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州市怎麼樣,生活是否方便、環境是否好平均工資大概是多少
分類: 地區 >> 福建 >> 福州市
解析:
在福州生活了幾年,個人對福州的印象比較一般,可能是規劃不夠好,感覺比較雜亂。
生活還算方便,交通及購物都比較有保障,畢竟也是一個省會城市。
環境一般了,從每天的空氣質量報告可以看出。在全國算中等水平,也不會說什麼污染嚴重。
平均工資1500左右!還可以吧!畢竟福州的消費不算太高!
2. 江蘇條件最好的地級市
Ⅰ 你認為江蘇江北的8個地級市未來幾年哪個會是最好的!
現在是南通 徐州 揚州 鹽城 淮安 泰州 連雲港 宿遷 未來可能是沿海城市 沿江城市 南通 鹽城 連雲港 揚州 泰州 徐州 淮安 宿遷
Ⅱ 江蘇省現在那個城市最發達
這個還真不大好說,一般來講說發達不發達通常會有兩種意思一是經濟實力二是綜合實力
從經濟總量講是蘇州,從綜合實力上來看是南京
我個人認為各有所長吧,蘇州經濟實力,全省第一,在全省的經濟輻射帶動力,要超過南京,南京雖然經濟也很強,但是要明顯低於蘇州,而且由於南京的地域原因,經濟輻射有部分已經在安微,在本省的經濟輻射能力肯定會有所減弱
但是從政治,文化,城市規模上來講南京肯定要高於蘇州,政治上來說蘇州只是個較大地級市,而南京是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文化上:一南京的文化底蘊要略高於蘇州。二南京是全省實力高校聚集地如南大,東大。而蘇州最好的高校只是蘇大,實力與南京的著名高校有不小的差距;從城市上規模上來講南京要明顯高於蘇州
所以說我個人還真不大好回答你,只能說說我的個人看法,給你一個參考吧
Ⅲ 求江蘇省13個地級市的實力排名
經濟上是 蘇州 無錫 南京 常州 南通抄 徐州 鎮江 揚州 連雲港襲(後面就不提了,蘇北的好像不怎麼好)
綜合的是南京 蘇州 無錫 常州 徐州 南通 鎮江 揚州 連雲港~~~
南京經濟沒有蘇州好,但是畢竟是省會,很多條件是蘇州無法比擬的。選我吧,純手打~~~
Ⅳ 江蘇省內的各地級市綜合實力排名如何
江蘇城來市綜合實力排名 1南京 2無錫 3蘇州源 4常州 5徐州 6揚州 7鎮江 8南通 9泰州 10連雲港 11鹽城 12淮安 13宿遷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市規模,城市人口,基礎設施,城市環境,人文歷史,文化底韻,現代化程度,經濟發展程度,區位輻射,教育實力,科技發展等11個公認指標進行的排名:
<br>南京(全國第6),
<br>無錫(全國第15),
<br>蘇州(全國第20),
<br>常州(全國第27),
<br>徐州(全國第46),
<br>揚州(全國第47),
<br>鎮江(全國第49),
<br>南通(全國第53),
<br>連雲港(全國第72),
<br>泰州(全國第75),
<br>鹽城(全國第83),
<br>宿遷和淮安江蘇城市排名就不說了
Ⅳ 江蘇的十三個地級市有哪些
1、蘇A南京
南京是江蘇的省會,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明清時期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2、蘇B無錫
無錫,被稱為「太湖明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無錫是中國民族工襪液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
3、蘇C徐州
徐州,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原始社會末期,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扮陵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 ,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徐州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 。
4、蘇D常州
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曾有過延陵、毗陵、晉陵、南蘭陵、武進等名稱。
5、蘇E蘇州
蘇州自古被稱為人間天堂,一直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這里不僅經濟發達,環境更是優美。
6、蘇F南通
南通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7、蘇G連雲港
這里是《鏡花緣》、《西遊記》的文化起源地,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擁的城市。
8、蘇H淮安
淮安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故鄉,與蘇州、杭州、揚州並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
9、蘇J鹽城
這里是丹頂鶴的家園、麋鹿的故鄉,有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塗、最廣的海域面積。
10、蘇K揚州
揚州,是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
11、蘇L鎮江
鎮江廳好戚是著名的江南魚米之鄉,市內有三山、茅山兩個5A級風景區。
12、蘇M泰州
泰州為蘇中門戶,自古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馬可·波羅游歷泰州,稱贊「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
13、蘇N宿遷
宿遷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長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 。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於此,贊嘆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
Ⅵ 江蘇有幾個地級市
Ⅶ 江蘇的城市排名
第一,蘇州。蘇州排第一是毋庸置疑的,江蘇最拽的的城市,GDP嚇死人!無論是GDP還是綜合實力或是知名度和美譽度都高居第一,就象濟南不好與青島相比、福州無法與廈門相比一樣的。有崑山、吳江、張家港、常熟、太倉這幾個有錢的兒子,經濟體量省內其它城市根本無法與其相比。自詡上海後花園,把上海蘇州以外的地方一律看作貧困地區。國內最具脂粉氣的城市,吳儂語與上海話相近,難聽懂可又好聽。外資企業在國內僅次於上海深圳,產品連中文標志都不加。蘇州在江蘇的實力是屬於巨無霸型的,在可預見的將來,排名第二的城市沒有超過蘇州的可能。天堂蘇州的江南水鄉印象更是深入人心。蘇州是繁華,富裕,精緻,優雅的代稱。
第二,無錫。無錫的特點就是均衡,論外資經濟不如蘇州,論市區規模不如南京,論知名度不如揚州。但是無錫在這些方面都做的不錯,一個近代以前還是縣的無錫能成為工商發源地,這說明無錫還是有些底氣的。無錫目前的國有經濟,外資經濟,民營經濟基本是三分天下。GDP超過南京居江蘇省第二。同時打太湖牌的成功極大的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但是無錫在歷史底蘊方面與蘇州差距太大,只能排第二。
第三,南京,南京有省會的優勢,經濟實力卻只在江蘇排第三,足夠令南京人自卑的,但擁有其它市所沒有的優勢,如省級機關在南京。高校眾多,科技教育實力強,但有這么多優勢南京卻遠不如蘇州,甚至落後於無錫。所以南京的地位相當尷尬,在省內被蘇州、無錫看不起。被益為國內最沒號召力的省會。經濟每況愈下,靠吃老本度日。在長三角被杭州取代。面積一半在蘇南,一半在蘇北,以語言難聽出名,民風土俗,被稱為最大的農村。最近在吵著撂挑子鬧直轄。但面積規模大,有一批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可一個省會靠幾個大企業就能支撐顯然是不現實的,也是遠遠不夠的。南京最近幾年發展步伐較快。還有南京的文化底蘊是我欣賞的,雖然知名度與蘇州不相上下,但美譽度不如蘇州,姑且南京排第三。
第四。常州。常州歷史上的地位比無錫高,歷史也比無錫輝煌,但是常州的歷史缺乏一些著名詩詞,典故的襯托,所以城市知名度不算高,比起蘇州,徐州來差距不小。常州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重要工業城市,在80年代地位尤其突出,是鄉鎮企業的發祥地之一。但在90年代後逐漸被蘇州,無錫拉開了差距。但是近幾年發展迅速,大有天追趕之勢。在城市建設方面尤其出色,雖然GDP差距沒有縮小,但是人均收入方面與蘇州,無錫相差並不大。基本屬於一個等級。
第五。徐州。徐州按道理應該在江蘇排第二或第三。徐州的地理位置重要,處於四省交界處,是重要的交通樞紐。重工業基礎還是有的,在80年代,徐州的分量應該是很重的。但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造成了徐州發展比起蘇南差很多,經濟差距也逐漸拉大,雖然徐州瘦死駱駝比馬大,但要恢復昔日的地位,尚需時日。但徐州的未來相信不是現在的排位。
第六,鎮江。鎮江在蘇南無疑要排最後一位。經濟總量不如南通,徐州,鹽城,揚州。但鎮江是我偏愛的城市,生態環境好,城市干凈,整潔,有山有水,有歷史底蘊,故排第六。
第七。揚州。揚州在全國的知名度可以與蘇州相提並論。「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千古名句令起名聲遠揚,揚州自古就是繁華之地,現在的揚州雖然經濟實力一般,但在城市規劃,宜居方面做的最好。是個適合生活的城市。我也甚是喜歡揚州。
第八,南通,南通的經濟實力本來在江蘇排第四,總量超過常州。但是南通沒有輝煌的歷史,知名度也不高,屬於近代才逐漸被人所知的城市,市區的規劃既沒有沿海城市的干凈整潔,也沒有揚州這些古城的底蘊。雖然經濟總量不錯。但是南通有接近800萬人口,是靠人多累計起來的,故排名不高。
第九,鹽城,鹽城屬於蘇北欠發達地區,在老淮陰和宿遷分開後,鹽城就成為江蘇面積最大的城市,管理的縣也最多,南部的東台大豐發展還可以,比北部的響水等縣要強很多。雖然鹽城的整體經濟仍然不發達,但是鹽城有幾個大企業相當不錯,如悅達,中大,森達等。同時鹽城還有麋鹿,丹頂鶴等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應該不錯。
第十,連雲港,連雲港的城市實力遠不能和城市地位和知名度成正比,雖然是早期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雖然是亞歐大陸橋的橋頭堡,擁有江蘇最好的港口,但一直發展不起來,主要是工業基礎太過薄弱,縣域就就太過弱小。連雲港最近被省內重視,提出重點開發連雲港的計劃,希望連雲港能抓住這個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哈哈。連雲港的花果山開發也不到位,沒有起到提高城市知名度的作用,看來城市品牌的經營方面,連雲港也要努力。
十一。淮安。淮安和淮陰的稱呼輪流叫了好幾遍,老淮陰曾經是江蘇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宿遷分離後,老淮安的發展步伐實際上是不如宿遷的,但老淮安畢竟是地級市,整體還是比宿遷強。在地理上看,淮安是蘇北的交通樞紐之一,未來的發展大有前途。
十二。泰州。把泰州放在12位,確實有點不公平,泰州的實力應該遠在連雲港和淮安之上,但泰州畢竟是新建的地級市,未來的路還很長,慢慢來,不急。
十三,宿遷。客觀的講,宿遷的面貌在過去十年改變是最大的城市之一,又曾經有仇和這位有作為的書記的領導,無奈基礎太過薄弱,不管怎麼排,宿遷只也能排最後一位了。
Ⅷ 江蘇省內最好的城市
蘇州吧,城市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最重要的是美女多。如果你要上好點的大學,還是南京比較多。
Ⅸ 江蘇比較好的市是那幾個
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揚州
江南是風水寶地
每個地方都滿有特色的
3. 你覺得福州這座城市怎麼樣呢
福州是個百分百宜居城市,但對於年輕人來說,並不是奮斗的最好歸宿。
福州是個盆地臨江城市,盆地意味這封閉、保守、安逸、慢節奏。在這一點上已經樹立了和大部分大中城市的區別。福州的總體環境是很安逸和保守的,福州的文化科技發展較多方面處於全國二流水平,地方最好的人才悉數外流,而留下的人也會滿足現在的情況。
福州畢竟是個省會城市,立城之本,就是福建政治之中心。更由於廈門坐穩了福建經濟中心的位置,福州的福建政治中心特色也愈發鮮明。福州人從均值上來看,比之省內,更喜歡高冷地聊一些問題。
福州的主要社會資源圍繞著兩個中心展開:政治中心,省市政府;經濟中心,五四路南街。長期在福州的人都知道福州分區差異比較大。鼓樓區享盡省市府的好處,榮華富貴,高檔百貨,公共設施優秀,擁有最好的中小學、幼兒園。
福建經濟發展方式都差不多,要麼,面朝台灣自立一個經濟區,要麼,就是向著長三角或珠三角成為附庸。當個二線城市的宿命,是個性的最終選擇。歷史不給附庸以地位,一開始我也很感嘆福州發展的保守和落後。
4. 想要去江蘇、浙江、福建這三個省找工作,感覺哪裡比較好 詳細點,建議好,會追加分!
你問我算問對人了,這三個省份我都比較熟悉。
先說江蘇:江蘇省南部經濟發達,工資待遇也比較好。南京,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泰州,南通這幾個城市都適合你去。南京,蘇州,無錫這三個經濟最發達。治安也很好。夏天沒有杭州,南昌,武漢,福州那麼熱。南京雖然說是我國三大火爐,其實按照夏天最高氣溫和高溫日數,南京前10都進不了。江南地區冬天遇到下雨天會很陰冷。
再說浙江:比較適合居住,生態環境比江蘇好。有千島湖,西湖等景區,名山眾多。靠近東海。適合找工作的城市有杭州,嘉興,寧波,溫州,金華等。紹興市四川人很多,溫州和台州貴州人多,金華義烏江西人多,杭州春天和秋天是天堂,夏天和冬天是地獄。中國夏天最熱的城市除了吐魯番,福州,就是杭州了、有氣象資料為證。杭州、舟山和寧波消費高,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了。台州治安不怎麼好(只是相對省內其他城市而言)。浙江這邊都是民營企業,有技術好混飯吃。金華有義烏,小商品發達,服裝,襪子,拉鏈產業齊全、溫州的鞋廠、閥門水泵廠較多、有技術好混飯吃、普通人月入一萬不是夢。
最後是福建省。海峽西岸經濟區,福州,廈門,泉州,莆田,漳州這幾個城市經濟比較發達。福建西部和北部比江西省還要窮。廈門治安最好,氣候最溫和,消費也很高。廈門島外有很多工廠、外來人口眾多。福州貌似食品企業居多,泉州的服裝廠,鞋廠遍地都是。莆田不了解漳州距離廈門很近、承接了廈門市產業轉移得任務。
個人覺得去哪裡都差不多。關鍵自己要有上進心,肯吃苦,記住小富靠勤,大富靠勢。
5. 福州,常州哪個城市好
個人比較喜歡常州
6. 福建福州怎麼樣,工作好找嗎,房租便宜嗎,環境怎麼樣,冬天冷嗎
工作不好找要求很多 看臉的世界 年齡大的找不到工作 丑的找不到工作 人欺負人反而指責被欺負的人
7. 江蘇哪個城市最宜居
本人去過江蘇很多數城市,個人以為,江蘇的蘇錫常都比較宜居,各有各的特點和優缺點。
蘇州自古就聞名天下,如今的發展在整個江蘇都是最好的,工作機會多。江南古典園林和小鎮也保護的比較好,城市裡有山有水,非常漂亮。很多人會慕名前往,不論是工作還是 旅遊 。交通非常便利,去哪裡都四通八達。
但是其房價相對較高,誰讓蘇州離上海最近,外企最多,發展最好呢。其次,蘇州的交通比較擁擠,一方面是人多,另一方面跟道路的不合理規劃有關。前幾年我去找過工作,感覺蘇州到處都是黑中介,到處是騙子,這一點不知道現在是否有整治。因為離得近,也曾經去玩過很多趟,蘇州市區還能推著小車賣東西,這也太亂了。 旅遊 景點旁邊的大大小小的停車場,也很亂,各種各樣看上去不知道什麼樣的人,連停個車都要拉生意,還凶得很,你那麼拽我才不停呢!攜磨缺城市管理絕對有問題!
無錫,經濟發展的也很不錯,外企相對於蘇州來說少一些。無錫的江陰絕對是個bug,支撐了無錫大概1/3的GDP。無錫市區也是有山有水,占據了太湖大多數的資源。以前上學的時候去 旅遊 過,工作了也曾經去過,感覺交通也比較發達,現在地鐵也有兩條線。無錫的房價不低,但是相對於蘇州來說,還好一點。個人覺得,在太湖這方面,無錫有點賴皮啊,應該是蘇州無錫常州湖州均分才比較合適。
常州,游沖因為只有一個縣級市,且GDP不高,所以用的GDP相對比較少。但是其發展水平也是較高的,民營企業較為發達。城市建設也不錯,公園很多,鄉村建設也不錯。公共交通尤為發達和方便,今年年底地鐵一號線也要通車了。但是也因為工業主要以民企為主,工資水平、福利待遇和蘇州無錫可能有差距,外來人口沒有蘇州無錫多。房價的話,和無錫差不多,其實辯辯都挺高的。
從江蘇十三個地級市來看,我認為無錫是最宜居的城市。宜居離不開下述幾個因素:經濟繁榮,交通便利,教育發達,環境優美,物價低廉(最主要是房價,其他商品差距不大)。
從經濟上,無錫無疑是江蘇最發達的地區,人均GDP高居全省第一,全國范圍內也是僅次於深圳,位居第二名。從交通上,無錫位於滬寧線的中心位置,背靠長江黃金水道,南濱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京杭大運河穿梭其中,見證這座工商名城數百年繁華。市內交通也十分便利,高架、公交、地鐵四通八達,還擁有江蘇第二大機場蘇南碩放機場。基本上水陸空地四位一體!
教育上,肯定有人說無錫高等教育資源匱乏,事實上無錫也被評為中國最缺高等大學的一批城市,誠然不假。可無錫的基礎教育真是異常發達,以2018年高考為例,無錫在一本進線率,二本進線率,高分段人數,高考第一名以及清華北大自主招生以及北大博雅清華領軍加分人數全面領先江蘇三巨頭!
另外我們再看看近期剛出來的院士戶籍地排名,無錫僅以650萬的人口基數,出產的科學院院士數量高居全國第六!
無錫的環境更是無話可說,擁有三家5A級景區,近30家4A級景區。尤其是無錫太湖國家 旅遊 度假區,是近些年非常的熱門的 旅遊 勝地,而無錫一直以來是周邊游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
從房價來看,無錫單純的看絕對值還是比較高,但橫向來看,就沒有那麼嚇人了。下表是我整理的華東地區2019年一季度房價的排名情況,無錫僅以14413元/平方米位居華東地區的第16名。無錫的房價遠低於同處長三角的杭州、南京、蘇州、寧波,甚至低於常州,與南通相當,略高於揚州、泰州、徐州。只能說無錫的房價是業界良心了!
因此無錫還是非常宜居的城市。目前階段應該是江蘇最宜居的城市!
江蘇十三個市,鎮江和宿遷接觸的少,其他都比較多。之前的工作經常出差,今天從蘇州到無錫,明天去南通,後天連雲港,總之對江蘇還是比熟悉的。特別是蘇錫常,不敢說熟悉到各個角落,確實跑過很多地方。以下僅是我孤陋寡聞之見。
最宜居城市,我認為是無錫。黿頭渚里櫻花落,好友相伴清酒醉,夫復何求。。城市優點是壞境好、底蘊深、房價相對溫和、城市配套齊全,教育優質,公園很多;缺點,醫療條件一般,好的高校只有一所。宜興,江陰都很不錯。竹林煙雨,一股茶香,去宜興品茶,去江陰掙錢,去市圖書館讀書,想想都美。。
南京的優勢是資源最好,全省最好的醫療配備,高校雲集,以前工資低,現在工資也高了,趕上蘇南了,房價全省均價第一。城市配套各種齊全,你需要的幾乎所有,南京都有。有能力的去定居,挺好的。省會城市,還是很有優勢和潛力的。
蘇州,經濟全省最強市,工資水平也是全省最高。傍晚拙政園散步,真是心曠神怡;清晨朱鴻興的面,舌尖上的回味呀。我在蘇州工作學習的時間最長,各個區縣都跑遍了。整個城市的節奏快,外來人口數量接近本地人。蘇州,無錫整體上差不多,無錫外來人口明顯少於蘇州,感覺要寧靜一些。蘇州房價也貴於無錫。蘇州因為搞素質教育,這幾年高考成績下滑較快,學生出國氛圍比其他市濃一些。常熟,張家港,崑山,太倉四小龍都非常不錯。常熟特別好,底蘊深厚的江南城市,崑山交通便利,張家港非常干凈。
常州,既老牌又低調的的工業城市。城市建設很好,城市配套,相對於蘇州無錫南京等也不遜色。教育一直不錯,醫療一般。GDP雖然排名沒進前四,但城市生活的質量還很棒的,實力依舊強勁,是底蘊深厚的宜居城市。縣域經濟是常州的短板。
南通,近二十年的高考成績都傲視群雄,教育的群狼優勢仍然非常犀利。南通的經濟增速特別明顯,大有追趕南京、蘇南的勢頭,前景很不錯。未來和上海進一步接軌,發展潛力很大。海門的海鮮蠻贊的。南通市區房價走的有點高啊,南通的精英支援家鄉建設的很多。我想,靠教育帶動區域發展的,南通是個代表。總體也是比較宜居的。
鹽城,市區發展很快,城市建設也上檔次。下面縣城的建設就不行了,也是蘇北市區和縣城城建不均衡的典型例子。全市特色 旅遊 資源豐富。教育還行,醫療一般。經濟發展潛力很大,但是企業污染重,規模小,工藝待改進的局面短期恐怕難以扭轉。打通鹽城,南通,上海的鐵路,應該會改善。希望能早點看到鹽城成為天藍,地綠,可持續的優質全面均衡發展城市。
連雲港,很遺憾的一個城市。名義上有良港(可惜港口太淺了),經濟一直難有起色。不是恆瑞,亞新鋼鐵等大型企業撐著,早就是十三妹了。高耗能,低質量,污染重的企業比例太大,重發展低保護的理念需要轉變呀(我能理解,目前也是無奈之舉,誰讓發展瓶頸凸顯)。市區市民素質整體很好,主動給老人讓座這事,在蘇南很少見,在港城很常見,這點要點贊。城市配備一般,城內交通有brt沒有地鐵。市區整體挺好的,有山有水,海鮮也新鮮。教育還行,醫療湊合。市區還是很宜居的,連雲港的市區綜合實力其實不比蘇南幾市差,但是縣域經濟的落後,真的相差幾十年啊。。希望港城以自貿區為契機,快速發展!
淮安,市區整體還是很不錯的。淮安周邊的人生病一般都想去淮安一院。淮中是蘇北最強高中,高考質量年年位於全省第一梯隊。一個學校帶動一大片房地產的典型例子。能不能把新淮高中打造成第二個淮中呢,加油。城市配備還可以,人文底蘊深厚,市區也是比較宜居的。淮安的面和平橋豆腐,別的地方做不出那口味。
徐州,物價全省最低,同樣的菜別的市分量少,價格還貴。交通樞紐城市。教育水平整體還不錯。蘇師,徐醫,礦大等高校也體現了一個城市的實力,地鐵也來了。徐州有成為高質發展的大城市的諸多條件。以徐州帶動區域發展,未來可期!
揚州,非常宜居。揚州中學,寶應中學很強。也許收入一般,城市配套也一般,但是揚州給人的總體感覺,就是適合生活。老頭老太,吃完晚飯去小區的足療店(車庫改裝)泡腳看電視聊天,試問江蘇還有那個城市有這種氛圍的。大運河畔,老少聚集,休閑 娛樂 的花樣不少,運氣好的還能聽到幾位老人演奏揚劇。全省各地都跳廣場舞,揚州的廣場舞給我的感覺是跳的最好的,可能是源於對生活的態度。廣陵對月飲美酒,猶自笙歌徹曉聞,豈不美哉。去過揚州這座 歷史 文化名城的,都說好。高旻寺推薦一去,不為盈利,也沒大明寺名氣大,但是去過讓人寧靜致遠。
泰州,教育水平不錯,姜堰中學很犀利啊。感覺泰州一直蠻低調的,經濟發展不溫不火,生態環境還不錯。真希望以泰州為軸,開通一條貫通蘇南蘇北的鐵路。靖江能早點和無錫地鐵規劃聯通。
鎮江和宿遷接觸少,不好妄做評價。
蘇南的縣級市普遍不比市區差,都很宜居。蘇北的縣,縣級市普遍比市區差多了,都不很宜居。。
以上是個人淺見,不喜勿噴。
咱們江蘇區域發展目前還不夠均衡,導致蘇南、蘇北、南京之間的網友論戰從未畫上休止符。
咱們江蘇人的創業創新意識還不夠強勁,尤其是蘇北打工的青年人一走,留下老人和孩子,下一代教育質量如何保障。外資企業佔比高,企業專精特新程度不夠,民營企業氛圍不濃等問題亟待解決。
咱們江蘇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還有待推動,綠色發展水平有待提升,安全監管、源頭管控工作有待加強。
擺在江蘇人面前的困難還很多,但是我相信江蘇的高質發展之路會越走越篤定,越走越堅實。往昔的成就輝煌,未來的征程壯麗。希望江蘇群狼發展,打造強富美高新江蘇!
本人北方人,從小大城市長大,宜居在我看來就是城市面貌現代化,交通便利,就醫有保證(至少有幾家三甲醫院),物價、房價適中(購物方便)、環境、城市有發展有活力。最近兩年去過不少江蘇地級市,談談感受見間,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省會南京(二線或新一):一共去過兩趟,玄武湖、夫子廟、中山陵、美齡宮…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第一次去時是出差,17年4月初,乘坐高鐵去的,當時下車就覺得一谷熱浪撲面而來,我偷偷問了下接我們的當地同事,跟我說這是他們最好的季節,我心想我了個去,以後要勁量少來。誰知18年十一後就帶著家人來此遊玩(她們沒來過)。可能這次來老媽衣服真帶少了,穿短袖走著都一直在冒汗,前心貼後背的,我再看看公園里遊玩的人,老的小的一個個也皆如此。濕度大,洗衣服怕不幹。第二天出門,她所性把短袖翻個面,汗漬就在裡面了,看著那個慘啊。這又熱又潮的天兒真心對我們不宜居了。
鎮江(三線城市):城市不大,市中心堵。吃了一家當地最有名的鍋蓋面,一下提升了對這個城市的好感。長江的夜景很美,小風一吹,好舒服呀。句容是它下面的區,近南京,荒涼,沒什麼人氣。體量小,感覺可持續發展空間不大。
常州(三線城市):只到了武進區,那裡有著名的大學城。城市交通設計很科學,沒有突出主幹路,沒有環行路,所有橫豎路都是均等的,車流量都差不多,所以不容易堵車。吾悅廣場很不錯,裡面專賣店餐廳很多,但大多不是一線城市的品牌,不過也不錯。當地人生活水平很高,家家有車。18年9月去的,感覺武進還是個大工地,到處建設中的樓盤、售樓處,好不熱鬧。
宜興(三線城市):無錫下面的縣級市,只玩了2天。小竹海,坐纜車上去的,景色很壯觀。所謂入鄉隨俗,一定要吃吃當地美味,小竹雞兒還是很贊的。當地有個森林公園(名字忘了),裡面真心大,人很少,在裡面走一大圈,有很多當地的植被,居然還看到了小竹雞兒。如果說哪個公園日後還想去,我想一定是這里,真的太美了,修身養性。
揚州(三線城市):16年4月去的,去時高鐵沒開通,感覺交通還不夠發達。煙花三月下揚州,去瘦西湖游覽正是時候,置身比中,處處美景,終身難忘,就是門票有點小貴。轉完去南京大排檔吃飯,吃到了醉蝦,好滿足啊。
蘇州(二線或新一):江南園林城市,虎丘、獅子林、掘正園都不錯,來過蘇州好多次,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同。金雞湖好大,大秋褲在湖邊看著還沒那麼突兀,傍晚沿湖走走好棒。當地 美食 偏甜口,完全能接受。最贊的去年九、十月來時正趕上大閘蟹上市,蟹黃足,蟹肉肥美,臨走前一天,買了不少大閘蟹帶上高鐵又帶回家,一個沒死,回家一家人美美享用了幾頓,又大滿足啦。
北方霧霾嚴重,冬天更可怕,今年指數甚至有幾次超300,超500,已經越來越不宜居了。空氣質量不好,其他再好,也會被我一票否決。以上幾個城市的我也經常對比,比較差的有鎮江、常州、宜興、南京,蘇州稍好有限,也不理想,吳江比蘇州市區要好。在空氣質量方面總體不如廣東、浙江,偶爾去遊玩小住沒問題,長期比較不適宜。
從環境來說,空氣質量指數一直保持江蘇第一,全國前五。到鹽城,你能呼吸到新鮮好空氣!
從交通來說,內環高架三期已經動工,從市區任意一處駕車,十五分鍾必上高架,而高架與瀋海高速、寧靖鹽高速、鹽徐高速相連,去哪四通八達;在建的徐宿淮鹽鐵路、鹽連電氣化鐵路、鹽通鐵路以及將來的鹽泰錫常宜鐵路,鹽城人去哪裡都可以朝發夕至;1月18日,南京~鹽城~長春航班開通,鹽城通航點總數達到32個,周航班量增至370架次。
從地域來說,830萬人口穩居江蘇第二,但面積在江蘇絕對頭把交椅。在國土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鹽城面積不縮減,每天還在增長!你沒看錯,鹽城面積每年都擴大3~5萬畝。100多年來,鹽城向東「長」出了100多公里!
從吃喝玩樂來說,萬達廣場、寶龍廣場、金鷹購物中心等城市綜合體入駐,市民出腳享受高品質服務。
鹽城的優點不一而足。再補充兩句,展望一下美好未來。鹽城正在實施「五個一」工程:一桶水,引長江之水解決長年喝末梢水問題;一片林,打造沿海百萬畝生態防護林;一張網,立體交通網上面已經說過;一部車,加強合作,做大做強東風悅達起亞;一座城,打造長三角新型宜居創業之城!
如果你是鹽城人,請為家鄉打call!評論區內歡迎補充!
江蘇是一個整體上十分適合居住的省份,沒有北方那麼寒冷,也沒有南方那麼炎熱,整體上氣候相對不錯,另外江蘇省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降水量比較充足。而且,江蘇全境基本處在平原之上, 歷史 上江南地區便是富庶地區,江南的園林風格也使得江南增添了宜居的魅力。 首先比較宜居的城市很多人會選擇蘇州,因為蘇州經濟發展好,而且還保留有大量園林建築,城市比較有婉約的底蘊。的確,蘇州在江蘇乃至全國都是一個知名城市,城市發展好。但是蘇州有一個大城市通病,就是房價比較高,如果在蘇州僅是一個普通工薪階層,並且不是本地人沒有拆遷分的房產的話,在蘇州買一套房子定居,會使生活出現些許拮據。 關於房價,蘇州隔壁的無錫性價比相對來講還算不錯,雖然在無錫的薪資水平比蘇州能少一點,但是無錫的氣候環境、生活習慣以及人文風情與蘇州相差無異,甚至連產業機構都比較相似。最重要是上面說的無錫房價相對實惠,無錫也開通有地鐵,城市道路不比蘇州差,在無錫生活也非常便利。 其實個人比較喜歡安靜的城市,如果不是考慮到事業發展,相信大部分人都喜歡選擇一些生活節奏相對慢的城市來定居。揚州這座城市顯然就符合這種氣質, 歷史 上揚州的知名度也非常高,也是一座底蘊深厚的城市,或許在當前經濟發展上沒有一眾蘇南城市那麼強勢,但是揚州卻保留了獨有的悠閑生活。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江蘇最宜居的城市是哪一個?
常州,是一座 歷史 文化古城,位居長江之南,太湖之濱。曾先後榮獲《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 旅遊 城市》等榮譽稱號。
常州發展快速、環境優美,顯然已成江蘇省內最宜居的城市。
首先我說一下,我是揚州人,但我要說江蘇最宜居的城市是常州,一,常州交通好,條條大路寬敞干凈,不像蘇州,南京等城市那麼容易堵車。二,常州市政工程很到位,你看幾步一個公園,政府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務實的事。三,常州物價不高,作為滬寧線上的江南地級市,房價是最低的一個。坐公交車,有市民卡的0.6元,與市民卡的1元。我個人感覺相比之下,常州是江蘇最宜居的城市
雖然我是一個揚州人,同時也是一個新上海人!揚州作為我的家鄉我也不誇揚州怎樣。
我只想說一句,揚州現在到處做公園,這個牌打的狠了,十年後看吧,不要就說揚州不搞經濟搞公園,外國好外國月亮圓難道不是外國經濟好,外國的環境好?
宜居不易居,前提是衣食無憂,然後才能談享受,一個要飯的在哪都不宜居!
揚州自古煙花三月,在目前江蘇各城市發展的情況看大家都是在同等的條件下,我個人覺得揚州還是宜居的,不談第一,起碼前三
咱們不談什麼經濟,全江蘇經濟在全國都不差,而且經濟也不代表什麼跟老百姓過日子關系真心不大,經濟好收入高付出也多,幸福指數並不是經濟收入
目前的城市建設,交通都便利了,誰沒有公交車誰沒有計程車?生活購物都差別不大,那個不是三五里路就有菜場和超市?那個城市的鄉下不是還是那個樣?好像只有上海市全區算城市吧,北京都不算,都有郊區農村
所謂宜居,一方面是生活,另一方面是工作,大城經濟好壓力也大,上海五六七萬的房價一萬左右的收入,都應該是加班什麼的吧?
目前揚州唯一缺點是房價跟收入有點不對,所以還是有點遺憾的,揚一益二,成都二線城市房價也不過兩萬左右,所以如果揚州房價低下來真的可以說是江蘇最宜居了,
接受反駁
不要看GDP,看幸福指數,連雲港榮幸得過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三面環山,一面環海。秒殺江蘇90%的城市,城市裡有海,看你什麼太湖、瘦西湖、玄武湖……弱爆了,東方第一天書在連雲港、江蘇最大的海島、江蘇最美棧道、江蘇最高峰、江蘇最美海邊大道、江蘇唯一能開行法拉利速度的道路……都在連雲港。不要張嘴閉嘴蘇北、蘇北的,中國胡布斯排行榜上面不差連雲港人。清朝最後一個狀元張謇,在南通創立了眾多實業;北方有位商業巨擎,也創辦了眾多產業,力主修築隴海鐵路。他叫沈雲沛,連雲港人。 所以南有張謇,北有沈雲沛。不了解連雲港的人不要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