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州動車組的車站在哪裡福州總共有多少個動車站
福州一共有兩個車站,一個是福州站,一個是福州南站。這兩個車站都有動車。福州站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華林路502號。是峰福鐵路、杭深鐵路、昌福鐵路和合福高速鐵路的交匯站,是中國十大區域樞紐之一。福州南站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浦道街自然村(又名浦頭道自然村)浦大街和臚雷路南段地下。
2. 福州都有哪些鞋廠具體都在哪個位置
基本有登記的我都找全了 地址如下
1.福州市倉山洋下鞋廠(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洋下村169號法定代表人:)
2.福州市振興鞋廠(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通湖路58號)
3.福州金鑫鞋業有限公司(城門鎮臚雷村中街130號 法定代表人:陳捷)
4.福州昶盛鞋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新店浮村工業區)
5.福州德隆鞋業有限公司(螺洲鎮天福村(法定代表人:顏煥來))
6.福州登峰鞋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
7.福州意達鞋業有限公司(螺洲鎮天福村(法定代表人:劉用雲))
8.福州市東順鞋業有限公司(鰲峰洲光明路5號(法定代表人:黃學春))
9.福州久翔鞋業有限公司(城門鎮龍江村石步(龍江羽絨服裝廠內一層))
10.福州信得鞋業有限公司(螺洲鎮洲尾工業小區 法定代表人:林東輝)
11.福州沁騰鞋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東濱路30號鰲峰工業樓一層 法定代表人:鄭融和)
12.福州銓慶鞋業有限公司(化工路28號江盛工業區 法定代表人:張萬水)13.福州晉安區隆升鞋廠(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連潘村359號)
14.福州大山鞋業有限公司(螺洲鎮天福工業區)
15.福州永強鞋業有限公司第一車間(城門鎮城門村城南281號)
16.福州市鼓樓童鞋廠※(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福新路浦下支路)
17.福州榮利鞋業有限公司第一塑膠分公司(城門鎮臚廈村工業區)
18.福州卡妮娜鞋業有限公司(東升工業小區18號(法定代表人:景儂))
19.福州豐美鞋業有限公司(城門鎮臚雷村浦道)
20.福州源鑫祥鞋業有限公司(臚廈工業區)
21.福州市環球鞋廠(義洲汀洲巷16號(法定代表人:張小建))
22.福州市郊區城門申力拖鞋廠(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浦道街)
23.福州榕棋鞋業有限公司(螺州鎮螺州街32、33號(法定代表人:黃增棋))
24.福州億通鞋業有限公司(城門鎮臚雷村(法定代表人:陳明華))
25.福州永秀鞋業有限公司(城門鎮臚雷村271號(法定代表人:陳桂清))
26.福州中誠信鞋業有限公司(蓋山鎮葉下工業區(法定代表人:林如))
27.福州市倉山謝坑前峰勞保鞋廠(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謝坑別頭107號)
28.福州市城門青富天福鞋廠(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躍進村光橋76號)
29.福州三榮鞋業有限公司(上街鎮(法定代表人:許明侯))
30.福州市倉山蓋山葉下旅遊鞋廠(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葉下村)
31.福州億源鞋業有限公司(金山工業區金洲北路7號二期A10號樓)
32.福州章奇鞋業有限公司(城門鎮福峽路峽北17號(法定代表人:陳漳))
33.福州治華鞋業有限公司(螺洲鎮天福村)
34.羅源縣鳳山鎮華大製鞋廠(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城關岐陽竹兜村31號)
35.閩侯縣南嶼鞋廠(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南嶼鎮南嶼街)
36.香港建威鞋業有限公司福州代表處(五四路157號新天地大廈1702室(負責人:魏斌))
37.福州市友誼鞋廠(817南路134—135號(法定代表人:張小建))
38.福州市倉山城門製鞋廠(城門鎮敖峰三角埕 法定代表人:劉秀清)
39.福州市倉山區泰順鞋廠(蓋山鎮後坂村(法定代表人:陳天勝))
40.福州市倉山區興盛塑鞋廠(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三角埕)
41.福州市倉山盛達鞋廠(程厝東路116號(法定代表人:歐陽秋))
42.福州龍江永盛鞋廠(城門鎮龍江村)
43.福州展翔鞋業有限公司(城門臚廈透頭厝4號(法定代表人:鄭家敏))
44.福州友誼鞋業有限公司(城門鎮臚雷村中街)
45.閩侯南港鞋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南通鎮澤洋村 法定代表人:張建章)
46.閩侯縣百創鞋業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荊溪鎮光明村)
47.平潭縣晉海製鞋廠(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流水鄉五埕村)
48.福州市紅星運動鞋廠(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蓋山盤嶼)
49.福州市鞋楦廠(台江廣場後弄4號 法定代表人:)
50.福州億利鞋業有限公司(蓋山鎮中亭村 法定代表人:黃文斌)
3.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城峰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福建省福灶褲州市永泰縣城峰鎮下轄村委會包括城南居民委員會、東門社區居民委員會、旗山社區居民委員會、北江濱社區居民委員會、立塘社區居民委員會、下林社區居民委員會、龍峰村委會、里島村委會、溫亂慧泉村委會、劉岐村委會、湯洋村委會、穴利村委會、鳳嶺村委會隱陪簡、鳳星村委會、力生村委會、太原村委會、芋際村委會、高峰村委會、石圳村委會、金沙村委會、洋門村村民委員會。
4.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鼓山鎮下轄村委會包括茶會社區委員會、日出東方社區委員會、融僑東區社區委員會、福茶社區委兄森模員會、三木社區委員會、都市社區、浦東社區、連翔社區、東城社區、大景城社區、連洋社區居委會、前橫社區居羨緩委會、東山新苑社區委員會、後浦社區委員會、連鳳社區委員會、橫嶼佳苑社區居委會、石鼓社區居委會、宏山社區居委會、雙溪社區居委會、嵐山社區居委會、鼓一村春耐委會、鼓二村委會、鼓三村委會、鼓四村委會、前嶼村委會、鳳坂村委會、連潘村委會、後浦村委會、茶會村委會、上洋村委會、埠興村委會、樟林村委會、紅光村委會、洋里村委會、遠東村委會、遠中村委會、遠西村委會、六一村委會、橫嶼村委會、湖塘村委會、東山村委會、園中村委會、潭橋村委會、蕉坑農場生活區、鱔溪農場生活區。
5. 福州南指的是什麼地方
福州南指的是福州火車南站,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東側。距離市中心鼓樓區(東街口、五一廣場)約17公里,距離晉安區北部(福州站)約18公里,距離倉山區中北部(匯達廣場、程埔頭、福建師大)約9公里。Google地圖定位點位於北緯25.986055度,東經119.390531度;西臨國道G324線(則徐大道-福峽路)、東臨瀋海高速G15福州連接段(秀宅收費站)。
福州南站到西客站的公交線路如下:福州南站乘坐503經過4站到上三路站下,換乘113經過21站坐到西客站。
希望能幫到你。
6. 福建福州動車站 是北站還是南站
福州北站(福州站)和福州南站都是動車站。具體介紹如下:
1、福州站(福州北站)
福州站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等站, 是峰福鐵路、溫福鐵路、福廈鐵路、昌福鐵路和合福高速鐵路的交匯站,是中國十大區域樞紐之一。福州站規模2.6萬平方米,建築總高度35.77米,長度193.9米,寬度49米。
2、福州南站
福州南站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浦道街(浦頭道)自然村,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座一等站,2008年9月2日,福州南站正式開工興建。 2010年4月26日,福州南站投入使用。福州南站總建築面積19.7萬平方米,旅客候車面積21744平方米。
(6)福州城南是哪個村擴展閱讀
福州站的歷史沿革:
1956年,外福鐵路開工建設,在福州市規劃建設福州站。1958年,福州站正式開工建設。2002年5月,福州站在原址新店鎮華林路和東浦路、東浦支路交匯處改建。
2006年12月31日,原橫南鐵路(橫峰站至南平南站)和外福鐵路(南平南站至福州東站段)合並更名為峰福鐵路;8月,福州站正式投入使用。2009年9月28日,溫福鐵路正式開通動車組客運業務,福州站成為溫福鐵路終點站。
2010年4月26日,福廈鐵路正式通車運營,福州站成為福廈鐵路起點站。2011年,福州站北站房啟動擴建工程。2014年1月,福州站北廣場候車大廳正式投用。
2015年1月20日,福州站北站房全部啟用;同年6月28日,合福高速鐵路通車,福州成為峰福鐵路、溫福鐵路、福廈鐵路、昌福鐵路和合福高速鐵路的樞紐站。
7. 福州的溫泉的來歷
福州的溫泉究竟從何而來?地質專家告訴我們,由於福州地處溫暖潮濕氣候帶,有充沛的大氣降水,這些降水能源源不斷地沿裂隙下滲形成豐富的地下水。同時,福州盆地又是岩漿活動強烈、斷裂構造發育的地區,而且表層有隔水、保溫的粘性土層存在,阻止熱能和熱水的散失。這些水文地質條件有利於地下水向地殼深部滲透,在滲透過程中,在釋熱岩體的熱傳導作用下,逐漸形成熱水儲蓄起來。而經過的斷裂帶給熱水的活動提供了信道,地下熱水正是沿此信道上升並與淺部溫度低的冷水發生混合作用,形成了淺層中溫熱水和溫泉出露帶。
"溫泉怒涌近高城,洗卻塵埃亮體輕。最喜振衣無暑氣,荷花香送午風清。"這是清人陳池養吟詠福州溫泉的詩。
福州溫泉欽譽海內外,是全國四大溫泉區之一。《福建通志》載,福州溫泉分布甚廣,由城東北湯邊至王莊,南北綿亘六七里。福州溫泉最早發現和利用始於何時,史無明文。原東門晉安河東岸盧家古溫泉,傳說"郭璞遷城民工洗",表明早在晉代已被開發利用。五代梁《宗一大師塔志》載,著名法師師備(835~908年),"生緣福州城南十里外溫泉鄉歸化里,俗姓謝氏"。據考,歸化里今屬南郊城門鄉謝坑村,其地唐代出溫泉,至宋已竭。據載,福州四大溫泉古跡皆是唐五代築城時發現。一是青岬池(即日新居),在晉安河東;二是古三座,在湯邊和樹兜之間;三是十槽湯,四是八角井,均在金湯境。志書多載,福州溫泉開發利用始於五代(907~960年),王審知建築羅城時,民工在荒野上見地下湧出熱水,便用石頭壘成湯池,用以洗臉、洗澡。當地居民還有"鑿石為槽,勺以洗滌"的。後有人用石塊砌成三口浴池,池上搭蓋茅屋,供人沐浴,此即"古三座"。當時約定俗成:"日男夜女",輪流洗澡。"古三座"被譽為"五代留古跡,三山負盛名"。宋《三山志》載,崇賢里(今東門一帶)之溫泉,能熟蹲鴟(芋頭)。可見溫度甚高。另載,閩王王審知(907~925年在位)創設龍德寺外湯院,地址在城東溫泉坊(崇賢里),即今溫泉路、湯井巷一帶。相傳,閩王王延政天德二年(944年),占城國的宰相金氏婆羅訪問閩國,因水土不服,體生疥瘡,在外湯院沐浴,數日即愈。他十分驚異,於是捐錢五千緡,在湯泉旁建亭、買田,請僧人加意保護;同時,立兩通番書石碑,以記此事。
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官府重修碑亭,將外湯院作為官吏休暇沐浴之所。宋代還在城東建一湯泉,因地處城內故名"內湯院"。宋時所立碑石有雲:"嘉佑七年(1062年),元給事(即當時知福州事元絳)閱郡圖,圖有佛寺,曰內湯"史籍記載更詳細些:"宋嘉佑七年,郡守元絳閱郡圖,見有湯井巷、溫泉鄉之名。既得之,遂浚其源,礱石為井,揭宇環之。後宣和六年(1124年),侍郎陸藻命縣重修,建溫泉室四。中有振衣亭一,浣日一啟,非衣冠未許游也。其後郡人群浴於此"。足見內湯院至遲建於北宋,而且與外湯院一樣,都歸佛寺管理,均屬"官湯"性質。宋代,因"探掘日眾,溫泉池亦日增",出現了供大眾洗浴的"民湯"。內、外湯院分別有官、民洗浴。文人墨客更於浴後吟詩作畫,樂在其中。宋代僧可遵、李綱、曾鞏、程師孟、蔣之奇等名流,都曾在雪峰湯院題詠留墨。李綱詩稱:"玉池金屋浴蘭芳,千古華清第一湯。何似此泉澆病叟,不妨更入荔枝鄉"。
明代,福州發現更多湯穴,多由百姓開鑿自用。萬曆《福州府志》載有七處。《八閩通志》載有三處:一為內湯井,"在府城溫泉坊。舊有內湯院及溫室、振衣亭。"顯然是宋代溫泉續用;二為外湯井,"在湯門外數百步。繚以垣牆,作溫室及振衣亭。公府休暇,多盥濯於此,俗呼官湯。"這也就是最早的外湯院;三為十槽湯,"在湯門外百步余"。總之,當時湯泉集中在府城東的崇賢里,"數十步輒迸一穴,或出河渠中","旱潦無增減"。百姓開辟取浴十分方便。明談遷《棗林雜俎》載:"福州府城東崇賢里有溫泉,味甘而性和,熱甚,有硫磺氣"。謝肇淛《五雜俎》稱:"吾閩城內外溫泉共十五處,而其一在湯門外,最小而極熱,土人呼為殺狗泉"。且曰:"閩中諸泉,皆作硫磺氣,甚者薰不可耐。人患疥瘡者,浴之輒愈。"時人認為溫泉不僅可以滌污盪垢,還可祛病除邪、益壽延年。"人沐浴之,可以盪邪而難老"。明萬曆年間,《福州府志》記載的福州溫泉有七處:一在城東溫泉坊,即今湯井巷;二在晉安橋北,有四五竅;三在城東二里外長樂山陰;四在閩縣崇賢里;五在湯門外河邊,俗呼"官湯";六在湯門外百步,名石槽(十槽);七在井樓門外,名石壑,即今之湯邊,又名雙槽,訛為三座(即今古三座)。萬曆時,福州人王應山在《閩都記》中稱:"溫泉坊內湯井……其後,郡人群浴於此,溷雜頹廢。"可見此時"官湯"少而"民湯"多矣。
清代從康熙時起,福州便有私人澡堂。最早的湯池店是著名的"福龍泉",據傳即創始於康熙年間。清施鴻保《閩雜記》載道光時"湯堂"曰:"閩縣井樓門外,有溫泉焉。居民於其處開設浴室,謂之湯堂,夏日尤多。有日新室、一清居、萬安泉、六一泉等名,重軒覆榭,華麗相尚。"文中還引康熙朝詩人查慎行作《鳧山同年邀游城東湯泉詩》雲:"萬壑千峰赴海疆,卻從海眼發溫湯。名同綉嶺寧愁污?派別曹溪自有香。身外塵埃供洗滌,人間炎熱變清涼。依然沂水風雩意,童冠中間著老狂。""泉方廣僅丈余,不可就浴,則當時已有開設湯堂者矣"。道光以後,私營湯堂發展。光緒年間,最盛時發展到四十多家,仍多集中在湯門外和井樓門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