89億元的南昌,兩座城市在全國的排名分別為47和48。其實差距並不大,但是這一年是分水嶺,往後南昌也難以望其項背,合肥的發展速度南昌可望不可即。2008年,合肥超越金華,兩座城市的GDP總量分別為1776.86億元和1704.91億元,分別排在全國第45和46的位置。2009年,合肥超越了嘉興、洛陽和包頭。此時,還是沒有人注意到這座全國排在40位以外的城市。
2010年,合肥超越了臨沂、濟寧、鄂爾多斯等地市,排名全國第38位。2011年,是合肥的驕傲之年,一舉超過了徐州、長春、溫州、紹興、濰坊等五座知名城市,排名全國第32位。此時,福州排名第29位,西安排名第28位,它們已經開始有了壓力,同時,也在高速發展之中,它們的名義增速也都超過了13%。2012年,合肥排名第30,福州西安依舊分別排名第29和第28,這三座城市的角逐,也正式在這一年展開。
2017年,合肥GDP總量已經突破7000億,超越了煙台、石家莊、大連、常州、沈陽等知名城市,排在全國第24的位置。那一年,濟南排名第23,壓力倍增,只要合肥一腳油門它就會被超越。而西安福州此時排名全國第21和第22,同樣也承受了合肥的壓迫力。果不其然,2018年,合肥一舉超過濟南、福州、西安三市,排名全國第21名。這一刻,沒有人不知道合肥的逆襲,沒有人不知道合肥的高速發展,稱之為「逆襲之王」並不為過。2018年,合肥的GDP增量達到1602億元,而福州的增量為1012.4億元,西安的增量為1027.52億元,濟南的增量為594.17億元。合肥的增量當年也排在全國第五的位置,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
合肥高速發展的腳步並沒有停止下來,不進則退。2019年,合肥依舊排在全國第21的位置,而濟南也強勢了一把,再度超過合肥,排名全國第20,福州西安基本保持不變。全國前20名的城市中,南通掉了下來,濟南擠了上去。2020年,合肥成功擠進了全國前二十名,讓出這個位置的城市是東莞。2020年,是一個萬億城市爆發增長年,同時有泉州、濟南、合肥、南通、西安、福州六座城市GDP破了萬億。也祝賀福建喜迎萬億雙子星城市。
而合肥下一個即將超越的對手便是佛山,佛山2020年GDP總量為10816.47億元,比合肥大約多800億,不過佛山的增量較低,以目前合肥的速度,1-2年便極有可能超越佛山。
縱觀合肥這14年取得的發展成績,它是如何做到高速發展的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領導層目光長遠准確,敢於大膽投資。2008年,300億財政收入的合肥,拿了100億投資當時看起來毫無前景的京東方,連地鐵也放棄修建。合肥的這一舉措,引來了民間的無數嘲諷。但事實證明,合肥的投資目光高到無人理解,目前京東方已是全球顯示器龍頭企業,給合肥帶來了巨大的效益。2011年,合肥借錢也要投資內存條長鑫,終於在京東方上架。2015年,合肥投資半導體,不久中興事件的出現,國家空前重視半導體產業,而其餘城市再投資發展已經慢了合肥好幾步。此外,2019年,合肥還投資了新能源 汽車 ,比如蔚來。
第二,合肥注重交通建設,能通江達海。地理位置處於安徽中心的合肥,在交通上著天然的優勢。2019年,安徽已經是市市通高鐵的省份之一,是繼福建建成市市通高鐵之後的全國第二個省份。合肥的高鐵已經構建了「米」字形架構,能直達全國23個省會城市和4個直轄市。依託高鐵建設,省內所有城市以及南京都可以在1小時內到達合肥。此外,合肥能在2小時內抵達杭州、蘇州、上海等長三角主要城市。
第三,合肥注重 科技 發展和人才的引進。作為我國四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合肥在 科技 上的發展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合肥國家大科學裝置達到8個之多,為全國之首。據相關數據顯示,合肥的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領域,排在全球第2;物理學領域排在全球第5;同時,合肥還是全球2020年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上的第20名,超越了香港、巴黎、柏林等城市。合肥同時重視人才,凡是來合肥就業的人才均享受住房補貼,可免費租住人才公寓三年,同時享受最高60萬的購房補貼。
合肥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的確是如傳奇一般,堪比第二個深圳。未來合肥的上限在哪裡,我們不得而知,但合肥的科研產業永不落時,崛起之路無法阻擋。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城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