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壽山鄉九峰村時間距離多少公里
距離是18公里騎行需要一個小時。
九峰村位於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北部,距離是18公里騎電動車需要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全村土地面積14.8平方公里,下轄南陽、賴婆里(畲族自然村)、左嶺3個自然村,總人口859人(常住人口380人)。
峭拔若筆然,與芙蓉、壽山共號三山」壽山鄉九峰村距離福州市區18公里,平均海拔500左右,氣溫比市區低3-5度。
『貳』 福州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
福州是一個旅遊比較發達的城市,它不僅被譽為泡在溫泉中的城市,而且今年福州的旅遊熱度可謂是非常高的。而要去到福州那麼多景點該怎麼玩呢?下面小編就整理了一個福州旅遊十大景點推薦,詳情請見下文。
1、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是福州老城保留下來的一片歷史街區,包括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三坊和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空洞此安民巷、宮巷、吉庇巷七巷及南後街。三坊七巷所處街區在東晉時期已經初步形成,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集地,清末民初達到鼎盛。三坊七巷現存民居270餘座,沈葆楨、陳承裘、嚴復、陳衍、林覺民、冰心等歷史名人故居位列其中。
三坊七巷是了解福州乃至福建的窗口,要了解八閩大地,一定要游覽三坊七巷。
交通:乘1路、8路、20路、27路、54路、70路、339路、356路可以到達;免票;建議游覽3小時。
2、於山風景區
於山風景區,位於福州市鼓樓區虞山頂1號。於山因戰國時期曾有「於越氏」人居住而得名。於山最高點海拔僅50餘米,但山石嶙峋,草木茂盛,景色宜人。於山在有限的面積內,匯集了戚公祠、九仙觀、天君殿、大士殿、報恩寺多寶塔、煉丹井、蓬萊閣、補山精舍和100多處歷代摩崖石刻等豐富的人文遺跡。
於山堪稱福州歷史的網路全書,想知道福州的過去,一定要來於山。
交通:乘2路、8路、16路、73路、86路、97路、101路公交車可以到達;免票;建議游覽3小時。
3、林則徐紀念館
林則徐紀念館,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澳門路16號,是在「林文忠公祠」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紀念館。「林文忠公祠」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1984年,開始將「林文忠公祠」拓展為林則徐紀念館。
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世界眼光的士大夫,其愛國之心、給國之功日月可鑒、天地可證,憑吊林則徐就是向先賢國士致敬。
交通:乘339路、356路、27路、54路、70路公交車可以到達;免票;建議游覽1.5小時。
4、吳石故居
吳石故居,位於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吳厝村1號。吳石,1894年誕生於吳厝村,1914年入保定陸軍軍官斗迅學校學習,與李宗仁、白崇禧、張治中等人同期;歷任北伐軍總參謀部作戰科科長、第四戰區參謀長、軍政部主任參謀兼部長、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台灣「國防部」參謀次長。1948年與我黨建立聯系,多次提供重要軍事情報;1950年在台灣被捕,遭殺害。
吳石是我黨在國民黨高層的著名卧底之一,而且是在逐步看清國民黨的腐敗後主動向我黨靠攏的。他本可以選擇無視所處政府的黑暗,繼續過他的富足生活,但拳拳的愛國之心讓他毅然走上了奔向光明的道路,盡管他知道這可能是一條無比危險的道路。
吳石,一個不應該被忘記的名字。
交通:乘3路公交車可以到達;免票;建議游覽1小時。
5、螺江陳氏宗祠
螺江陳氏宗祠,位於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店前村,始建於明代,原為陳氏家廟,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改建為宗祠。螺江陳氏人才輩出,僅清代就考中了22位進士、110位舉人。其中,陳霞蔚官至禮部侍郎、陳若霖官至刑部尚書、陳景亮官至雲南藩司、陳建侯官至道員、陳顫喚懋侯官至江南道監察御史、陳寶琛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都是清代聲名顯赫的人物。現存宗祠為陳若霖在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捐資重建。
交通:乘3路公交車可以到達;免票;建議游覽1小時。
6、鼓山風景區
鼓山風景區,位於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鼓山為花崗岩山體,經長期剝蝕、風化、堆積、崩塌,形成了怪石林立、洞壑奇絕的獨特山嶽景觀。鼓山風景區以湧泉寺為中心,共有靈源洞、羅漢台、香爐峰、大頂峰、白雲洞、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八仙岩、喝水岩等100多處景點及歷代摩崖石刻多處。
交通:建議乘長途大巴到鼓山鎮,再打車或包車前往;門票:50元;建議游覽3小時。
7、壽山石古礦洞景區
壽山石古礦洞景區,位於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壽山村,是一處以壽山石開采古礦洞遺址為基礎開發而成的礦山公園景區。壽山石為中國四大印章石之一,以晶瑩剔透、色彩斑斕、材質均勻而享譽雕刻界和收藏界。福州晉安區為壽山石主要產區,壽山鄉為其核心產地。經整修的古礦洞長約300米,曲折的巷道和嶙峋的怪石讓人們知道了每一塊壽山石的來之不易。
交通:建議乘長途大巴到壽山鄉,再打車或包車前往;門票:40元;建議游覽2小時。
8、九頭馬古民居
九頭馬古民居,位於福州市長樂區鶴上鎮岐陽村,是一座由清嘉慶年間當地富豪陳利煥父子及其後人接續建造而成的大型組合型宅院。該宅院前後經歷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80多年完成,佔地近15000平方米,由大小22座宅院組成,四周圍以高牆,儼然一個小的獨立王國。
交通:乘長途大巴到鶴上鎮,再打車或包車前往;免票;建議游覽2小時。
9、昭忠祠
昭忠祠,位於福州市馬尾區昭忠路1號,是1884年中法馬尾海戰陣亡清軍將士埋骨處。清光緒十年(1884年),法軍多艘戰艦進犯馬尾,圖謀福州;福建水師奮起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被法軍擊敗,796名將士陣亡。馬尾百姓收斂陣亡將士屍骨埋葬於馬限山,並築祠懷念,是為昭忠祠。
交通:乘73路、116路、180路、530路可以到達;免票;建議游覽1.5小時。
10、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
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位於福州市馬尾區昭忠路7號,是一處介紹、展示福建船政局和福建船政學堂發展歷史的專題博物館。建立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的福建船政局和福建船政學堂是「洋務運動」的重要產物,在中國近代新型海洋觀的形成上發揮過重要作用。
交通:乘73路、116路、180路、530路可以到達;門票:30元:建議游覽3小時。
『叄』 福建壽山是屬於福建那個市的
壽山鄉
壽山鄉位於福州市區北部,從國家森林公園沿山而上約7公里。2004年8月與嶺頭鄉實現鄉鎮合並,合並後總面積170.74平方公里,總人口12177人,轄22個行政村。壽山鄉是個典型的山區鄉鎮,海拔在10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比福州市區低5—7℃,森林覆蓋率高達89%。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水源充足、植被保護良好,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獨特的自然景觀。旅遊資源豐富,聞名中外的壽山石獨產於該鄉。
2004年,壽山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中取得了可喜成績,實現社會總產值7.7億元,工業總產值5.7億元,農業總產值8980萬元,鄉財政收入977萬元。
以開發壽山石文化旅遊為重點,充分發揮壽山石載體作用,多管齊下,打響壽山石品牌,發展文化經濟,壽山石先後四次從眾多參評的寶玉石中脫穎而出,榮登「國石」候選石之首。壽山石文化村景區、壽山瀑谷景區、壽山溪漂流、北斗洋武俠文化旅遊景區、玉佛園、八一七公園、高峰書院、黃干陵園以及千年古剎林陽寺、九峰鎮國禪寺等旅遊景區景點建設日臻完善,功能不斷齊全,客源不斷擴大,年接待遊客量已超過20萬人次。在壽山石館等主體工程的帶動下,壽山鄉農民先後投入資金新開發了壽山石觀光洞、善伯洞景區等旅遊點,並正式對外開放。
以農業為基礎,以招商引資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壽山鄉一貫堅持的農村經濟發展之路。大力發展了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和山地農業綜合開發,積極鼓勵農民播種糧食,鞏固了各類糧食播種面積14654畝,推廣種植優質水稻品種年產糧食6101噸;完成了林權制度改革,幼林撫育3000畝,撫育防火林帶34公里,新造防火林帶15公里;大力發展蔬菜生產,建成了3700畝規模的高山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年上市蔬菜2.6萬;推廣公司加基地模式的花卉生產,推進集約化經營,帶動當地花卉發展,新發展花卉種植面積70畝;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養殖業,在葉洋大坪興建了仁鋒種豬場,年出欄生豬1.3萬頭;抓好水果生產,以吾洋新農園藝場為示範基地,推廣以美國臍橙為主的高優品種水果種植,在長基率先興建沙紅桃生產基地種植沙紅桃,累計種植水果面積3500多畝,年產水果1387噸。
扎實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落實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了長基村4公里公路和嶺頭至葉洋村4.6公里公路建設;完成了嶺頭黃金井水庫改造;完成了上寮村、江南竹等村的閉路電視改造。堅持科教興鄉,發展教育事業,大力推行集中辦學,有效提高了全鄉教學質量;組織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宣揚社會主義農村新道德新風尚;力創「平安晉安」、「平安壽山」,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狠抓「餐桌污染」、景區環境、安全生產、稅收管理等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推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