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州與煙台哪個級別大
福州與煙台級別一樣大,都屬於二線城市。2017年中國城市分級中,二線城市30個有,廈門市、攜埋福州市、無錫市、合肥市、昆明市、哈爾濱市、濟南市、佛山市、長春市、溫州市、石家莊市、南寧市、常州市、泉州市、南李隱罩昌市、貴陽市、太原市、煙台市、嘉興市、南通市、金華市、珠海市、惠州市、徐州市、海口市、烏魯木哪鬧齊市、紹興市、中山市、台州市、蘭州市。
B. 全國百強縣煙台幾個
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出爐,煙台排名第32位。
北京排名第一,上海緊隨其後,前十名排名變化明顯,長江經濟帶占據半壁江山.
沃頓經濟研究院自2015年起連續七年組織編制年度「中國百強城市」。以GDP排名榜前110位的地級及以上城市為年度入圍城市,按其硬經濟指標(權重0.618)和軟經濟指標(權重0.382)綜合得分排序,取前100位城市為年度百強城市。硬經濟指標由GDP、儲蓄、金融組成,軟經濟指標由環境、科教、文化、衛生組成。各單項指標得分由其總得分(權重0.5)和人均得分(權重0.5)合成。
榜單顯示,2020年,中國百強城市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81萬億元,佔全國生產總值(101.60萬億元)的70.68%。百強城市是中國經濟的主戰場。
其中,北京和上海位列前兩位,綜合得分分別為94.72和90.31。第三至第十名分別是深圳(82.14)、廣州(80.36)、杭州(77.27)、南京(76.91)、蘇州(74.52)、成都(72.23)、武漢(70.55)、無錫(67.40)。
與去年榜單相比,今年濱州、宜賓、寧德入圍新城百強,焦作、大慶、湛江退出。
前十名競爭激烈。
紹興鎮江的未來大有可為。
前十位變化明顯:深圳超越廣州,排名第三;南京超越蘇州,排名第六;無錫首次躋身全國前十,硬經濟實力全國第八,人均指數全國名列前茅。隨著無錫太湖灣科技帶等重大項目的深入推進,無錫的軟經濟實力將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有望繼續前進。
紹興成功進入中國30強,排名第29位。近年來,紹興大力實施「短板」工程,經濟軟實力大幅提升。成為軟硬經濟全面均衡發展的示範城市之一,穩坐浙江「第三城」寶座。
今年鎮江排名實現歷史性突破,排名第48位,較2019年低點(第57位)大幅提升9位,「奔跑」勢頭明顯。
此外,蘭州、珠海、貴陽、淮安、龍岩等城市排名均有大幅提升。
蘇敏的成績很耀眼。
廣東兩極分化
在省際格局上,江蘇(13個)、山東(13個)、廣東(8個)、浙江(8個)、福建(8個)位居榜單前列。
江蘇13個城市全部上榜,其中3個城市(南京、蘇州、無錫)進入百強城市前10名,上榜率和綜合實力均居各省之首。近年來,福建上榜城市數量持續增加,上榜率(88.89%)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二。今年,寧德(第97位)躋身新城百強。
廣東的上榜城市繼續減少,從最高點的11個減少到8個。有意思的是,榜單上有很多明星城市,比如深圳、廣州,但仍有13個城市沒有上榜,兩極分化嚴重。
長江經濟帶占據半壁江山。
桂川進步顯著。
長江經濟帶沿線11個省市有44個城市,佔百強城市的一半。從上游的成渝城市群,中游的武漢城市群,再到下游的長三角城市群,整個流域都在蓬勃發展豎吵棗,帶動東中西協調發展。其中有7個城市進入百強城市前10名,成為中國經濟版圖上名副其實的「金腰帶」。
雲南、貴州和四川省進步顯著,六個城市的排名都有所上升。其中,排名前十的成都又前進了兩位;貴陽前進了12位,是榜單中前進位最多的城市之一;宜賓百強城市(第94位)、昆明(上升2位余拆)、綿陽(上升3位)、遵義(上升1位)在榜單中均有所上升。
軟經濟指標滯後
六個城市的排名是aff
其中榆林(軟經濟指標落後63位)、珠海(軟經濟指標落後54位)、鄂爾多碰譽斯(19.720,0.77,4.06%)(軟經濟指標落後48位)、台州(軟經濟指標落後40位)、常州(軟經濟指標落後35位)、惠州(軟經濟指標落後34位)
在沃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漢堯看來,當今世界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3354科技革命。第四產業主要從第三產業中獨立出來,由科技產業、科教、文化、醫療組成。第四產業是當今世界的主導產業,決定了城市在城市區域經濟中的能級。當今時代,誰的科技研發領先世界,誰的科學、教育、文化、生活、衛生最發達,誰就將成為世界經濟中心。
相關問答:城市排名2022最新排名表
城市排名2022最新排名如下:
1、上海
2、北京
3、廣州
4、重慶
5、蘇州
6、成都
7、杭州
8、武漢
9、南京
10、天津
11、寧波
12、青島
13、無錫
14、長沙
15、鄭州
16、佛山
17、濟南
18、合肥
19、福州
20、泉州
21、南通
22、東莞
23、西安
24、常州
25、唐山
26、徐州
27、大連
28、溫州
29、昆明
30、廈門
31、濰坊
32、紹興
33、揚州
34、南昌
35、鹽城
36、石家莊
37、嘉興
38、泰州
39、台州
40、臨沂
41、洛陽
42、榆林
43、金華
44、哈爾
45、襄陽
46、太原
47、南寧
48、漳州
49、宜昌
50、惠州
51、鎮江
52、鄂爾多斯
53、貴陽
54、淮安
55、岳陽
56、南陽
57、蕪湖
58、遵義
59、贛州
60、滄州
61、邯鄲
62、常德
63、荷澤
64、九江
65、連雲港
66、保定
67、宿遷
68、珠海
69、茂名
70、許昌
71、湖州
72、江門
73、烏魯木齊
74、中山
75、湛江
76、周口
77、威海
78、株洲
79、曲靖
80、綿陽
81、包頭
82、新鄉
83、蘭州
84、宜春
85、寧德
86、宜賓
87、呼和浩特
88、商丘
89、龍岩
90、阜陽
91、信陽
92、上饒
93、三明
94、汕頭
95、莆田
96、郴州
97、紅河
98、荊州
99、平頂山
100、德陽
C. 想去沿海城市生活,哪個城市好
天津!強推,天津真的很舒服。對天津的印象,始終不好不壞,因為不了解,又因為的確天津太低調。
也從沒想過去看看,或者說去了不知道看什麼好,於是,沒有憧憬,缺乏嚮往。
倒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幾個大城市還有吸引我的地方,幸運的是也都去了。
而更幸運的是,此次本欲參加房展會,因為到天津的機票便宜而選擇走天津到北京,於是有了機會,路過天津。
說路過天津是真不為過的,歷時一天,看的卻不少。
走過步行街,那是冬天的夜晚,荒涼的感覺,讓我不覺得天津之大,後聽大家說起天津是真的很大的,才意識到自己看到的只是天津的一小角。
但,對北方的商業感覺確是十分強烈的,季節的變換讓人們生活的節奏有了十分明顯的區別,而不像南方的廈門,四季的差別不是很大。
…………
天亮的時候,開始看天津,因為住在五大道,所以從五大道出發。
一開始,我便喜歡上天津了。
晴朗的早晨為天津加了分。
我們早早的起了,開始我們的天津之旅。雖然帶有工作的性質,但我更願意當成一場旅行。
走在五大道上,我真的很羨慕天津人,我為她找了幾個詞,或許可以說說這個城市的特點。
我原來試圖用一些散見的文字來表現我對這個城市的理解,卻發現很難,現在我試圖用主題,或者某些層面的理解來闡述對她的理解。偏差在所難免,卻能說明點東西。
本真、低調
這是我對天津最大的印象,有人說天津緊鄰北京,被北京的光芒籠罩,無法出頭。其實,那是不懂天津的人的看法,天津其實是低調的。
她沒有必要炫耀自己的歷史,因為有了北京的歷史就有了天津的歷史。
她也沒有想要讓自己的滄桑來為自己的形象加分,因為那是沒有底氣的表現。
她用最本真的方式,用最低調的方式來詮釋自己的生活方式。
沒有做作,沒有虛偽,沒有虛榮。(虛榮是類似廈門和深圳這種沒有文化的城市才想乾的事,廈門總想找些若干年前的遺址或出土些文物來說明自己的歷史悠久,而這些東西在天津看來,就是一些沒有年份的普洱茶——喝喝可以,炫耀是沒有本錢的)
她有自己的節奏,不是北京的,也不是上海的,更不是廣州深圳的,她就是天津的。
她在小巷裡慢慢展開城市的生活,在新區的建設中發展未來。
她更不張揚,她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她真的在過生活,而不是過給別人看的,過給別人看,那就不是本真了。
寧靜、舒服
北方城市,我去的不多,但印象都不錯,天津、青島、煙台都很好,但天津留給我的印象最好,北京卻留給我太多想說而說不出來的感受。
青島太漂亮、煙台太小,唯有天津是屬於老百姓的。
她不鬧,雖然也堵車,雖然也擁擠,卻不鬧,不想北京鬧得慌。那是一種充滿自信的底氣,十足的底氣。
一種大家閨秀才有的大器和穩重。
舒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沒有任何理由的感覺,就是讓你覺得舒服。包容、豁達
無論你來自何方,無論你想做什麼,到了天津,總有立足之地——這是一個天津朋友說的。
他又說天津是避難的地方,來到天津,自然的沒人會理你,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忙碌,沒空管別人了。
其實,他是在說天津的包容與豁達,她能容納任何人,只要你來了,她能理解任何人任何方式,因為天津不嫌棄別人,只要你樂意,就可以來,待著,多久都成。
我不懂北京,但我想我懂一點點天津,至少我懂她的包容和豁達。
說天津是大雜燴,行,說她是大染缸,也行,說她是大磁場,都行。她都不介意。
她想的是:來吧,想來就來。像自家一樣。
厚重、沉甸甸
天津的歷史不可謂不悠久
天津的文化不可謂不深厚
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天津?這對天津來說不重要了。
用多少明星來介紹天津?這對天津更不重要了。
走在五大道上,每一寸土地都不知道曾經經歷過什麼。
而我,只不過是微乎其微的一點點粉塵,微不足道,隨風飄散
我不是天津人,我喜歡上天津了。
我總是覺得廈門好,現在依然如此認為,但我同樣喜歡青島、天津,天津最甚!
我是廈門人,但是我覺得廈門真的就是一小小的鄉紳,一個剛走上舞台的有點爆發的小鄉紳。
走過天津才知道什麼較朴實,才知道什麼叫深厚。
和北京緊挨著,卻是兩碼事兒。
D. 烏魯木齊哈爾濱濟南福州鄭州西安廈門嘉興紹興煙台十個城市,按商業規模與繁榮來排名是怎樣的順序
濟南應該進不了前五
E. 求中國城市發展排名
2005年央視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
1、上海
2、北京
3、深圳
4、廣州
5、天津
6、杭州
7、南京
8、武漢
9、成都
10、沈陽
11、大連
12、長沙
13、濟南
14、青島
15、蘇州
16、福州
17、無錫
18、哈爾濱
19、寧波
20、重慶
21、大慶
22、廈門
23、西安
24、長春
25、珠海
26、鄭州
27、海口
28、昆明
29、太原
30、石家莊
31、溫州
32、合肥
33、烏魯木齊
34、南寧
35、南通
36、合肥
37、蘭州
38、呼和浩特
39、貴陽
40、煙台
41、秦皇島
42、包頭
43、唐山
44、銀川
45、汕頭
46、連雲港
47、威海
48、西寧
49、湛江
50、北海
同時還發布了綜合實力排名,前15分別是: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漢、南京、成都、沈陽,重慶,大連,長沙,濟南,青島
中國城市最新排名
2004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在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如果按照200個城市的比較數據計算,居於前10位的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蘇州、杭州、天津、寧波、南京、溫州,最後10位依次是晉城、宿州、鐵嶺、巢湖、宣城、漢中、保山、亳州、延安、池州。毫無疑問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多
位於三大都市圈內。東部沿海某些省份的一批地級市競爭力較強,提升也較快。
在本次研究中,綜合競爭力指標由人才本體競爭力、企業本體競爭力、生活環境競爭力、商務環境競爭力4大類指標綜合而成,按50個城市比較數據計算,各分項指標的排名狀況依次如下。
人才本體競爭力
在人才本體競爭力排名中,列前10位的分別是北京、深圳、廣州、上海、蘇州、廈門、溫州、鎮江、常州、佛山,最後10位依次是蕪湖、鄭州、呼和浩特、威海、南昌、天津、福州、石家莊、秦皇島、徐州。總體上看,人才本體競爭力比較好的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小城市相對較弱,同時一些中小城市如溫州、鎮江、常州、佛山等擠入全國人才本體競爭力前10名中,說明隨著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加大了對人才體系的建立,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條件。
人才本體競爭力指標由健康水平指數、知識水平指數、技術水平指數、能力水平指數、價值取向指數、創業精神指數、創新意識指數、交往操守指數8個指標綜合而成。這八類指標的基本排名狀況如下:
①健康水平指數排名。健康水平指數由人口平均壽命 、嬰兒死亡率、 從業人員占總人口比例三個指標組成。列前10位的分別為深圳、珠海、北京、哈爾濱、秦皇島、青島、威海、石家莊、廣州、上海-南寧(並列),最後10名依次是:蕪湖、溫州、烏魯木齊、長沙、合肥、南昌、成都、泉州、重慶、台州。
②知識水平指數排名。知識水平指數由成人識字識字率、大專以上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重、 知識水平綜合指數三項組成。列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蘇州、鎮江、深圳、南京、廈門、南通、哈爾濱-西安、無錫-合肥,最後10位分別是:溫州-台州、中山、南寧、天津、呼和浩特、徐州、重慶、惠州、泉州、東莞。
③技術水平指數排名。技術水平指數由專業技術人員指數、企業家創業人員指數、技術水平綜合指數三項指數組成。列前10名的是北京、深圳、蘇州、廣州、寧波、溫州、台州、沈陽、無錫、上海,後10名的是呼和浩特、重慶、西安、石家莊、濟南、南寧、天津、武漢、秦皇島、徐州。
④能力水平指數排名。能力水平指數由學習與創新能力指數 、組織與交往能力指數、開拓和適應能力指數三項組成。排序前10名的分別是:深圳、北京、廣州、溫州、常州、上海、蘇州、廈門、台州、惠州、佛山,後10名是煙台、大連、威海、濟南、南昌、天津、徐州、石家莊、福州、秦皇島。
⑤價值取向指數排名。價值取向指數由重商意識、賺錢慾望、消費傾向組成,排名前10位的分別是:廣州、深圳、北京、廈門、溫州、鎮江、上海、蘇州、寧波、東莞,後10位的是:大連-威海、天津、蕪湖、徐州、沈陽、福州、秦皇島、石家莊、鄭州。
⑥創業精神指數排名。創業精神指數由辛勞精神、闖盪意識、競爭心理三項組成,排前10名的是:溫州、深圳、北京、泉州、重慶、台州、鎮江、中山、惠州、佛山-哈爾濱,後10位的分別是:廈門-長春、天津、福州、秦皇島、成都、大連、沈陽、南京、石家莊。
⑦創新意識指數排名。創新意識指數由求新意識、平等觀念、兼容心理這三個方面來表現,排前10名的分別是:深圳、上海、重慶、溫州、廣州、佛山、珠海、西安、惠州、金華-廈門,後10名的分別是:合肥-南寧、烏魯木齊、鎮江、徐州、常州、濟南、福州、石家莊、紹興、沈陽。
⑧交往操守指數排名。交往操守指數由誠信意識、法制觀念、協作精神三項組成,位列前10名的分別為:北京、南京、廣州、天津、哈爾濱、廈門-南昌、佛山、蘇州、鎮江,後10位的是:蕪湖、烏魯木齊、重慶、福州、溫州、徐州、合肥、泉州、鄭州、石家莊。
企業本體競爭力
在企業本體競爭力中,排名前10位的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蘇州、廣州、南京、天津、東莞、中山、惠州,後10名是:烏魯木齊、嘉興、金華、泉州、台州、呼和浩特、秦皇島、蕪湖、徐州、鎮江。
企業本體競爭力指標由企業文化、治理結構、組織管理、戰略控制、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營銷服務、競爭優勢8項組成,這八項指標的排名狀況基本如下:
①企業文化指數排名。企業文化指數由企業家慾望、僱主的作風、員工的精神三項指標組成,其中企業文化精神較強的前10位的城市:煙台、石家莊、紹興-溫州、深圳-廣州-中山-惠州-杭州-淄博,後10位的城市分別為嘉興、大連-成都-濟南-泉州-鎮江、長春、武漢、徐州、北京。
②治理結構指數排名。治理結構指數由公司董事會效力、委託代理有效性、經濟利益激勵三個指標組成,位列前10名的城市為:石家莊、溫州、廣州、杭州、威海、煙台-紹興-金華、天津、哈爾濱-南通-西安,後10位的城市分別為:南寧-佛山-北京、無錫、呼和浩特、沈陽、上海、徐州、長春、鎮江。
③組織管理指數排名。組織管理指數由企業管理普遍性、企業管理標准化、管理人員的經驗三項組成,前10位的是:溫州-廣州、紹興、南通-南京-上海、威海-南昌、西安-中山,後10名是:無錫-沈陽-長春、成都-烏魯木齊、徐州、常州-秦皇島、鎮江、武漢、鄭州-濟南。
④戰略控制指數排名。戰略控制由企業決策的規范性、企業規劃的慎密性、企業定位的准確性三方面組成,前10位的是:廣州、溫州-南通-金華-天津、南京-上海-威海-南昌-佛山-深圳-南寧,後10名是:廈門-無錫-徐州-常州―秦皇島-鄭州-濟南、重慶-長春-烏魯木齊、沈陽-武漢、鎮江、成都。
⑤研發設計指數排名。研發設計由企業自主創新設計能力、企業模仿創新設計能力、企業綜合研發狀況三項指標組成,位列前10名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武漢、西安、廣州、沈陽、重慶、鄭州、長春,後10位的是:佛山、嘉興、金華-泉州-秦皇島、蕪湖-惠州-鎮江、東莞、威海。
⑥生產過程指數排名。生產過程由高新產品生產、生產方法復雜性、產品生產質量三個指標組成,排名在前10位的是:北京、上海、西安、廣州、重慶、天津、武漢、沈陽、哈爾濱、南京,後10名的城市為:呼和浩特-東莞、煙台-嘉興-秦皇島、中山-蕪湖、徐州、台州、鎮江。
⑦營銷服務指數排名。營銷服務由產品品牌狀況、產品營銷深度、顧客滿意度三個指標組成,排名前10位的是:廣州、溫州、天津、杭州-青島、福州、紹興-深圳、中山、嘉興-台州-西安-珠海,後10位的是:濟南、長沙、東莞-呼和浩特、武漢、沈陽-徐州、鎮江、北京、成都。
⑧競爭優勢指數排名。競爭優勢由產品國際競爭力、競爭優勢的實質、高技術產品出口三個指標組成,排前10位的是:深圳、上海、蘇州、南京、廣州、北京、東莞、天津、中山、惠州,後10位的是:南昌-泉州、金華-武漢、鎮江、秦皇島、南寧、烏魯木齊、徐州、蕪湖、呼和浩特。
生活環境競爭力
生活環境競爭力主要由經濟吸引力和社會凝聚力加以體現,分別由私人消費和服務、基礎設施質量、衛生教育基礎設施質量、城市自然環境、就業機會、司法環境、制度環境、文化氛圍、政府服務九個指標組成,生活環境競爭力最強的10個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東莞、南京、佛山、天津、蘇州、杭州,後10名城市為:鎮江、威海、煙台-呼和浩特、徐州、金華、長春、淄博、嘉興、蕪湖。總體來看,特大、大城市及風景宜人的城市生活環境競爭力較強。其中分指標具體排名情況如下:
①私人消費和服務指數排名。私人消費和服務由住房及價格、社區服務質量、私人消費質量三項指標組成,前10位的城市是:深圳、廈門、廣州、北京、東莞、佛山、惠州、大連、珠海、溫州,後10名是:蕪湖-泉州、淄博、金華、煙台-鎮江、西安、長春-天津、石家莊。
②基礎設施質量指數排名。基礎設施質量由水電煤氣設施指數、通訊設施指數、交通設施指數三項指標組成,前10名是:深圳、廣州、上海、珠海、惠州、北京、南昌、無錫、石家莊、蘇州,後10名分別為:武漢-呼和浩特-嘉興、泉州、南通、徐州、金華、西安、溫州、重慶。
③衛生教育基礎設施質量指數排名,衛生教育基礎設施質量由衛生保健質量、公共教育質量文、化娛樂質量三項指標組成,前10名的為上海、北京、南京、佛山、深圳、重慶、烏魯木齊、濟南、東莞、武漢,後10位為:鎮江、呼和浩特、珠海、淄博、長春、寧波、威海、煙台、嘉興、蕪湖。
④城市自然環境指數排名。城市自然環境由城市環境質量指數、城市環境舒適度指數、城市環境優美度指數、城市風景優美度指數四個指標組成,前10名的城市是:北京、深圳、廣州、上海、南京、大連、杭州、青島、珠海、天津,後10名為:蕪湖、溫州、南昌、惠州、中山、石家莊、常州、金華、台州、南通。
⑤就業機會指數排名。就業機會由收入水平及增長預期、個人發展機會及預期、城市發展及增長預期三項指標組成,機會最大的前10位城市分別為:北京、深圳、廣州、東莞、天津、蘇州、廈門、佛山、惠州、南通,較弱的後10位的城市:武漢-合肥、成都、哈爾濱、石家莊、長春、淄博、鄭州、沈陽、福州、呼和浩特。
⑥司法環境指數排名。司法環境由司法體系保證履約狀況、社會穩定性及預期、社會治安狀況三項指標組成,北京、南京、廈門、鎮江、佛山、南通、煙台、廣州、蘇州、上海為司法環境最好的前10位城市,後10名分別是:溫州、徐州、呼和浩特、泉州、沈陽、東莞、石家莊、福州、淄博、長春。
⑦制度環境指數排名,制度環境由外地人的平等與機會、婦女的平等與機會、市民就業、遷徙的自由度三項指標組成,制度環境建設較好的前10位城市是:北京、鎮江-東莞、廣州、深圳、溫州、南京-廈門、惠州、珠海,而後10名城市是:合肥-重慶、大連-天津-石家莊、南昌-福州、呼和浩特、徐州、長春、沈陽。
⑧文化氛圍指數排名。文化氛圍由文化鄉土性、文化國際性、文化多樣性三項指標組成,其中氛圍最濃的前10位城市是:深圳、上海、北京、東莞、廈門、廣州、珠海、蘇州、中山-杭州,後10名是:秦皇島、合肥、淄博、南昌、鎮江、蕪湖-長沙、石家莊、鄭州、徐州。
⑨政府服務指數排名。政府服務主要從官僚主義程度、各種侵權行為的發生率、市民對政府滿意程度三個方面來考察,指數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廈門-蘇州、廣州、南通、北京、青島、佛山-金華、寧波、西安,後10名是:鄭州、深圳、台州、沈陽-烏魯木齊、泉州、長春、徐州、石家莊、福州。
商務環境競爭力
商務環境競爭力分為硬環境競爭力和軟環境競爭力兩個方面,在硬環境競爭力中主要通過要素資源環境、產業關聯、區位及當地需求、基礎設施四大因素來體現,而法制與文化環境、市場競爭與開放環境、政府管理服務、政府營銷戰略則是商務軟環境競爭力的核心因素。在商務環境競爭力中,排名前10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武漢、南京、杭州、重慶、沈陽,後10名的是:威海、徐州、呼和浩特、台州、紹興、蕪湖、嘉興、鎮江、淄博、金華。大城市的商務環境競爭力總體強於中小城市。
⒈要素資源環境競爭力
在商務硬環境中,要素資源環境是城市競爭力提升的基礎,主要由人才要素、資本要素、科學技術、自然資源要素、生產要素成本構築而成,對商務環境支撐較強的前10位要素資源環境競爭力的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武漢、南京、杭州、沈陽、西安、重慶,而在這50個城市中,後10名是:徐州-常州、台州、蕪湖、紹興、廈門、惠州、泉州、金華、鎮江,雖然一些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中小城市自然資源等「先天」優勢較強,但由於其他要素發育不充分,構成了要素資源環境競爭力的「瓶頸」。其基本要素排名狀況如下:
①人才要素指數排名。上海、北京、廣州、武漢、天津、西安、南京、杭州、福州、濟南-大連排名在前10位,其人才獲得的便利性、專業技術人員及人才培訓和引進等優勢較強,排名後10位的城市為:台州、溫州、深圳、泉州、徐州、常州、鎮江、惠州、東莞、廈門,雖然一些中小城市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經濟地位提升較高,但人才儲備及人才體系建立遠未跟上經濟發展的速度,長遠來看,是城市競爭力提升最大的障礙之一。
②資本要素指數排名。資本要素主要由金融機構存款數、資金獲得的便利性、融資體系的健全性三個指標組成,排名前10位的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佛山、天津、武漢、沈陽、杭州、東莞,後10名的是:呼和浩特、紹興-秦皇島、泉州、惠州、威海、嘉興、金華-蕪湖、鎮江,很明顯,一些東部沿海城市由於改革開放進程較早,市場發育程度較高,其資本要素競爭力遠遠強於內陸中小城市。
③科學技術環境指數排名。科學技術競爭力較強的前10位城市為: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南京、杭州、濟南、西安、重慶,後10名是:東莞-無錫、淄博、金華、徐州、泉州、佛山-中山、惠州、鎮江。
④自然資源要素指數排名。自然資源要素由土地稀缺程度、獲得土地的難易程度,供水豐富程度三個指標組成,其中條件最好的10個城市分別為:台州、寧波、南寧、南通、蕪湖、佛山、南昌、紹興、常州、杭州、溫州,而較差的後10名為:北京、沈陽、成都、南京、上海、鎮江、福州、哈爾濱、青島、徐州。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產業集聚的不斷增加,在沿海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如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地區自然資源要素的壓力逐漸加大,而一些中小城市其優勢日益凸顯,在客觀上為加快城市發展提供了機遇與條件。
⑤生產要素成本指數排名。生產要素成本由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資本實際利率三項組成,其成本最優的前10位城市為:惠州、蕪湖、重慶、淄博、威海、哈爾濱、南通、沈陽、南昌、烏魯木齊,而成本較高的後10位城市為:蘇州、杭州、嘉興-珠海、金華、中山、寧波、上海、北京、廣州、深圳。
⒉產業關聯競爭力
城市產業發展決定著城市的競爭能力和發展方向,是構成城市經濟收益的主體部分。通過產業關聯指數的高低來衡量城市產業發展的環境,具體包括產業集群環境和產業服務環境,指數最高的城市是廣州、重慶、南昌、西安、長沙、武漢、福州、溫州、紹興、杭州、珠海、中山、上海、深圳,多分布於江浙帶,是我國產業關聯程度最為典型的地區,也是市場經濟和和民營企業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其具體指標排名狀況如下:
①產業集群環境指數排名。產業集群環境由產業群集發展狀態、產業專業化聚集、群集中的合作程度三項組成,發展狀況較好的前10位城市是:廣州、東莞、紹興-杭州、溫州-佛山-台州、嘉興、深圳、威海,後10名為:沈陽、哈爾濱、大連、秦皇島、廈門、長春、呼和浩特、北京、徐州、鎮江,可以明顯看出,國有經濟比重較高的城市產業集群環境發展較差,此外一些老工業基地城市在培育產業集群環境方面,包袱較重。
②產業服務環境指數排名。產業服務環境指數最高的前10位為:廣州、南昌、西安、珠海、重慶、上海-福州、深圳、中山、杭州,後10名為:常州-呼和浩特、佛山、惠州、寧波-烏魯木齊-北京-徐州、成都-鎮江、淄博,相比較而言,東南沿海城市的服務組織、創業服務、中介服務發展的較好,體系較為健全。
⒊區位及當地需求
當地需求規模和質量以及區位條件構成城市區位競爭力和需求競爭力,全國城市區位及需求競爭力最強的前10名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漢、重慶、成都、南京,後10名是:紹興-嘉興、泉州-呼和浩特、蕪湖、惠州、台州、金華、鎮江、淄博,很明顯,可以驗證出外商直接投資較為集中的城市,區位及當地需求指數較高,而外商投資進入較晚且規模較小的城市,指數較低。其分項指標排名狀況如下:
當地需求規模指數排名。當地需求規模由宏觀經濟預期、城市前景預期、當地的內需規模三個指標組成,規模最大的前10位城市為: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深圳、武漢、南京、沈陽、成都、杭州,後10名是:長春、威海、台州、泉州-蕪湖-惠州、紹興、秦皇島、金華、呼和浩特。人口密度較高的大中城市明顯高於小城市的需求規模。
①當地需求質量指數排名。指數最高的前10名為:杭州、上海、廣州、深圳、中山、北京、青島、哈爾濱、佛山、東莞,後10名是:煙台、天津-鄭州、濟南-金華、淄博呼和浩特、沈陽、南京、鎮江,歷史悠久、產業基礎雄厚的大中城市消費者的挑剔程度、對高新消費品的喜好程度及當地環保和質量法規嚴格程度自然高於近期新發展起來的一些地級市,但一些中小城市經過粗放式發展,現在質量提升也較快,發展方式也較集約,如佛山、東莞等。
②區位條件指數排名。區位條件主要從自然、經濟、政治科技三方面來考察,優勢較明顯的前10位城市為:上海、北京、天津、武漢、廣州、杭州、深圳、南京、重慶、沈陽,後10名是:威海-秦皇島-惠州-煙台-金華-鎮江、中山-佛山、南通、溫州、嘉興、台州、淄博。
⒋基礎設施
在基礎設施指數排名中,前10名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廈門、武漢、大連、重慶、青島,後10名是:長春、蕪湖、徐州、威海、台州、紹興、金華、淄博、鎮江、嘉興。
基礎設施指標由市內商務設施質量指數、對外基本基礎設施質量指數、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指數、基礎設施成本指數組成,這四類指標的排名狀況如下:
①市內商務設施質量指數排名。市內商務設施質量指數由旅遊會展設施狀況、供電豐富度、交通擁擠度三個指標組成,前10名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東莞、重慶、武漢、青島、大連,後10名為:台州、威海、長春、徐州、呼和浩特、金華、淄博、紹興、鎮江、嘉興。
②對外基本基礎設施質量指數排名。這種通過對外大型設施而提升城市競爭力的方式,在城市排序中可以明顯看出:前10名為:廣州、上海、廈門、北京、武漢、深圳、福州、大連、重慶、南京,後10名是:徐州、蘇州、石家莊、常州、紹興-鎮江、台州、淄博、嘉興、金華,東部沿海城市及省會城市、直轄市的路網設施、港口設施、航空設施的建設力度較強。
③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指數排名。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由通訊設施、網路設施、電腦設施三個指標組成,信息化建設較好的前10名城市為:深圳、廣州、惠州、珠海、上海、東莞、北京、佛山、中山、福州,而技術性基礎設施建設較差的後10位城市為:南京-常州-嘉興、武漢、西安、徐州-鎮江、台州、淄博、重慶、呼和浩特。
④基礎設施成本指數排名。基礎設施成本主要由市內設施成本、對外交通成本、通訊信息成本組成,前10名城市是:泉州、徐州、南京、沈陽、福州、烏魯木齊、呼和浩特、惠州、杭州-常州,後10名是:南昌、大連-南寧、天津、蕪湖、成都、煙台、西安、佛山、上海。
⒌法制與文化環境
在軟環境建設方面,法制與文化環境是城市競爭力提升的保障,也是保證城市競爭力可持續性的條件,其主要由商業制度、商業文化、秩序與安全、制度成本四大要素構成,最好的前10位分別由廈門-廣州、北京、蘇州-鎮江、南京-深圳-上海、佛山、哈爾濱摘取,後10名是:沈陽-蕪湖、呼和浩特-長春-威海、泉州-鄭州、徐州、福州-石家莊。其分項指標排名如下:
①商業制度指數排名。商業制度主要由地方法規健全、連續性和透明度、法院體系保證履約狀況、盜版知識產品狀況三個指標體現的,前10名城市是:北京、廣州、廈門、南京、佛山、上海、南通、嘉興、煙台、深圳,後10名為:東莞、溫州、福州、泉州、淄博、呼和浩特、石家莊、徐州、長春、沈陽。
②商業文化指數排名。前10名城市為:廣州、廈門、北京、深圳、鎮江、蘇州、上海、哈爾濱、溫州、南京。後10名是:成都-大連-秦皇島、威海、蕪湖-泉州、鄭州、石家莊-徐州、福州。
③秩序與安全指數排名。秩序與安全由經濟安全狀況、社會治安狀況兩個指標組成,排序前10位的城市為:鎮江、南通、南京-天津-威海、濟南-煙台-常州、廈門-蘇州-大連,後10位的是:淄博-徐州、長春-呼和浩特-泉州、合肥、廣州-烏魯木齊、福州、深圳、東莞。
④制度成本指數。制度成本由對企業非規范收費、對企業侵權成本、對企業訴訟成本三個指標組成,企業發展制度環境建設較好,則成本較低,企業的競爭力會較強,在200個城市中前10名是:徐州、重慶、溫州、鎮江、烏魯木齊、合肥-福州、杭州、嘉興、石家莊,後10名:北京-佛山-中山、威海、武漢-青島、上海、長沙、南寧、深圳、蕪湖。
⒍市場競爭與開放環境
市場競爭與開放環境指數由競爭環境、開放環境、市場國際化三項指標組成,指數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東莞、深圳、珠海-惠州、廈門-廣州-上海、蘇州-天津-佛山,後10名是:重慶-烏魯木齊-濟南-秦皇島-成都-呼和浩特-長沙-蕪湖、淄博、徐州。總體來看,沿海地區的開放競爭力明顯於內陸城市,不僅因為沿海城市開放早,程度高,而且還由於沿海地區區位上的便利性以及歷史上對外交流頻繁,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也比較高,同時,內陸城市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也日漸加強,開放競爭力不斷提高。其分項指標排名如下:
①市場競爭環境指數排名。市場競爭環境主要由同行業競爭程度、企業與供應商競爭、生產要素市場發育三個指標組成,競爭環境較強的前10位城市是:深圳、紹興、廣州、南昌、上海、常州、佛山、東莞、福州-杭州,後10名是:寧波、惠州-南通、蕪湖、鎮江、沈陽、大連、淄博-徐州、秦皇島。
②市場開放環境指數排名。前10名為:沈陽、深圳、廣州、東莞、寧波、佛山-南京、上海-石家莊、北京,後10名為:台州、淄博、西安、南昌、常州、嘉興、福州-杭州、珠海、重慶。
③市場國際化指數排名。市場國際化主要從對外貿易依存度、外資占總投資比重、企業國際交流程度三個方面來考察,其中最高的前10位城市是:東莞、惠州、珠海、深圳、蘇州-廈門、天津、大連、上海-青島,後10名是長春、金華-濟南、石家莊、成都、呼和浩特、長沙、鄭州、徐州、烏魯木齊。很明顯以企業為載體,以跨國公司發展為主體的城市,其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較高。
⒎政府管理服務
在政府管理服務中,指數較高的前10位城市分別為:無錫-鎮江-溫州、蘇州-寧波-南通-紹興-嘉興-重慶-金華,而後幾位城市是:深圳、南寧、長沙。
政府管理服務指標由政府監管指數、政府服務質量、政府管理成本指數三個指標組成,分項指標排名如下:
①政府監管指數排名。政府監管指數由審批和管理的程序復雜、政府監管適度性、政府監管有效性三方面組成,前10名是:沈陽、無錫、上海-蕪湖、鎮江、佛山、深圳-煙台、南通、南京,後10名是:蘇州-重慶-杭州-合肥-中山-濟南、福州-南寧、天津、大連-哈爾濱、東莞-秦皇島。
②政府服務質量指數排名。政府服務質量較好的前10個城市為:南通-寧波-蘇州、上海-紹興、北京、青島-嘉興-廣州-金華,後10名為:威海-常州-南昌-呼和浩特-濟南-福州、沈陽、烏魯木齊-徐州、長春。
③政府管理成本指數排名。政府管理成本指數由各種稅收總額、部門非規范收費兩項組成,其中成本較低的前10位城市為:徐州、溫州、鎮江-重慶、合肥-福州、杭州-烏魯木齊、嘉興-無錫,後10名城市為:天津-西安-威海、佛山-中山-武漢、青島、上海、長沙-深圳、南寧、蕪湖。
⒏政府營銷戰略
城市營銷無疑正在或將要成為促進城市發展和競爭力提升的十分重要的制度、方法和手段,而政府營銷戰略則直接決定著城市競爭力的強弱。在政府營銷戰略指數中,排序前10位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佛山、南京、長春、重慶、蘇州,後10名是:南昌、紹興、金華-台州、徐州、南寧、淄博、蕪湖、烏魯木齊、呼和浩特。
F. 山東省和福建省哪個經濟更發達
山東人口1億,經濟總量很大,導致部分山東人有錯覺。以為gdp總量就能體現民富水平。山東沒有一個城市民富程度可以和.佔全省總人口百分之80的.福建沿海福州夏泉莆對比,最強的煙台青島,民富程度最多閩西山區龍岩的水平,差距最少10年,特別是農村差距就更大了,滿大街都是10萬以下的低端車,而福建都是13萬到20萬的私家車滿大街,生活水平差距也很大;比如紅白喜事菜色水平,平均薪酬水平,人均現金消費支出,人均用電量,人均餐飲銷費,人均支付寶消費等,福建都是排名全國前3的省份,民富指標比人均的話,山東全部都落後福建,福建人口只有3800萬,沿海省份最少,卻是全國人均gdp第3,人均收入第4的省份。福建民營企業佔gdp比重接近7成,沿海省份最高,這就是藏富於民的最直接體現。當然民富水平,平均程度最高的是浙江,民營佔比6成6,公認的民富第一省,要說』發達 青島城建是不錯的,『看著高大上』民富水平,去過就知道不如福州了。青島人均gdp高於福州是因為山東外資央企省屬重工業大企業很多,固定資產投資【蓋房子修路等】等都拉高了山東的gdp。山東民營佔gdp比重僅5成【可網路】,gdp含金量沿海最低。但是民營企業百強山東挺多的高於福建,但是民企數量上面,山東和福建就好比,3量法拉利和100亮賓士的區別。3個山東富豪 和100個福建富人的區別。【福建沿海 中小型民企星羅棋布 遍布八閩各地,商貿 服務業也明顯比山東發達】總結山東強! 但是 福建人富裕的多!!!
G. 2019一二三線城市繁榮度都是怎麼排名的
一線城市繁榮度排名:深圳、北京、上海、廣州這四個老牌一線城市穩坐榜單前四名,其中深圳拔得頭籌,北京、上海、廣州次之。
我們在2019年4月《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2019》研究報告中對全國除三沙市和港澳台外的336個地級行政單元的發展潛力進行客觀排名,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武漢、重慶、天津、杭州位居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