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倉山區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倉山區屬於福建省福州市。
倉山區,隸屬於福建省福州市,地處福州市主城區南部,四面臨江,轄整個南台島。北隔閩江分別與鼓樓、台江、晉安、馬尾、隔江相望,東面與馬尾港隔海相距7.61海里,南臨烏龍江與長樂、閩侯相連。介於北緯25°15′—26°39′、東經118°08′—120°31′之間,區域面積142平方千米,加上洲地面積逾150平方千米。
倉山區古屬福州府閩縣、侯官縣,因為在鹽倉前而得名,倉山古稱藤山,明洪武年間山北麓開始建鹽倉,該地俗通稱鹽倉前,藤山遂又通稱倉前山,簡稱倉山,區名由此而來。
歷史沿革:
唐代,倉山境域隸屬於閩縣及侯官縣。宋代至明中期分屬於閩縣和懷安縣。明萬曆八年(1580年),懷安縣並入侯官縣,倉山境域分屬閩縣和侯官縣。以龍峰山和望北台為界,以東屬閩縣,以西屬侯官縣。
民國二年(1913年),閩縣與侯官縣合並成立閩侯縣,倉山境域屬閩侯縣。民國六年(1917年),福州省會警察廳成立,倉山境域行政上屬閩侯縣和省會警察廳第五署雙重管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福州市國民政府成立,同時成立倉山區公所。
1996年1月,福州市區劃調整,晉安區的倉山、蓋山、城門、建新、螺洲5個鎮劃歸倉山區,轄區擴至整個南台島,面積擴至142平方千米。
『貳』 福州共有幾個區分別叫什麼
福州全市共轄6個市轄區,分別是:倉山區,鼓樓區,馬尾區,台江區,晉安區,長樂區。
福州市,簡稱「榕」,別稱榕城,是福建省省會,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全市共轄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6個縣,總面積11968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416平方公里。
福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早在秦漢時期名為「冶」,而後因為境內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於公元前202年,歷史上曾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
經濟概況:
2020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20.02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60.70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0.77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5618.55億元,增長4.4%。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福州
『叄』 福州行政區劃分
截至2019年5月,福州市轄6個區、6個縣和1個縣級市,分別是:鼓樓區、台江區、倉山區、晉安區、馬尾區、長樂區、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永泰縣、平潭縣、福清市。
1、台江區
位於福州市城區中部,閩江下游北岸,地理中心坐標為北緯26°05′,東經119°18′。東以光明港、晉安河與晉安區為界,西、南以閩江與倉山區為界,北以瓊東河、東西河、斗池路、上浦路與鼓樓區為界。
全區陸域面積1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91平方公里,岸線全長7800多米,中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傾,尤以流沙沖積成陸的南部、東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勢更低。截至2019年5月,轄10個街道、52個社區。
2、長樂區
位於閩江口南岸,處於長江口與珠江口海岸線的正中,與台灣島隔海相望。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閩江口南岸,東瀕台灣海峽,西與閩侯縣毗鄰,又與福州市區一線對稱,南與福清市相連,北與馬尾區隔江相望。全區海岸線長96千米,島嶼36個,總面積658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5月,長樂區下轄吳航、航城、營前、漳港4個街道,首占、玉田、松下、江田、古槐、文武砂、鶴上、湖南、金峰、文嶺、梅花、潭頭12個鎮,羅聯、猴嶼2個鄉,共226個村、30個社區。長樂區人民政府駐吳航街道解放路27號。
3、平潭縣
東臨台灣海峽,西隔海壇海峽,與長樂、福清市、莆田市為鄰,南近莆田市的南日島,北望白犬列島。平潭縣由126個島嶼組成,陸地面積371.91平方公里,灘塗64.6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99.82公里。
截至2019年5月,平潭縣轄7鎮8鄉:潭城鎮、蘇澳鎮、流水鎮、澳前鎮、北厝鎮、平原鎮、敖東鎮、白青鄉、嶼頭鄉、大練鄉、蘆洋鄉、中樓鄉、東庠鄉、嵐城鄉、南海鄉。居委會、行政村共計200個。
4、永泰縣
為福建省福州市轄縣,位於福建省東部,東經118度23分至119度12分,北緯25度39分至26度05分之間,東鄰福州閩侯、福清,西接泉州德化、三明尤溪縣,南連莆田涵江、仙游,北接福州閩清縣。總面積2243.4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5月,全縣轄樟城、城峰、清涼、葛嶺、梧桐、嵩口、長慶、大洋、同安9個鎮,塘前、丹雲、白雲、富泉、嶺路、赤錫、伏口、蓋洋、東洋、霞拔、盤谷、紅星12個鄉,255個村,12個社區。縣政府駐地為樟城鎮。
5、福清市
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福州南翼,地理坐標為北緯25°18′—25°52′,東經119°03′—119°42′之間。北與長樂區、閩侯縣、永泰縣交界,西與莆田市毗鄰,東隔海壇海峽與平潭縣相望,南瀕興化灣與莆田市南日島遙對。陸域面積151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911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5月,福清市下轄7個街道、17個鎮:玉屏街道、龍山街道、龍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陽下街道,海口鎮、城頭鎮、南嶺鎮、龍田鎮、江鏡鎮、港頭鎮、高山鎮、沙埔鎮、三山鎮、東瀚鎮、漁溪鎮、上逕鎮、新厝鎮、江陰鎮、東張鎮、鏡洋鎮、一都鎮。
『肆』 倉山區在福州南嗎
莆田開往福州的動車到「福州南站」停,福州南站在城門鎮,城門鎮屬於倉山沒錯。但離倉山鎮很遠很遠,要做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從地理位置看,倉山是屬於福州區域的南部,你說的是對的。倉山一個區非常大。
『伍』 煙台山在福州哪個區
煙台山 / 地理位置:福州市倉山區。
煙台山位於福州市倉山區梅塢路14號,海拔高41.6米,南望五虎,北眺三山,具有「蒼山煙霞、高丘低江」的景色。是整個福州老城(鼓樓、台江、倉山)傳統中軸線序列組織的結尾。煙台山,雖山不高,面積不大,卻有著獨特的人文魅力和知頃指厚重的歷史記憶。
煙台山所在的倉山區是一座島嶼,名為「南台島」,被閩江南乎源港和北港環抱。在宋代分屬閩縣、侯官縣、懷安縣三個縣。明萬曆年間,懷安縣被撤消,所轄區域納入侯官縣管轄。自此往後,南台島就分屬兩個縣管轄,東部藤山,屬於閩縣下渡區,西部天寧山(今煙台山)往西屬於侯官縣搭配上渡區管轄。
煙台山名稱來歷:
天寧山俯扼閩江,地勢沖要,元朝在山頂築壘架炮。
張經號半洲,福州侯官縣洪塘鄉人,乃明朝中期抗倭將領、民族英雄,奉命在福建抗倭,在天寧山山頂設烽火台,抗倭成功,卻因得罪趙文華而遭誣陷,嘉靖帝不聽張經辯解,冤殺了一代名將。至今,倉山區還保存著繼張經之後的抗倭名將戚繼光在此抗倭留下的駐兵飲馬的營房裡、馬房裡、馬廠街等歷史遺跡。
因曾有烽火台,天寧山山頂的山頭被稱作「煙台山」。山東煙台市也有煙台山,也是在明嘉靖年間為防倭寇侵擾而在山頂設烽火台。說明山東煙台市和福州市在明嘉靖年間共同遭遇倭寇侵擾事件。
清朝林則徐重修煙台山炮台。1911年9月19日清晨,辛亥革命起義軍在煙台山的煙墩處放三聲炮響作為攻城信號,9月21日福州光復。
《閩縣鄉土志》仁南區記載:「煙台山屬於峽兜村,相傳明季設烽火台於此。山上有砦,故址猶存,俗又呼瓢羹山。」