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建省省會是哪個城市
福建省省會是福州市。
福州市簡稱榕,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省會,轄鼓樓、台江、倉山、晉安、馬尾、長樂6個區,閩侯、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6個縣及福清市。
總面積11968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駐鼓樓區烏山路96號。 2020年,全市轄43個街道、102個鎮、44個鄉(含連江縣馬祖鄉、2個民族鄉);544 個社區居委會、2388個村民委員會。
福州市地理概況
福州市介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之間。東臨台灣海峽,西靠三明市、南平市,南鄰莆田市,北接寧德市。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
南部為盆地的大部分;北部為山地,從西南向東傾斜;西部為中低山地;東部丘陵平原相間。山地、丘陵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72.68%,其中山地佔32.41%,丘陵佔40.27%。鷲峰、戴雲兩山脈斜切南北,閩江橫貫市區東流入海。
以上內容參考福州市人民政府-2020年福州市行政區劃情況
以上內容參考福州市人民政府-2020年福州市地理情況
❷ 福建省會城市是哪個
福建省會城市是福州市。
福州市,簡稱「榕」,別稱榕城,古稱閩都,福建省轄地級市、省會、Ⅰ型大城市,地處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西鄰南平市、三明市,北接寧德市,南接莆田升高市,東瀕東海。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常青。
福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早在秦漢時期名為「冶」,而後因為境內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爛臘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
福州市氣候條件
福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吵歷尺宜,溫暖濕潤,四季常青,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夏長冬短,無霜期達326天。年平均日照數為1700~198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氣溫達6~10℃;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為33~37℃。
極端氣溫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為四大火爐之首。常出現熱島效應,福州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氣溫高達36℃以上。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偏南風為主。7~9月天氣炎熱,是台風活動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風直接登陸市境有2次。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4~11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州市
❸ 福州市福建省的省會城市
福州,別稱榕城,簡稱「榕」,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
福州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心,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曾獲「綜合實力五十強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百強城市」等稱號。2016年4月25日,福州在《第一財經周刊》發布的中國城市分級排名榜單里被定義為二線城市。
福州現轄5區2縣級市6縣,全市陸地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78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6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64.8%。全市海域總面積11.0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全市常住人口為728萬人(含平潭,截止2012年),當地居民以漢族的閩海系族群為主,通行閩東語福州方言。
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於2015年10月18日至27日在福州成功舉行。
❹ 福建省的省會城市是哪個
福建省省會為福州市。
福州,別稱榕城,簡稱福、榕,隸屬於福建省,位於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地區,是福建省省會,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
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東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福州地貌屬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嶺所環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間。
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
曾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
(4)福州省會是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福州因市區城內有屏山、烏山、於山三山鼎立,別稱「三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張伯玉,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兩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滿城綠蔭蔽日,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
現轄5區、6縣(一綜合試驗區)、兩個縣級市和一個經濟區,即鼓樓區、台江區、倉山區、馬尾區、晉安區5個區,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平潭縣6縣,福清、長樂2個縣級市。
全市土地總面積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786平方公里,全市戶籍總人口約711萬人,其中市區戶籍總人口約292.17萬人。全市設34個街道辦事處、105個鎮,48個鄉(含2個民族鄉和馬祖鄉),2795個村(居)委會、社區居委會。通行福州話。
福州是國務院1984年5月首批14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大陸離台灣省最近的省會中心城市,也是中國市場化程度和對外開放度較高的地區之一。
福州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的健康發展,初具經濟繁榮、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宜居城市風貌,被評為中國持續發展最快的省會城市之一。
福州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祖籍福州的海外華僑、華人多達300餘萬人,分布於五大洲的102個國家和地區。福州地區的歸僑、僑眷人數多達200萬,港澳有福州鄉親近30萬。在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幾乎都有福州人的足跡。
不僅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西歐各國,在發展中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有為數眾多的福州鄉親,而且在一些落後國家、小而偏僻的地區如巴貝多、馬紹爾、安地卡及巴布達、獅子山等也有福州人的足跡。
福州與台灣水相連、地相望、語相通、習相近,民間交往源遠流長,歷來關系十分密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福州去台人員達3萬人,現在台灣地區有27個福州同鄉會、60多萬福州鄉親;在福州居住的台灣省籍同胞有1300多人,台屬1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