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醬牛肉用什麼部位的肉好
牛肉(牛腱子肉),料酒,醬油,香葉,醬肉調料,生薑。
醬牛肉[4]
主料:牛肉(小腿) 1000克調料:食鹽2湯匙,姜1塊,八角少許,花椒少許,桂皮少許,生抽1湯匙,茴香少許,甘草少許,大蔥3節,白砂糖2湯匙,香葉少許,丁香少許,陳皮少許,五香粉1/2茶匙
口味:醬香味
准備時間:10分鍾
人數:2人份
烹飪時間:60分鍾
做法:
1、前腿牛鍵子洗凈,切成10cm見方的大塊。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後,將牛肉放入,在開水中略煮一下,撈出後,用冷水浸泡,讓牛肉緊縮。
2、將丁香、花椒、八角、陳皮、小茴香、甘草裝入調料盒中(或自製紗布料包中,桂皮和香葉由於容易揀拾,也可直接放入鍋中)。大蔥洗凈切三節。姜洗凈後,用刀拍散。生抽1湯匙、老抽1湯匙、白糖1湯匙、鹽2湯匙、五香粉1/2茶匙。
3、砂鍋中倒入適量清水,大火加熱,依次放入香料、蔥姜、生抽、老抽,糖、五香粉。煮開後放入牛肉,繼續用大火煮約15分鍾,轉入小火到肉熟。用筷子扎一下,能順利穿過即可。將牛肉塊撈出,放在通風、陰涼處放置2小時左右。
4、將冷卻好的牛肉,倒入燒開的湯中小火煨半小時。
5、燜好後盛出,冷卻後切薄片即可。
Ⅱ 醬牛肉哪個位置的肉最好
醬牛肉用什麼肉醬牛肉最好選擇牛腰窩或牛前腱,不要焯肉,以免肉質變緊,不易入味。牛肉各部位怎麼做好吃1、牛頸肉:肥瘦兼有,肉質干實,肉紋較亂。適宜制餡或煨湯,比嫩肉部分出餡率高15%,做牛肉丸不錯。2、肩肉: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燉、烤、燜,咖喱牛肉。3、上腦肉質細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涮、煎、烤,涮牛肉火鍋。4、胸肉:在軟骨兩側,主要是胸大肌,纖維稍粗,面紋多,並有一定的脂肪覆蓋,煮熟後口感較嫩,肥而不膩。適合燉、煮湯。5、眼肉: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6、外脊SIRLOIN(也稱西冷或沙朗)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質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我們常吃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這塊肉。比起菲力,沙朗牛排的操作起來容錯率要稍微大一些,因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來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7、裡脊TENDERLION/Filet(也稱牛柳或菲力)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TENDERLION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小里肌肉,是運動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菲力牛扒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扒都在3-5成熟,以保持肉的鮮嫩多汁。8、臀肉:(也稱米龍、黃瓜條、和尚頭)肌肉纖維較**,脂肪含量低。只適合垂直肉質纖維切絲或切片後爆炒。9、牛腩:肥瘦相間,肉質稍韌。但肉味濃郁,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清燉或咖喱。10、腱子肉:分前腱和後腱,熟後有膠質感。適合紅燒或鹵、醬牛肉。醬牛肉的做法主料:牛腱子1250克香料:八角5個、桂皮1小塊花椒40粒、香葉6片、草果1個、砂仁6個、白蔻3個、高良姜1小塊、蓽撥2個、白芷3片、沙姜2塊、小茴香1小把、陳皮1塊、干辣椒3個調料:黃酒50克、黃豆醬油100克、冰糖60克、鹽50克、黃醬50克、蔥1根、姜5克1.准備好主要食材,牛腱我選的是前腱(里邊包括最棒的金錢腱,前腱筋多,一層層的非常漂亮,吃起來口感更棒)2.把所有香料用紗布包起來(香料如果找不到那麼多,那麼大料、桂皮、花椒、香葉、白芷、山奈、砂仁最好要有)3.把香料包和牛肉扔鍋里坐水至開,水量能沒過牛肉就可,水開後放醬油,醬油要慢慢放,讓水保持開,這樣能煮掉醬油的生味,然後下黃酒、蔥段、姜厚片、黃醬、鹽和冰糖,水再次開後轉小火蓋蓋兒慢燉兩至三小時4.醬完的牛肉泡在湯里等湯快冷時再撈出來,味道更好5.切片擺盤即可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