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福州泉州綜合各種條件誰才是未來福建第一大城市潛力
福廈泉是福建大三中心城市!目前來看只有福州能成為福建第一大城市!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福州市是福建省會城市,擁有穩定的行政資源和人才吸引,泉州廈門只對閩南有所輻射力,福州則對全省都有一定的輻射能力,加上這幾年流行的強省會思路!未來福州將更加具有吸虹效應!
第二,看數據!雖然廈門和泉州有些經濟指標超越福州,但並不代表他們能夠真正有實力成為第一城,廈門在人均GDP上超越福州,但是福州主要是被下轄的鄉鎮拉低了平均值,以福州六區對廈門六區來看,人均GDP完勝廈門!這也側面告訴大家福州還有很大增長潛力,特別是其下轄如閩侯閩清等的城鎮化!另外泉州GDP總量超越福州,但泉州仍然是工業化城鎮,村鎮經濟很強但市區很落!隨著如BAT,華為等高科技企業進駐福州!不遠將來福州將重新奪回福建GDP第一的位置!目前的福州人均GDP超越泉州,GDP總量超越廈門,論城區則完勝這兩個城市!未來的福州則會把這兩個城市遠遠甩在後面!
第三城建面積,福州長樂撤縣設區後,福州城建面積已經超越廈門成為福建第一!,未來福州還會繼續擴大版圖如閩侯,連江福清等!加上地鐵建設和基建的不斷投入,城建面積不斷擴大!廈門由於土地和人口GDP規模太小成為旅遊城市,泉州目前沒有修建和大規模投入基建的計劃!未來福州將成為海峽西岸第一城,與對面的台北遙相呼應!
❷ 福建省十大城市排名
福建省十大城市排名:
1、泉州。
福建城市發達排名第一的是 泉州,泉州自唐代開始,便是中國南方四大對外通商口岸之-,2019年入選中國地級市百強第5名,及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其2018年gdp達8467 .98億,連續20年保持福建城市gdp排名第一。
相關信息:
福建省,簡稱「閩」,態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南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陸地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
福建省位於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 福建省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依山傍海」態勢,境內山地、丘陵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90%;地跨閩江、晉江、九龍江、汀江四大水系,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建
❸ 福建各市最新排名出爐:福州第二,泉州領先龍岩,寧德進步較大,你怎麼看
福建是一座後半期發展趨勢比較強悍的城市,因為先天性所在位置繁雜、工業等基本不一樣的原因,福建初期在沿海地區的發展趨勢並不出色,可是在2010年以後國內經濟發展就逐漸慢慢輝煌,福建的發展趨勢早已處在全國各地前端,2020年的GDP增長速度3.3%。
真真正正追溯出來,福建的發展趨勢與本地的優秀人才、診療、文化教育、資產、工業生產等資源都離不了關聯。終究,自打東北三省的衰落,許多工業都把目光放到了沿海地區,因此 如今的工業生產流行的好多個領頭城市基本上全是南方地區佔多數,而這也與本地的一般部門預算收益有關系。
此外,大家還可以發覺寧德發展較大 !盡管,寧德的整體實力僅坐落於福建第8。2010年一般費用預算收益才40億人民幣,十分的少。可寧德2020年一般費用預算收益做到了137億人民幣,增速速率卻比泉州、福州市、南公平城市要高許多,做到了240%。
最終,大家覺得寧德、龍岩在福建省是具有發展潛力的地市,您是怎樣看待的呢?
❹ 福建省內經濟最好的是哪一座城市
最後登場的都是壓軸的,我們來說說廈門。最近風頭最盛的便是廈門了。廈門的經濟,教育,文化,甚至可以說是一切,都在往一個最好的方面發展。這是我們都知道的,憑借著沿海和經驗的支持,廈門迅速發展。下面,我們來說說你不知道的,廈門的美食很經典:香噴噴的沙茶麵,獨特風味的肉粽,一咬入口即嫩的海蠣煎……廈門你喜不喜歡?
❺ 福州和泉州,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而言,你覺得哪個更容易成為大城市
福州。
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與城市規劃以及城市位置有關,省會城市會獲得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逗埋和各項方液磨針和政策。除此之外,部分城市的山地面積較大,很難建造大規模的住宅樓和商業區。城市規劃部門會進行有效的規劃,從而減少山地面積過大對城市發展造成的影響。部分城市平原面積較大,城市規劃進行的順風順水,極有可能建設大量的住宅樓和商業區,吸引眾多資本商,為居民就業和城市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以現有的情況來看,福州和泉州都是經濟發展速度特別快的兩座城市。福州作為省會城市,獲得了天時地利人和,且平原面積較大,有利於城市建設。泉州經濟發展分散,卻依舊展現出城市發展的潛力和動力。
總的來說,我國多個省份制定了各大城市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省會城市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此外,部分城市會根據文化遺產位置和旅遊景點位置進行合理城市規劃,既可以增加當地居民發展旅遊業的熱情,又可以增加城市收入。
❻ 為什麼福建省GDP最高的不是省會福州也不是廈門,而是泉州
因為泉州的製造業多,所以GDP也就相應的領先了。
福州第二,廈門第三
給你一個數據分析,看看就清楚了。
福建省有9個地級市,其中整體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分別為泉州、福州以及廈門,而且泉州多年以來GDP總量都屬於最高的,這跟泉州較為發達的工業密切相關,因為在三大產業當中,以工業、建築業為主的第二產業所佔地區生產總值(GDP)比例最高,17年工業實現增加值3926.19億元,增長7.7%,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74.19億元,比上年增長3.5%;而同年第一、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198.03億元和2952.19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2.6:58.3:39.1,促使泉州經濟增長較快。
其次,福州去年GDP總量為7856.81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4.66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3204.90億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4157.26億元,增長9.2%。由此可見,工業的發達程度不如泉州,從而相對應第二產業創造的經濟收益遠低於泉州,而福州以國內貿易、對外經濟、金融業、服務業以及旅遊業等為主第三產業增加值超過泉州,從整體來看,泉州三大產業增加值依然超過福州,從而經濟總量去年約達8468億元,同時比福州多出800多億元。
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認為,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新活力,福建成為深化改革的「試驗田」和「苗圃地」,「多區疊加」優勢正逐漸轉化為發展優勢,高質量發展支撐有力。
就2019年而言,張國旺表示,福建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三次產業運行平穩。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96.23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20581.74億元,增長8.3%,收入超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達45家,產值超千億的產業集群達18個;第三產業增加值19217.03億元,增長7.3%,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
製造業依舊是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張國旺指出,2019年,福建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製造業投資增長16.2%。全省高成長企業超過4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4500家,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3%,高技術製造業投資、製造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7.0%和22.2%;新型功能材料、生物醫葯等4個集群入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智能手錶、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新產品產量增速迅猛,互聯網、商務服務、科研服務、教育衛生等服務業快速增長。
❼ 大泉州跟福州哪個城市經濟發達
福州啊!!沿海城市,交通發達。而且閉關鎖國是作為通商口岸。經濟自然發達
❽ 福州和泉州,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而言,哪個更容易成為大城市
我是一個出生於泉州,學習工作於福州的人,泉州是第一故鄉,福州是第二故鄉,所以我可以比較不偏頗地發表意見。
先來說說泉州。泉州的經濟重心比較分散,南有南安晉江石獅,北有惠安及新興的台商區泉州新區。泉州市區的經濟其實蠻弱的,不像福州的鼓樓晉安,雖在中心而絲毫不遜色。
鯉城區算是廢了,古城不能開發,景點大都是免費的,豐澤還行,洛江區還在開發,泉港依託石化產業,貢獻也還行。所以說泉州市區不行。
安溪和永春發展相對差一些。泉州的每個縣市都有很強的特色,有利有弊,弊在於難以形成統一規劃。
再來說說福州。福州在近五年的發展可以說是飛速,畢竟作為省會城市,關乎省的面子,所以有很多政策傾斜。整個城市,從基建、交通、民生都規劃得很不錯。
從中心向四周擴散,應該是城市發展規劃的正確思路。福州就是沿著這條思路走的,倉山、閩侯、馬尾、長樂,不斷地外拓。中心強,才能夠統領周邊,才能夠輻射出去。
綜上,從城市規劃的角度,我覺得福州的潛力更大。不過泉州還是可以秉持特色民營發展,也是能闖出一條大路來。
國家要多給泉州一些政策支持。
詞條菌。
感謝信任並邀請我來回答,我將以個人見解來深度解答問題。首先來了解一下福州和泉州,前者是福建省會、後者是全省第一經濟強市。也許很多人不解,這是怎麼回事!讀過 歷史 的人都知道,泉州在元朝時就已經發展成世界沿海地帶第一大城市,時至今日仍延續這個輝煌,但是其格局由世界首位「降級」為福建省第一位。
在中國省會和主要城市標注圖上可以看到福建省上榜的兩座城市,分別是福州和廈門
。為何沒有泉州呢,只因廈門是計劃單列市兼福建省唯一一個特區。
那麼問題的答案基本浮出水面,所謂的省會和主要城市裡沒有泉州,從理論上來說這是不科學的。
因此可以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省會不管發展的多麼緩慢,它仍將是國家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這與它的身份相匹配。
也是地位的象徵,從城市規劃而言,福州領先於泉州。這是最基本邏輯,就是福建省中樞暨資源調配權和統籌權的綜合體現。
然而關於更容易發展成大城市這個問題,我想澄清一下,兩者已經大城市了,下一步目標則是創建特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
福州和泉州各有各的優勢,在首先分析這兩座城市的時候,先了解下福建文化,福建人鄉情很重並且是中國少有的海洋文明省份,無論閩南還是閩東北,實際上更喜歡出去闖,在外打拚後回自己老家蓋豪華房子。這其實造就了目前福建的城市格局,沒有中心大城市但是相對各個城市發展均衡差距不大。這也是福建雖然沒有中心大城市但是人均各項指標在全國都名列前茅的原因。
福建城市的情況可以拿廣東類比,福州可以對應廣州,泉州可以對應東莞佛山,廈門可以對應深圳。其實這樣對比下,未來誰更有機會成為大城市也會有個初步的預測了吧。福州和泉州完全是兩個發展模式,泉州產業主要集中在製造業,福州目前大力在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力。但是福建和廣東畢竟還是有區別,福建文化導致,這兩座城市實際上都普遍沒有凝聚力,福州這邊的長樂福清泉州那邊的晉江石獅讓這些地方撤市改區估計沒多少人願意。如果結合福建文化更進一步判斷未來。福建未來很可能長時間這兩座城市還是齊頭並進的情況,實在難出現一個類似上海一樣的大城市。泉州放大了看,閩南人口地形相對占優,廈漳泉一體化,會形成一個相對發達的經濟區。但福州,比泉州更有希望發展成大城市。
文化相同的情況,對周邊人才的吸引力就是很大的一個考慮,福州對寧德,南平,莆田,三明的吸引力比泉州對三明龍岩廈門漳州要高。除了製造業人才更傾向泉州外,其他地方人才都更願意來福州。現在地形已經不是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況且如果把長樂福清連江閩侯考慮進來,福州實際上地形並不差。而且福建省經歷了前幾十年閩南經濟金三角的失敗,目前重心已經放到省會建設,前幾十年閩東北經濟落後閩南除了人口和地形因素制約,其實還有政策制約,閩南要做一個發達經濟的樣板給對岸看,而閩東北自然是為另外一手做准備。現在隨著大陸崛起以及對對岸壓倒性優勢,實際上已經不需要過多考慮這方面的因素。福州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房價,房價嚴重影響省外人才的流入甚至也影響省內人才流入,要解決好高房價問題,福州未來可期。個人未來更傾向福州發展成閩東北中心大城市,泉州會像東莞那樣,以發達的製造業融入閩南經濟圈中的一個重要城市。
福州是福建省省會城市,擁有福建省最大的政治資源、教育資源,其中大學更有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優質學校做為人才儲備支撐,可以為福州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每個大城市都有痛點,首先福州的房價現在已經高達2-3萬每平方,這樣一來很多人才想要紮根福州會有一定的影響,導致學子外流現象最近也是很普遍;其次福州在整體城市規劃算是還可以,但是主城區市政道路建設真的很受吐槽,只要在福州呆過的人都清楚。
而泉州目前是福建省第一大經濟體,是由民營經濟支撐起來的GPD,整體城市規劃政治支持遠不如福州,如泉州申報2次地鐵被擦掉,最後改成城市輕軌,可見一斑。泉州在撇開政治因素外,還有一個就是政府前期在教育環節投入遠不如福州,華僑大學是泉州標志性大學,可誰知道其分校卻在廈門呢?沒有高級人才的自我輸出,光有引進人才的激勵政策是非常乏力的,泉州民營企業大都是輕工業,恆安、安踏等企業轉型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泉州目前的一個項目環灣建設是可期的,但是也期待國家的大力扶持下這個曾經的世界第一大港,東亞文化之都吧!
06年到泉州上大學,工作!一直到14年離開!泉州地區明營經濟確實發達!但是,泉州一直在走下坡路!如今的大泉州,早已沒有當初的風光和風采!泉州真正鼎盛時期,應該是在04到10年,品牌多,工廠工人也多,產值也高,當時的晉江和石獅,可以占據中國運動的大部分和男裝的半壁江山!!如今,泉州的大品牌倒閉一大批,卻沒有新生出一大批!依託淘寶發展起來了一些本來應該被淘汰的小廠,而那些有較強加工能力,設備先進做工質量優良的大廠,基本倒閉或沒多少工人!連石獅最大的企業富貴鳥,都難逃破產的命運!如今的晉江石獅,有一半以上的廠房空置!!泉州產業鏈豐富,有服裝,鞋子,食品,石材,石雕,衛浴,瓷磚,茶葉,陶瓷等,但這些產業都很容易被其他地方替代!從長遠的角度分析,泉州沒有新興起一些高 科技 或互聯網產業,發展動力不足!感覺泉州如果沒有新的大動作,不僅會被福州超越,甚至會沒落!!!
晉江石獅南安惠安,幾個縣市的城區顯然已經和泉州中心市區連片了,現在就差行政上的改名而已。所以泉州是有特大城市之實無特大城市之名而已。(包括GDP,且泉州是藏富於民,因為主要是經濟來源於民營經濟,民間是真富而絕非僅是數字好看)
一個城市的發展不是盲目地擴大市區就能成為第一強市的,要看該地區有什麼產業鏈,我比較看好泉州,畢竟泉州的製造業基礎太好了,轉型還有引入新產業鏈都能實現再次騰飛,泉州目前可以說是同等量級GDP城市中最具有潛力和特色的城市
很明顯是福州,一個普通地級市以後怎麼可能爭得過一個省會?即使現在泉州的GDP略微領先於福州,2020年能不能保住第一的位置還難說。
福州和泉州是福建省GDP排名前二的兩個城市,泉州目前暫居第一,福州暫居第二。題主問的是福州和泉州哪個城市更容易發展成為大城市,我認為肯定是福州。泉州主要有三個方面比不過福州。
福州是一座人文氣息濃厚、 歷史 悠久的城市,不僅是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還是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未來的福州將打造成對台往來綜合樞紐、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東南沿海先進製造業重要基地、現代金融中心、文化創意之都、海峽會展之都、總部經濟高地、海洋經濟強市及全國重要 旅遊 目的地。 總之,把海峽西岸的城市群中的城市全部拉在一個群里,福州就是「群主」。
泉州是福建省GDP最高的城市,也是海峽西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時還是我國重要的現代化工業貿易港口城市。除此之外,泉州也是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先行區和起點。 但是,如果把海峽西岸城市群比作一個群,泉州只能是一個「群成員」或者「管理員」 ,這就是泉州在政治地位上比福州略低一籌的原因。
隨著我國經濟各方面的發展,全國各省份強省會和強首府已經是大勢所趨,未來的省會城市作用會越來越突出,致力於成為一個省份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作為福建省的省會,福州的戰略定位也越來越明顯。
在福建省內,除了廈門之外,福州的地位和綜合實力已經算是最強的了,甚至在很多方面廈門是不如福州的。泉州雖然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但是在綜合實力上面還是低於福州和廈門。在強省會的戰略下,未來福州的實力只會強於泉州和廈門。
很多人只看一個城市的GDP的總量,卻忽略了GDP在一個區域內的分布情況。在2020年福建省各市主城區的GDP分布上,廈門排名第一,福州排名第二,可以看到,二者的主城區經濟實力相差不大。
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泉州的GDP排名福建省第一名,但是主城區卻落後於漳州和莆田。因此泉州最大的缺點就是和蘇州一樣,主城區不強,縣域經濟卻強的離譜。所以,對於未來的發展來看各城市肯定是要把重心放在主城區上,因此泉州的潛力也因此略輸福州一籌。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你怎麼認為呢?
泉州比福州差多了。教育、文化、醫療各方面福州都遙遙領先。泉州整個城市的檔次比福州差很多。泉州的產業基本上是低端產業,很容易被替代,近況也不好。
搞笑 ,省會不是應該去跟省會比嗎?政策,福利,教育,醫療,哪個不是以省會為中心?把這些政策給泉州試試?福州帶動了誰的經濟?整個福建不管哪個市得個大病所有人都要往福州跑,重視一下別的城市吧
❾ 福建省:福州市跟泉州市比,哪個市比較好呢(知道者進來)
泉州比較好 改革開放以前,由於泉州地處海防前線,國家投資少,經濟長期處於以農業為主的自給、半自給狀態,經濟總量居全省地市倒數第二。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抓住機遇、扭住中心、愛拼敢贏、大膽實踐,經歷 「三來一補」起步、鄉鎮企業鋪路、三資企業上路、成片開發邁大步、區城經濟展宏圖的經濟發展階段,走出一條「市場調節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制為主,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具有僑鄉特色的經濟建設路子,經濟實力隔幾年上一個台階,創造出「晉江經驗」和「泉州現象」,成為福建乃至全國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創造泉州發展歷史的新輝煌。全市GDP在1978年為7.79億元,到1992年突破100億元,2000年跨過1000億元,2002年達到1223億元。2003年全市GDP為1380.11億元,2005年全市GDP為1626.30億元,2007年全市GDP達2288.6億,增長16.0%,GDP總量連續9年居全省首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187元增至到2007年近3萬元;財政總收入由0.79億元增至2007年的2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75元增至6100元,年均增長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24元增至18097元,年均增長12.6%。
泉州人民立足實際,奮力打造特色經濟,促使泉港「石化基地」、豐澤「中國樹脂工藝之鄉」、晉江「中國鞋都」、石獅「中國服裝名城」、南安「中國建材之鄉」、惠安 「中國石雕之鄉」、德化「工藝陶瓷之鄉」、永春「蘆柑之鄉」、安溪「烏龍茶之鄉」等特色經濟的形成並馳名海內外,全市所有縣(市)均躋身全省經濟實力十強或經濟發展十佳縣(市)行列。2007年,縣域經濟取得新進展,晉江、石獅、惠安、南安和安溪五縣(市)再次入選全國百強縣(市)。2007年世界港口竟爭力排名中,泉州港進入百強,排名93位報訊 泉州市:>全國著名僑鄉>台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全國製造業信息化工程重點城市>全國技術創新工程示範城市
>國際花園城市臘升簡>全國「城市投資硬環境四十優」之一>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文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六連冠」>國家衛生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六連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城市>全國知識產權試點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輪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優秀創新型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水環境治理優秀範例城市>全國十大市民最滿意城市之一>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全國十大和諧城市之一>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綜合性試點城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優笑肢秀獎>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
經濟總量在福建省九設區市中最大,約佔全省四分之一>所轄縣(市)均保持全省經濟實力十強或經濟發展十佳>福建省電力強市,供、售電量居全省第一>全國"城市投資硬環境40優"之一
晉江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市);全國科技百強縣(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省級達標文明城市;省級衛生城市;中國鞋都。
石獅市:全國衛生城市。
南安市:全國龍眼生產基地;全國秸稈氨化養牛示範縣;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市);中國建材之鄉。
惠安縣:石雕之鄉;建築之鄉;漁業強縣。
安溪縣: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中國滕鐵工藝之鄉。
永春縣:中國蘆柑之鄉;全國衛生縣城;全國科普示範縣。
德化縣:中國陶瓷之鄉」、「中國小水電之鄉」、「中國民間(陶瓷)藝術之鄉」、「中國瓷都•德化」和「全國版權保護示範單位」
❿ 福建哪個城市最好
福建省能拿得出的城市只有福州、泉州、廈門。福州,福建省省會,台海第一大都市,但經濟會相對一般般。廈門,國際大都市,又是對外開放的特區,經濟暫時領先。泉州,工業發達,平原面積相對較廣,有多個經濟強縣,又是歷史文化名城,在福建是經濟第一強市,本人更看好泉州,泉州更有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